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那還不快傳御醫?

“江老弟,倆月不見,別來無恙啊。”羅芳柏站在碼頭上,一邊朝老朋友揮手,一邊大笑着說道。短短三兩個月,他們倆人的生活已經大大的變了一個樣。當初“耕辛憑舌,苦硯爲生”的羅芳柏現在已經成了嘉應政府的六品官員,雖然品階不高,而江戊伯也從一打嘉應胡混到潮州碼頭的爛仔,變成了嶺南守備府下屬的募兵處的上士文職軍官。

人生際遇,難以預料啊。

“老弟啊,看你神采飛揚,氣度儼然。這倆月在守備府爲官,是頗有所得啊。”羅芳柏穿着一件時下流行的明士漢服,頭戴唐巾【感謝‘慢慢醒悟’】,正月底的廣東一點都不冷,那衣服看着就單薄,光潔的面料一看就不是凡品。其實不光是他,就連他身後的長隨都穿着一件很上好的棉布漢衣。江戊伯知道,羅芳柏不像自己只光桿一個,他除了自己在知府衙門效力,他的兩個弟弟——羅葵柏、羅臺柏,一個辦起了一個榨油作坊,嘉應的油茶是很出名的;另一個做起了來錢更快的酒樓生意。短短倆三月,家庭生活已經翻天覆地了,些許服飾上的花費還不放在羅芳柏眼裡。

“比不了羅大哥你在這裡自在啊。兄弟在募兵處就是一個芝麻粒大的小官。上頭管事的婆婆太多,日子不好過,氣也不知受了多少。早知如此,當初地方上有職缺的時候,我就該早下決斷的。”江戊伯見到羅芳柏後連連嘆氣,頗有悔不當初之感。

他們倆人都是廣東暗營收攏的外圍人手,江戊伯入夥的時間比羅芳柏還要長,結果現在混得卻是遠不如羅芳柏的。至少在江戊伯自個看來他現在是不如羅芳柏的。

“少在大哥面前裝模作樣。”羅芳柏笑着把住了江戊伯的臂膀,說道:“你那老上司是蕭大人【蕭劍】跟前都掛上號的人物,你在募兵處真做的不如意了,求求你那老上司,還不是眨眨眼就跳出來了?”進了官場羅芳柏才知道,有些位置雖然坐着難受,級別也不高,但前途遠大,或是說以後必定有奔頭。江戊伯現在的位置就是這麼個‘好地方’。

他在募兵處做事,說不準什麼時候人就調到了新兵營了呢,再從新兵營轉到守備部隊,或是未來進入警察廳,那根本沒什麼困難,而且級別完全不會下調。再說是,啥時候被募兵處派到地方上走一圈,那油水也必然是塞得腰包鼓囊囊的。眼下時候能當上兵可是絕好的‘前途’的!

復漢軍部隊的待遇優厚,而且陳漢大勢已成,軍屬也不用再有雞飛蛋打的顧慮,奔着軍功田,奔着軍餉,各地的招兵點已經排滿了人了。尤其是人多地少的江西、福建,還有廣東。

復漢軍拿下南國,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各地方的募兵就從‘淋淋瀝瀝’變成了‘洶涌如潮’。一些地方的百姓想當兵,甚至都到了要託關係塞錢的境地了。

——都想早點進入新兵營。

“你跟對了人,還怕日後沒有好處麼?”不像羅芳柏頭上的上司,嘉應這個地方在整個廣東大局中比重本就不高,他自己也不出色,最後論功行賞,大頭頭連一個嘉應府警局局長的位置都沒有混到,可想而知羅芳柏背後靠山的無力了。

“走走走,先去家中歇歇。”羅芳柏知道江戊伯此次回嘉應,那是給不久後的工作檢查工作打前站的,甚至他今天來接人,上面的知府大人曉得他與江戊伯是同鄉好友的關係,都特意吩咐他要探聽一二消息。

