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登基大典

ps:求訂閱,再求訂閱。

……

二月初一,正式祭祀宗廟。

次日,正月初二。天色微明,東方天際一抹緋紅初現,黯淡的月亮,隱現高空之上。整個南京城都沁着微微芳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打掃的乾乾淨淨,黃土灑下,無數盆盛開的鮮花在街道綠帶裡擺放着,清香得氣息渲染開了,隨着風兒飄溢,飄進了每一個人呼吸的毛孔中。

太子府門前,一路站着侍衛太監,還有婢女,所有人都在恭敬的等待着。

府內的正房,房間裡陳鳴一個人在獨自端坐,一旁的香爐裡嫋嫋有輕煙飄起,滿屋的香氣,隨着房門被打開瞬間瀰漫了院中。

“殿下,吉時已到!”劉武的聲音傳來,而隨着他的話聲落下,外頭的絲竹之聲就已經響了起來。陳鳴把眼睛睜開,表情端重,深一口氣,再長長的吐了出去。他起身對着側手放着的大穿衣鏡看了最後一眼,穩步邁出了房間。

天不亮他便起身沐浴薰香,不敢進飲食,唯恐中間那啥,有失體面。現在身着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頭上戴着九旒冕冠,絲帶系頷,一派的威武容貴。

內務處登基典禮已經排練嫺熟。陳鳴走上太子金輅,“鐺!”金鐘聲響徹耳邊,禮儀官高喝道:“起駕!”鹵簿甲士隨之而動。

黃鐘大呂,琴瑟和聲,搏拊柷敔,石磬鐘銅,簫笙長笛陪着應鼓樂工,夭夭雅樂傳入耳朵。這多虧了當年的老朱,現在陳漢纔有了一套現成的‘規矩’來參考。

在明之前,只有漢高祖二月初二即位氾水之陽,但其時綿蕞之禮未備,一應儀式皆已經不可考。而魏晉以降,隋唐宋又都是受禪改號。元朝沒必要去考慮,就像陳鳴寧願自己找人搞出來一套也不會去查滿清的登基大典,所以中國歷史上唯一個借鑑的就是朱洪武了。明興,朱元璋以吳元年十二月將即位,命左相國李善長等具儀。善長率禮官奏。現在陳漢的這套儀式很多就是照搬朱明當年。然後陳鳴就感覺着金輅一動,滾滾車馬和甲衣碰撞聲出,立刻就給柔雅韶音增添了一抹烈色。

南京城內早已經人山人海,就是元宵燈節時候的夫子廟也沒有這般擁擠過。御道兩邊無數荷槍實彈的士兵嚴陣以待,一雙雙眼睛雷達一樣掃視着自己面前的百姓。兩邊無數百姓夾道歡呼,在御道兩旁樓房的二層、三層上,也擁滿了人,嘹亮的‘萬歲聲’撲面而來。

這是萬衆一心的吶喊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每一聲吶喊就彷彿一股電波從陳鳴身體裡穿過,這與被羣臣山呼萬歲是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對於皇帝那就像是對待‘神靈’一樣,只要不是昏庸無道,搞得國內民不聊生,老百姓們見到皇帝的下意識反應就是跪地磕頭。

在百官羣臣和儀仗滷薄的簇擁下,自太子府而出,整個南京城無論是黎民百姓,還是富商賢達,都翹以望着隊伍中那架金輅。臨街道路人家門前都擺滿了香案,全家老幼都一起出動,遠遠見了儀仗過來,就像得到了天大喜事一樣下跪磕頭叩,山呼萬歲。

國賓、使臣隊伍中,除了朝鮮、安南、暹羅、琉球、日本等來使和君王外,還有牛頓、羅東尼兩人帶領的羅伯特·皮爾、米歇爾·克魯爾斯、弗朗索瓦·菲利·佩裡埃、羅賓·盧斯蒂格等人。

