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陳皇帝的牙根恨得發癢

這放出去的是六隻小崽子,但只要他們自己爭氣,陳鳴幾年後收穫的可能就是六頭猛虎。

同時這也算是宣告了爲期近兩個月的‘後勤部’號低壓冷空氣終於過境。

整個中國的食品、衣被和鞋子等等生產廠家,都被冷冽的冷空氣掃蕩了一回。後來這股風兒甚至都探進了醫藥領域,包括同和堂、九芝堂、宗黃堂、達仁堂等老字號的藥品生產企業都被衛生部和質監局進駐細查了足足半個月。

現在這股風兒終於吹過去了。

整個中國都鬆了一口氣。

在寒風吹進醫藥領域的時候,軍工部門就一個個提高了警惕,誰敢保證這股風兒不會在皇帝陛下的盛怒支持下,橫衝直撞的闖進軍工系統呢?

萬幸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南京下關碼頭上,李小妹目光不捨得望着遠去的帆船,知道高高的風帆也沒入遠處那水面之下。

這當然不是因爲她對陳喣、陳喅、陳噲、陳呂、陳唁、陳哲六個小傢伙中的哪個有特殊的感情,而是因爲她最寶貝的兒子就也在船上。

陳鳴突然改了個主意,把自己給兒子們設定的‘人生路線’改動了一下,讓他們跟着北美就國的六藩王前往北美,提前感觸一下‘建國之艱難’。這也有幫助於他們點亮‘總領全局’這一技能點。

陳鼎走了,帶着些不捨和眷戀。

但他老子沒有虧待他,在陳鼎前腳剛出到煙臺的時候,後腳就有官員傳來聖旨。

以陳鼎這幾年盡心盡力,有功於江山社稷,該洛陽王爲豫王。

這是陳鼎兄弟當中,迄今爲止第一個一字王。

這種不要錢的榮譽,陳鳴發起來很大方,但這卻讓陳鼎非常感動,李小妹更是滿意無比。

南京城內,關於皇長子‘失寵’的傳言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雖然豫王這個爵位在中國的歷史上並沒有太過特殊的意義,可是這個王爵的意味在陳漢一朝卻非同一般。

陳漢起家於河南西部,緊鄰洛陽,而河南又自古簡稱於‘豫’。並且河南又是整個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中原之地’,這些都讓這個‘豫王’封爵顯得意義非同尋常。

這個封爵的影響力很強大,根據國安的密探,李氏集團在短短半個月內就又增加了五個合作伙伴。

而陳鳴在這個舉國‘譁然’的時候,卻趁機推出了他蓄謀已久的一個行動。

那就是徹底滅亡西山軍和南阮,吞吃整個安南。

而至於如何安定西山軍和南阮地方,陳鳴給出的是一個有別於河內和北鄭的政策。

河內和北鄭的個人土地所有權,在大體上並沒有被陳漢觸動多少,河內的大鍋飯和集體農莊更是人人都被分劃了土地,所以這兩個小團體很自然的就融入了南京的統治下。

但南阮和西山軍不同,南阮會比北鄭更溫順的投效南京,因爲南阮開啓的改革,讓其統治階級對下的剝削變得更加過分,而改革所謂的‘成果’,除了編練出一支不知道真實戰鬥力的新軍之外,那就是建造了很多貪污腐化嚴重的‘國有企業’,這些本該振奮南阮經濟的新式工廠,其產品的生產成本都能比中國貨物到港的售價還要高,那真的是越生產越賠本,而且質量還很不穩定。

工人們的工資普遍較低,很多年了,南阮政權內部的物價和生活成本都上漲了很多,但工人們的工資是都沒有見長。

這造成的結果就是工人生活越來越艱難。

所以,國防軍踏平了西山,進入南阮之後,肯定有很多人一片歡呼雀躍。但也會有不少人堅定的與中國爲敵。之前從河內和北鄭南逃的不少土著,那都是從身心裡排斥陳漢的統治的。眼下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必然會有不少人任命,但也肯定有很多人‘寧死不屈’。

“授田?”

柳德昭一聲驚呼,還人均五畝,這條件是不是太優越了?

“優越嗎?”陳鳴目光一掃,柳德昭、龐振坤、汪輝祖等人一臉的驚訝,輕輕笑問道。

“朕覺得並不算優越。西山軍和南阮的地盤距離南洋還有多遠?完全可以把之當成南洋來處理麼?這算的什麼優惠?”

“何況授田之後又不免稅,還沒有無息的農業貸款。雖然他們也不用還地錢了。”但是這免稅和無息的農業貸款對很多農民來說比幾畝地的地價還要珍貴啊,這是他們的啓動資金。

“你們要真覺得這政策好,是一個大優惠,你們可以把如此政策在兩廣地區也宣傳宣傳,你們都睜大眼睛看看能引誘去多少人?”

