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激流

【感謝‘酷愛風行’1000幣打賞,感謝‘允茹我芯’500幣打賞】

夜色降臨。

宜昌城已經陷入了沉睡之中,屯駐這裡的萬多復漢軍悄無聲息,整個城池市井似乎已經恢復了過往的秩序。

陳鳴住進了宜昌道臺衙門,後者先前率軍趕赴荊州,然後被石亮領着皆圍武昌,連兵帶人全葬送裡面了。周文覺還做自己的宜昌知府。

進了宜昌城的陳鳴並不急着攻打南津關,他對宜昌以西三峽地段的地盤不感興趣,現在還不是籌謀那個的時候,陳鳴馬上就要南下岳陽了。自從他進入宜昌以來,首先施南土人‘反正’,田氏的田天賜和田茂軍,以及覃氏的覃楚英、覃惠英等人,廣散家產,招募私兵,又勾結施南官府招募的土兵,一舉拿下了施南府城恩施,將施南府的知府、同知、通判、教諭——王繼貴、劉玉成、秦天興等人悉數拿下,田天賜和覃楚英二人親自押解着王劉秦等人,率土兵千人及一批糧草銀錢,北上宜昌。

等於說,施南那個鬼地方,復漢軍沒費一兵一卒,田覃二族就把事情做完美了。

畢竟容美土司與施南土司本就是鄂西諸土司中的魁首,其他的向、彭、譚、冉等大族雖然在按兵不動,卻也不干涉田覃二族的造反。

雍正皇帝的改土歸流,與後世人眼中,與中央的眼中,那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阻擋的浩蕩洪流,可是在這些土司家族的眼中,那是在抽他們的血,掘他們的根!

即使整個鄂西的‘改土歸流’都沒有真的動起刀槍大炮來,可誰會真的認爲這些土司是絕對的心甘情願呢?

施南土人‘造反’的消息傳到北京後,乾隆也好,軍機處和各部院尚書大臣也好,都不以爲意,他們對此早就有心理準備。

“轟轟轟……”

不同於沉寂的宜昌城,南津關下,復漢軍炮兵擡着靈便輕快的臼炮到處亂轉。他們打出的炮彈並不需要多麼精準,只要能落到南津關內就行了,反正南津關一個老百姓都沒有了,連關外的村落都空無一人。

每個炮組只帶八發開花彈,兩個供彈手,打完就沉寂下來,等着炮組的供彈手回去拿炮彈。

臼炮用的開花彈是在繩套裡裝着的,連着一塊的還有發、射藥包,兩個繩套系在一塊,就跟褡褳一樣,一人左右肩頭可各搭下一條,攜帶四枚開花彈。但是不能一個打完了,立刻就回去帶炮彈,因爲戰場上黑燈瞎火,而臼炮是打一炮換個地方,如果不知道炮位停在哪裡,很容易搞亂。

田天賜和覃楚英已經在南津關外瞧兩天了,就看着復漢軍白天用大炮打,晚上用小炮大,一整天裡炮聲似乎就沒再南津關消失過。

這是兩人從沒想象過的戰鬥方式。

當年田明如也曾經給自家土司私軍武裝過大炮、火槍,可那數量太少太少。不少說跟整個復漢軍相比,就是宜昌這一地的復漢軍槍炮,就超出當初的容美土司不知道多少倍了。

而且田明如當初的大炮絕對沒有今日的大炮打的這麼遠,重量也遠遠小於五斤炮、八斤跑。

田天賜和覃楚英來宜昌前就心裡有譜,復漢軍必會藉以機會震懾自己的。可他們還是被震懾到了。復漢軍幾十門大炮和幾十門小炮日夜不停的轟擊,清軍在南津關上也聚集了幾十門大炮,一樣全力反擊,不管打得中打不中。

硝煙瀰漫在南津關,風吹都吹不淨。

雙邊的炮戰讓這兩位土家族人的‘精英’深深地明白,這天下沒有土家人張嘴的餘地,想象一下如此猛烈的炮火落在土家的村寨上是一副怎樣的情景?他們的本錢太小,也太不值一提了。不管是對於滿清還是陳漢,都頂多是那織錦上的添花,多一分漂亮,少一分也無關大礙。

即使陳鳴已經封他們爲施南知府和容美知府了,把之前的施南府一破兩半!

“長江三峽如同天塹,攻之太難太艱。”陳鳴在大軍拿下宜昌的第二天,軍議上就如此道。他不會打長江三峽的,條件太艱苦,如果想入關,他寧可走漢中。眼下的湖北到四川一線,除了沿長江而行,這個時代的中國真就沒一條哪怕是最小最窄的官道。

至於隱藏在崇山峻嶺中的羊腸小道,陳鳴知道是知道,那很多都是私鹽販子用小命趟出來的道道,但絕不適合大軍行進,尤其是越來越倚重後勤運輸的復漢軍。高山大嶺已經阻止了復漢軍短期內的西進勢頭。

南津關就是鄂西的最後一戰。

……

魯山,復漢軍軍部衙門。這所謂的軍部就是原先的兵部。職權範圍也跟北京城的兵部差不多,都是隻管武職選授、處分及兵籍、軍械、關禁等事,不涉具體兵權。復漢軍的兵權完全操於大都督府。