這些洋人的出現,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登基大典中也算是一個‘第一’了。

陳鳴坐在金輅中一動不動,他看不到外面,但他能想象得到,這個時候肯定是黑壓壓的跪倒了一片,不論是白滄桑的老者,或是童顏稚齡的玩童,所有所有的人都要跪伏叩,山喊萬歲,這是一股絕大的力量。東方文明的力量就孕育在這山呼海嘯一樣呼喊當中。

“羅伯特先生,這就是東方帝王的權勢。在他的國度中,沒有任何人能挑戰他們的尊嚴。他們的意志就是整個國家的意志,喬治三世陛下與中國皇帝相比就是渺小的引火蟲和天上的月亮。

唯一可以令中國皇帝俯的是上天。”牛頓對於中國的‘上帝’與西方的‘上帝’間的區別瞭解很透徹,爲了更直白的說明,他用‘上天’來形容。

“中國的每一個皇帝都自稱是天之子。神靈也要得到中國皇帝的認可才能成爲真正的神靈。中國皇帝的權力實際上沒有任何限制和禁忌。整個國家都是皇帝一個人的私產,萬衆都是他的奴僕。只有皇帝一個人是自由的,其他的人,包括宰相在內,都是他的僕人。”

“在這裡,皇帝不是因爲國家而存在的,相反,國家是因爲皇帝而存在的。這個國度,皇帝一個人的意志大於所有臣民意志的總和。整個國家,就是給皇帝提供服務的。全體臣民,他們生存的意義都在於爲皇帝奔走。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人的利益爲核心。

所以,我們看到,在皇帝制度下,皇帝支配一切、主宰一切,所有的一切的權力都爲皇帝一個人壟斷,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爲皇帝一個人得意志所決定。”越瞭解東方,中國在牛頓的心中就越的可怕。在中國,皇帝與他的臣民,不是人與人的關係,而是神與人的關係,是人與他飼餵的家禽的關係。中國的皇帝就像一個高高在上的神靈,天下臣民以何種手段謀生,如何的穿衣戴帽,按何種樣式建造自己的房屋,甚至如何思考,都得由他來決定。如果用孟德斯鳩的觀點看,在中國皇帝的疆域之內,那就是沒有任何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氣。

韃靼人皇帝統治中國的時候許多人因爲日記中的一句不滿而被斬,也有人因爲精神分裂胡言亂語而被千刀萬剮。而最偉大的漢族皇帝之一,朱元璋在開國之初也曾屠殺了數以萬計的人。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大將軍大貴族,在他手下就像一隻只被任意宰殺的雞鴨。

關於這一點,牛頓早就跟陳鳴討論過,而羅東尼也跟陳惠訴說過。只是他們兩個人得到的是不同的答案,羅東尼口中的西方君主在陳惠眼中就彷彿可笑的小丑兒,而陳鳴確認爲是雙方文明鑄就的差異。

他曾經對牛頓說過,“在皇帝的命令之下,一個宏偉龐大的國都突然在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現。邊疆和海港今日開放與外人互市,明日全部封閉。在皇帝可否之間,有些經濟領域或者被全力支持,有些經濟領域或者被通盤禁斷。龐大的軍隊進出於蒙古及越南,最遠的抵到中亞,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遊弋到非洲東岸,爲的只是一個不可考的謠言,爲的是宣揚皇帝的威嚴。再大的事情,對於一個真正的中國皇帝來說,就像用手掀動自來水的龍頭。他可以一下掀開,也能向反方向一扭閉傷。全天下的命運,完全在於皇帝一個人的“英明”或者“昏庸”上。皇帝性格平和安定,天下按部就班;皇帝好大喜功,天下則動盪不安;皇帝萬一是混蛋或是神經病,天下就會變成屍山血海。”

所以現在的牛頓很不認同英國在緬甸的行動,而且英法這兩個在歐洲針尖對麥芒的國家,竟然在遙遠的亞洲因爲一個不可能阻擋的帝國聯起手來了,這真的太可笑了。“英國應該用和平的思維來解決印度的利益問題。”

