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痛罵乾隆!

【感謝‘莫之靜語’1000幣打賞,感謝】

徐州戰罷,濟寧戰罷。阿桂跑了,河南清軍跑了。上旬還熱熱鬧鬧的山東,轉眼兒,就只剩下了一個濟南,戰事還未分出高下。

舒赫德急的鬍子都白了,但又能如何呢?

清水教兵馬從泰安北上,陳鳴大軍抵到濟寧後,也馬不停蹄的繼續向着東昌府城聊城殺去。滿清的濟南戰局是急轉而下。舒赫德一邊收攏清軍,另一邊求援的急報快馬送到北京,可乾隆能捨不得拿八旗新軍出來冒險嗎?這似乎是不用問都知道的結果!

從濟寧到聊城二百六七十里路,復漢軍的先頭部隊五天就殺到了,就在北京城猶豫不決的時候,陳鳴輕鬆地奪取了東昌府城這個山東重地,周邊的陽谷、壽張、堂邑、莘縣傳檄而定。

從泰安北上的清水教軍,沿北沙河而上,在長城驛被清軍堵住了。他部攻堅能力不強,對於濟南的戰局真心幫助不大,但好歹也牽制住了濟南清軍的一部分力量。

守備二師至今還沒有打下濟南,但這也不是說他們就一點成績也沒有。在奪取了淄博之後,守備二師爲了更好的利用河道運輸軍需補給,也是避免後勤線拉的過長給了清軍馬隊可乘之機,轉而將山東最北面的武定府給掃蕩了。因爲這裡有一條大清河可以直接通到濟南。

這個大清河落在陳鳴的眼中,那更是‘黃河’了。原時空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就是奪大清河入渤海。

所以這條大清河是足以承載往來的運輸船隊的。甚至就連小號的海船,都能輕鬆的駛入。

守備二師的主力部隊兵分兩路,一路位於大清河以北的濟陽,一路位於大清河以南的章丘。

前者是爲了阻斷濟南清軍北逃的路線,南路是爲了奪取濟南泉城。現在陳鳴帶軍打聊城直線向東,目標指向與濟南城隔河而對的齊河縣城。濟南清軍立刻就坐不住了。

還是山東巡撫衙門的簽押房,可裡頭的人羣少了一個孔昭煥,多出了一個欽差大臣。

周元理的臉色現在更加蒼白了,徐績的神態也在向着周元理轉變,瑭琦就更無用了。雖然他身上還兼着團練大臣的職位,但真的不是大才。

五個人裡只有舒赫德和王進泰還算心神鎮定。

“老夫年已六十有五,老了,不能再給大清效命了。”王進泰的年紀的確很大了,而且連着幾年沙場勞累,也真的快油盡燈幹了。“這濟南名城,風景秀麗,就做老夫的埋骨之地吧。”

“能死在這處風水寶地中,也是幸哉。”

雖然濟南的局勢很惡劣,可事實上今天簽押房的氣息並不沉悶,因爲五個人裡的兩個漢員大臣已經做出了高尚的‘犧牲’。

王進泰與周元理,一文一武,兩名大員,早在之前就跟舒赫德他們通過信了。他們兩人留守濟南,餘下的三個趁早帶兵往北跑吧。所以今天簽押房的氣息很凝重,卻是悲壯的凝重,而一點也不讓人感到壓抑。

王進泰交給了舒赫德一個摺子,這是他給乾隆上的最後一道摺子。

同理,周元理也交給了徐績一道摺子。咳嗽聲不斷的周元理似乎遞給摺子都千難萬難,在徐績將摺子接過之後,人就癱在了椅子上。就連舒赫德、徐績、瑭琦三人跟滔滔不絕的黃河水一樣的讚歎讚美,也只是讓他微微翹起嘴角,或是搖頭黯然神傷。

清軍主動認輸了。

是的,主動認輸了。

在周元理的眼中,乾隆不派出援兵南下,就等於是放棄了山東。那麼看看現在的地圖,想想復漢軍強大的水師,下一步他們會怎麼幹,簡直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麼到時候乾隆還會接着放棄嗎?

周元理是真的病了,他也真的失望透頂了。

如果乾隆這個時候就在他面前,他一定會狠狠地痛罵他一頓。你死死地捏着八旗新軍,是能生崽啊,還是能添娃?看看常州之戰後的一連串敗訊吧,南國是滿清主動放棄的。那麼長的時間,滿清就沒有對陳漢形成一次有力的打擊,讓復漢軍一點點吃掉整個南方!

