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狀

入冬後的蘭州府,再次從四面八方涌進了大量流民的乞丐,他們來的早的就能很幸福的依託在‘刷新’了一遍後的蘭州城各條街道的各家酒肆商鋪的牆角跟處,捧着個破碗眼巴巴地望着往來的蘭州百姓。一些有經驗的人就憑着自己的口才和悽慘的‘面相’,乞求着破碗裡偶爾響起的那一兩聲銅板掉落聲音。而更多地還是行動派,用自己一個接一個的磕頭來換取一點點的憐憫。

來的晚的,那就只能待在城外了。

復漢軍當然在救濟難民,不然就憑現在窮的一逼的蘭州怎麼能養活這麼多的乞丐、難民?早就人間地獄了。而不僅是這些人被複漢軍‘包養’着,就連很多的蘭州本地人也都在這‘包養’序列中。區別只在於後者中的一些人有房子住,有親鄰好友在,而前者就是連立身之地都沒有。

復漢軍已經在抓緊時間搭建簡易房了,但‘供不應求’。整個蘭州的樹木都給砍個精光,復漢軍現在都已經在用土坯了,但這一切都需要一個時間。幾十萬人的啊。來自甘肅各地,混亂無比,當中還有滿清的細作。

蘭州城裡的商鋪的生意很不錯,有來風味獨特的犛牛幹,有隴西的臘肉和黃芪,有岷縣的當歸,有兩當的狼牙蜜、成縣的核桃,還有宕昌的黨蔘。而且隨着甘肅與中原聯繫的暢通,蘭州市井上自然少不了來自蘇杭的絲綢、蜀中的茶葉、豫西的鐵器、南京的懷錶……

沒錯,後者早就被複漢軍仿製了出來,連帶反映是西洋人從歐洲運來的鐘表、懷錶價格都瞬間大落。可以說蘭州市面上是天南地北的無所不有。商人們撥拉着算盤,小心地在賬本上點着墨筆,不緊不慢地收聚着財富。他們銷售的對象可不是蘭州窮鬼一樣的當地人,而是蘭州城的外來戶。

那麼多當兵的,那些因爲大軍匯聚而來到蘭州的後勤人員,還有新近聚集到蘭州的官員,纔是他們真正服務的對象。

某家那啥院前人聲鼎沸,老鴇姑娘們今天似乎磕了藥,聲音嘶喊的賊大,扯人拉客的力氣也賊大,只要從她們門前路過的小白臉或糟老頭子不管願意與否,都先被扯到院門前再說,然後樓上的鶯鶯燕燕們就掀起了一長串嬌滴滴的呼喚。

每一場大亂之後,總是這種行業興旺達的時候。復漢軍剛剛在蘭州城裡落腳,一邊安排着難民的生活,另一邊還要‘刷新’蘭州城,帶領蘭州百姓和外來難民處理屍體,清掃戰場等等,能夠騰出來‘清理’市井垃圾的精力就很的小了。但這些骯髒的地方總會有一日會被清理的。不是說全部取締,這玩意兒你根本就取締不了,還以爲是紅朝啊?只是認真的梳理一下,至少那個院啊樓啊,有多少姑娘,又都叫什麼名字,年紀多大,是要查清楚滴。

時間走過十月,越來越臨近臘月,大批從陝西和甘肅東部籌集的戲班子開始進入蘭州,秦腔的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蘭州城內外。在乾隆年間,秦腔還是挺有名氣的一種戲曲。或者說這個時代就是秦腔最鼎盛的時候。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個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東班、雙寨班、錦繡班等。

而現在這些秦腔班社在戰爭中煙消雲散了一部分,被複漢軍收編了一部分,然後還有一部分依舊留在民間。但甭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的,所有的戲班面對文教局下屬的教化宣傳司那都是要跪的。

所有在陳漢地域中活動的戲班,也就是指民間的戲班了,官方戲班與教化司從來是不存在矛盾滴,主要是民間。每天開臺,那就只要要演一處保留戲目,也就是《金屋藏嬌》、《狸貓換太子》、《木蘭辭》、《梁祝》、《釵頭鳳》、《白蛇傳》、《岳母刺字》、《秦良玉》……

甭管你是什麼劇種,都要看着居民排戲。

隨着陳漢實力的壯大,這宣傳戲保留戲目的冊子也就越來越厚,早在去年就已經突破了一百大關了。雖然當中有一些是根據已經流傳的戲本改編的,加入了不少‘主體思想’。

對於三從四德,婦女守節寡居,尤其是無子的女子,還有纏足等等原來時代裡天經地義的現象,都越來越露骨的抨擊諷刺着。不止在一個戲本子裡添加了兵荒馬亂當中,纏足婦女逃不能逃,走不能走而下場悲催的;還有天足健婦肩扛手拉,在丈夫死難之後,一個人艱難的支撐起一個家來,撫養兒女長大的事。而對應的例子就是裹了小腳的女人,丈夫離世後,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路都走不遠,走不快,自己和兒女生活無有着落,只能賣身爲奴,最後一家悽慘……