“與這樣的一個國家做對,與現在的中國皇帝做對,這是大不列顛王國最大的不幸。”

“每一位中國的開國帝王都是萬中無一的英雄,縱覽中國的史書,中國歷史上數百位皇帝中最出色的一批人他們佔據了大半。與這樣一位英明的中國皇帝爲敵,那就像是在與凱撒作戰。”

因爲你只要觸怒了中國皇帝,你將要面對的就是一個強大無比的帝國傾盡全力的打擊。中國皇帝的權勢達到了人類所能達到的頂峰。不論是東方的其他國度,還是天方世界,亦或是西方的王國,其君主的聲威都遠遠不能望中國皇帝之項背。

歐洲最有權勢的皇帝,法國的路易十四出行時,身邊帶着“瑞士百人警衛隊”,就以爲排場大到了極點,殊不知千年前隋煬帝楊廣每次出門,身邊盛裝的武士最少三萬人。

****色彩非常濃厚的俄國,伊凡四世也召集由波雅爾、高級教士和封地貴族組成的縉紳會議來制定全國的政治經濟政策;英國更是在十三世紀便確立了議會制度,逐漸形成了王在議會的慣例,國王無權擅自制定和終止法律;即使在歐洲君主****制度達到頂峰時期的法國,路易十四也無權隨意剝奪別人的生命,而只能把自己瞧不順眼的人送入巴士底獄。反觀中國,那些與中國皇帝根本就是連提鞋都不配。

站在天壇上,陳鳴俯視着文武百官,看着周邊簇擁的禁衛軍兩萬名軍士,心中百感交集。他穿越十年,今天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在場所有大臣分列兩側,神情莊重,目光低垂。這一刻除了呼呼的風吹刷着旗幟的聲音,他再也聽不到一絲兒一毫兒的雜音。

登基,登基,這個詞是不是就由皇帝要登上圜丘壇纔來的呢?

陳鳴先祭天壇,再祭地壇,這其中天壇是重中之重。

風吹拂着冕服,冕旒相互撞擊作響,清脆悅耳。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震天的歡呼聲,天空中的萬道陽光照射在陳鳴的身上,張開雙臂,他這一刻真的覺得自己擁抱的是整個世界。

內心裡,一股激流彷彿浩蕩的長江黃河奔騰咆哮。恍惚中他似乎看到了一條真龍。

色成玄黃,駝頭、鹿角、蛇頸、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直飛沖天,然後體型從一開始的幾十丈長迅的變成千裡之軀,然後盤轉在中國版圖上。

無數陽光照撒,陳鳴眼睛突然的一亮,太陽的光芒讓他禁不住閉上了眼睛,再睜開的時候,天空上那裡還有什麼神龍,連鳥毛都沒一根。

“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願降命,屬鳴黎元,爲民父母,鳴不敢當。羣下百僚,不謀同辭,鹹日:滿虜乘釁,因緣禍亂,竊踞中原,奴使天下,百有餘年矣。

神明胄子,降爲輿臺;錦繡江山,淪於左衽。凡有血氣,未有不痛心切齒於奴酋者也。

鳴憤興義兵,破僞清奴兵百萬於中原,誅封疆大吏文武重臣不計數,平定天下,海內億民蒙恩。上當天心,下爲元元所歸。息民于田野,諸臣下皆曰生民無主,必欲推尊帝號,臣不敢辭,亦不敢不告上帝皇祉。是用二月二日於鐘山之陽,設壇備儀,昭告帝祉,惟簡在帝心,如臣可爲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祉來臨,天朗氣晴。如臣不可,至日當烈風異景,使臣知之。”

二月初二這一天當然不會有任何的‘烈風異景’,不然陳鳴再‘皿煮’,他也會下令砍了整個欽天監的人頭。所以整個大典順順利利的完成。

祭天禮畢後,陳鳴被擁簇到金椅前,面向南,執事官捧着冕服案和寶案上前,內閣重臣和大將等人取袞服披在陳鳴身上,再戴上十二旒冕冠。

絲竹磬鐘一頓,立刻的樂聲一變,禮儀官喝着:“百官禮敬!”