而現在復漢軍都打到山東了,安徽也要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局勢還不夠緊張嗎?莫不是非要復漢軍兵臨北京城下,你(乾隆)才能拿出全部的本錢?那你又把山東、蘇北、安徽、河南看做什麼了?

而且這兩年乾隆讓粘杆處頻頻針對河堤下手,真真是失去了一部分人心。這些人即使對復漢軍的政策也不認同,但滿漢兩面,一個毀堤害人,一個補堤救人,滿清雖然給陳漢找了很多麻煩,可真真的也讓陳漢刷了又刷自己的形象。

從真一點看,滿清的那一招就是飲鴆止渴。或許乾隆本身也知道!

周元理就是其中之一,他對乾隆對滿清一肚子意見。在那最後一本尚書乾隆的摺子裡,周元理就直言相勸,要乾隆千萬不要再‘倒行逆施’了。可他對陳漢的國策、政策也一百個不認同,所以舒赫德、徐績、瑭琦等所懼怕的死亡對於周元理卻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解脫。

被隨從用肩輿擡出巡撫衙門,周元理一路無言的回到布政使衙門。這幾日布政使衙門的大小官吏已經按照周元理的吩咐,將各類檔案、資料都整理妥當,然後各回各家,有本事的就各顯神通去吧。所以大大的布政使衙門一片寂靜。

周元理是杭州人,父親周昴早逝,自幼由母親陳氏撫養長大。三十二歲中舉,然後積功升做山東布政使。他善於之水,爲政識大體,待下級寬容,或者說爲人護短。可作爲一個堅定的忠清派,周元理的宗族和母族、妻族早就被複漢軍清算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的周元理最最看重的不是別的,正是‘青史留美名’!也所以他纔會看到滿清突然的‘倒行逆施’之舉後痛不欲生。他有種感覺,自己的身後名,要徹底的砸在滿清的害民之舉上了。

王進泰回到營地,立刻召集手下的一羣軍將,將簽押房裡的事兒道了一邊,然後不管手下軍將們的憤慨聲音,點出一部分人名:“你們都回去準備吧。”這些人就是跟着舒赫德一塊北上的人,那麼剩下的就是留在濟南城等死的人了。

王進泰身前的一二十個軍官,立刻分裂做了兩排,除了極少數的人外,幾乎一個個都情緒形於臉上,或是欣喜,或是擔憂、驚駭。

在後者當中,三十歲的段永貴滿臉的不服。自己可是漢軍正白旗的世襲佐領啊,大清朝的鐵桿支持者,怎麼也給留在濟南城了?一樣情況的還有另外兩個旗人軍將。也是非常的湊巧,這三個旗人正好滿漢蒙三旗軍各一位。

“軍門,怎麼把段永貴他仨兒留下了?這不是麻煩嗎?”

一衆軍將都走後,王進泰的中軍副將在他耳邊說道。王進泰疲憊的搖着頭,眼睛直直的看着房樑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半響嘴裡蹦出三個字:“投名狀!”

清軍的一切行動都進行的很快。等到大清河兩岸的守備二師放映過來,舒赫德帶着兩萬多清軍已經從齊河北上了。高靖輝和盧龍臉色猛地一白,然後就什麼都顧不上了,立刻帶着部隊向濟南和齊河發起猛攻。

清軍留在濟南的部隊還有一萬來人,已經跑了的舒赫德軍,其部還有大批的馬隊,守備二師不敢大規模追擊。首先追擊的話,帶着重炮他們也追不上,而不帶重炮即使追上了,也吃不下,甚至還會被清軍打反擊。所以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舒赫德帶人跑路。現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滅了濟南城裡依舊駐守的清軍,將功補過。

陳鳴沒有下死命令要守備二師奪取濟南,可也讓他們看死濟南的清軍,不要讓他們溜了。現在……,他們就只能更加賣命的將功折罪了。

山東幾條重要的河流除了大清河、小清河,還有一條徒駭河。這名字很奇怪,來歷卻是極度的高大上,它是《禹貢》裡記載的“九河”之一。

徒駭河與大清河間隔不遠,最窄處只有十幾裡。對應齊河的地方更是徒駭河的有支流匯入的位置,禹城就在徒駭河和其支流趙牛河的夾角。大清河北岸的復漢軍一邊強攻齊河,另一邊就要在徒駭河的支流趙牛河設防,以防備尾巴耷拉在禹城的清軍馬隊殺一個回馬槍。

