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撕逼大戰

舊儒派的人在皖北貪污了賑濟金和物質,這都跳過去小半年時間了新儒派的人包庇家屬親戚開辦的作坊工廠,偷稅漏稅

前者影響惡劣,後者性質嚴重。

卻都是近期時間裡被他們彼此各自發現了端倪,可惜這個時候兩邊的人誰都沒有閒心關心這個。

南京城的人可還都記着上一回的稅收大案,整個南京的稅收部門都給清盤了。現在立刻就有報刊翻出了之前的案子來,對於涉案人員做了一個系統的統計,前後幾個月的偵辦時間中,落馬的官吏接近百人,可不僅僅是稅務部門,還有碼頭港務、海關、工商和政府的多個部門。

逃稅很容易,可能不能成功就是個問題了。那一次案子就是一個窩案,從裡到外都有人涉案,而現在看,山東搞不好也是一個窩案,不僅僅是稅務上的問題,很多部門都有了問題。當然另一個燃燒點安徽只要落實了,那肯定也是窩案。

自從兩撥人馬前後腳出了南京城之後,各種小道消息就開始層出不窮,南京可謂是一日三驚歎。無數南京百姓是大呼過癮,世界上哪一個民族都喜歡看熱鬧,中國人就尤其的喜歡看熱鬧,特別是上位者的撕逼大戰。那興奮值與尋常的民事案件完全不一個概念。

就如在報紙上八股黨噴新儒派枉負國恩,不知仁義,不念忠孝,只看錢財新儒派就噴八股黨,劣性難除,貪贓枉法,辜負皇恩,罪該萬死。都叫嚷着此次是時候揭開對方的真面目了!若不是他們上頭有一座座大山壓着,怕是兩邊都要大規模武鬥了。

新聞出版署剛給某家南京城的新儒報社下了整改通知,教化司轉頭就把一樣是在南京城的某家舊儒報刊下了封條第二天新聞出版署又給某家新儒報社下了取消整改通知的政令,那麼教化司也飛快的給那家被查封的舊儒報刊解了封印。

不是因爲兩派人馬彼此打成了妥協和交易,而是因爲這兩個部門中都有新儒兩派的人手。於是恩怨積累愈濃,最終在十八日的中午,在新聞出版署中爆發了雙邊的第一次武鬥。兩個在食堂打飯的新聞出版署官員,說的氣惱了,各自是新舊支持者的他們就在食堂裡大打出手。可謂開啓了陳漢政治爭鬥的另一先河。

這消息當天就成了南京城的一件趣談。然後大大小小十幾家報刊在第二日刊登這個消息的同時,多把歷史上一些朝堂鬥毆的典故刊登了上來。

那些在老百姓眼中道貌岸然,滿腹文采韜略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大臣們,可是幹過當着皇帝面打死人的彪事的。比如土木堡之變後登臺的景泰帝,第一次上朝就目瞪口呆的看着一羣文官揮起王八拳,把錦衣衛指揮馬順,還有兩個宦官給活活打死了。其中最先動手的戶科給事中王竑,抓住馬順,竟然用嘴咬下了他臉上的一塊肉!

瘋狂,絕對瘋狂。

還有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就是寫三國臨江仙的那位。狀元出身,其父爲內閣首輔楊廷和,二十四歲已是中央政研室副廳級研究員,後任國務秘書兼皇帝的顧問。嘉靖三年春,因爲看不慣千方百計獻媚皇帝的司法部官員張璁、桂萼等奸佞小人,楊慎和助理研究員、中、紀委駐司法部監察官等一班熱血青年連班都不上了,天天在紫禁城前的金水橋上攔路設卡抗議,若見着張璁、桂萼等人,就見一次打一次,打得張璁他們好一陣子不敢上朝。楊慎他們甚至曾追到紫禁城裡,衆目睽睽之下圍毆司法部的法律專家們,影響很不好。最後,愛帶頭打架鬧事的楊慎被貶到了雲南。