“告祭禮已經結束,請即皇帝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磕九拜的大禮要一絲兒不差的認認真真行來。如此皇朝算是正式的建立了,已經在老天爺那裡掛上號了。

新朝定國號爲漢,改元承天!今年就是承天元年,西曆的1775年。【有很多人提議用黃帝歷什麼的,但看中國的歷史傳統,歷來都是皇帝紀元,搞出一個黃帝歷4xxx年,不還是在學着西曆的模式的嗎?】

大部隊轉回南京皇城,打今天以後這裡再也不用說是漢王宮了,從今天以後這裡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宮,奉天殿內。

宣登基詔書,陳鳴在龍椅上坐下,禮儀官引領陳聰到皇帝寶座前,跪下亮出笏板,百官接着下跪。捧寶官打開盒子,取出皇帝玉璽交給陳聰。陳聰手捧玉璽獻上御寶。尚寶卿接過玉璽,收到盒內。然後就是羣臣進禮,鞠躬、拜興、拜興、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山呼萬歲、再三呼、跪右膝、出笏,文武百官按照這個步驟一絲不苟地行完大禮。

吾皇萬歲的呼聲還在陳鳴耳邊迴響着,陳鳴已經輕輕咳了一下嗓子,開口道:“朕登大位,當統一天下,諸臣需恪盡職守,早日平定胡亂!”

內閣帶着百官,再次俯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畢後,陳鳴去太廟追尊先祖,尊老太太黃氏爲太皇太后,陳惠高氏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但從陳惠向上三代先祖都是要追贈的。

百官再一次行三跪九拜之禮。然後陳鳴冊立皇后。至此,登基典禮就算完成了。

皇帝的登基大典是結束了,陳鳴也該封賞有功將士及百官了,頒詔冊封陳聰爲宋王,陳喣、陳喅、陳噲、陳呂、陳唁、陳哲這六個小兄弟封爲蔡王、徐王、鄧王、薛王、莒王、申王;王爵一下子封出去了七個,本來說也要把陳二寶算上的,但最終還是把他給拿下了。可陳鳴對陳二寶也做了補償,給他的封號可是燕國公,陳權爲許國公。只從封號上就壓過了宋、許、蔡、燈、申等等,而且這一批人中也只有他的爵位是可傳承五代的貴爵,陳聰、陳權的爵位只能傳承三代,其他六王的爵位更只是流爵。

然後是陳亮、高鵬起、陳嘉、陳益、石猛、盧龍、陳光、陳啓、黃捷、黃安、高平山、高靖輝、陳文贊、陳建白、陳洪濤、高嶠、黃靖亭、陳開山、陳安同、高元厚等等,一干人等全部分封侯爵。之前戰死的如高鵬嶽也給追封爲正陽侯!

然後是一些文臣,還有一些地位弱了一等的武將,比如說柳德昭、陳崗、彭忠瑞、沈國貞、任萌、張馳、鄭宏宇、魏秀志、劉武、陳大偉、黃子聰等人,還有楊世金、鄭連福、陳岱、段秀林、葉相德、王倫、劉鬆、苗福偉、劉文等等,包括水師諸將和一些投降的清軍將官,人數是相當的多的。這些人都被封伯,只是位置有高有低,有的是傳承五代、三代的貴爵,有的則只是流爵。

總之,整體上看受封之人,功臣中的王爵和公爵極少,但侯爵不下五十人,伯爵更是過了百人,總人數都逼近二百大關了。

“百官之不可空置,晉宋王內閣大臣財政部尚書陳聰爲內閣輔大臣。”