從晏城鎮到王家橋,一連串的復漢軍陣地,足足用去了兩個步兵營,加相應的炮兵部隊。

最北方的王家橋陣地位於趙牛河以北,與南岸有一座十一二丈的石拱橋相連接。作爲復漢軍守備重地,這裡不僅有一個加強隊的兵力,還有兩門五斤炮和六門臼炮,另外後勤部還撥調來一百個戰俘,幫忙修築陣地。

中午了,吃飯的時候到了。辛苦勞作一上午的俘虜們自動分作三羣,各自排列着相當整齊的縱隊,等候在‘廚房’前。

周邊圍繞着一個班的‘監工’戰士。工頭範如濤大刺刺的站在中間的‘廚房’前,手中握着一根鞭子。這些天,他已經通過棍棒和鞭子教導了俘虜們怎麼去排隊。而他的身份,在一個月前還是一名山東暗營的外圍分子。

在復漢軍軍中,排隊是一種很基本的組織秩序。清軍中,排隊也同樣至關重要。

但這些俘虜往日裡散亂管了,如今規矩改了,可到底時間還短,現在分飯時候,儘管每羣都有隊長在維持秩序,但是整個隊伍還是有點亂糟糟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排到最前面去。只是迫於外頭監工們的威攝,隊伍的秩序才保存着。

“這羣賤貨該打,就是要狠狠地打!”範如濤對此十分不滿意。

作爲一名碼頭賣苦力的挑工,範如濤對現在自己的身份是非常滿意的,他最早爲暗營辦事,可不是因爲什麼滿漢華夷啊啥的,而是純粹爲了錢。沒想到現在他也能當監工了!

一百個人啊,這要放到登萊碼頭,那也是號人物了。範如濤對於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所以他也要盡一百個心的去幹,去努力工作,不能辜負了上頭的厚愛。

前半個月他跟着別人當副手,順帶着也學一學管理,現在他轉正了。手下也管着百十個人,每天都有任務,在王家橋的整個工程期間,他看似只要揹着手,拎着鞭子,隨便走走轉轉就行,實際上卻是一顆都不放鬆的觀察着這支勞改隊。

他要從中選出幾個他認可的人,當班排長,當打手,做心腹。

範如濤現在對那些班排長的認知就是碼頭上的羣頭和打手。直接對包場的工頭負責,同時也擔負着管理、領導底層的苦力的任務。

還好的就是,這些戰俘中的絕大多數人幹活還是比較賣力的。雖然這不是他們的自覺性高,而是十個班長之間的競爭意識所造成的,這十個班長別看現在連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都還沒有坐牢固,他們一個個卻都瞄着那三個排長的位置的。

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手下在範如濤這個小boss面前表現的太差——十個班長在督促幹活方面都十分的賣力,但是隻靠着他們的強力壓制,工作效率還是不夠的。範如濤知道俘虜們現在的賣力僅僅是因爲害怕,就像當初他第一次拿到錢後一樣,看到衙役都嚇的走不動。要讓他們自覺自願的努力幹活還,需要其他方面的刺激。這些都是之前的老隊長教的。

範如濤決定就從伙食上着手。俘虜們現在一日三餐,每頓能領到兩塊雜糧餅子,一碗稀飯,一疙瘩鹹菜,填飽肚子是不能,他們乾的可都是力氣活,但絕餓不死。

“而人都是貪婪的。”這句話是老隊長對他說的。“人的**是無止境的。”飢餓的時候盼望餓不死,餓不死的時候盼望溫飽,而溫飽的時候就會盼着吃好。這句話就是拿到範如濤自己身上也是如此啊。

他從一開始盼個吃飽,到現在吃好了就盼着住好。他們的工作積分不僅能拿來換田地,還能拿來換房子,範如濤光棍一條,在勞改隊管吃管住,他就決定先搞一套房子,再攢二三十畝地,這一輩子就不用發愁了。

“今天是大柱的班幹得最好最多。”範如濤站在所有人眼前,告訴宣佈:“我宣佈,他們隊每個人今天中午,四個餅子。”