到了羅芳柏住處,江戊伯一點也不瞞羅芳柏,直接說道:“兄弟此行可不是來遊玩的,乃是有重任在身。最多再有五天,檢查組就會到嘉應來。嘉應這裡的募兵情況,和新老軍屬的安置【軍屬村】、優待、撫卹金、田地分配情況,傷殘軍人的安置、優待情況,還有童子營和聾啞人,那是要全部過一遍的。

我現在來這兒,那是要給你們地方上提個醒。趁着檢查組還沒到,該辦未辦的,該做未做的那些事兒,早早處置妥善。此外糧食局的人也被守備府一齊差遣出來,查訪地方民情及府縣錢糧物質儲備,並登記造冊。重要物資運至府庫統一儲放,以便將來守備府統籌調度。順便,清查一下地方上的錢糧數據。”

“這是一個聯合檢查組,先東後西。嘉應、潮州、惠州和廣州,這都在第一批。”

江戊伯穿的是上士軍裝,他的軍銜屬於文職,要是直接進入作戰部隊是要降一級來使用的。軍裝的顏色也不是大紅色,而是藏青色。

新式軍服乾淨整潔,穿在他身上與對面一身明式漢服的羅芳柏能形成一個強烈的反差,就像是從兩個不同的時代走出來的人一樣。

“原來如此。”羅芳柏若有所思,隨後感嘆道:“看來廣西之戰後,立刻就要進攻雲貴了。難怪要安定軍心,檢查錢糧。”廣西還好打,難的是雲貴,地形地勢比之廣西還要複雜、崎嶇。復漢軍戰鬥力再強大,短期內也是難以結束了。如此情況下,安定軍心就是必須的了。籌備錢糧軍需物資也是必須的。

相對於整個廣東,嘉應是個窮地方,不然不會有那麼多的嘉應人流落南洋了。

所以越是窮困的地方,越是人多地少的地方,當地民衆在復漢軍大勢已成的情況下,就越有參軍的**和激情。

惠州、潮州和廣州都是富庶之地。嘉應能跟它們三地並列第一批次,那就是因爲嘉應參軍的人數多,軍屬多。

第一批新兵馬上就要補充進部隊了,這個時候軍屬的待遇和軍功田等等政策,必須處理好。

而同時的,嘉應府的地勢相應閉塞,這地方四周全是山。它與潮州、惠州的分界線就是一溜兒的大山組成。西北是贛南,北面與福建的上杭連同,也只是一條不算寬闊的土路。所以《嘉應日報》在這裡發展的非常迅速,越是閉塞的地方對於‘新聞’就越感興趣麼。

隨後的兩天裡羅芳柏陪同着江戊伯走訪了多個軍屬村,還全部是經過了住房改造的軍屬村。這個住房改造,就是軍部推出的新一項軍屬福利政策,就是標準住房。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所有的房屋都是左中右三間正屋,外帶兩拐角的廚房和雜物間,再加上院子和圍牆。

江戊伯跟着羅芳柏吃吃喝喝,也不管別的地方,嘉應官府是不是正忙得焦頭爛額的打補丁。反正過幾天后檢查組就到了,嘉應能通過檢查,那是嘉應知府要頭疼的問題了。

……

出了正月,魯山朝堂上一片****,一個問題被陳鳴正兒八經的提到了衆人眼前——遷都。

這事兒,陳鳴已經跟他老爹有過溝通——毫無疑問,必須是南京。眼下這個時間段裡,再沒有比南京更適合作爲陳漢都城的地方了。

這個地方對於眼下的陳漢太有象徵意義和政治意義了。絕大的政治財富是陳漢無法割捨的。

但是遷都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

首先南京明皇城的修繕要提上日程,再有各處政府機構遷移到南京後的辦公地點,以及大小官員的住址。

現在可不是太平盛世,滿清的粘杆處就猖獗的活動在南中國各處地方。南京那裡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肯定是滿清的重點佈置之處。

之前的時候兩邊就多次交手。

所以陳漢官員的住址必須要集中,安全起見。而如此一來爭論就大的多了。

倒是遷都南京的議題,並沒什麼人表示反對。南京那裡的局勢是有點小危險,可再危險能比得上當初的魯山麼?

