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四章 腐朽

宋末時,韃靼人名義上入主中原,但百十年中,並未成爲神州的實際統治者。

或許對韃靼人而言,只要能搜刮神州的財富,享用神州的女人,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大抵把神州與韃靼人的汗國類等,譬如金帳汗國什麼的。韃靼人的貴族只管享受和搜刮,其他的無所謂。

百十年間,韃靼人對神州造成了巨大的創傷,但卻都是物質層面的。在文化或者精神層面,神州還是神州。百十年沒有哪一年少了反抗者,沒有哪一年沒有起義軍。

較之而言,原本歷史上的滿清,才真正凶殘——女真人完成了實際的統治,將一個民族的脊樑幾乎真正打斷。這纔是最可怕的。

而要打斷一個民族的脊樑,銷燬她的精神,僅憑滿清那些個人是絕無可能做到的。他們有幫兇——自宋以來,逐漸失去節操的讀書人們。

趙匡胤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由此造就了兩宋的人文盛世。而宋承繼於唐,因此北宋尚有武名。等到讀書人們掌握了一切之後,武之不武,南宋比之北宋更加孱弱的事實,就證明了這一點。

但那時候的文人們,畢竟相當一部分還是有節操有底線的。崖山之後,十萬人蹈海赴死,何其悲壯?

宋末之後,韃靼入神州,亂象百年。朱洪武起於微末,奮璋之殺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方有明。

大明朝建立之初,國事艱難。艱難在何處呢?艱難在治國。治國需要文人,但宋末之時,有骨頭的都蹈海去了,餘下的大抵多是‘水太涼’這類人物。經歷韃靼人的壓迫和殺戮,剩下一些有骨頭的,也都死了一大批,讀書人們早已奴性深重、秉性腐化。

人說朱洪武殺性重,當國時不知殺了多少官員文人。大抵恐怕這一番殺戮,是爲了糾正那深重的奴性和腐化的節操罷?

想想那數百年後,一個紅色大國崛起,都世界第二了,還有那麼多文人奴隸,還有那麼多大V舔狗,就可以推知明初時候朱洪武面臨的窘境。

而洪武出身草根,眼睛裡最是容不得沙子。暴起殺戮,也就可以理解了。

當然,數百年後的舔狗舔的是外。而朱洪武面臨的,是節操俱無,底線如深淵,秉性更趨近於韃靼人的文人們。

十兩銀子剝皮充草,如此苛刻,非無緣由的。一個新朝剛剛建立,然而治理百姓的文人們,竟然全都是碩鼠,學着他們曾經的主子那樣,壓榨盤剝百姓,朱洪武能容得下?!

無論是明初的嚴苛刑法,還是錦衣衛這個暴力機構的建立,都有它的歷史背景。

朱洪武一番好殺,果然風氣大有好轉。但現今來看,朱洪武畢竟還是失敗了。

從南宋末開始,就逐漸根植於一些讀書人心底腐爛的東西,並未被根除。隨着皇帝逐漸無力強勢,隨着文人逐漸把握大勢,他們漸漸無所顧忌,一切,都開始暴露出來。

到眼下這個時候,已經達到巔峰。

當然,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是這樣的。打個比方,比如宋末,對半分,而有骨頭的一半,基本上都死了,餘下的大多都是沒骨頭的。活着的他們的道統順利的傳承下來了。而有骨頭的,磕磕絆絆,他們的道統,畢竟還能爲人所接受,也有那麼一些傳承下來,然後反抗,再反抗。但明後也逐漸腐化——原本歷史上,甲申國難之後,全天下還是有不少的讀書人以身殉國。這些人也許平素不是好人,也做過許多孽障,但終歸還能守着一點底線。

然而這樣的人,太少。

宋末還能對半分的話,明末大概九成五比半成,或許更少。

連錢謙益這樣的文壇領袖都水太涼,內裡的難看之處,就可想而知了。文壇領袖都不要臉了,遑論其他?

爲什麼先賢要強調德行,實際上就是要讓讀書人有一張臉,讓讀書人能守得住這張臉。

所以明末的讀書人,已經不是先賢們的徒子徒孫了。他們連先賢對傳承者最基本的要求都達不到,哪裡算是傳人?

錢謙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對他來說,先賢們的教誨,只是用來裝裱用的,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撕開,隨時拋棄。只要有利,他就敢作。德行是什麼東西?老臉是什麼東西?節操是什麼玩意兒?家國又算什麼?如果可以的話,他能拿來賣錢。

而且他裝的很好,在一切沒有揭開之前,在常人眼中,甚至在枕邊人的眼中,他永遠都是文壇領袖。

或許只有真正瞭解他的那些人,比如他的政敵,才知道這張老樹皮下,藏着的是多麼令人噁心的嘴臉。

北邊吹來的風暴,很快席捲了整個江南。大多數的舊臣們都一邊忙着抵禦嬴翌的準備工作,一邊忙着給自己找後路。只有極少數的‘迂腐’之輩,比如史可法,就是在真心奔走。

走了閻爾梅,史可法身邊仍不缺贊畫。有人建議史可法或許應該先找回正統。

“閣部,依學生之見,應天已失正統。崇禎以天子之尊,下詔退位,宣告明滅,應天江南便成了無根之萍。而逆賊勢大,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唯有尋回正統,或可有所作爲。”

史可法聽罷,不禁道:“如何尋回正統?”