範如濤說完話,也不管其他人吃驚的表情,把自己碗裡的乾菜、寬粉燉肥豬肉,給大柱滿滿扒拉了一碗。這是復漢軍的伙食,範如濤今天特意打的多點,復漢軍纔不在乎這點呢。

油亮的粉條子,油汪汪的肥豬肉,一股濃郁的肉香和油水香氣瀰漫開來,把鹹菜的氣味都給遮蓋住了。連班長帶普通勞改犯,百十個人,每個人瞬間裡都情不自禁的大吸一口氣。濃郁的香氣讓每個人的味蕾都盡情的綻放着,真正的叫他們垂涎欲滴啊。

這一瞬間不知道多少人看着大柱的目光充滿了紅果果的羨慕妒忌恨。他們強烈的妒忌。

幸福來得這麼突然。這個意外的獎勵讓柱子都說不出話來了。

從登州被俘,都吃了大半個月的鹹菜疙瘩了,連條魚都沒有,他的嘴巴里都淡出了鳥來了。

可現在猛的有了粉條子燉肉吃了。

“這是對你的獎勵。好好幹!”範如濤拍着手下干將的肩膀說道。大柱‘感動’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也不知道這一股‘感動’裡肥豬肉又佔了多少。

而其他的人,那是都前所未有的感覺自己拿到手的鹹菜疙瘩是那麼的難以下嚥。

大柱興奮的更滿臉放光,把自己碗裡的菜湯子都舔的乾乾淨淨,內心裡更是下定決心要保證自己的領先位置。其他班長就覺得酸溜溜的內心更加發澀了。多吃一頓好的在勞改營中可不是能輕易忽略的大事,所有的俘虜——勞改生涯剛剛開始,他們除了盼着吃的更好一些,還能有別的啥盼望呢?

就是底下的普通勞改們都心動不已了,原來當班長還有這樣的好處啊。那自己憑什麼不爭?現在的班長都是指定的,又不是不能換?

而其他的幾個班長此刻心裡正下定了決心——下午一定要狠狠的收拾幾個不老實幹活的傢伙,要殺雞儆猴。(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復漢軍的支持者第四百五十七章 絕望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國夢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兒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給洋鬼子當狗的下場第八百三十八章 奇葩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土人來投第二百六十二章 暗營特科第一千零五章 雞皮疙瘩掉了一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遭賊惦記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不住的波斯第九百三十四章 中國小民第六百九十三章 誤期不到第一百三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陳漢的未來之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頭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臣朱渥,立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師大亂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七百二十二章 皇帝涮‘人’第四百五十章 武裝大遊行第九百九十三章 李白,那是中國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功田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第三百四十八章 把湖南的帽子交給湖南人戴第六百九十四章 僞軍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四章 兩個日本,兩個國王第八百八十八章 跟着皇子去歐洲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九百九十八章 拿破崙的花樣作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行險一搏第一百三十章 軍功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暴民第一千一十章 燈塔國的抗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割辮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百四十五章 許州的八里橋第八百九十三章 世界的波動第八百二十一章 弱小者的悲哀,弱小者的委屈第五十七章 老子也醉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 一 後續不定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間諜無處不在第三百零四章 稱公稱王第九百八十八章 陛下要對燈塔國下手?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戰已經點燃!第六百七十七章 落井下石,化暗爲明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族衝突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沽口第九百九十三章 李白,那是中國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麼滴?第二百五十四章 閩粵洋匪第九百二十六章 藩國不容易啊!第九百八十九章 華夏大帝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二章 一切都要看中國!第十三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賞賜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亡馬來之二十一條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國之道第六百六十章 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四章 兩個日本,兩個國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的葡萄牙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一百三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國之戰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間的‘交易’第六百八十四章 陳鳴的世界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中國皇帝的權力!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不會出賣法蘭西的利益的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軍團第一百五十七章 古怪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朕之口,入你之耳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九百三十八章 阻擊中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七百四十五章 酒井君,你的臉腫了麼?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沽口第六十一章 不僅無過反而有功第九百四十五章 納爾遜這孫子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第九百零六章 華夏的新大陸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心民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國王陛下萬歲——第三百六十一章 當復漢軍的順民第五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一奴隸販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勳第四百八十七章 替死鬼第二百零二章 畜生,畜生……第五百零三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二十一章 獨善其身第五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權利第七百零三章 小市民的生活第九百五十章 中國的幫助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歐洲人關在監獄裡!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家法第八十章 內心的獨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九百零六章 華夏的新大陸第九百九十三章 李白,那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