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

官員下鄉的招待費是要自己付錢的,除非是官方組織的調研,那樣的話信件上會蓋得有一個代表着特殊意義的長條章,顯然陳鼎出示的信件並沒蓋壓這款印章。

可村長並沒有因此而小瞧了他。看看陳鼎周邊的護衛吧,而且來頭還是那麼的大,南洋水師總部啊。

如果可以,村長願意把整個村裡的好東西都拿出來供奉陳鼎。

但陳鼎的要求只是四菜一湯。

這是他平日在成均公學吃飯時的標配,那裡所有的學生、老師飯食都是四菜一湯,兩熱兩涼,兩葷兩素,而配湯不是紫菜雞蛋湯,就是肉沫海帶湯,有營養麼,可以增加磷、鐵、鈣、碘、維生素、糖、無機鹽等多重營養成分,尤其是碘。這個時代人要加碘只能通過海產品來補。

村長老老實實的給陳鼎介紹着村裡的情況,比如說糧食收穫,年人均收入,富戶、窮家,整個村落從初建到發展至今,用了多少年,經歷了什麼困難。適齡小孩的入學情況,成人的識字率增幅,還有新加坡市政府這些年的政令政策,再有村裡頭的勞改犯們的情況……

這些事兒說起來一天一夜也扯不乾淨,村長是死死地被焊着了。民兵隊長就趕忙去找村會計拿賬簿。

後者在移民南洋之前曾經是個店夥計,能打的一手好算盤,人也機靈、乖巧,雖然這移民村的會計都不算是什麼正經的公員,每年只有十石大米做補助,還有就是逢年過節有着一份屬於他的福利,但在村子裡的地位卻不低。

特別是近兩年來,馬來土著全都怕了,給殺的乖了,不敢再來搶掠殺人騷擾了,村子裡民兵隊長的重要性直線下降,就連新加坡政府都有意把村民兵隊長改爲正常化的治安室,這正兒八經是朝廷公員的民兵隊長地位還不如拿着算盤的一編外會計呢。

後者就好比一個狗頭軍師,是村裡頭的‘師爺’,大當家的【村長】不在,民兵隊長也聽他的。

村會計看着手中的信件,臉上全是震驚,“這可是貴人,咱們一定要招待好了。”

“村長請他到家裡吃飯,他不肯,就待在村公社。還要拿檔案給他看。”這可不是好吃好喝就能糊弄得過的主兒。

“貴人要看檔案,你就給他看。咱們的賬面都做的全,我還能出漏子不成。”

“你快拉倒吧,我還不知道你。那年前的帳還有一捏子表格沒填好呢,能拿給貴人看嗎?”

“貴人是一個人,他又不是上頭下來的工作組,他知道啥啊?……你把做好的拿出來給他看,話再說得漂亮一點,不就過去了麼。”會計對民兵隊長是一臉的鄙視,“市裡不是沒人陪同麼?只來了幾個警察跟着當保鏢,他們會查賬還是咋的,你還怕啥啊?”

“我看你與其擔驚受怕這個,倒不如早點讓人通知鎮裡。”

“再過去敲鐘,讓各隊的隊長都趕快過來。帶着他們見貴人去。”

這個村子裡,體制編外的會計卻是做到了當體制內的民兵隊長的家。

陳鼎剛跟村長聊了一會,就見那民兵隊長滿臉堆笑回來了,手裡抱着一大摞子賬冊,放到他手邊的桌子上。

“還不全,大人您要看哪一部分的?”村長起身陪着笑,“去年的賬還沒抱來完,我們再給您拿。”

不要小看一個村的賬簿,每年的收穫和開支都需要一大摞賬冊去記載,他們村建村還不到十年,也就不到銷燬賬冊的時候。像這種移民村的賬冊是沒有保留價值的,十年時間就允許銷燬和丟失,只需要保留一個大致的收支記錄就可以了。

他們村的儲備室中有專門一間房子是方賬冊的,每年他們都要用木頭打製一個大大的櫃子,專門用來儲蓄當年的賬冊。朝廷在這一塊上有着很嚴格的規定,他們可不敢違背。

“不用了。”陳鼎暗暗咂舌,光現在這些賬簿就堆了一桌子,這還不全,老天,虧他當初還想着自己能慧眼從一大堆賬簿中找出漏洞,做着揪出一堆蛀蟲和碩鼠的美夢打算呢?

