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資本力量的覺醒

然而陳聰的‘希望’真的能實現嗎?各個勳貴重臣家族真的能‘平安無事’嗎?握在各個家族自己手中的私人武力啊,這可不是一半的刺激。┡.ωm

就在隨後的不久,一件突之事的影響力如同狂風一樣,飛快的席捲了整個中國……

……

寧波城裡一片寂寥,伴隨着葉家的轟然倒塌,明明已經四月中的寧波宛如被一場冬季的寒流掃過,整個城市都寂靜了下來。往日的繁華,彷彿是昨日黃花,整個城市,幾乎陷入了一片一種秋冬的蕭索之中。

執掌寧波商團十幾年的葉氏家族,已轟然倒塌。

葉家的老爺子葉欣芝當初是第一個向復漢軍納誠的寧波鉅商,這幾年裡葉家每每大手筆購買國債和各類土地債券,積極擁護南京的一系列政策,扔進水裡的錢沒有二百萬兩銀子,也過了一百五十萬兩。

當初太上皇南遊,一行人等往來經過寧波的時候,曾經兩次住進了葉家的別院,葉欣芝承天四年夏離世的時候,葉家還受到了太上皇欽賜的一座仁德牌坊,以表彰葉家在過去年間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緊密擁護朝廷一系列政策的表現。

當時的葉家可以說輝煌到了極點。

葉老爺子雖然離世了,可葉家依舊是寧波有數的鉅商豪富,在寧波商業圈依舊擁有着很大的話語權。

誰能想到如此富貴的一個家族一夜之間就被人掘斷了根基呢?

葉家下屬的鐵器廠出產的一批工兵鏟爆出了惡訊——部分產品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而且還有人告葉家偷稅漏稅,和在過往的諸多軍工產品——如壓縮乾糧海產罐頭軍鞋軍服等的交付中以次充好,而後者是無法查證的,因爲這些都是迅消耗品,早就被使用過了。

但是這些事兒又因爲有了軍工鏟事件的實際存在而顯得很有可靠性和說服力。

當然,這些還只能重創了葉家,法院不可能因爲一些沒有證據的事情就對葉家揮起屠刀。可這些罪名重重的打擊了葉家,毀掉了葉家的名頭,尤其是葉家鐵器鋪這個幾十年優質招牌的信譽卻是絕對的。

而除了以上的諸多罪名外,讓葉家主事人進了大獄的罪責還在後頭呢。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葉家的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葉家內部突然有鬼了。有人狀告葉家隱瞞奴僕,役漢爲奴。

這個罪名可不是小事兒。

雖然這一現象在全國各地都普遍存在,很多名義上成爲了自由人的奴僕還是以‘僱傭’的形式在主家忙裡忙外。他們的實際生活環境並沒有多大變化。

每個家族中都有一些手中握着主家內外機密陰私的僕人,這種人在過去就是世僕,不僅他們自己,連他們的子孫後代都被主家死死地攥在手裡,所以一些秘密主家可以放心大膽的告知他們,甚至讓他們去負責處理某些腌臢勾當。而天地變革,舊日的規矩大大變了樣,漢人不得爲奴了,主家又該怎麼針對這些人呢?

有兩個處理模式。

第一是公開廢除身契,但令簽約束人生的苛刻條約,而且一簽就是一家子,這就是所謂的奴隸條約。朝廷現在已經在準備新的法例,打擊這一點;

