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

“換出去?”商人聽後一愣,他這段時間到外地經商,前兩纔剛回來,所以對長安最近的事情知道的不多,根本聽不懂三弟在說些什麼。

年青的讀書人一直在長安求學,知道自己三叔說的是什麼意思,不過他也是一臉凝重的問道:“三叔,你可要想清楚了,雖說朝廷頒佈了土地置換法,而且比例還極高,但是遼東和高句麗那地方的土地,可實在不好經營啊!”

“大郞,這件事我都想了好幾天了,而且也算的很清楚,咱們周家的土地主要是在洛陽附近,加在一起也有五千多畝地,平時也僱着好幾百農戶耕種,可是現在的情況你們也清楚,許多農戶都不願意再租地種,而是準備進工廠做工,雖然平時累了點,但收入卻比種地划算,咱們周家的佃戶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人退租,現在都有好幾百畝地因爲沒人種而荒着,再這麼下去的話,恐怕咱們周圍的田地就只能賠錢經營了。”

聽到三弟和侄子的話,商人卻是似懂非懂,有些着急的問道:“三弟,農戶減少的事我很清楚,我這邊新開的工廠也一直在招人,但你和大郞說的那個什麼土地置換,到底是怎麼回事?”

聽到商人的問話,胖財主和讀書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由讀書人開口解釋道:“大伯,土地置換法是朝廷新頒佈的一個法令,前段時間咱們不是把高句麗給滅了嗎,那邊的土地現在都是咱們的了,可是那邊人比較少,而且氣候也差了點,使得大量土地無人耕種,所以朝廷就在關內、河東、河北、河南幾個人口稠密的道中。頒佈了一個土地置換法。只要有人願意將現有土地交給朝廷,朝廷就會在遼東或高句麗那裡,劃出一片土地給這人。而且以田地質量的不同,這片土地的面積也不同,不過最低也是十倍於原來的土地。”

“大郞。那這個置換的比例是多少?”商人立刻又問道。

讀書人立刻答道:“大伯,這個比例很複雜,不過簡單來說,就是上田爲一比二十,中田一比十五,下田爲一比十,不過因爲遼東和高句麗那邊的土地質量也不一樣,所以中間也會有所變動,比如若是咱們拿上田換遼東那邊最廉價的山地。可能這個比例就會達到一比三十甚至是更高。”

聽明白了這個土地置換法,商人沉思了一會,這纔開口說道:“老三。咱們家祖上本來就是靠着種地過活。經過幾輩人的努力,才攢下那五千畝地。雖說現在我負責的工商這塊收入大增,已經不怎麼看重那五千畝地的出產了,不過那好歹也是咱們的發家之本,你真的忍心就這麼換出去?”

聽到大哥語重心長的話,胖財主也沉吟不語,他們家兄弟三人,大哥因爲不是嫡子,所以只能負責不受家中重視的工商業。二哥是嫡長子,但卻極爲聰慧,走上了讀書這條路,做了一個八品的小官,只可惜前些年病死了,幸好眼前的這個大侄子繼承了他父親的聰慧,小小年紀就已經考上秀才,說不定再過幾年,他們老劉家還能再出一個官。而他做爲父親最小的孩子,也最受疼愛,家中的祖業就由他來繼承,當然了,二哥家中的一切用度,都是由他和大哥承擔,所以對於家中的土地,他是有絕對處置權的。

正在兩個長輩都在沉吟不決的時候,年青的讀書人忽然開口說道:“大伯,我倒是覺得三叔的打算不錯,咱們的祖業雖然重要,但若是能換得更加豐富的家產,祖宗的在天之靈肯定也會同意的。”

胖財主聽到侄子支持自己,立刻眼睛一亮,他是個沒主見的人,聽到大哥反對,立刻將自己之前的打算都給忘了,現在聽到侄子的話,腦子一下子就清醒了,少有的露出一個堅定的表情說道:“大哥,我決定了,與其讓祖宗留下的田地荒蕪,還不如將其中一些換成遼東和高句麗那邊的土地,說不定還能趁機發筆財。”

做兄弟這麼多年,精明商人還是第一次看到三弟如此表情,心中也不禁有些驚訝,不過他也不是容易改變自己想法的人,想了想還是開口反對道:“三弟,你想過沒有,在遼東和高句麗那種鬼地方,就算有大片的土地又能如何?那裡不但人少,而且氣候也差,到時別說僱人種地,估計就算是找到人,每年的收成也是個大問題!”