還有諷刺封建族權的,那些宗族血親之人藉着宗族之力,搶奪孤兒寡母的產業,甚至逼死其母親,只爲謀取女方的嫁妝……

還有害死孩子再強行過繼子嗣,一樣只爲了家產。

種種的腌臢事都添入了這些戲劇當中,在宗族權利極大地南方可引起了不少的亂子的。只是沒個卵用,強大的復漢軍鎮壓一切。

對於蘭州城裡的諸多難民們來說,如此之日子過的還算舒坦,就是晚上太冷了點。

朝廷每天固定時候粥,每人兩勺,一天兩次。雖然吃不飽肚子,但也餓不死。可沒有人敢在蘭州‘欺行霸市’,所有耍橫的人都‘被主動’加入了勞改隊。

這些匯聚到蘭州的難民,每天唯一痛苦的時候就是晚上。雖然這困難的日子已經到頭了,整個蘭州城都知道,朝廷已經理順了其他的事情,城外的難民差不多都安置妥當了,就要着手安頓城內的難民了。

趕在第二場雪來臨之前吧,就算是用軍帳,也要把蘭州城內的五六萬難民給安頓下啊。

就在半個月前,蘭州猛地氣溫一低,那天晚上飄下了今年入冬來蘭州的第一場雪。只是下的很小,除了少數地方連積雪都沒有。

而除了這晚上,對於大多數的難民來說,這日子過的不比往年時候差。之前甘肅老百姓到了冬天的時候,還不見得一天有四勺酬粥喝呢。就算是大海碗,兩勺插筷子不倒的稠粥也能裝大半碗了,一般人都能果腹的。這樣的四勺子酬粥要是放到尋常百姓家,多添兩瓢水,放點自家曬的乾菜,那都夠一家子人晚上嚼用的了。

這稠粥裡頭主要是糙米,另外放得還有花生、黑豆、山藥、土豆,還有魚乾、魚肉粉,配着鹹菜辣椒,頂可以了。吃罷就往牆角一蹲,曬着太陽,除了到公廁拉屎撒尿外,這是強制規定,不遵守的人要受罰的,更要捱餓,然後就是看那些給收編了的戲班唱宣傳戲,這日子挺舒服。往日在鄉下時候,哪有天天的大戲給他們看?

只有鎮上過年過節的時候纔會請一班人唱兩天大戲。

可惜這樣的好日子已經不長久了。

馬良生喝了一碗甘草茶,鴨蛋,天天唱戲,從早到晚,他們江東班當初在西安城最紅火的時候也沒這樣過。不過現在有吃的有住的,新朝還給分田,自己這樣的戲子竟然也算是朝廷的公人了,再苦再累馬良生也說不出半個字啊。

想當初西安剛那啥的時候,他們戲班子都要餓死了,足足大半年沒有收入,好些人都跑了,戲班的傢伙,一些好料子的戲服,要麼給人捲走,要麼就都給師傅典當一空,就那樣存糧也吃光了。馬良生記得清楚的,那天開臺之前,他作爲班裡的臺柱子,吃了半碗麥麩加野菜。他師傅一口都沒有吃。

東江班在西安混了十好幾年了,那也是西安城裡撂的響的名號。街口的露天一角,一擺開架子,旗號一大,就很快便圍上了一羣人,等到他們登臺唱戲,咿咿呀呀地時候圍觀的百姓已經擠成了老大一個圈子,所有人都看得興致勃勃。馬良生那時候真的是高興啊,雖然臺上他的肚子裡是餓的燒,但心裡面就是高興。這底下的人就算打賞者再寥寥無幾,二十人裡有那麼一個,這一上午下來他們的飯錢也可以掙出來了。那個時候馬良生就是這麼的沒有追求,只求一頓飯錢!誰能料到他們一幫戲子也能有今日呢?那時候他剛剛這麼想,就看到幾個黑皮狗帶着一羣大兵闖了過過,馬良生現在也暗地裡把警察稱作黑皮狗,全因爲當初那一幕。那些黑皮狗兇狠地推開觀衆,眨眼就把他們戲班上上下下給全扣了,戲班子的傢伙也都給沒收了,那幾個黑皮狗還順帶着摸走了僅有的一把銅子。缺德的東西!