第二就是直接隱沒這些人。當這些人都是不存在的,也就是沒有入陳漢國籍的,甚至還會‘變身’外國人,整個人生都被主家把持在手中。

這兩個模式可以說行之有效,可也等於全都是違法的,都是要受到陳漢法例嚴懲的,主事人必須下大牢,就不是交一交罰款就可以糊弄的過去的了。

而這些事情很多家族都有,這在中國老牌的富貴人家中都屬於一個公開的秘密了。

只要主家能控制着底下的僕人,不讓他們隨便亂張嘴,那就是沒事的。

可葉家呢?出面狀告葉家的人正是他們隱沒下的世僕之一,所以葉家的族長,也就是葉欣芝的大兒子葉德忠必然要坐大牢改造的,而且至少三年打底兒。

同時還有高額處罰金,但是這‘高額處罰金’和葉家的諸多內外秘密被公開後所造成的影響相比,真的太小了。後者對葉家的大家是全方位的。

葉德忠也被捕了,估計最多下月就會被宣判。

整個葉家算是徹底倒了——牌子倒了。

雖然葉家剩下的資產還在運營中,雖然葉氏一族的族人不愁吃喝,可對比葉家之前的聲勢,葉家是真的完了。

葉家的倒塌,讓整個寧波的商人們,都察覺到凜冬來臨的預兆。

葉氏家族,在寧波經營了將近五十年。

親朋故舊,遍佈各個階級。

甚至,幾乎所有寧波商圈數得上名號的商賈,都與葉家有着或深或淺的關係。

葉家在百年前就算是寧波富戶,但是真正家還是在葉欣芝老爺子掌權之後,葉家的家秘訣有兩大要點,第一是爲人處事既誠且信,寬厚待人,葉欣芝在寧波被稱爲“善之人”。在葉欣芝的家歷程當中,誠信寬厚的性格幫助他在緊要關頭時得到難得的機緣,在蕭條中仍舊昂前行。在寧波商幫中,“做人當如葉欣芝”這句話一直在流傳。

這個時代的商家都要講誠信,那就是家族的招牌,無形中的價值會很高很高,而且葉欣芝也不是愚笨之人,他爲人誠信,可也很會風向,隨之而取,這讓他在四十歲的時候就登上“浙江鐵器大王”的寶座,葉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葉家的家秘訣第二條,那就是與人爲善,幫扶後進,提攜同行。

只要條件允許,那就伸手拉扯一把。

比如說葉家的掌櫃,幹了一些年頭攢了一點本錢,向獨立門戶做點生意的。葉家絕不攔着,甚至還會鼓勵和資助提攜對方。當然那對方的回報除了感激,就是份子了。

這個過程中,有人失敗了,有人成功了。

失敗者,常常回到葉家,繼續賣力效力,那沒的說。葉家或許會虧一點錢財,可絕對能收穫大批的人心和忠誠;

而成功者,葉家也沒虧本。

你賺的越多,葉家的收益就越大麼。

葉家與寧波近三二十年中起家的不少商賈都有親密的聯繫,後者甚至算是葉家的羽翼,而也是有了這些人,葉家在寧波商幫中的話語權從沒有旁落過,即便葉欣芝老爺子病逝了。

而現在葉家一下子被人給搞到了。後者可一直都在本本分分的做生意的,那幕後之手能整垮葉家的手段要用在巨大部分的商人身上,也能收到一樣的效果。

只要買通幾個人,把一批合格產品在臨交付前換成低劣次品,那牌子可就砸了。然後再使人出面一陣亂咬,牽扯住整個家族的注意力和精力,私下裡則溝通那些‘被消失’的人,有他們出頭告狀,那絕對是十拿九穩。

這個龐大的商業集團立刻崩塌。

這樣的招數放到誰身上都要萎,那幕後主使太心狠手辣了。

整個寧波甚至浙江,乃至於江南福建兩廣的許多商賈,消息入耳之後都感覺着一陣泛體冰涼。

他們心有餘悸,他們兔死狐悲。

連葉氏這樣的人家,都難逃小人的摧殘,他們又該怎麼辦呢?難道真要老老實實的按照朝廷的政策經商賺錢嗎?那太扯淡了。

人心惶惶之下,寧波商人們,爲求自保,紛紛開啓了自我大檢查。

於是,整個寧波城在這個新一年的外貿開啓的日子裡蕭條了起來。

甚至,整個中國的商業活動,一下就萎縮的非常厲害。

蓋因爲,葉氏的問題在整個中國的商人集團中都有着很大的普及性。

這件事登上了各地的報紙,知道這事兒的人越多,影響力就越大。就連很多港口處的洋人都對此事議論紛紛,尤其是已經停泊在寧波港口的英國商人。

寧波港是一個很重要的港口,背靠着浙江這個富裕之地,還有江西作爲延伸,雖然他的內外貿易額已經被上海過,但這裡也不失爲一個大港口。

長年累月的都會有日本朝鮮南洋的商船來到這裡,四月份到十月份的這半年中更有洋人來到,只是後者多是英國人。伴隨着法國人在中國外貿市場的消失,來到寧波的歐洲商人就只有英國了。