“大哥,你先聽我把話說完!”胖財主聽到大哥的話,又看到侄子鼓勵的眼神,於是鼓氣勇氣說道,“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家裡的五千多畝地,其中只有兩成是上田,三成是中田,其它五成都是下田,反正現在也不好找佃戶,而且下田的收成又低,那咱們乾脆就把下田交出去,兩千五百多畝下田,能換成兩萬五千多畝地,您想想那得是多大一塊地啊!”

兩萬五千畝,也就是兩百五十頃,如此龐大的一塊地,不但胖財主一臉饞相,連精明商人也有些心動,只是想到這些全都是無用的荒地,他還是一臉堅定的搖了搖頭。

不過只聽胖財主接着說道:“大哥,至於你剛纔說的收成問,這個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遼東和高句麗那裡氣候雖然差了點,但是春夏兩季,還是可以種一茬作物的,無論是小麥還是大豆,都能長的很好,而且我還聽說,那裡土地極爲肥沃,比咱們關中這地方可多了,若是種的好,一畝要比這裡多打不少呢……”

聽到三弟喋喋不休的講述,精明商人有些不耐煩,開口打斷道:“那人呢?”

說話被大哥打斷,胖財主卻一點也不生氣,笑呵呵的說道:“大哥你別急嘛,人手也不是問題,您忘了高句麗那邊離哪裡近了?”

聽到三弟的這麼一句反問,商人也是一愣。他平時經商跑的地方多。高句麗那邊雖然沒去過,但登州卻是去過,知道登州與高句麗隔海相望。而想到登州,立刻讓他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脫口說道:“三弟。你是想買奴隸種地。”

“大哥果然是做大生意的人,一下子就猜到了正點上!”胖財主一臉興奮的讚歎道。

不過商人立刻又有些擔憂的說道:“三弟,用奴隸耕種雖然是個好辦法,但你那可是兩萬多畝,若是想要全部耕種,最少也要上千奴隸,這其中的花費暫且不說,就算是咱們有錢,可也不好湊齊這麼多奴隸啊!”

“大伯。根本用不了那麼多人,現在朝廷除了頒佈了土地置換之法,而且還推薦用粗種之法。對田地不用伺候的那麼精細。耕作之時的環節能省就省,再加上多用畜力。一個人能耕種的土地是以前的三四倍,算起來兩萬多畝地,也不過幾百個奴隸罷了,而且三叔換那麼多土地,並不僅僅是當成耕地的!”看到三叔解釋的有點費勁,乾脆自己搶着說道。

“哦,不種地那還能做什麼?”商人有些好奇的開口問道。

看到大哥有些鬆動,胖商人和讀書人對視了一眼,然後才興奮的說道:“大哥,您可能沒看最近的報紙,報紙上都說了,遼東和高句麗那裡礦產豐富,特別是其中的煤礦和鐵礦,已經被人發現了好幾處了,若是咱們置換的土地上,也能發現一處礦產,那咱們家還怕缺錢嗎?”

“開玩笑,人家說你就信?”對於報紙這東西,商人也聽說過,只是還沒來的及仔細瞭解。

“大伯,這你就不懂了,報紙可是齊王殿下辦的,上面的話幾乎字字真金,而且我還聽說,齊王府的人已經在高句麗那裡發現了一個大鐵礦,而且是露天開採,儲量十分的驚人,現在長安城的不少世家大族,都在與齊王殿下商談合作開礦的事呢!”聽到大伯詆譭報紙,年青讀書人立刻一臉不悅的說道,他可是大唐日報的忠實讀者,幾乎是每期必看,而且他也一向將齊王李愔視爲大唐皇位最適合的繼承人。

“齊王殿下!”一提起李愔,精明商人立刻精神一震,畢竟這位王爺可是商人心目中的財神爺,無論什麼生意,只要與齊王沾邊,立刻就能大賺特賺。

“大郞,你既然知道殿下的招商,那能不能讓咱們家也參上一股?”精明商人一臉狂熱的拉住侄子的手問道。

一聽大伯的話,讀書人立刻一臉苦笑:“大伯,這個消息我也是聽一個同窗說的,人家是官宦世家,卻還沒資格參與,以咱們劉家的那點家資,怎麼可能參與到這種大生意?”