而要說青年楊慎他們是血氣方剛、爭強好鬥,打架鬥毆不足爲奇,那麼資深的閣老們也火氣十足、鳳狂龍躁,就多少有點離譜了。隆慶五年冬,內閣首輔高拱有點小跋扈,打壓異己,與國務副總理殷士儋結怨後,便暗中指使自己的學生、中紀、委駐中組部監察官打小報告彈劾殷士儋。在國務院碰頭會上,高拱和殷士儋見了面,互罵幾句後,殷士儋怒髮衝冠,撲上去揪住高拱的衣服,“奮臂”毆之。只要一拳過去,高閣老立刻會眼冒金花。因爲殷士儋是個虎背熊腰的山東大漢,平時也練練拳腿,要不是張居正眼明身快挺身攔住,年近花甲的高閣老肯定會被殷老粗揍得五官變成麻花。這邊宰相打架雖然被阻止了,但在場的兩派哥們兒早已拳腳相加,打成一片。混戰過後,滿地都是打落的官帽、朝笏、腰帶、緞靴。事後,隆慶皇帝置了一桌酒席,請來兩位打架的宰相,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就再無下文。大衆廣庭之下被殷副總理倒了面子,高總理一直非常不爽,其手下言官也紛紛打報告彈劾殷士儋。而因爲受不了這等鳥氣,殷士儋乾脆辭職回老家了。

“哈哈哈”

陡然暴增了一截的報紙銷量讓南京城大小報社不知道笑的多麼開心。這種史書上都記下的資料他們摘抄起來不要太容易了,而且自己把前後經過略作概述,再加上一些吐槽私貨,煌煌萬字的文章就新鮮出爐了。這即容易搞定,也容易賺錢,順勢而爲,這錢來的太愉快了。

就是不知道這些報社之人有沒有意識到這筆錢纔是建立在什麼之上的。

十一月二十七日。

這天,田樹頭上撐着一把大傘,象往常一樣在寒風中下守着城門。

現在的中國,除了作戰區和邊疆城市外,城門處已經看不到荷槍實彈的士兵了。

不管是南京,還是武漢,還是魯山,當初戰爭期間費盡心思修築起來的一座座炮壘全部給拆卸一空,城頭上的炮位,除了南京城外也很少再有火炮存在。

城門處的治安被歸屬到警察系統,而且是交通警察。

田樹的同伴照樣早早躲到治安室裡了,只要不該他們執勤,就今天這吹風的天氣,沒人願意出來喝涼風。

警察亭跟陳鳴上輩子時候的樣子一樣,因爲這就是他照着葫蘆畫瓢定下的。絕對的夏暖冬寒風吹雨打。田樹微眯着眼睛,感覺着自己鼻子、臉和耳朵都已經要沒知覺了。

今天南京的氣溫是驟降,往日戴在頭上覺得挺暖和的軍帽也不頂用。要不是怕被缺子舉報,他都想把軍帽兩側的帽耳朵放下來。這在警亭裡站了半個小時,他一雙耳朵都要凍掉了。

交警在執勤期間不準放下帽耳朵的,因爲這會影響人聽覺。

突然的,一陣快馬的聲音傳到耳邊,田樹擡頭望了一眼,就見城門處一輛馬車正急趕過來。馬車上掛着一塊鐵皮牌子,上頭寫着一串阿拉伯數字。南京城裡的馬車去年就開始上牌了。

一輛馬車並不稀奇,田樹又沒接到全城戒嚴搜查,連多看一眼都沒有,眼神望着北面的長江繼續發呆。那馬車也沒有多瞄田樹一眼,繼續以極快的速度向前奔跑。也虧得這天氣裡沒人願意出門,這路上的人比起春夏秋的時候少多了。

但是很快的又有第二輛、第三輛、第四輛馬車飛快的衝出來,田樹眼睛睜大了。立刻吹響口哨,治安室裡的一個個交通警察提着棍子,帶着長短槍衝出了來。聽了田樹的一番話後,一個個都打起了精神。潛意思告訴他們,南京城裡是發生了什麼事兒了。但只要有下一輛馬車飛衝出來,他們一定要攔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果然,這些交通警察剛站穩身子不到片刻,又一輛馬車飛衝了出來。立刻就被一波警察給攔了下來。“幹什麼的?把身份證拿出來。”