道:“崇禎帝便是正統。只要他能向天下人說明,是被逆賊所迫,一切就有挽回的餘地。”

史可法忍不住沉思,片刻後道:“救回崇禎帝?!”

“然也。”

史可法皺起了眉頭:“崇禎帝在京師,相距數千裡。逆賊眼皮子底下,如何成行?”

道:“逆賊強橫,京師亦必防備森嚴。尋常人等自無能爲,但...閣部,或可借能人異士之手,未嘗不能成功。”

史可法一怔,心中撥雲見日,豁然開朗,他猛地站起來,激動的來回走動,撫掌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站定,史可法道:“天下能人異士,以龍虎山張天師爲最。本官這就去拜訪天師,請他出手!”

說着便急匆匆往外走,一邊道:“以天師之能,救出崇禎帝未嘗不可。或許還能更進一步...”

背後贊畫追上來,聞言忙道:“閣部不可節外生枝——學生知道閣部心意,或可請張天師出手,誅滅逆賊。然逆賊有大軍環護,本身亦非常人,若不能成,連崇禎帝也救不出來,那便不妙了。”

第八章 說英雄何人才是英雄三十三章 撤退十三章 大道之路圖氣運 夏國革新在眼前十七章 百戶第一章 初來乍到五十二章 吞星一擊兀臨頭第三章 混沌九轉 喚聖玉牌三八六章 橋樑二十章 清理三十二章 揚沙灣二十一章 百戶三十一章 人才何其多也十一章 天仙旨在混沌光第二章 天一聖山二十章 五姥宮二十九章 貶謫二六九章 官至十二章 本能神通 純陽煉體二十五章 座下四人皆雄傑三十五章 蠅營狗苟 掌上觀紋四十三章 師父引進門十三章 傳道授業 靜待時機第八章 偉大九十六章 滅絕咒三四七章 一統前夕第十章 傳送門一五六章 殺之二十一章 撥弄星系如玩具四十五章 血脈親情是牽掛六十四章 話說盤古宇宙 諸聖引人心奇六十一章 界橋橫跨無天塹 鴻溝側畔前途遠三十章 太史九十四章 誅七十章 了結二十四章 途中七十三章 獵血族布魯克斯 瑞士山奇異博士一六九章 攻城十九章 混元大羅魔神至第二章 行事果決是人傑 膽魄非常好國主一三三章 女人一七一章 登城六十六章 寶物有德者居之二十四章 遍訪仙友第四章 江湖門派只等閒七十三章 玄牝下宇宙初生地二十一章 神盾評估 朝氣少年三一三章 火力第二章 原來此氣非彼炁四十六章 天道宇宙非妄爲 稍作安排喚弟子十四章 亮出虎皮拉大旗三九五章 打破上限三十二章 降伏二十五章 接踵第四章 窺聽六十四章 兇憎惡走火入魔 只道宗門不公平三六八章 羅剎四十四章 初生牛犢見真君七十六章 巫族善戰路混沌五十三章 得寸進尺勤勒索四零七章 新年計劃四十八章 各有心思在一發第四章 混元一起煉爐鼎 混元鼎下鎮地火三一一章 將戰一三四章 造化三十一章 神光寶劍光耀耀 天魔金身戰正酣六十二章 命運石板 通天道尊二十五章 原來算是一路人第十章 傳送門四十四章 長生之毒至於斯第三者 噩耗一八五章 消息第九章 物競天擇需狠心八十二章 劫開第二章 擒拿上帝力無邊十四章 可恨之極者何人一八一章 破關三十章先天至寶乾坤鼎十五章 修士祭司齊現身十二章 時光之蟲天魔至一二七章 周王七五章 議一議五十二章 施辣手行跡暴露一七三章 頭皮二九九 交兵第八章 山谷六十三章 方案七十六章 道祖歸來太一宮二十九章 二百五四十七章 運糧一一三章 分神化念第九章 誅修士壞陣法二三九章 漢奸賊子第一章 太一至聖無量仙 白鹿原上遇鐘山三十八章 誅殺十八章 早留後手困無血 逃脫禁法時已晚第十章 貪念六十四章 話說盤古宇宙 諸聖引人心奇二三四章 烏合五十八章 大鼎橫空撞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