當時馬良生都萬念俱灰了。可沒有想到他能以一介戲子的身份成了朝廷的正規公員,聽上頭派來的那個教導員說,等西北安靜下來了,他們‘戲子’還能去考評級,如果能給評上國家級戲劇演員了,那真就要達了。

馬良生不是很理解什麼叫‘國家級’戲劇演員,但這能掛個‘國家’,絕對是高大上。他心裡面隱隱泛着野望,他就要當上這國家級的戲劇演員,他還要加入那個國家戲劇團。

不單純因爲待遇的增高,更因爲一種尊嚴上的滿足感。

在半年前他還是一介戲子啊。那時候什麼叫戲子啊?下九流的人吶。‘戲子無情,女表子無義’這句話都聽說過吧?他們就是跟女表子一個檔次的人。

但現在他們受國家的擡舉,馬良生內心裡對新朝,對陳漢,感激肺腑。

“眉烏縣在馬上心神不定,這幾日爲人犯死裡逃生,我趙廉身爲官明察案情,無頭案難得我坐臥不寧……”

隱隱約約的聲音傳入耳中,讓王三川眉頭緊皺,揭開馬車門簾,看着街頭不遠處正在散粥的復漢軍人員,王三川的心情似乎更差了。從府衙剛出來的王三川內心壓着很沉重的心思。這陳漢的官說他爺爺當年官聲很一般,絕對有貪贓枉法的情形,所以家裡在籍的田畝不能完全的補辦新地契,而要砍掉多少,還要看上頭具體的吩咐。

王三川心理面像日了狗了一樣,不,他是被狗給日了。整個人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他的祖父大人早在乾隆二十五年就病逝了,都十幾年了。可是面對着那人的一張狗臉,王三川又能如何呢?

雖然原先是官宦子弟,但讀書第一的王三川老早就去登封的嵩陽書院求學,在蘭州老家卻並不具備多少社會人脈。尤其是剛剛新舊交換,被陳漢狠狠沖刷了一遍後的蘭州。要不是他爹腿斷了,也不用王三川出馬。而王三川的兩個族兄都在戰爭中死難了。

當初亂兵洗城,大戶人家受害不淺。王家長房那一支都死絕了。所有的家產都歸了二房,但王三川現在一點也沒有高興的勁兒。

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尋上衙門了,可沒個卵用。上頭還沒有話,淸丈局的工作還沒有完成,新朝地契那就是磨破他的嘴皮子也拿不到手。所以被亂兵搶了個精光的王家根本不能拿着地契買賣,以來解燃眉之急,他們現在要麼用一個相對低廉的價格賣給新朝,要麼就自己交代究竟是多少田地。

放心,這種比較噁心人的招兒,雖然有點落井下石,但真的不會‘冤殺’啥人。因爲這個天下,這時候的地主,手中的田契那就一百個人裡也沒有一個是完全屬實的。陳漢有必要因爲一個人的冤屈而放走另外的九十九人嗎?

在過去的蘭州府,王家依照着祖宗的遺萌,他爺爺可是做到了道臺的,雖然他爹和他大伯都不爭氣,王家沒落,不可能直接見到知府大人,或是更上頭的布政使、總督啥的【甘陝總督是駐蘭州的】,但絕對能見到皋蘭縣的知縣,皋蘭縣是那蘭州府城的縣名。可是這遺萌在新朝就不當用了。

甚至在第一次找上他們的時候,他都被明白無誤的告知,要不是王家一門自老太爺病逝後就安安分分的過日子,一沒有作惡,二沒有積極響應滿清號召,他們都要被清算了。王三川這個王家的三公子現在所能接觸到的最高身份,就是知府衙門淸丈局的一個科員。

王三川對於新朝的官職還有所迷糊,但他知道知縣是五品了,而這個科員只是正七品。

他忍着性子拿出家裡僅有的一點餘財來打點,但在這個節骨眼上蘭州新老人等都沒人敢收賄賂,所以多次前來衙門也沒有丁點下文,想打聽點更重要的消息也苦無門路。

王三川帶着沮喪回家了。他坐在馬車裡,愣愣的看着馬車裡的裝飾,這輛四輪馬車已經有兩年的歷史,是整個王家在蘭州浩劫中唯一沒有受到損壞的物件,外表看起來不起眼,內中的裝飾卻是很有內涵。而現在拉扯的馬也是王家的馬。

這輛馬車之所以沒有遭受破壞,是因爲之前亂兵連馬帶車的都搶走了去,結果復漢軍攻克蘭州,兵荒馬亂它自己又拉着馬車跑回家了。

這是一匹好馬啊。王三川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匹馬在王家走的安詳。

可是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他也只能把這輛馬車連同馬匹一塊賣了。

“不長眼的東西,竟然敢來吃霸王餐。來人吧,把他衣服給扒下來。”不是這件衣服,掌櫃的也看不走眼,沒有補丁麼,扒下來了總能值倆錢。他們這小店就是賣湯麪的,能穿着一身沒補丁衣服的人會付不起一碗湯麪錢?結果老闆真的就走眼了,雖然這傢伙說他的錢袋被偷了。我呸!“敢來這騙吃騙喝?打,打好了再送官府!”

