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章 形勢變化

在嬴翌看來,回地和藏地許多年以降,皆不曾真正融入神州王朝,其根本原因,在於信仰。

綠教和藏地釋教其核心理念,不溶於神州。因此這裡的人,亦不溶於神州。

要徹底解決隱患,唯有誅其信仰。而人是信仰的承載,要誅其信仰,先誅其信徒。

說到底,一切征服,先要看拳頭夠不夠大,刀子夠不夠利。然後再說其他。

前朝明廷滅亡太快,而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效率又極低下,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對等。

回地與韃靼人本來是鄰居,卻也後知後覺,有人怕是以爲明廷已滅,他們稱王稱霸的時候到了,於是蹦躂起來。

或許這是最初的導火索,等其蹦躂起來了,才得知東虜大敗、韃靼北逐和嬴翌崛起的消息,卻已沒了退路,或者嚐到甜頭不甘心。

至於藏地,恐怕完全是因爲不知道。

這兩個地方,在短短數月的時間裡,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七八個草頭王。

這些草頭王膽子還很大,正向漢人的聚居地進行軍事試探——派出一些‘馬賊’,行劫掠事。

他們主意打的不錯,但很可惜,一次也沒能成功,反倒是損兵折將。對於錢嶽而言,在嬴翌尚未下令大舉進攻之前,自然不可能與藏地和回地大打出手。但對於‘馬賊’,他則沒有任何顧忌。正好新兵多,需要靶子來練兵。

較之於江南、雲貴川或者回地、藏地,遼東和漠南草原則是另外一副景象。

多爾袞傾國之力,一戰完敗,老巢還被錢嶽合同吳應麟與祖大壽裡應外合端了一回。數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韃子的實力一下子降到了冰點。

不過韃子的小奴酋福臨運氣不錯,在遼陽韃子皇宮幾乎被一鍋端的情況下,小奴酋竟逃了出去。

並在唯一一個還活着的八旗旗主濟爾哈朗的扶持之下,當機立斷,率領滿清女真向北方遷移,直接讓出了‘大清’在遼東的所有領土,避開了朝鮮和漢人包衣對滿清可能存在的反噬。

這一舉動,讓遼東戰區不費一兵一卒的收復了遼東之地。

卻也給韃子本身贏得了一絲絲喘息之機。

韃子退往北方,甚至拋棄了他們的祖地白山黑水,往更北更寒冷的區域遷徙。在一定的時間內,嬴翌是沒辦法兼顧那麼遙遠的地區的。

畢竟遼東大地糜爛一片,如若不釐清秩序恢復生產,軍隊若要遠征,糧草補給就會變得極困難。

暫時而言,遼東戰區會蟄伏下來。等着遼東地面恢復生產之後,纔會以附庸韃子爲藉口,對朝鮮發起進攻——這是嬴翌的戰略之一。

朝鮮這顆牆頭草,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

而廣大的漠南草原,如今是風聲鶴唳。韃靼人的勢力在這片草原上急速衰頹,無數的部落狼奔豚突的往漠北遷徙,跟隨鄭九軍隊的商人和奴工營,每天都會從草原上運回一批批牛羊和奴隸。

而在神州,以長江爲界限,這片廣大的區域內,正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流離的人民迅速得到安置,惡略的豪強和士紳被誅殺、打壓、降伏,遍地的山賊匪類被清剿一空,道路得到通暢,商業開始勃發。良種的推廣,使得百姓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從食不果腹搖身一變糧倉滿滿。逐漸便有了收入,逐漸便有了笑顏。

一切的悲苦,好似夢幻,轉眼竟就沒了。這讓許多人恍惚。

各地的官府迅速構建起來,一條條新政得到實施,治安迅速恢復平靜,百姓開始安居樂業。

兗州府,曲阜。

這裡曾經的坐地虎孔府早已人去樓空,衍聖公府封存已久。隨着時間的流逝,這裡的人們,對衍聖公的懷念,逐漸煙消雲散。衍聖公畢竟不是孔聖人,雖然披着聖人之後的皮,但衍聖公府的所作所爲,並不得人心。

自去年夏王發兵橫掃河北,衍聖公府的老爺們全數被押走,送到京師去了。隨後不久,官府建立起來,新政一一實施。百姓得到了應有的土地,年關前的大豐收,打消了認門對夏王的一切懷疑。

那是怎樣的豐收啊!

深秋竟也種地,大冬天的竟就收割,這與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完全不同啊!但正因如此,人們才更相信夏王受命於天!

不過可惜的是,官府規定,每年只允許種兩季。這讓許多百姓一頭霧水。

兩個月就能收穫,去出收穫前的準備工作和收穫後的收尾工作,算三個月,一年就可以種四季。

那得多少糧食啊!