往日的四月裡,茶葉絲綢布匹瓷器等等,都會一船船的運到寧波。

整個水旱通道上那都是車船如龍,擁擠不堪,整個浙江的經濟稅賦也會由此上了快車道。

僅僅葉家,就擁有大小作坊工廠三十七處,從事着絲綢棉紡五金火柴捲菸燈油糧食食油鹽糖運輸百貨銷售等多個行類,整個商業集團擁有大小馬車數百輛,大小船舶數十艘,整個葉家運轉起來需要僱工安保數以千計。

這還只是一個葉家,後面還有整個寧波商幫,商幫中也不是沒有可跟葉家媲美的鉅商,而且裡頭有新成立的建築公司和房地產商,那影響的員工也一樣衆多。

現在因爲葉家的事情,整個浙江的商業流通都要停滯了,還影響到了整個天下。

商人們不自覺的行爲,讓他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自己也有如此的力量!

波城的蕭索,以及浙江水道旱路的冷清局面,無數人的心臟砰砰的跳動着。

李琨眼睛裡終於放出了一抹釋然的光芒,皇帝當初沒有期盼自己,經商也能經營出一個大場面來。

而無數的消息反饋到南京,反饋到內閣手中之後,陳聰忍不住爆了。

這種事兒很顯而易見,是有幕後黑手在故意搗鬼,而他說過的,不要引太過激烈的‘影響’,他們聽進耳朵裡了嗎?這還不叫激烈的影響嗎?

“葉家每年能給國家繳納二三百萬的款子,還能拿出四五十萬的純利潤做慈善【正常態勢】,這樣的仁德之家還要搞,有這本事怎麼不搞到李家頭上呢?”

陳聰氣的臉都漲紅了。

四月份受此影響,稅賦不衰落的可能性真的不大了。

要知道,今年英法戰事變得更加激烈,巴黎的法國印度公司已經公開宣佈停止對華貿易了。何況在一定程度上法國已經對中國宣戰了。

而荷蘭瑞典等國的商船也很可能無法抵達中國,英國人搞得海上封鎖影響太大了。

本來就有惡劣的外部環境,現在又多了自身生的這種事,四月份的稅收數據能漂亮了纔怪。

而葉家的事情究根結底,還就是因爲北美,葉家是沈家【沈國貞】的強力支持者之一,是汪輝祖汪家的支持者之一,同時葉家也是皇后李家的重要合作伙伴。

而再說一句,汪輝祖和沈國貞都是支持陳鼎這個皇長子的。

因爲兩人都是正統論的持有者,而陳鼎,既嫡又長,在他們陳鼎繼承皇位那就是天經地義。

“王爺,究竟是何人在背後下黑手,下官已經派人細查。相信過不多久就會有消息的。”陳光擦了一下自己的額頭,事實上他頭上並沒有汗。

陳光面對陳鳴緊張,可面對陳聰時候就一般般了。他領導的國安與內閣並沒有太過直接的瓜葛,作爲國內最重要的情報部門,國安一直都把持在皇帝的手中。

“葉德忠都要上法庭了,你們國安還沒有把幕後黑手搞清楚,寧波的國安是幹什麼吃的?”

陳聰的惱火不是作假的,他現在要是知道是那個在背後搞得這個鬼,他一定會下狠手的。這件事影響到了整個中國的經濟展,這影響過於大了點。

而現在國安的回話卻讓他一肚子火氣連個撒的地方都沒有。這給陳聰的感覺就好像戰爭期間,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己方卻連敵人有多少,領兵的是誰,都不知道。

此事在中國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驚喜的商階級的力量,很多人一邊痛恨着幕後黑手,另一邊也痛恨着浙江的監察御史。