這大摞大摞超出了他大腦想象力的賬簿實在是太無敵了。陳鼎隨手從裡頭挑了一本,拿起來翻了翻,覺得這種流水賬水平的東西,就該放到廁所裡留作擦屁股,真的是太沒技術含量了。

村長還是很負責任的,整個村子有多少戶人家,都是哪裡的人,具體的人口,勞動力是多少,青壯老少比例多少,男女比例多少,適齡上學兒童有多少,多少人上學了,窮困戶有多少,都是因爲什麼,這些都毫不猶豫的一一敘述來。這水平已經不錯了,至少在陳鼎眼中是合格了。

而村子裡的水田、果園、畝產、水利等等的問題,村長也都能答出來,而且還有條有理的,數據張口就來,這素質真的讓陳鼎很滿意。

兩邊這一聊,時間就一直走到了一點了,飯菜做好,很簡單的四菜一湯。有魚有雞,還有雞蛋和海帶湯,吃的有米飯,有面餅,還有烙餅。一律都是在警衛的眼皮子底下做的,陳鼎在外的飲食等問題,一定要保證好。

而新加坡的麪粉可是珍貴的稀罕物,這裡的米粉、大米不值錢,白麪的價格卻是大米的兩倍還高。

這是絕對把陳鼎當尊客來招待了。

“大人!啥也沒有,只是幾碟子家常菜!除了個雞子,連個葷肉都沒有!這錢您可千萬別給了,再要給錢就是打俺們的臉了。”

“就是。現在俺們的日子都好過了,要是在過去,這飯連過年都弄不出!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這都是拖了朝廷的福,俺們來了新加坡,這纔是過上了真正的好日子,才能張羅這些!”

村長和民兵隊長四隻大手摁住了陳鼎伸向口袋的胳膊,村會計則搬來了一攤子甘蔗酒,臉上笑呵呵的,滿滿的給陳鼎斟上了一碗。

“大人啊,您就別再掏錢了。這頓飯俺們村又不是招待不起?你再掏錢真是打我們的臉了。”村會計臉上帶着有討好的表情,可也有真摯的真心。

“當初我們在老家,除了農忙的時候,一天就吃兩頓飯,還不能都吃乾飯。現在呢?一天早就不止三頓了,都四頓、五頓了。日子跟過去比真就是在天上一樣了。俺們這些小老百姓是不懂啥大事,但俺們真心是擁護朝廷。”

“朝廷規定官員下鄉不準招待,吃飯要打錢,俺們知道這是爲了俺們小老百姓好。”

“可是大熱您什麼時候能來俺們這第二次呢?”

“您是大人物,信上蓋的都是南洋水師總部的印章,您不是俺們鎮上的,也不是市裡頭的。您今天能來我們村,這是我們村的福氣,招待您一頓便飯,要是再收您的錢,這真的是沒有臉了。”

……

村子裡的人死活不願意收錢,陳鼎真是有點被熱情包圍的招架不住了。

外頭兩個端着一簸箕雜糧煎餅的新加坡警察嘿嘿的一笑,對着面前的兩個內衛說道:“這村長還算有眼裡,知道那是爲貴客。”

簸箕上還放着一個小竹筐,裡頭都是蔥白,還有一罐大醬,然後是一盤調班好的海帶絲。

雜糧煎餅有點粗,可包了蔥白、大醬,還有海帶絲之後吃,味道還是挺好的。

這一陣子內衛們也頓頓吃米飯,今天來到這個齊魯和中原移民比較多的村落,雜糧煎餅正好是換換口味。煎餅裡頭有玉米和紅薯面,口感較粗,要多嚼幾下才能嚥下。

可陳鼎這一頓吃的十分開心,因爲村長几人的熱情讓他心裡頭熱乎乎的。這種熱情或許有幾分虛假,可就算有虛假,這份熱情也是建立在移民的生活真的好起來的基礎之上。

飯後的陳鼎隨着村長參觀了他們村的一個生產隊,這個生產隊有二十二戶,共九十七人,名下土地六百二十畝,同時還從村民手中承包了二百畝土地,以及從村裡頭承包了三百畝山地——果園。

