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三個混賬的下場

寒冬時節,大雪紛飛的日子裡,陝州河陝汝道道臺衙門小花廳內,汝州知府王俊面對着歐陽永裿這個以溫雅名聞整個河南官場的道員,額頭上一顆顆汗珠子卻接二連三的從臉頰劃下。

歐陽永裿,廣西柳州馬平縣人,早孤,奮發向學,18歲補諸生。雍正十三年拔貢。乾隆元年不入官場,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官聲至今傳播甘肅。他當年只是一個小小知州【甘肅岷州知州】,名聲卻直達乾隆的耳朵裡。可以說若非身體不好,早已經是封疆大吏了。

歐陽永裿已經接到了吏部的調令,將要履新廣東布政使,他請王俊來陝州的時候,道臺衙門已經是封印了的,新上任的道臺正在與他做着政務交接。但就是這個時候,巡撫衙門傳來了河南巡撫阿思哈的一封親筆書信。歐陽永裿不願意再多事,他眼看着就要走人的人了,何必再在河南生事呢,可阿思哈把事兒摁到了他的手裡,歐陽永裿是想不出頭都不行。

別以爲這位爺的官聲好,也確確實實的爲老百姓某了不少福利——官河南鹽驛道時,歐陽永裿任上正值黃河決口,氾濫40餘州縣,以朱仙鎮受災最爲嚴重。歐陽永裿命在高處扎棚舍,安置災民,並及時糴米,救濟了數萬災民。就以爲這位爺是個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青天大老爺,歐陽永裿與青天大老爺可是真的不搭。否則河南官場上也不會說他‘待人接物,從無疾言厲色,所到之處,興修書院,以教育士子爲要務’。看看這評語,這像是一個鐵面無私的人麼?他只是一個能員幹吏!處理政務很有一手,可該守的一些規矩,歐陽永裿守的比誰都規矩。

王俊對陳家之事的處理,歐陽永裿可以體諒。但問題是巡撫大人不想體諒。歐陽永裿對阿思哈這位前上司的評價很低,對這位河南巡撫的爲人也有清醒的認識,魯山縣令直接把事兒捅到了阿思哈那裡,阿思哈派人查實後,沒上奏朝廷拿了王俊、李釗的官帽子,卻把消息轉到了自己的手裡,阿思哈想打的是什麼算盤,歐陽永裿清楚地很。

王俊、李釗是又要大出血了。

不過這事兒礙不着歐陽永裿。他下個月就會去廣東,歐陽永裿要的只是王俊乖乖的識趣。

“你回去給李釗說一聲,自己知趣一些,遞個辭呈,回家去吧!”

作爲一名有職業操守的官員,歐陽永裿可以對王俊容忍,但決不能夠對李釗容忍。就像常瑞說的那樣,朝廷的威嚴何在?官員的體面何在?

土門集已經生意興旺了,這事兒瞞得過一時瞞得過一世嗎?不早晚會被魯山百姓甚至汝州百姓知道的麼?到時候丟的是大清朝的臉。

所有參與這件事裡的官員,就李釗最不值得體諒。人家常瑞也貪,可常瑞對大清的忠誠有目共睹,要不是他的一片赤心,這件事還真就給汝州蓋下去了呢。

王俊呢?也值得體諒。手下縣境發生了這檔事情,官員捂蓋子是很正常的麼。而且他也調集了民團去圍剿了,只是賊人太強,沒有成功。

許世連也不會有好下場。身爲軍人,帶領着大清的經制之兵,竟然打不過區區一家豪強,如此軍官不處置何以振奮軍心?但許世連的事兒會有南陽鎮來處理,道臺衙門管不了綠營的丘八。

最後就是李釗。貪婪之心人皆有之,歐陽永裿不是聖人,該收該拿的錢他也不會少一分的。但是當官最重要的是要爲朝廷盡忠,李釗這算什麼?

色厲膽薄,見小利而忘義,幹大事而惜身!

說重一點,李釗這人就是對朝廷不忠!

王俊頭兒的汗珠流淌下的更快了。“大人放心,李釗自從魯山回返,就一直身體不好。下官會說服他的。”

“那王大人就回去吧。大雪天氣,本官也不留你。路上小心。”

“謝大人體諒。”

“回去吧!明年官軍進剿,要用心做事。”

“下官敢不盡命。下官告退!”

