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差役來了!

同樣是飲馬河邊,一羣穿着公服的衙役捕快簇擁着幾個騎着騾馬的頭兒,耀武揚威的走在河邊的土路上。這些人說說笑笑,肆無忌憚。道路上往來的人家離的老遠就掉頭往回跑,或是就此上了岔道。沒人願意跟一幫正下鄉的衙役照正面!

誰也不知道他們打哪來的那麼大的威風,那麼大的膽量和架子。似乎此行去到土門集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兒,似乎只要他們一露面,官府的招牌一打,就能把陳鳴、陳聰等陳家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都輕輕鬆鬆的手到擒來。

周天藝聽着耳邊絡繹不絕的馬屁,心裡頭已經將最後的不忍和羞愧丟掉了九霄雲外了。陳惠跟自己是有不淺的交情,但交情能代替銀子田地嗎?白花花的銀子,上好的農田啊。自己昧着良心跟着知縣大老爺辦了陳家,周家的家底就能厚實上一半!

知縣大老爺已經賞自己一百兩銀子了,陳家這幾天東跑西跑託關係,不少拿到了銀錢的主兒都要分潤他周捕頭一份,再有陳家還向他自己送了一份厚禮。這主菜都還沒有上桌席的,周天藝就已經又摟了一百五十兩銀子。再大的難堪和羞臊在周天藝眼中也比不過銀子。

這次去土門集,則又是一趟肥差。雖然不是直接抄家,可捉拿陳鳴、陳聰等人的時候,順手牽羊摟去一些浮財,陳家人還敢放屁嗎?少說今天也能到手一二百兩銀子。就是知縣大老爺派來的人太多了,竟然將整個壯班都塞進來了,這讓周天藝很是肉疼。

壯班是幹嘛的?按照朝廷規矩,壯班就是掌供差遣捕盜,爲州縣衛兵,服裝標有“民壯”字樣。以保護倉庫,協緝盜賊,負責州縣官及衙門內的安全及社會治安防範諸事。

事實上,後者纔是他們的正差。

看個城門,看個縣衙大門,看個庫房,巡街等等。這些人的油水已經夠足了,還要跟他們捕役、快手【合稱捕快】爭食兒?

當然,周天藝也知道,知縣大老爺這是怕此行有個好歹、萬一。他怕陳家人對抗官府!

周天藝卻覺得杞人憂天了。如果陳惠沒被抓,那陳家就還是一頭餓狼。現在陳惠,陳家的主心骨已經被扔進大牢了,再多的擔心也只剩下一丟丟,小小的一丟丟。

說實話,對比陳家人對抗官府,他更擔心的陳鳴帶着家產跑路了。

對自己身上這張官皮信心百倍的周天藝,根本就不會想到陳鳴要‘落草’。這是魯山縣整個衙門的思維盲區。就算是執意將三十壯班塞過來的常瑞,也頂多認爲陳家會抗拒官府,那跟落草爲匪也是兩碼事。

從縣城到土門集幾十裡遠,周天藝就是騎在騾子上,一樣累得腰痠背痛。那些兩條腿走路的白役、衙役們更是累得腿都打顫,但總算在太陽落黑前抵到了土門集。

看着不遠處最後一縷太陽餘暉照耀下的土門集,這些人似乎一瞬間全都生出了一股力氣。

眼前的土門集已經不再是土門集,而是一堆精光閃閃的銀子。

而此刻的土門集呢,陳鳴從山裡頭拉來的人馬,加上留守土門集的丁壯,以及陳家子弟組織起來的子弟兵,不算劉文帶領的工學學生,人就已經有二百人了。

而且山裡頭出來的護礦隊也好,留守土門集的丁壯隊伍也好,一個個全披掛着胸甲,或是輕便的藤皮甲,就是集中起來的陳家子弟,一個個手中握的也要麼是鳥槍,要麼是長槍,哪是一羣拿着腰刀和木棒的差役們可比的?更不要說陳家還有十幾匹馬!

“大少爺,周天藝那老狗到了!”

“放他們進來,一勺燴了,不許放跑一個!”陳鳴正跟着二叔一塊計算糧食。是的,糧食。

陳家在大山中有上千礦工和他們的家眷,鐵寨裡算上那羣娘們也有三百來人,加上清風寨、虎頭寨和牛頭寨的人馬,這就是兩千人。

土門集的人有多少能跟着陳家上山的?還有小南溝一攤子。再加上外頭的三個田莊,以及城裡面的那一撥——一塊被抓進牢裡的陳系人馬家小親眷,等等全部算在一塊,三千五百人不算多。手頭鬆一鬆,就能把規模推上四千人!