陳鼎到了生產隊,可惜他沒能見到這兒的負責人,後者去城裡了,也就是港口區。

生產隊幾乎所有的收穫都賣給了新加坡海軍基地,價格要比市面上的低一些,但軍方是有多少收多少,並且可主動提供運輸,只要哪個村修通了道路。

在被村長陪伴着去田地裡走走看的時候,陳鼎在其中一塊地裡看到了一個熟人,是村長的老婆。剛不久他們還見過。

村長老婆正站在一片甘蔗地前整理一個大大的揹簍,走近了陳鼎看清楚了揹簍裡的東西,是豆渣餅。

現時代中這可以說是最好的肥料了。

甘蔗十分的吃養分,如果甘蔗用地不施加比普通農田更多出許多的肥料,幾季甘蔗種下來,這塊地也就廢了。

而大豆榨油之後的豆渣餅子,不僅是軍民使用大型牲畜所必須之物,嶺南和南洋地區也越來越多的需要起豆渣餅子了。

這東西在過去都是能吃的食物,現在卻更多被當成餵養牛馬的細料和上地的肥料。

豆渣餅子的價格比海島上單純採取的鳥糞還要貴,如果是用來給麥田、稻田增肥,顯然不划算,可用在甘蔗田上就沒多少人在乎這點了。

“現在糧價那麼便宜,種甘蔗比種稻子賺錢多了。”村長如此的對陳鼎解釋說。

陳鼎卻注意到揹簍的重量,滿滿一揹簍豆渣餅子,這可不輕鬆。“你家怎麼不養頭牛馬?”村長家的條件應該可以啊,陳鼎很奇怪這一點。

“不想養。”村長嘴裡叼着一根陳鼎遞來的煙,吞雲吐霧,“我家現在就我和婆娘兩個,種地弄口吃的就好了。這裡種地容易,賦又輕,養個牲口乾啥?養個小牛犢子,比養個娃娃還費勁!”

“俺六個孩子就只剩下最後一個站住了腳,到這裡的時候,孩子都瘦得皮包骨頭了,但好歹是活了。現在在港口當兵,已經提上了士官,將來能怎麼樣還說不準呢。俺們老兩口子地種得再好又有啥用?”

“還不如多享享福。咱一把老骨頭,眼看就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也不折騰了。就安安穩穩的過如今的好日子。多過幾天是幾天。”

“說不定哪天孩兒被調到了別地,俺們兩口子死了,他都回不來嘞。”

村長的情緒有些消極,看他的年齡也就四五十歲啊,陳鼎想這種消極情緒可不好,便解勸了幾句。而旁邊跟着的民兵隊長接口說道:“我倒是想養個大牲口,可是沒錢。大牛買不起。小牛不敢買。”

“新加坡沒有農業貸款嗎?”農業貸款的利息是很低的,而且償還時間至少是三年。

“借錢買牛這事我可不敢幹。”會計堅決的搖頭。“萬一死了牛,我可咋辦?還不上貸款了這地還要不要了,一家人都靠這片地過日子呢。窮人家底子薄,死一頭牛就塌了天了!這險我可不敢冒。我還是慢慢積錢買吧。”

“而且現在這牛犢子是越來越便宜了。”

村會計心裡有着自己的一本賬,說話中臉上盪漾着希望的笑容。

陳鼎很不贊同他這種思想,朝廷的農業貸款利息只有兩釐,百分之二,這絕對是低利息。作爲移民,申請貸款的時候又可以享受一定優惠,最後算下來紙幣一釐五高那麼一丟丟,怎麼就不能貸款買牛呢?