從小花廳出來的王俊渾身都汗津津的,被外頭冰寒的涼意一激,人瞬間打了個寒顫。這是如釋重負的寒顫。天知道王俊在來陝州的路上是多麼的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的滋味他是嚐到了。

而現在這一切都過去了。

倒黴的會是李釗和許世連,自己當然也有影響,但至少屁股底下的官位不會有動。王俊候在外頭的隨從連忙爲他披上了厚實的披風,一刻也不想在道臺衙門多呆,一刻也不想在陝州多呆的王俊,快步向外走去。

他回到汝州的第一件事就會去找李釗,然後努力籌措五千兩銀子,藉着冰炭的名義給巡撫大人送上孝敬。當然還有歐陽大人,這位要走的道臺在下個月一定會受到王知州厚厚的程儀的。

馬車冒着風雪駛出了陝州的城門。王俊已經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車廂裡火盆散發着熱量驅散着寒冷。

……

土門集外。一隊車馬一樣在冒着嚴寒風雪駛出了集市。

自從官府鬆開了土門集的禁止,大批的糧食物資都蜂擁而來,換走了一車又一車的好鐵。

現在已經沒人懷疑陳家真的是襄縣私鐵窩點的供應商之一了。陳家的鐵質絕對一等一的好。並且量也是很可以的。當然,對於一些豪強,甚至是對於某些上不得檯面的人來說,陳家的刀槍和火槍也是很可以的。

所以,揹着官府的允許,硫磺、硝石被小批量卻又源源不斷地流進鳳凰臺。陳家的規矩是,想要鐵料,糧食牲畜食鹽調料就ok,但是想要刀劍火器,那就用硫磺、硝石來換吧。

這些拿着硫磺、硝石過來換刀槍火器的人家,很多人的來歷陳家並不知道,這種犯忌諱的事情人家要保密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除了徐家外,在暗中的交易裡,陳家還另外賣出了三門鐵炮。重量在百斤左右,威力與虎蹲炮相當,那是一種外銷型的虎蹲炮。

魯山縣衙。常瑞憤怒的看着眼前的白役,“廢物。給本官滾回去。要再有火器從土門集流出來,本官扒了你們的皮!”常瑞實在怒不可遏。那些從土門集奔出去的車馬隊伍,他竟然也沒查出來都是誰,只在一次硬幹的過程中發現是兵器和火器。

第五百九十五章 背鍋俠第四百四十六章 用手中的劍爲國人的犁取得土地!第七百五十三章 重豎西班牙之威第一百六十章 旗兵棉甲第六百二十九章 英法開戰的消息 元旦快樂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是在背叛!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魯公 龍套出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狠打韃子的臉第六百八十五章 背叛階級利益的皇帝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陳漢的未來之君第五百一十二章 對日第八百六十六章 名將凋零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下大勢南盛北衰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九百四十四章 陳漢的份量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國旗下的講話第612章 管他死多少人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久戰兵疲……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被中國征服的外國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軍人的尿性第三百五十七章 包圍常州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后家的一舉一動第三百七十二章 強勢的中國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我去年買了個表!第八十四章 坦克馳騁披靡第617章 泗水的槍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勳第九百九十九章 一個奇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圖林斯克戰鬥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嘴炮報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四省兵馬第八百四十一章 ‘亡國滅種’我大清第二百九十三章 藩鎮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切實際的妄想!第七百九十九章 國王陛下萬歲——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津不遠了,北京還會遠嗎?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九百二十七章 六角炮+米尼步槍=什麼?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貴返鄉第九百二十七章 六角炮+米尼步槍=什麼?第五百三十一章 以中國爲中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歐洲人的小算盤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發財了第一千零一百一十六章 看的還是中國!第十四章 遮掩陳家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五百三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閩粵洋匪第五百五十六章 刺殺第六百二十八章 我去年買了個表!第五十一章 差役來了!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遠也回不來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暗料理國第九百章 拿破崙有‘資格’了……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七章 都是陳鳴逼的第一千一十章 燈塔國的抗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雨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三邊會談第六百四十一章 東方帝國第二百零五章 武昌第五十九章 要表現得像個豬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上利器第八百一十五章 朝賀第一百零四章 危險的苗頭第九百二十三章 美洲天空上的陰雲第四百一十章 中國人的另一面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零四章 稱公稱王第610章 國家之間沒朋友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帝在造謠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渡的,西方文明的結晶!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條例第九百九十四章 中國的勝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華夏同盟會議——可怕的野心第三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零六章 棘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士林眼中的復漢軍第一百六十章 旗兵棉甲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608章 都怪這亂扇翅膀的蝴蝶第三百五十一章 飛馳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九百六十七章 中國內政之建設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中國皇帝的權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六百零三章 要做聖人了第八百零一章 很yy,很帶感第一百六十章 旗兵棉甲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678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四百一十一章 上國天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稅——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千一百零四十章 戰爭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