“朕是在爲安南的萬世安泰所計。”陳鳴這般說着。

柳德昭和在場的內閣大臣們互相看了看,都不說話。誰不知道兩廣地區的窮困百姓早就給移民到了南洋了,兩廣地區在陳聰任職內閣首輔大臣期間,曾經創造了三次人口普查全都負增長的‘奇蹟’。這個時候安南南部就是人均授田十畝,也吸引不去幾個人。

最後還是柳德昭再開口道:“南阮和西山軍的權貴豪門都要剷除嗎?”

河內被破的時候,殘清三傑的剩餘骨幹是全被從他們的控制區中遷移走了,分散的天南地北。而北鄭的豪門權貴雖然沒有大規模的被清查,但多多少少也吐出了一些財富。

“剷除?用不着的。”陳鳴笑着擺擺手,“你們以爲那兩地能有多少人口?就算全部投降,那裡的土地也足夠安置的下。他們中願意投降的,就全部收納了。再大的民憤也是在南阮、西山軍統治下鑄成的,跟咱們有什麼關係?要是馬上清算他們,誰還會信咱們?”陳鳴的意見是跟之前處理北鄭時的意見一樣,讓他們吐出一部分錢財了事。

“留下他們,也不意味着他們今後就可以肆無忌憚。只要日後犯了事兒,照樣要依法受懲。”陳鳴很難想相信這些人會在日後老老實實。橫貫了的人,會一夜之間就變成順民嗎?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所以目光不妨放長遠了看。

這樣做雖然看似沒有清算貪官污吏,豪強惡紳更容易贏得老百姓的支持,但總體上能贏得上層階層的支持,讓陳漢的統治在當地更容易建立。而人均授田五畝也能安撫下底層階級,這就好比一個好處費,讓後者內心裡再大的怒氣也無法發泄傾吐,至少不會對着陳漢發泄傾吐。

等到日後陳漢統治下,再律法公正,政治清廉,那之前時候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們只會把滿腔的恨意傾瀉到過去的權貴和統治者身上,對於現在的統治反而會生出一股熱烈的擁護。

陳鳴是這麼想的。

柳德昭等人在明白了陳皇帝的意思後,倒也認同了他這個想法。

“皇帝怕是不願意再多事了。”

柳德昭回到內閣辦公室後,召集了幾個人進行了商議。雖然戰爭是需要大都督府去調度的,可戰後就需要內閣政府來料理局勢了。

陳鳴已經準備用兵,而依照西山軍和南阮的實力,面對着國防軍的全面進攻,怕是半個月都很難支撐得到。

所以,內閣也必須立刻就做好準備。這事兒他們被皇帝打了個措手不及。

柳德昭情緒冷靜了下來後,細細的思索着這件事,覺得皇帝依舊有是優待安南的那些土著了。但他並不覺得這是皇帝對安南有什麼好感,而是覺得皇帝不願意再多事了。

法國的大革命風暴已經初步成型,可是它的威力還沒有完全的爆發出來,歷史上,路易十六夫婦在大革命三年後才被砍頭。

而現在纔是第二年,或者說纔剛剛滿一年。可是它的影響力首先施展的目標不是在英國、普魯士、荷蘭等鄰近國家,而是體現在了瑞典身上。

古斯塔夫三世已經有意同俄羅斯停戰議和了,因爲他的目標已經轉向了南方,他的‘恩人’路易十六夫婦被一羣叛亂者給控制了人身自由,還失去了自己上帝賦予的權利,這讓古斯塔夫三世不能忍受。

甚至爲了爭取國內更多地支持,他都有意同國內備受他打壓的貴族緩和關係了。

在過去的承天十六年八、九個月的時光中,歐洲大陸發生了很多的事兒。

除掉法國愈演愈烈的大革命外,就是瑞典與俄羅斯的再度大戰。

親自來到前線指揮部隊的古斯塔夫三世雖然遭遇了芬蘭貴族官員發動的叛亂,以及芬蘭士兵的不聽指揮等事情當時的芬蘭大部地區屬於瑞典,俄羅斯佔據了一小部分,丹麥爲了聲援盟友俄羅斯,也向瑞典宣戰,但瑞丹戰爭在不列顛和普魯士的調解下終結了。

古斯塔夫最終在西曆1790年5月9日的斯溫斯克鬆德戰役擊敗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取得瑞典海軍史上最大的勝利。俄羅斯在這戰中失去7000個士兵和三分之一艦隊【五十三艘大小戰船】。

當帶來駐歐辦的最新情報的船隻抵到南京的時候,駐歐辦還只知道瑞典和俄羅斯在進行和平磋商,兩者很有可能在下半年簽署和平停戰協議。

當初俄軍大反攻,在第一次斯文斯克鬆德海戰中重創瑞典艦隊的時候,葉卡捷琳娜曾經說瑞典國王必須“證明自己的悔意”,無條件赦免所有的芬蘭叛臣,並同意在國會保證下恪守和平,她纔會“饒恕”他這場“噁心的侵略”;但眼下顯而易見,瑞典不需要如此這樣的求和了。相反,處境越發艱難的俄羅斯還需要反過來央求瑞典儘早的結束戰爭。

這個消息讓陳鳴很生氣。這個古斯塔夫三世就是個棒槌!

