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推廣酒精

李愔站在船頭,看着前面一望無際的大海,心中的平添了幾分豪情,在他的身後,則是上千只捕奴船,登州近十萬以捕奴販奴爲生的人,幾乎都全都在這支船隊中。之所以能有如此盛況,並不是李愔的號召力有多大,而是因爲前方的遼東戰場,正有一塊巨大的美味蛋糕正等着他們去分割品嚐。

當高句麗之戰剛一打響,李愔就上書李世民,建議給大唐的商人發放通行證,允許他們到戰場上購買戰俘,至於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大唐本來就允許買賣奴隸,戰俘更是奴隸的重要來源。二來戰俘被俘獲後,不但要花人手來看管,而且還要消耗極其珍貴的軍糧,人數比較多的時候,還可能爆發動亂,基於以上兩點考慮,讓商人蔘與到戰爭中去,不但可以爲軍隊提供一些商品,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時將戰俘賣掉,不用爲戰俘傷腦筋。

李愔的條建議一到長安,不但引來無數的非議,同時更引來無數人的支持。反對的人主要都認爲,戰爭事關國家興衰,絕對不能兒戲,讓一羣商人也參與到戰爭中去,不但有失體統,而且還可能泄露軍事機密,因此堅決反對,這些人主要是以孔穎達那幫正統儒生爲主。

不過支持的人卻更多,而且以李孝恭、程咬金等這些武將出身的貴族爲首,他們死死抓住李愔提出來的兩個好處,而且以戰爭專家的身份,無限將兩個優點放大,同時仗着人多勢衆,把孔穎達這些儒生罵的啞口無言。最終經過數天的討論,李世民終於同意了李愔的建議,允許先在登州試行一下,若是可行的話,以後會形成一條律法通行。

這個消息剛一傳到登州,整個登州城的捕奴隊和販奴商人都沸騰了,現在登州的捕奴隊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除了像虎鯊那樣的本土捕奴隊外,另外大部分都是外來的捕奴隊,這些都是長安城各大世家派來的,也正是因爲有這些人在,程咬金那些新興貴族纔會如此賣力的爲李愔搖旗吶喊。

“殿下,這麼多的商人到遼東,萬一出了什麼事的話,恐怕會引起朝中之人對您的圍攻啊!”與李愔的志得意滿不同,站在李愔身後的陸青卻是一臉的擔心。他們既然是王府的捕奴隊,自然也要參加這次行動,畢竟要養活這麼大的一支船隊,每天的花費可不是小數目,惜君那個管家婆自然要將他們充分利用起來。

“嘿嘿,陸青,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這件事可不是我自己在做,你看看身後的捕奴船,大部分都代表着長安各個貴族世家的利益,同時戰爭上的大小將領,要麼是那些貴族世家出身,要麼就是與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有他們這些人在,就算是出了什麼事,也會被人壓下去,絕對傳不到長安去的。”李愔笑的很得意,對於用利益將人與自己捆綁在一起的手段,他用的是越來越純熟了。

陸青本來就是個智將,只是因爲對長安的形勢不瞭解,因此纔有些擔心,現在聽到李愔的解釋,他也立刻明白了這件事的形勢,就像李愔說的那樣,這件事關係到長安各世家貴族的利益,再加上戰場內外都有人幫着,就算出了意外,自然會有人幫着掩蓋過去,根本不用他們去操心。

李愔他們船隊的行進速度並不快,而且自從抵達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都裡鎮後,一直有捕奴船隊停下,因爲這些船隊已經在當地找到了合適的戰俘來源,正在與駐紮在當地的唐軍討價還價,若是可以的話,一手交人一手交錢,這些賣的錢要上交一半,剩下的按戰功分配給軍中將士。

就這樣一直到五天之後,李愔他們的船隊差不多已經散去大半,然後李愔從建安城登陸,又走陸路到達了安市城下,現在雖然天氣還十分寒冷,但去年冬天分散的唐軍,卻正在慢慢向安市城下彙集,其中李績和牛進達兩個行軍大總管都在這裡,他們一見到李愔,自然都十分高興。

李績就不用說了,李愔一向和李敬業的關係很好,去他府上都不知有多少回了,再加上李愔又一向是個沒正形的,李績也一向把他當成晚輩來看,因此這一見面,自然是倍感親切。

至於牛進達,除了高興之外,對李愔更多的還是感激,上次就是因爲李愔的提醒,讓他有機會一舉大敗吐蕃,成爲大唐的頂尖武將之一,而這次更是因爲李愔的後勤支持,才使得他率領的南線戰場順利之極,根本沒費多大的力氣,就與李績相匯合,可以說是輕鬆之極。而且高句麗的戰事一定之後,他憑藉着此次滅高句麗之戰,威名肯定會再上一個臺階,估計在大唐的武將中,除了李靖、李孝恭等少數幾人外,就要數他牛進達了。