商人剛纔也是高興的過了頭,一聽侄子的話,立刻醒悟過來,急忙鬆開侄子,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過還是有些猶豫的問道:“三弟,雖說遼東和高句麗多礦,但萬一發現不了礦怎麼辦,最後不是還得種地嗎?”

商人沒有發現,他現在的語氣已經暴露了自己的內心,顯然是已經同意了換地之事,而且想到換到的地可能有礦產,他已經不太滿足種地的那點收入了。

“大哥,這點我也想好了,能發現礦產最好,若沒有,那好田地就買些奴隸種,其它大部分的地,咱們也不用花大力氣開墾,而是建牧場,讓奴隸放牧,然後你在那裡建個罐頭廠,牧場裡出產的牛羊宰殺後做成罐頭,然後運到內地銷售,反正那裡臨海,走海路也便宜!”胖財主十分興奮的說道。那麼多的地,光放牧掙的錢,也比原來的兩千多畝下田收入多。

商人沒想到自己這個弟弟想的還真周到,無論置換來的土地做什麼,好像都比那兩千多畝的下田來的划算,這下他終於沒有了反對的理由,想了想只得說道:“好吧,反正當初父親把田地都留給了你,而且你又想的這麼周到,那爲兄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不過……”

說到這裡,商業精明的眼睛掃了一下胖財主和年青的讀書人,有點不滿的說道:“不過大郞,這個主意可不像是你三叔能想到的,肯定又是你在搗鬼是不是?”

“嘿嘿,大伯不愧是大伯,就知道小侄的這點把戲瞞不過您!”讀書人聽後嬉皮賴臉的說道,這些天他通過報紙,瞭解了不少朝廷的政策,再加上報紙對遼東和高句麗的報道,使得他很快看到其中的機會,於是攛掇着老家裡的三叔,將家中的田地置換出一部分,不過又擔心大伯不同意,所以才和三叔合夥演了這麼一場戲。

就在這叔侄三人相談甚歡的時候,在他們身後靠窗的那一桌,卻有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坐在那裡,聚精會神的將他們的談話全都聽到耳中,而在青年的對面,一個十歲左右的孩童也聽的十分認真。

“九弟,現在明白爲什麼我要燕北他們在報道高句麗戰爭中,加入那麼多關於高句麗和遼東風土人情的描寫了吧?”青年忽然笑呵呵的問道,他自然就是我們的齊王殿下了。

“我明白了!”對面的李治點了點頭,“報紙在報道高句麗戰爭之時,卻費了不少筆墨描寫遼東和高句麗的礦產與肥沃,這看似無用的描寫,其實卻是十分關鍵的一步,讓那些讀報之人,在被高句麗戰爭吸引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之間,對高句麗的風土人情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知道那裡能種什麼糧食,又有什麼樣的礦產,這樣在朝廷的土地置換法出臺之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遼東和高句麗豐富的礦產和肥沃的土地,如此一來,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蔘與到土地置換中去!”

“哈哈~,九弟說的不錯,不過在報紙報道的同意,我們還要堅定這些人去遼東的信息,所以我就派人探明瞭幾座礦產,而且公開招人入股,如此一來,更讓遼東和高句麗多礦成爲事實,讓那些心有疑慮的人,打消心中的懷疑,而願意去高句麗那邊的人也會更多!”李愔一臉得意的說道。

“六哥,遼東和高句麗那裡真的有那麼多礦產嗎?”李治有點擔心的問道。

李愔一聽卻是笑了說道:“這些你自己回宮後去領悟吧,現在你跟我走,六哥今天要帶着見見真正的世面!”

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49章 鹽票法第290章 解剖學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62章 敷面膜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81章 碧玉指環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84章 奴港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747章 雲霓的經歷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488章 太子妃採兒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403章 李承乾被貶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346章 倭國的手雷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50章 軍用食品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720章 兕子的婚事第523章 李愔的良苦用心第60章 高句麗的亡命反擊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315章 到達金城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20章 迎娶夢雪第46章 大唐備戰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463章 蕭林的盤算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620章 大堡礁第54章 李永逃了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194章 黑馬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343章 上海缺少一樣東西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12章 有女一帆第304章 第三次離開長安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351章 試槍(下)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556章 西突厥滅亡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653章 火炮下的溫柔第433章 鑄造銀幣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652章 希臘火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191章 引盧氏上賊船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114章 王傅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713章 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