可顯然村會計心裡的坎兒不是他的幾乎話就可以邁過去的。

借錢對於這個時代的基層人來說,真就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而且他從會計口中幾次聽到了‘最怕病了死了’,這說明移民所能代表的基層百姓是很擔心養牛的過程的病疫問題。而陳鼎仔細想了想,他老爹是很關注人生病這一問題的,可是對於牛馬生病似乎遠沒有人生病來的重視。

獸醫,獸醫。

這一點還真的有很大不足。這不僅僅是新加坡爲代表的南洋,整個大陸都是如此。

陳鼎掏出本子在上面鄭重其事的記下了這一點,這是他在新加坡農村找到的第二個問題,第一個是這裡百姓在初級的溫飽問題解決了之後,在最初的貸款欠賬償還了之後,不管是普通的農民,還是村長等基層的管理人員,都普遍生出一種懶惰情緒。

這跟之前他們過夠了苦日子可能有關,但也跟南洋這兒的環境有關。

一年四季不寒,沒有冬天,雨水充分,最初的時候又趕上了糧食出口的好時候,只要努力的幹幾年,那都攢下了一點家底了。至少吃喝不愁了。

但對比原來的日子,這種幸福來得也太快太容易了。幸福來的太容易,那麼自然就有些不太珍惜。懶惰已經成爲了一個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難題了。

要重點說明的是,新加坡移民村村民加入生產隊的比例要遠比大陸農村的比例要低。這個數字就能反映出一些情況了。

而這個‘懶惰’另一個表面化的體現就是集體勞動效率。

陳鼎在村口碰到的那個被懲罰的老漢,他短時間內很難忘記。(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五百四十九章 御旨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四百一十一章 上國天兵第四百十一章 要的是狗,不是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清忠良是晉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東西方之差異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考驗從現在開始第七十六章 恨!恨!恨!第610章 國家之間沒朋友第五百五十八章爲什麼你們之前不將那裡奪取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滿足的笑容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能跑了永珹第三百八十八章 貳臣傳漢奸錄第二百四十九章 有志氣,表跪舔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被中國征服的外國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築京觀,耍手腕第八百五十一章 朕就死在這裡!!!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陝兵第九百七十章 變夷爲夏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陝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天堂和罪惡第八百六十六章 名將凋零第九十八章 笑的燦爛第八百五十三章 哭泣的俄羅斯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鼎的進擊——第三百零四章 稱公稱王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熱的民族分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警官,我要報案第十三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遠征艦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七百二十一章 他是皇帝啊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八百三十章 陳鳴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三百八十五章 乾隆的噩夢第二百五十一章 銀子,背叛第九百四十七章 拿破崙——將星隕落第八百四十四章 漂亮的毛妹更值錢!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縣城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看錯了人第二百三十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陳鳴的打算落空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八百六十七章 陳皇帝的霸氣!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章 世界的認可……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九章 閱兵儀式第二百五十一章 銀子,背叛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第一千章 撒花祝賀第六百三十五章 路易十六第八百八十六章 陳漢的權‘二代’們第六百零六章 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士林犬儒之心第七百零三章 小市民的生活第九百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的葡萄牙人第四百零二章 廉恥何在?羞恥又何在?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中國皇帝的權力!第一百零五章 再次擴軍第696章 必須要動手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俄羅斯人的命根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西方來的漢學家第一千一百零七十八章 中國新時代第九百一十二章 是他,拿破崙·波拿巴,就是他!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着勝利邁進後記5 法國民衆的利益在那裡?第四百八十二章 清軍要跑第九百四十章 勇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氣呵成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國走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三百七十二章 萬年小受第八百七十章 陳漢皇朝的柱石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一章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百六十章 旗兵棉甲第五百八十八章 收穫喜人第七八百十一章 全盤漢化第八百零六章 大皇子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燒殺搶掠!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心第五十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九百零七章 中日民族大融合第二百九十二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當今陛下是康王的親爹!第七百二十九章 軍統第九百四十二章 殘酷、冷血,毫無一丁點仁慈的政治!封推感言第八百三十一章 這一章真不知道咋起名了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熱的民族分子第九百四十二章 殘酷、冷血,毫無一丁點仁慈的政治!第五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支持第三百四十四章 流寇第五百九十一章 看大戲的南京市民第608章 都怪這亂扇翅膀的蝴蝶第九百零六章 華夏的新大陸第九百三十章 脆弱的城市第五百一十八章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