只允許種兩季,憑空少了一半收成,百姓自然疑慮。

官府當然有解釋,良種對地力消耗過甚,雖然不懼嚴寒酷暑,不懼旱澇災害,但地力太貧瘠,也難有好的收成。官府鼓勵在耕作兩季主糧期間,種植其他的作物以養地力,又宣傳積肥料,還大肆招工興修水利。

這一切,都讓百姓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朝廷。

再也沒有了民戶、商戶、匠戶、軍戶之分,耕者有其田。也沒有了稱王稱霸的士紳豪強和破皮爛仔。這些人老老實實的還好,若不老實,御法司的強人們會讓他們知道厲害。

王友三原本是曲阜的一個匠戶,作爲匠戶,在前朝是沒有土地的。匠戶只能做工,而不能耕田。因此大明朝衰敗的時候,匠戶們的日子就可想而知。

實際在這種缺陷之外,隱隱有些好處——對嬴翌。因爲朱洪武把人們按照專業劃分出來,要求種田的只能種田,做工的只能做工,於是到現在,雖然經過戰亂,但工匠的數量和他們的手藝,可謂數千年之冠。

王友三原本過的極拮据,一家五口人都指着手藝過活。但明廷衰弱,官方沒有訂單,便是有,油水也被那些官吏盤剝的一乾二淨。他只能給私人做工,但即便如此,還是要給管着他的吏員上貢,要不然就不讓給私人做工。

眼看着天下喪亂,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沒想到轉眼之間,換了新天。

他不再是匠戶,一家五口分得了應有的土地,並在幾個月後的現在,再無衣食之憂。他已經計劃着起一間新房,全家人能夠住的更舒服,再不用住棚屋。

一五九章 三十萬六十八章 算高一籌拿魔神七十七章 至尊上帝有氣魄一六四章 長生二十三章 憑空冒出個朱慈昊七十三章 真經三十八章 紅原牧首勤討好 寶光飛遁回帝都四十三章 竟是魔君突兀來七十四章 反轉一七二章 改變主意九十章 雲霞域三十四章 胸有成竹二四一章 勢如破竹二五一章 前夕六十三章 過去未來七十八章 斯特蘭奇信心足 落入魔尊彀中來三二四章 腐朽二二七章 發展三八零章 元宵四十六章 山不在高仙則靈三十六章 元初退位讓昊天二十一章 回一百一十四章 德庫拉言道陣法 馬庫斯也有計較第五章 玉鼎真人一零二章 殺督師一百二十一章 魔尊翻掌破大陣 花言巧語說太一五十四章 棋逢對手 將遇良才第十章 心塞十七章 天柱拜訪三聖界五十五章 巴西任務 浩克現身二十八章 五色神光六十七章 天降金花地涌蓮 三才三劫天地人二九五章 首戰四十九章 雷雲三六章 太夏宇宙七十三章 真經六十一章 穴竅爆發四十三章 回濮陽四十四章 再回別院四十一章 大軍圍城獻賊怒三十章 返回紐約 天才學校一五五章 雄心一六七章 如履薄冰六十九章 欲煉都天立大陣 寶材卻就在眼前五八章 虛驚三三三章 形勢變化十七章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五六章 底氣一百零七章 可憐身死兩騎士 太一弟子有計較八十二章 曲終人散劫將開一八五章 消息第七章 生了腿腳跑的快五十章 同入八十二章 咒法三十五章 寰宇事多各行之七十二章 執掌天數服神通六八章 青雲子四十六章 練兵第三章 初下山欲往錦州十四章 江湖綠林稱英雄四六章 鑄天庭三五零章 利益三十二章 勸說六十九章 龜書藏身暫且安六十九章 欲煉都天立大陣 寶材卻就在眼前五十六章 狠狠一撞 毀天滅地八十七章 化道第二章 龐大帝國三五零章 利益二一六章 新幣四十二章 赤精求援一五零章 救走十一章 人人如龍爲我願 道人如何不成全第九章 殺機暗藏心糾結一六零章 登臺祭天第七章 出大千順道邀先天四十章 說來只爭一口氣 風雨欲來有鬥殺二五九章 血河二五零章 喜峰青山口十九章 衛臻第七章 亂賊起首尾不能相顧一七零章 源流四十五章 入門考驗 有緣無緣八十二章 半道碰頭會道祖一七九章 星球主宰一八一章 章程十九章 魔火幽幽煉元一三二九章 封賞十九章 第一十八章 港口十一章 一千不多五百不少三一八章 土雞瓦狗五十六章 狠狠一撞 毀天滅地五十章 成親七十五章 太一太元一量劫一二九章 殺氣縱橫二十二章 一柱破天誅藤聖二三二 滅門三四九章 徙民策二十六章 不圖回報只求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