虧得他這些年對瑞典一直優待有加,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他竟然這麼做。

駐歐辦雖然不清楚瑞典與俄羅斯之前的停戰協議會在什麼時候的簽署,但他們能夠肯定的是,瑞典自身就有簽署停戰協議的想法。古斯塔夫三世這個傢伙,腦子裡不知道怎麼就搭錯了一根弦,比約翰牛還照的就準備籌組反法革命聯盟了。

這傢伙要是現在就站在陳鳴的跟前,他會立刻命人將之拖下去打上一百大板,讓他的頭腦好好地清醒清醒。

而除了歐洲的變故外,那就是國內的事情了六個藩王在今年離京就國。

他們所攜帶的人口、物質,所引帶起的這股海運大潮,將會一直持續到承天十八年。

十六、十七、十八,掐頭去尾,算是兩個完整的年頭,這樣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運送過去。此潮流必然會引發北美新一輪的移民潮,同時也會引發沿海的各大造船廠新一輪的造船高峰。

最後就是對俄戰爭了。

如今兩邊的戰線就僵持在了烏拉爾河到烏拉爾山東側一線。

魯緬採夫在那次倒下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整個東線俄軍一敗塗地,不僅是在西西伯利亞,連烏拉爾河流域,他們也近乎崩潰。

在整個烏拉爾河,他們只有古裡耶夫和奧倫堡兩座要塞還能堅持着。而之前俄國人爲了防備準噶爾騎兵,特意修築的俄羅斯版長城奧倫堡防線要塞,(今哈薩克共和國的北邊國界幾乎與此重疊),綿延過千公里。此刻也被國防軍的騎兵部隊和哈薩克、蒙古騎兵給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

可以說,俄軍只在南線的對奧斯曼戰爭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和優勢,在東西兩線全都遭受了沉重打擊。這個時候正是反俄聯盟趁勝追擊奪取最終勝利的好時候,古斯塔夫這個大笨蛋。

陳鳴想起來就恨得他牙根癢癢啊。

現在奧斯曼帝國已經正式向中國發出了求援,希望中國能夠派出一支部隊進入到裡海西岸,分減他們的壓力。

那位置最好就在阿斯塔拉罕的南部,阿塞拜疆的北部。

可以說,經過的兩年的奮戰,奧斯曼帝國還是在戰場上落入了下風。一個俄羅斯就很強大了,再加上一個奧地利,奧斯曼帝國落入下風的局勢並不出乎陳漢的預料。

出乎陳鳴預料的是,奧斯曼人竟然邀請國防軍進入裡海的西海岸。

如今的陳皇帝有着那麼多的大事要操心,對比起來,小小的安南南部算的了什麼呢?

第三百九十五章 此敗非戰之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落地生根,抽枝發芽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似英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參軍,招工第九百四十四章 陳漢的份量第四百七十六章人型‘財富資源’第七百九十四章 敗家娘們第六百四十六章 當家的,錢和臉面哪個重要?第七百一十七章 資本力量的覺醒第一千一百章 ‘好人’拿破崙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了這個國家,爲了這個民族第九百一十五章 西地中海風雲第四百四十八章 現在的中國可不是上輩子的兔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歐洲人關在監獄裡!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熱中國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許州的八里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華夏同盟會議——可怕的野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約和肥羊第十八章 兄弟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狀第五百二十五章 歐羅巴通史第三百七十六章 是一個搞兼併的好手!第五百九十五章 背鍋俠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五百四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五百五十二章 壞良心第九百二十九章 齷齪的法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長子的親事第四百零六章 洋人北上見聞錄第四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五百八十八章 收穫喜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四百十一章 要的是狗,不是人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痛罵乾隆!第一百三十九章 崩潰第五百三十一章 以中國爲中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fuck,fuck,這是怎麼回事?第九百五十章 中國的幫助第八百二十五章 軍火採購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天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了這個國家,爲了這個民族第四十章 羊肉和騷氣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七百九十五章 嘎巴拉碗,人頭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土人來投第七十八章 我們不是造反誰是造反?第一千一百零五十章 英國大使的美好願望……第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風一樣的逃跑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八章 上帝啊,上帝啊……第八百五十九章 捅死了十七個老毛子!第707章 大同夢,把陳崗送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百八十七章 替死鬼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爲明第三百零三章 西征第三百五十一章 飛馳第八百零一章 很yy,很帶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對新帝的擔憂!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營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黃禍’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二十七章 陳關之別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賊之事艱難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功田第八百七十六章 陳皇帝的牙根恨得發癢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小知縣的激憤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愛’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與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陝西綠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對新帝的擔憂!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一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三百六十七章 行險一搏第696章 必須要動手術第一千零一章 與中國爭鋒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國夢第六百二十一章 爲國籍努力的土著第九百零八章 外東北的新生活第九百四十二章 殘酷、冷血,毫無一丁點仁慈的政治!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遠也回不來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魔鬼的誘惑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軍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陳鳴擴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五百二十三章 殺狗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割辮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軍歌嘹亮第九十一章 火燒長橋鎮第九百一十八章 拼命!第四百八十七章 替死鬼第十九章 長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