對比那點小危險,陳漢遷都南京贏得的將是一筆巨大的政治財富。

何況把都城定格在南京,這本身也表露着一股‘北伐’、‘進取中原’、‘大一統’的決心。否則的話就該學南宋了,定都杭州。

雖然歷史上定都南京的朝代,多命不長久。可不還有朱元璋這個高大上的例子麼?而且朱元璋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寓意和政治財富是太巨大了。

然後再接着就是四月裡就要舉行的第二次科考了。早在年關前後,就開始有報考士子陸陸續續的匯聚到魯山縣城。年節過後,魯山的物價還有住宿費,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持續走高,就是因爲大批士子匯聚於此的原因。據統計,現今的魯山城池內外已經有超過千人的士子抵到,最終匯聚的報告人數會達到四千人!

貢院已經搬離了小縣城,在昭平湖邊上修了一座全新的考場,是一個足可容納六千人考試的大考場。

陳漢纔開國麼,科考舉行的頻繁一些,除了今年,明年也要舉行。而且明年的這個時候,陳漢朝廷也不見得就能完成遷都。

關於這一科新科進士的官職級別問題,陳鳴也沒堅定的跟科舉支持方硬頂到底,但他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態度。就是反對給新科進士過高的官職,認爲這些進士應該從八品、七品小官做起【陳漢官職——知縣是五品】。還拿出了確鑿的真憑實據——上一科的進士,到現在也一年多的時間了,這陳漢第一批被取中的新貴們,據統計因貪污受賄被判刑革職的有五十七人,因能力低下,碌碌無爲而影響工作被貶職或罷免職務的有六十四人,主動辭官的有二十九人,病退等等以‘身體原因’請辭的有十六人……

算算有多少吧?

那一科總共取中的又有多少人?

而餘下的百多人裡,考績能得到中等評分的只有三十五人,中上評分的十四人,上等評分的五個人,上上評分的人更是才兩個。這成材率也太低了是不是?

杭州城裡,彭忠瑞嘆息着放下了手中的《中原日報》。這上面有劉文撰寫的一篇文稿,就是以第一科進士的‘成材’比率也宣揚‘進士’高官低能論的,要求降低新科進士的品階,從唐時舊例,讓進士打佐官小官做起。步步高昇,如此方能‘宰相起於州部’。

重點注重基層的磨礪和實踐鍛鍊。高叫着‘人才是從基層培養出來的’。其舉出的實例就是第一科進士那非常不光彩的數據。當然《中原日報》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反駁的文章,署名是彭忠瑞的好基友陳崗。陳崗在文章中直言第一科進士的‘成分、質量’有問題,決不能代表廣大士林學子。

彭忠瑞很嘆氣,因爲他跟劉文打過不止一次交道,深知道劉文是誰的人,也知道他的墨水有多深。以他的本事根本就寫不出這般的宏篇大論,這是有人在背後給他捉筆。而支持劉文這麼幹的人,無疑就是陳漢朝中威名赫赫的太子爺陳鳴。

如果說陳崗一直是陳氏一族中‘儒家正統’的代表人物,陳鳴就是‘陳漢新政’的代表人物了,那是真正的位高權重,聲望威隆。而陳崗手中的實權卻是連劉文都有不如。

對陳漢瞭解越深,就越能明白陳鳴那牢固不可動搖的地位。將來天下有這麼一位對儒家不感冒的人物在,儒家還能討的好麼?

就彭忠瑞所知,秦大成、袁枚等人正在沈國貞的撮合下,倒騰着一門所謂的‘新儒’。但是內容思想混亂無比,什麼普及教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啊,六藝、六德、六行啊,等等。

彭忠瑞看來,他們這就是離經叛道,欺師滅祖,不當爲人子。

一門儒家學派的誕生是那麼容易的嗎,那必須是要經過無數先賢薪火相傳,不斷地夯實、積累、整理、梳理、貫通、融合,而得出的。豈是幾個人‘閉門造車’,完全依附上意而來的?