王三川聽到了一聲熟悉的慘叫,雖然那慘叫聲就響了一聲,很短暫。他掀開簾子,就看到一個人抱頭趴在地上,如一個弓背大蝦一樣被另一個小二打扮的人猛踢猛踹。

王三川不欲多管閒事,但看到踢踹的那人伸手把吃白食的拉起來的時候,王三川一下子坐不住了。“住手,快住手。飯錢我給。”店夥計要推着吃白食的就往警局裡去,王三川看到了那人的臉。

剛剛剪了辮子,頭也被打的散開,但來人的臉王三川不會忘記,這是他最好的朋友朱世海啊。當初他們一同去登封嵩陽書院求學,是絕對的至交好友。“濟生兄,何至於此啊?”要是王三川沒有記錯的話,朱世海家雖然也跟着給滿清捐錢捐糧,但也不夠抄家的罪過啊。陳漢在這方面是越來越寬鬆了。朱世海是蘭州城西南永靖鎮人。

十天前他收到了朱世海的一封書信。怎麼才一轉眼就朱世海人如此落魄了?

臉上沒有鼻青臉腫,但帶着一點鬍子拉碴的邋遢,朱世海看着自己的好朋友,艱難的擠出一個笑。

“我要告狀!”(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條例第七十八章 我們不是造反誰是造反?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國人不走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奴才恭送大清皇帝上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朝鮮版陸放翁,消弱版人大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二章 “狼”來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八百零九章 大不列顛人的喜悅第二百六十七章 p圖孔聖人第三百零二章 影響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操縱輿論第八十三章 拼命新書上傳《天地最強共主》第二百零二章 畜生,畜生……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營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功田第八百六十章 皇帝起家的老部隊!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國的好‘前輩’第九章 統一戰線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稅——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百九十七章 晉商第九百七十章 變夷爲夏第四十九章 上山下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從西南到東北第九百七十三章 改變格局的刺客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府的逼格!第五十一章 差役來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美國人已經不惜一切第四百章 尊敬的大公閣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傳朕的旨意第五百零三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06章 讓全世界戰爭的硝煙來的更猛烈1些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爲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弘曆啊弘曆封推感言第七百二十七章 朝鮮版陸放翁,消弱版人大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戰已經點燃!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不同於‘中國’的中國第九百五十八章 三十年發展——中國國力第六十九章 敢逃跑的,一律皆斬!第三百九十九章 歐洲人的蔑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東西方之差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陳漢在準備戰爭第四百三十三章 西方來的漢學家第一百四十四章 盧氏營的捷報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三百一十三章 純美的遐想第六百九十四章 僞軍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三章 陳鳴老賊,三刀六洞斷子絕孫第四百二十四章 替死第九百九十四章 中國的勝利!第八十四章 坦克馳騁披靡第二百九十二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小插曲第九百零七章 中日民族大融合第四百九十七章 晉商番外 清穿女 二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四百三十三章 西方來的漢學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揭陽王的擔心第十一章 親事第一千零五十章 爺,祖上也闊過!第五百七十八章 殖民第三百八十四章 打開勝利之門的鑰匙第八百五十章 中國的美好時代 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嘴炮報國第八百零四章 萬古一帝,出大事了!第八十六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國!第九章 統一戰線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八百五十五章 陳皇帝偉大的愛國情操!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三章 勇士與懦夫第六百五十章 斬盡殺絕,零容忍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七章 民恐分子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第八百一十八章 北巡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明治’第四百三十七章 我被自己蠢哭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如何吃大戶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勳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第五十九章 要表現得像個豬第二百零三章 童二爺的聰明第三百零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倫敦八旗的日子……第一千零一百二十章 死不瞑目第三百三十八章 參軍,招工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掃殘雲第二百九十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五百九十一章 看大戲的南京市民後記2、俄羅斯的代總統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四章 一生再無遺憾第三百七十二章 強勢的中國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降與亮劍!第二百八十六章 排槍擊斃 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士林犬儒之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御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