葉家現在落得如此悽慘,這當中絕對有浙江監察御史劉文蔚的功勞。這個劉文蔚在事情爆出之後,不僅不想着葉家的影響力,高擡貴手,反而是有多狠來多狠,一舉把葉家搞得殘破不堪。葉家的難以維持,葉家的倒塌,劉文蔚是這當中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當意識到自己的巨大力量的寧波商幫,繼續維持商業低烈度運轉,打算以此作爲試探,夠給省政府製造多大的壓力時,很多人還把幸災樂禍的目光杭州城的監察院。

劉文蔚是去年秋天才從南京離職,被平調到浙江擔任監察御史的。

就像一個小孩子突然間得到了一柄威力巨大的武器,小孩拿着武器狐假虎威,用它威脅人的時候並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這樣做的深遠意義,而只會在內心中不無得意的往‘壓迫’自己的‘大人’戰戰兢兢。

浙江生的這一幕是後來的中國歷史上被大書特書,被二百年後的歷史教材譽爲‘中國資本力量的覺醒’。在中國的社會展中有着非一般的意義。

這是他們對省政府的‘要挾’,財政稅賦是當今朝廷衡量一名官員政績的重要標杆,事關烏紗帽的問題下,官員們也要好好掂量掂量‘激化’後的後果!這就好似陳鳴上輩子的gpd。但是這種‘要挾’對於劉文蔚卻半點作用也沒有,因爲劉文蔚是一箇舊儒黨人。千萬別把這一點給忘記了。

作爲一個絕對的舊儒,劉文蔚下就冷清下來的寧波城,非但沒有任何憂慮,反而頗爲欣慰。

“這樣纔好嘛……”劉文蔚心裡高興的幾乎就要跳了起來。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違背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華夏同盟會議——可怕的野心第一千零五章 雞皮疙瘩掉了一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陳鳴的‘意志’第九百零八章 外東北的新生活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九章 纏着細線的巨人,被狗日了的拜倫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打,嚇唬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大的笑話第五百六十章 舉國轟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軍第五百八十章 中日風雲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資本力量的覺醒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心,絕對叵測!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魔解體大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資政院搞事——官員罷免權!第十六章 風中凌亂第二十九章 煙消雲散去第五百五十五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七百二十六章 勞動致富,勤勞發家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國第六百二十三章 給洋鬼子當狗的下場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沒有宣戰的戰爭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反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國第二百六十二章 暗營特科第八百八十章 給八世達瀨的優待第二百九十九章 年後第七十二章 三個混賬的下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弘曆啊弘曆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陝兵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六章 中國海軍的短板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場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俄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俄第一百一十章 陣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齷齪的法子第八百一十九章 承天十二年第三百六十章 大清,真的就要完了嗎?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謀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結果第三百五十四章 轟殺第七十章 三個混賬第四十章 羊肉和騷氣第九百一十一章 中國人這是要幹什麼?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珅第一百零三章 說書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九十六章 在黑暗中堅守第六百二十九章 英法開戰的消息 元旦快樂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後炮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諭第九百四十一章 別學晚清韃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西試點第九百一十六章 乞丐軍團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威脅,這是搶劫!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結果第六百章 天子家奴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遠也回不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落下帷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津不遠了,北京還會遠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朕要的是一片漢土!第一千一百零五十章 英國大使的美好願望……第九百一十四章 拿破崙的崛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俘與醫護第706章 讓全世界戰爭的硝煙來的更猛烈1些第七百八十五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承天殿繪像第四百一十五章 朝鮮來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脈受衝第八百七十六章 陳皇帝的牙根恨得發癢第六百八十九章 看錯了人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五章 陳皇帝的大美夢第五百四十一章 即嫡又長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真大啊第五百零四章 落子北海道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番外 清穿女 二第九百四十五章 納爾遜這孫子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軍校的路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九百七十八章 高級軍官與中低級軍官的不同第三百四十章 狠狠地鎮壓第五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一奴隸販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一百七十章 乾隆的怕第617章 泗水的槍聲第八百零二章 陳鼎婚事第三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百五十章 出兵後記12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九百四十四章 陳漢的份量第三百五十三章 陸戰丹陽第二百三十七章 士林眼中的復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