馬車裡只有一個人,再有一個就是車伕了,倆人都被警察叫下了車,然後再有一個警察上了馬車細緻的檢查了起來。

“警官,我是黃浦早報的駐京記者。這是我的身份證,這是我的工作證。我不是犯事了跑路,我是記着要去上海。”

“大新聞,大新聞。山東再出一窩案。不知道要摘掉多少頂官帽”

馬車飛快的奔出了去,交警們紛紛跑回暖和的治安室。只有時間還沒到點的田樹繼續在警亭吹着風。“八股黨十四纔去的山東吧?今天二十七,才十三天。”田樹覺得驚詫的荒,這才十三天就把事情搞定啦?

還證據確鑿!?

這從南京跑到山東都要多長時間?事發地是萊州吧?這下這些八股黨可就有的噴的了。

改革派比八股去了早一天,還是在安徽,直接走水路可以行到安慶,似乎比八股黨要更快,可現在也沒等到他們一個結果出來,這改革派可要有的麻煩了。

田樹這是一個小小的警察頭目,對於朝堂上的爭鬥他是勾不到,也沒資格巴望的。田樹也從來不再外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態度傾向問題。所以沒人知道,這個態度中立的小警察頭目實際上是傾向於改革派的。

而原因是什麼呢?

只有兩條。

第一、原本家中貧困的田樹十分敵視他老家的宗族族老。那些老王八蛋眼睛都盯着錢看,可不是真正的爲了宗族着想田樹家一粒兒糧食都沒有的時候,也沒有見他們伸出援助之手,那伸出來的手中握的全是高利貸!

第二、田樹現在的職位。他現在是城北分局的警察小頭目,可他不會永遠都停留在這個位置上,他還奢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局長寶座呢。而用原先的那老一套幹嘛?衙役永遠只能是衙役。田樹要是傾向舊儒派,他腦子裡才全是漿糊呢。

沈國貞正在辦公室裡批閱文件,表面上他十分的鎮定,自從改革派的欽差派出去之後,沈國貞爲自己辦公室換了一副橫匾鎮之以靜。

這就是在告訴所有人,要鎮定,不要慌,不要亂。甭管山東的事兒是不是真的,改革派自身不亂,那八股黨就翻不了天。

辦公室外面靜悄悄的,即使是侍候的秘書也輕手輕腳,生怕發出一點聲音惹起bss的不快。否則丟了帽子也是有可能的。要知道現在大氣候緊張,沈國貞雖然叫着讓別人鎮之以靜,不慌不亂。但他自己心裡面卻是緊張不已的。山東的事兒,就彷彿一座山,沉甸甸的壓在他的胸口上。這個時候誰要是敢無緣無故的發出一點聲音,那絕對是作死。

半個月時間了都,整個南京城內,很多衙門都是如此。靜的連針掉在地上也清晰可聞。

突然,巨大的吵雜聲從外面傳來,將辦公室安靜了多日的氣氛打破,沈國貞緊皺着眉頭,生氣的將手中的筆放下,對着門外喝道:“誰在外面暄譁?”

沈國貞話聲剛落,就看到自己的秘書帶着一個人滿臉興奮的推開了門,沒等沈國貞再開口,秘書就大聲的喊起來:“大人,皖北案子揭開了,揭開了。”廬江、鳳翔、六安三個知府被摘掉了帽子,宿州、鳳台、懷遠、合肥、霍山、廬江等多個縣的知縣的帽子也給拿下了。這也是一個窩案,大窩案。

改革派身上全部的壓力一掃而空。甭管山東的情況有多麼惡劣,安徽的窩案不落下風。

“好!”沈國貞反應過來,興奮的一拍桌子。很無語的一件事,一個朝廷頂層階級的官員竟然因爲地方官員貪污**規模的巨大而拍手叫好,但這就是政治!