李愔的到來雖然讓兩個大總管很高興,不過軍中一切從簡,自然不會像在長安城那樣大排筵宴,兩人只是讓軍中的廚子整治了一桌簡單的飯菜,然後陪着李愔入座。

“六郎,軍中不比長安,你這個嘴叼之人,卻是要委屈一下了!”李績拍着李愔的肩膀讓他坐下,同時大笑着說道。李愔府上的美食無雙,同時他的嘴巴也很叼,很少能有什麼美食讓他開口稱讚的。

“呵呵,叔父客氣了,晚輩雖然是個嘴叼之人,但卻也是分時候的,知道戰場上艱苦,早就做好了吃苦了準備了。”李愔笑呵呵的說道,對於李績,他可不敢託大,自從李孝恭退出軍中,李靖也不掌軍中實權後,整個大唐能獨挑大樑的,也就只有眼前這個花白鬍須的老頭了,這點旁邊的牛進達也很明白,現在軍中的一切事宜,都是由李績在掌管,而自己則主動做了他的副手,畢竟軍中不可能有兩個主帥,自然要能者居之。

“茂功兄,殿下既然能率領登州守軍,大破渡海來襲的數萬高句麗大軍,自然也是個知兵之人,對這些肯定不會在意,只不過軍中無酒,卻是讓人提不起興致啊!”牛進達也是一臉笑意的說道,不過說到最後一句時,卻饞的吧唧吧唧嘴,幾個月沒聞到酒味,讓他這個老酒鬼真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牛叔父太客氣了,還叫我什麼殿下?乾脆您也和李叔父一樣,叫我六郎便是,至於酒嗎,嘿嘿!兩位叔父稍侯!”李愔說着神秘一笑,站起來出了大帳,到旁邊自己的帳篷裡取了兩壺從登州帶來的酒精,這是他在原來五王醉的基礎上,又蒸餾提純了一次,雖然不知道達沒達到醫用酒精的範圍,但卻比原來的要好用。

¸т tκa n¸¢ Ο

不過當李績看到李愔手中的酒罈時,卻是臉色一沉,他治軍極嚴,對於軍中禁酒的軍令,自然也是以身做責,可是現在李愔竟然敢公然違抗軍令,將酒帶入軍中,而且還敢當着他的面拿出來,這簡直就是目無軍紀,雖然李愔是皇子,但也絕對逃不掉軍法的制裁。

李愔一看李績的臉色,自然知道他在想什麼,急忙解釋道:“李叔父千萬不要誤會,這東西雖然也是酒,但主要功能卻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救命的。”

“胡說,酒就是酒,除了誤事之外,還能救什麼命?”李績以爲李愔是在狡辯,臉色變得更差,牛進達雖然想替李愔求情,但是以他的本心來看,也覺得李愔做的太過分了。

“兩位叔父別生氣,先聽小侄解釋……”

李愔說着,把消毒的概念先講了一遍,然後又講了一下醫用酒精對消毒的重要性,最後這才總結道:“兩位叔父多年從軍,肯定知道在戰場上戰死的人,只佔一場戰爭死亡人數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因爲傷勢無法控制,特別是傷口發炎引起的病症而死亡,但有了酒精就不一樣了,雖然不能完全避免傷口發炎的症狀,但卻可以將發炎的可能降到一個很低的程度,然後再加上一套處理傷口的流程,相信肯定能避免許多無謂的傷亡。”

聽完李愔的講解後,李績和牛進達卻是面面相覷,若是別人對他們說,用酒可以療傷,那絕對會讓他們罵個狗血淋頭,但是李愔卻不一樣,誰都知道這位齊王殿下聰慧無比,往往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之舉,而且事後都證明他是正確的,現在他既然說酒能治傷,那八九不離十也應該沒錯。

“六郎,這件事你能確定嗎,這可不是開玩笑啊?”李績和牛進達對視一眼,一同開口問道。

“自然可以確定,上次登州城被高句麗人偷襲,事後受傷的將士,也都是用烈酒和新型的處理辦法包紮傷口的,事後統計發現,除了寥寥幾人傷口發炎外,大部分都正常癒合了,而且當時用的酒還是普通的烈酒,不像現在這種已經處理過的高度酒,當然了,這也與當時天氣寒冷有關,但酒精起到的作用卻也無法掩蓋。”