這麼多人,還有山裡的牲畜,一天下來要吃掉多少糧食啊?雖然陳鳴搞出了青飼料,但只是紙上談兵的他能不能一舉就把青貯飼料搞成功,這是很難說的。畢竟陳鳴只是在網絡和書上看到過這項技術,自己根本沒實踐操作過。

他知道中國元代的《王禎農書》和清代的《幽風廣義》,嗯,《幽風廣義》是陝西人楊屾寫的,這位農業專家這個時候還活着呢。上面都記載着首楷、馬齒覺等青貯飼料的發酵方法,只是這些根本就沒引起世人注意。

歐洲那邊更是相傳古埃及和羅馬時代就有青貯飼料的記載了,可青貯真正的應用於實際的時間也沒多少年,而且這個時候還限制在瑞典、德國以及波羅的海沿岸各國。

青貯作爲草類的貯藏方法被人們認知,並且得到真正的試驗研究的時間是在19世紀中葉。

這項技術如果成功,那對於牲畜在冬季裡的負擔消耗就會大大減少了。

陳鳴對此懷有一定的期望,所以綜合來他將山裡每日的糧食消耗定在了100石。陳聰、陳權、七公等人對這個數字都比較認同。那麼下一個問題就來了,山裡面沒那麼多糧食啊。‘

陳家現在在大山裡的儲糧滿打滿算不過8000石,每天100石糧,都不夠三個月吃的。而從現在開始,到來年的春天,陳家不想沒糧食吃,就需要按照半年的儲備量來多做準備。這中間還差着整整一萬石呢!

土門集和小南溝都有一定的糧食,但這兩個地方的糧食,包括粗糧在內全都蒐羅光了,也只能填補一萬石糧食缺口的一半差額。剩餘還有五千石,這個缺口在陳家徹底縮回大山之前,必須解決掉。

陳鳴的主意打在魯山縣城。打破縣衙救出陳惠等人之後,他不準備立刻退回來,他的眼睛還盯着魯山的官庫呢。另外在陳家落難的這幾天裡,落井下石的人家,陳鳴也準備都拜訪拜訪。當然,更重要的是縣城裡的那幾家大戶和他們經營的糧店!

第九十一章 火燒長橋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大的勇氣與最小的勝利!第四十五章 奔波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陳皇帝屁股上扎釘第五十六章 民團匯聚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西亞病夫與東亞病夫第九百三十二章 英國人躺槍第八百一十三章 通天路!第五百零七章 驅逐艦第五百二十四章 宗教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豐升額第四百十一章 要的是狗,不是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明治’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第八百零二章 陳鼎婚事第九百四十五章 納爾遜這孫子第六十四章 南陽鎮荊紫關協汝州營第九百八十四章 做官貴在‘做’第一千零九十章 斷頭的雙頭鷹……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國的迷之自信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前轉進賣隊友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養成第七百九十章 戰略之新發現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 一 後續不定第五百五十八章爲什麼你們之前不將那裡奪取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路對決第六百六十五章 紅果果的叛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功田第788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國人第二十三章 老爹‘好蠻’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臣朱渥,立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兵營的訴苦大會第七八百十一章 全盤漢化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國主義第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五十六章 民團匯聚第五百一十七章 內鬥傾軋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珅第八百四十一章 ‘亡國滅種’我大清第一千一百零一十四章 時代的大進步第六百二十三章 給洋鬼子當狗的下場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西班牙的落幕第七百七十八章 跨越時空的塹壕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四十章 羊肉和騷氣第二百五十七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六十三章 杯具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第八百二十三章 重點在西邊!第九百七十一章 陳鳴被‘打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如何吃大戶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槍擊斃 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違背認知第六百零六章 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第六十章 李釗用兵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三章 地球球長! 正文終後記12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七章 大步的漢化第六百九十七章 中醫外科,金基大不能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被殃及的池魚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九章 纏着細線的巨人,被狗日了的拜倫第八章 小白文裡寫爛的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國旗下的講話第七百九十章 戰略之新發現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一章 遠征艦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支持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九章 纏着細線的巨人,被狗日了的拜倫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下大勢南盛北衰第二百五十一章 銀子,背叛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違背啊第九百六十章 馬島到手,插足大西洋第七百九十五章 嘎巴拉碗,人頭器……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二十四章 寢食難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一個奇蹟!第二百一十九章 劍指江南第四百六十章 乾隆死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長子的親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中國皇帝的權力!第一百五十章 全軍速退!第十八章 兄弟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報還一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驕傲的國防軍第六百四十六章 當家的,錢和臉面哪個重要?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夢第三百九十四章 改變世界,改變海洋第八百一十七章 位面之子,氣運之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影響第八百零五章 怎麼一下子就都反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看錯了人第八十八章 破賊之大好時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的號角!第三百九十七章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三章 勇士與懦夫第六百五十章 斬盡殺絕,零容忍第四百九十八章 江戶幕府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國走狗第三百五十二章 水戰太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