彭忠瑞對‘新儒’嗤之以鼻。

可另一方面他卻又不得不對儒家的未來趕到擔憂。

往昔的唐王明清,歷朝歷代,不管是不是內法外儒,全天下學的都是儒學的。沈括。郭守敬牛吧?律法、天文、水利、農桑等等,卻全都是儒學士子觸類旁通,而不是有單獨的法學、天文學、農學。

可現在的陳漢,司法獨立,法學來日必興;計數獨立,數學還會牽連到外貿經濟,大興已經勢不可擋;再有水利工程學,天文學,以及正在冒頭的農學,魯山不是正在籌建農學院嗎?還有欽天監。

很難想象以後司法方面的官員會以儒家學子自居,那些計數、水利、天文、農桑等等方面的官員也肯定不會以儒家學子自居。可這些人在陳漢體制中的份量卻在不足的加重,再加上軍隊,儒將這個詞也正在迅速褪色。

彭忠瑞在這邊爲儒家的將來感到擔憂,魯山的陳鳴卻正在爲糧食署【升格了】和財政部以及後勤部統計的各方面數據感到小小的擔憂。

就陳漢現下的家底——對照了今年的財政預計,那可真的支撐不了幾年了。

“似乎該把內陸的交通規劃暫停一部分。”

除了半個福建,復漢軍現下幾乎統治了整個西南,廣西還有一部分沒有拿下。漫長的海岸線,各地方許多港口都需要修築,大批的戰俘都應用到這方面去了,內地的交通線就必然要暫停一些了。

而且交通部最近提出了——鐵道計劃。就是馬拉火車。陳鳴早早就給他們吩咐過的項目。現在一應技術都有了比較完善的儲備,經過試驗,不管是費用還是響應的馬匹、人員、站點配套,都有了比較精準的估算,交通部就正式提出了這一計劃了。

陳鳴的打算是把這馬拉火車軌道直接跟未來的火車軌道結合的,但現在看修築一條馬拉火車軌道的成本和響應的配套設施,真的讓他呲牙帶咧嘴了。這一計劃只能擱淺,就復漢軍現在的財力物力,還有國內的安全環境,根本不適合這種交通線的修築。

“這玩意兒只能用在碼頭和礦區。”陳鳴對着交通部的人說道,一邊止不住的可惜。

“此鐵路快捷方便,轉運量遠勝過馬車。但耗資也確實巨大。”執掌交通部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陳鳴的大舅高鵬起。

他手下的權限不僅僅是陸路交通,還有內河航運,外海運輸,各處碼頭,甚至是海防工事。雖然交通部給外人的感覺很像原先的工部。

時間已經要到中午,陳鳴當然不會讓大舅離府,讓廚房多加幾個菜,留高鵬起用過了午飯。

……

後院裡,李小妹也剛剛送了姑母。說是她姑姑,實際上是表姑。可現在李家人不在,這表姑竟也快要變成親姑姑了。

今天中午她也留了表姑吃飯,但這飯吃的很不是滋味。不僅她表姑臉色不好看,李小妹也半點胃口沒有。所以吃了飯,她表姑就立刻告辭了。

李小妹看着表姑一行人的背影,心中不免嘆了口氣。“看來自己是真的把她們的心給養大了……”今天表姑上門,竟然是想通過李小妹往府裡送女人。

因爲李小妹久而無孕麼,按照她表姑的想法,那就應該張羅人了,讓手下的丫鬟或是別的人什麼懷上身孕,好來爭寵固寵。她表姑倒也知道自家女孩沒那份姿色,卻是她表姑父一個生意場上朋友的侄女。生的花容月貌,細挑身材,婀娜多姿的。

李小妹氣的差點笑出來了。要不是她表姑張了口了,她還真不知道自己的表姑表姑父都敢有這麼大的心了?