陳聰上前領旨謝恩,以王爵之身領內閣輔之職,陳聰雖早有準備,聽了這話,還是一陣難以自制的激動。

“太子爲國家未來之根本,不可輕立。今朕諸子皆未成年,暫領國公禮,待弱冠之年後,再定爵位。”

弱冠也就是二十歲,到那個時候,人已經長成,是聰明是笨蛋,行爲做派如何陳鳴心裡也都有一個譜了。到時候再定不完。

整個過程結束,時間天都要黑了。

等到陳鳴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擺駕後宮。他先去了西宮,拜見了已經搬家到這裡的陳惠和高氏,然後是老太太這位輩分最高的太皇太后,之後到了坤寧宮的時候,李小妹、柳挽雲、石氏、馮氏、烏氏、姚氏、林氏等等已經都在坤寧宮前等候着了。

前朝大封羣臣,然後陳鳴又大宴羣臣,後宮裡也沒有閒着。李小妹被冊封皇后的同時,爲陳鳴誕下子嗣的幾位也全都被封爲了正妃,接下人等就是庶妃了。陳漢宮廷裡沒有那麼多的溝溝道道,就四等身份。

庶妃、正妃、貴妃和皇后。皇貴妃爲副後,理論上皇后在的時候是不會出現的。

“都起來吧。”陳鳴大手一揮,聲音中帶着掩不住的喜意。(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五百八十四章 燃燒的鹿兒島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第九百一十一章 中國人這是要幹什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四國秘密同盟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六百八十九章 看錯了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宗室紈絝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考驗從現在開始第六百九十一章 我不要死.大人饒命啊第三百八十三章 奸細內應到處都是第615章 水師到了番外 清穿女 二第619章 皇后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戰新書上傳《天地最強共主》第六百八十七章 黃勝關茶馬貿易所第一百九十一章 碎掉的節操第五百四十三章 旗人的日子第八百零六章 大皇子妃第四百五十四章 贏者通吃的遊戲第二百七十三章 聯姻第九百四十九章 中國真虧大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魔解體大法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堂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二章 歐盟建立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野第七百五十三章 重豎西班牙之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十三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愛’第七百五十章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殺我,速殺我……第六百七十九章 財政赤字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家王師第六百八十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第789章 對中國感恩戴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訪問天方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獨眼和秘密組織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發財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純美的遐想第六十七章 婦人之態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約翰牛買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陸戰隊登陸!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膽量!第一千一百零四十章 戰爭不可複製第三百四十章 狠狠地鎮壓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不同的‘征服’,不同的結果第四十三章 人人爲己第三百零九章 慈不掌兵第一千零七十章 滿朝文武的反對第六百九十九章 漢化朝鮮第一千零九章 真是神一樣的自信!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登陸美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三邊會談第六百八十四章 陳鳴的世界第九百零三章 “中國船”上的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天方農場第九百三十五章 日本新遣唐使第八百零七章 華人不可欺!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發生的改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以中國爲核心的武裝集團後記11 老兵日記第三百零七章 黃陂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四國秘密同盟第二十七章 陳關之別第一百五十章 全軍速退!第五百五十一章 靈魂衝擊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活着就要等死嗎?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火中的挺進第八百一十七章 位面之子,氣運之子第一千一百零四十章 戰爭不可複製第二章 辮子戲真他麼的假第二百零一章 已經晚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陳鳴的‘慘敗’!第四百零三章 臣等謹遵殿下令!第六百六十章 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性第五百零七章 驅逐艦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國的好‘前輩’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九百五十章 中國的幫助第四百二十三章 想的太簡單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另外一波看客第三百零四章 稱公稱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許,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第九百四十八章 日本什麼都能‘賣’第二十二章 陳家的火器作坊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百一十七章 地中海海戰 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內鬥傾軋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鳴不是雷鋒第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章 這些該死的中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六十七章 行險一搏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鄉工作隊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