“安徽那三個府裡還有幾個知縣是清白的?”

“大人放心。那些個知縣就算沒有同流合污,也是隱情不報。這一回是全軍覆沒了。”

沈國貞哈哈大笑起來,舊儒派的地方基礎並不牢靠,所以他們會盡可能的把自己人往一個地方安排,這樣彼此之間多會有一個照應。皖北算是就如的政治基地之一,這一回算是整塊地盤給搞定了。

“快給本官說說是怎麼一回事?”沈國貞還是很好奇的,這舊儒派的膽子也太大了吧?連賑災物資都敢摳?而且還做的這麼巧妙。

“據皖北傳回的消息,八股黨的人是玩的以舊換新,以劣換優的把戲。朝廷賑濟的糧食數量並不差,就都屬陳糧陳米。各種生活物質,各類生活器具,也都是劣質品。並不是在數量少貪污剋扣,而是以劣換優從中賺取差價。這些人乾的很小心巧妙,連賑濟資金的購物開銷上都是稍高價買劣質品,而不是直接貪贓。至於發放的賑濟金和貸款更是一個子沒有動。”秘書將自己瞭解的情況簡短的對沈國貞做個一個彙報。

沈國貞這個時候已經壓下了自己的內心的激動,聞言也頗是唏噓的點點頭。“做的確實夠小心的。也怪不得安徽的國安沒有察覺。”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遠征艦隊第二十七章 陳關之別第五十九章 要表現得像個豬第三百七十二章 強勢的中國第八百一十八章 北巡第八百九十八章 王者歸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跨越時空的塹壕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黃禍’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七章 陳氏子弟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六章 分瓣梅花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當復漢軍的順民第七百二十九章 軍統第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運的抉擇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此敗非戰之罪!第五百二十六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六百八十六章 陳鼎請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就是個豬玀第六百二十二章 ‘烈火’中的李琨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貴返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戰爭的味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比官兵還像官兵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不會出賣法蘭西的利益的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鳴不是雷鋒第五百零九章 斬人頭,祭明十三陵第618章 1遭長子出了事,國丈也要露頭來第一千零五十章 爺,祖上也闊過!第七八百十一章 全盤漢化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一章 刺客組織第八百零五章 怎麼一下子就都反了?第一百九十章 一南一北第九百一十六章 乞丐軍團第八百四十四章 漂亮的毛妹更值錢!第七百零八章 李建成也是一種榮譽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小知縣的激憤第三百一十四章 暴民第九百八十九章 華夏大帝國!第二百七十九章 南路死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亡國滅種’我大清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陳皇帝出的難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不同於‘中國’的中國第一百零四章 危險的苗頭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飛雷炮第六十三章 杯具第一千零四十章 陰暗中的‘殺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肢解沙俄,河蟹出沒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我不要死.大人饒命啊第五十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一千零五十章 爺,祖上也闊過!第七百四十九章 吞併南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久戰兵疲……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強馬壯既是正統第614章 被嚇着的波將金第九百八十一章 海上游獵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兒第四百零八章 太子爺的怒火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亞歷山大一世如果真的有魄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純美的遐想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一章 刺客組織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九章 纏着細線的巨人,被狗日了的拜倫第一千零三章 黑非洲的黑王國第二百零七章 非國族也第四百九十五章 八旗要振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二百八十四章 狂轟濫炸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要控告它們……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族的尊嚴第七百一十二章 福康安之死第六百三十六章 ‘錢’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軍校的路上第五百零八章 中文四六級第七十五章 血債血償第四百八十二章 清軍要跑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髀肉復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中國工業第九百四十七章 拿破崙——將星隕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頭第一百七十九章 泰山壓頂不彎腰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動第七百三十二章 陛下聖明,臣謹遵聖諭!第一千零九十章 斷頭的雙頭鷹……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一章 倫敦華埠……第八百二十八章 他們捍衛了俄羅斯!第九百四十八章 日本什麼都能‘賣’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屬村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第三百四十五章 軍法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