心裡面又氣又苦,要是親爹親孃還在,她爹孃纔不會這樣想呢。再嘆了一口氣,“走,換身衣服。”不是衣裳在吃飯的時候染了污跡,或是粘上了飯味,而是她不想再穿現在的這衣服了。誰知剛一起來,李小妹便是一陣頭暈,身子搖晃了兩下,忙伸手扶住了桌子。

王嬤嬤和身邊伺候的丫頭嚇了一跳,趕緊過來扶着她坐下。王嬤嬤一疊聲地問道:“娘娘這是怎麼了?”王嬤嬤心肝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丫頭急道:“怕是氣着了。”李小妹已經連着號幾天都沒什麼胃口了。今天中午更是隻吃了那麼一點。

李小妹心裡面也懨懨的,但那人總歸是她親戚,“可能是這兩天天氣熱了些,我一向是怕熱的,這屋裡又捂的太嚴實了。沒什麼大事。”年節時候的‘偶感風寒’讓李小妹連吃了十天的苦藥,然後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王嬤嬤勸道:“還是叫大夫過來瞧瞧罷。”沒事最好,若是熱的原因,就通通風,透透光。

“那還不趕快去傳御醫?”陳鳴的聲音傳了進來。他送走高鵬起,就着人問起後院的事來,聽說李小妹表姑一行已經走人了,就知道事情可能有不對。趕來走到門外,正好聽到王嬤嬤的話。

李小妹一扶額頭,這下不叫大夫也不行了。(未完待續。)

第九百零八章 外東北的新生活第七十七章 山大王第二十章 小南溝現貌第九百八十七章 沒有仁義,沒有道德第九百三十八章 阻擊中國?第八百三十六章 俄軍投降了!第五百零九章 斬人頭,祭明十三陵第六百八十一章 警官,我要報案第八百一十七章 位面之子,氣運之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暖暖的靡紅第五百六十二章 俄羅斯人的命根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了這個國家,爲了這個民族第六百七十五章 同年不同命第二百五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二百一十一章 耶穌會的傳教士第六百八十一章 警官,我要報案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漢南朝第八百章 這些該死的中國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渡的,西方文明的結晶!第615章 水師到了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二章 當太子不容易第八百六十三章 陳鳴的‘考覈’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膽量!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坑人第二章 辮子戲真他麼的假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北震動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國人不走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央軍校第一百六十章 旗兵棉甲第六百四十一章 東方帝國第九百五十六章 中西談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萬國來賀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陳鳴的‘意志’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罪了又怎麼滴?第七百八十七章 英國人搶劫了圓明園,中國人火燒了整個倫敦第六百八十七章 黃勝關茶馬貿易所第九百五十四章 陳鳴不是雷鋒第三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他也想當英雄!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九百三十三章 中國的爆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戰爭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發生的改變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國內的反對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速殺我,速殺我……第一百一十八章 野戰第八百九十章 醜陋的英國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是一個搞兼併的好手!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是中國人,我就驕傲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肢解沙俄,河蟹出沒第六百八十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諭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長子的親事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第九百三十七章 中國?這裡是歐洲第六百三十三章 邪教不能容忍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後記4 《泰晤士報》頭條第六百七十九章 財政赤字第六百零三章 要做聖人了第四百十一章 要的是狗,不是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金山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威脅,這是搶劫!第三百七十八章 誰是自己的人的第五百零一章 天命所歸第六百九十二章 天兵煊赫,天數已定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百二十四章 替死第六百六十章 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第九十六章 殺手鐗第七百三十六章 科技進步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后家的一舉一動第二十八章 關家第五百零六章 哪那麼巧?第六百七十四章 左派,右派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打,嚇唬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處,血滴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中國式的內鬥第九百一十四章 拿破崙的崛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頭第六十九章 敢逃跑的,一律皆斬!第五百九十章 兩宋與漢唐的差距……第九百一十九章 英國人的驚訝!第六百七十九章 財政赤字第八百零三章 封國在哪裡啊,封國在哪裡?第三百零五章 苦逼後記 1、共濟會的破滅第五十五章 原來是暴民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西亞病夫與東亞病夫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李琨自斬!第九百四十章 勇氣!第一百九十一章 碎掉的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