聽到李愔的話,李績和牛進達終於相信了李愔的話,畢竟登州城那麼多將士,只要找人一問,就知道這件事情的真假,李愔肯定不會拿這件事來撒謊。

“六郎,那這種醫用酒,你這次帶來多少?”李績一臉急切的問道,這可不是小事啊,每次只要一打仗,受傷的將士就是成千上萬,而且無論輕傷還是重傷,最怕的就是發炎,一不小心就能把小命給丟了,當年他就親眼看着不少好兄弟死於傷口發炎。

“這個很遺憾,因爲來的太急,再加上登州本來也不產酒,因此我只帶來一些自用,不過也不用擔心,我已經派人通知了長安城,讓他們緊急準備幾船酒運來,現在估計已經在路上了,最多十幾天後就能到達。”李愔無奈的說道,他的皇帝老爹馬上就要到了,而且只要他一來,估計就是一場大戰,因此那批酒恐怕是趕不上安市城之戰了。

“哈哈哈~,十幾天還不算晚,可以剛好趕上我們的計劃!”李績和牛進達卻都是撫掌大笑,想到戰後將士可以避免傷口發炎這個大麻煩,他們自然都是老懷大慰,連鬍子都笑的一顫一顫的。

“呃~,我父皇不是馬上就要到了嗎,爲什麼要將攻城推遲到十幾天後?”李愔聽後一愣,然後一臉不解的問道。

“呵呵,六郎,你今天到安市城,難道就沒仔細觀察一下,對方的城牆有什麼不同?”牛進達一臉微笑的問道。

經牛進達一提醒,李愔忽然想起來,他在登州接到戰報,說安市城找到了破解火藥破城的辦法,好像是藉助寒冷的天氣,在城牆上倒水,結果將整個城牆都凍了起來,而且今天他在來的時候,遠遠的看了安市城一眼,發現遠處的城牆上一片晶瑩,想必那就是冰了,只是當時沒顧的上細看。

“想起來了吧,對方的主將可是個極爲難纏的對手,我已經讓人測量過,城牆上的冰最薄的也有數尺厚,厚的地方甚至達到了幾丈,可以說對方整個冬天都在向城牆上倒水,就算是用爆破筒炸,也絕對不是輕易就能破開的。”李績這時候也開口說道,不過他說話的語氣卻十分輕鬆,好像對這個難題並不是十分在意。

“哦,我明白了,兩位叔父是在等春暖冰消,但是如此厚的冰層,以現在的天氣,十幾天恐怕沒什麼大的效果吧?”李愔最後還是有些疑惑,現在雖然是二月了,天氣也已經開始回暖,比如遼東灣裡的海冰都化的差不多了,但是陸地上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零度以下,冰層根本融化不了。

“六郎,你要記住,爲將之道,不但要精通行軍佈陣,對於戰場上的地理氣候變化,也要了然於胸。”李績卻是笑呵呵的答道,“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幾天一直刮的是南風,而且據本地居住的漢民所說,只要南風一起,遼東的溫度就會快速上升,估計十幾天後,對方城牆上的冰層即便是沒有完全融化,但肯定也會有所鬆動。”

說到這裡時,李績忽然神秘的一笑,和牛進達對視了一眼,臉上的笑容轉爲一種陰厲之色道:“而且,這些天我也沒有閒着,已經給對方準備了一道大禮,到時只要陛下一聲令下,絕對可以讓對方城破人亡!”

(未完待續)

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94章 吞蕃城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630章 三人進宮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480章 採兒回京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502章 穿過叢林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2章 挖坑讓李永跳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68章 虎頭軍第260章 再見金勝曼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103章 想殺人的感覺第252章 甘蔗種植園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679章 風暴海峽第74章 攻破安市城第546章 流鼻血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63章 免費冰棍第167章 茶樓混戰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53章 同意第348章 蒸汽船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654章 可怕的羅馬貴族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3章 捕奴船隊第141章 土地券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464章 寒災第572章 與美洲的第一次接觸第363章 再見李佑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615章 三個選擇第715章 明德殿之爭(上)第509章 林邑練兵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675章 西羅馬的反應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316章 逃跑了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15章 “神棍”西來第72章 獻壽禮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483章 李治與採兒的相見第10章 經典船型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241章 二堂叔第137章 國子監學子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9章 官辦造船廠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58章 殺豬吃肉第16章 賺錢大殺器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595章 毒癮發作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291章 柳暗花明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737章 樑皇山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563章 下南洋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105章 子豪,你到底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