擔任軍部尚書的人是張馳,陳惠的心腹之一。

每個月的開頭結尾都是軍部最爲繁忙的時候,因爲每個月的頭三天,各地的招兵處就會向魯山彙報新兵招募情況,還有各地的新兵訓練營也會向魯山軍部彙報具體的進出情況。

新兵訓練營每個月都是有進有出,然後新兵的分配就不歸他們管了。

這些數據的變化和相應的物資數額變動,軍部都需要有個具體的數據,然後跟後勤部交通。

張弛之前在將軍府辦事,現在登上大任,大錯沒出,小錯是頻頻不斷,沒辦法,誰也不可能一躍高位後就立刻能進行的如魚得水。何況這軍部衙門也是新組建的,之前這檔子事都歸到大都督府下轄了。

——陳鳴是走了,可大都督府還有副都督的不是。

三天的時間張弛一律是不回家的,拿出一百個勁頭,儘可能的完善、精確,然後第四天他還要拿着報表去見陳惠,這摺子要一式三份,軍部留一份,陳惠那裡一份,後勤部一份。

九月初四,成功的戴上了煙燻妝的張弛拿着摺子就直奔漢王府。見了陳惠後,把摺子地上,陳二已經招呼着人拿來一個繡墩了。

陳惠稱王,陳漢也整出了一個類似於內務府的部門——內務處。陳二就是內務處的副總管,提領總管的是七公、九公還有黃老舅爺這些人,那個位置類似一個榮養的職務,而且還只是如此一類職務中的一個。辦實事的還是陳二。

陳二現在有個大號,叫陳鍾盛,還是陳惠給他起的。因爲漢王府內沒有太監,所以陳二現在依舊當着他的‘大內、總管’。

據李小妹對陳鳴說,那陳二自從當上了內務處的副總管之後,就戒酒、戒菸、戒肉和戒蔥薑蒜等一切刺激性調味品,只吃菜,因爲吃葷體味重,而且吃菜還都是在晚上吃。中午的時候只喝茶就點心,因爲怕牙縫裡有菜絲,怕口中有異味。甚至連喝水吃點心都不敢放開肚子的吃喝,怕伺候陳惠的時候來了屎尿……

陳鳴也是服他了。這種人點亮的天賦就是伺候人!

就像乾隆身邊的大太監吳書來一樣,傅恆也不會輕易的得罪他,張弛也對着陳二笑着。卻不知道自己一臉的疲憊,臉色發白,兩隻熊貓眼,再加上本身面相就長得很一般,這一笑就跟鬼兒似的。也是陳二的心理強大,纔沒失態。

一屁股坐在繡墩上,疲倦從張弛的四腳鑽到肉皮裡、骨髓裡,剎那間他的肢體,他的骨骼,都軟綿綿、輕飄飄的了。張弛的樣子看着就顯得極疲憊,軟弱無力,身子坐得那麼低,好像腰板都要塌下來一樣。明明坐一個繡墩,卻硬生生的做出三分癱在了這兒的感覺來。

“黃安一帶竟然有八百餘人入伍?”陳惠驚奇的道。上個月他還記得黃安縣只是百多人而已。就這在黃州府裡便已經很耀眼的了。

“大王,大都督府上個月把幾個軍功田莊放到了黃安、麻城,這效應……”是立竿見影的。這個月各地參軍人數是集體爆發,而不是單獨的個別府縣。但身處大別山南麓的黃安是受影響最大的地方。那地方人多地少,看到軍功田莊,看到實例後,民衆爆發出的激情簡直超出想象。

張弛和坐在上首的陳惠都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這個縣的名字被兔子改作了紅安,在21世紀中國可是赫赫有名的將軍縣,老牌的紅色根據地,自然的也是出了名的窮地方。

貧窮的地方歷來就是出強兵的地方,大別山就是一座寶庫,只要用心開發,呵呵,只這裡出來的強兵就足以讓復漢軍馳騁天下。

“東路的下鄉工作隊是不是還在黃州?讓他們不要急着去武昌,在北邊的黃麻幾縣好好地轉一轉,用心努力,好好地宣傳,好好的宣傳……”

正八月一個月,復漢軍各府縣收錄的報名新兵合計有六千人,同時新兵訓練營出來的新兵有一千七百人,陳惠稱王后的兩三個月裡,復漢軍的兵力還一點點在增長。現在藉着給各部隊補充兵力的藉口,還能繼續的調整,再調整……

陳鳴設計出的軍功田,就是一種另類的‘打土豪分田地’,只是土豪全是陳漢政府,陳漢分給下面士兵的田地全是它的官田,而分田地的對象也縮小到僅僅士兵這一個階層。可這帶動起來的激流就已然不可小覷了!(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六章 彈幕鼻祖是乾隆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漢南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違背認知第五百四十三章 旗人的日子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五百九十一章 看大戲的南京市民第八百四十五章 迅如疾風一樣的逃跑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他也想當英雄!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四章 兩個日本,兩個國王第五百五十二章 壞良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奸細內應到處都是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軍校的路上第一千零八章 美洲游擊隊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前轉進賣隊友第六百五十五章 朝鮮要內附第九百二十七章 六角炮+米尼步槍=什麼?第二百一十一章 耶穌會的傳教士第八百八十六章 陳漢的權‘二代’們第五百三十七章 從西南到東北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引爆美利堅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屌你老母啦,你個撲街仔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族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縣城第四章 逼格很高的骨瓷第七百七十九章 環太平洋聯盟第七百八十四章 先生,你要發財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投降,就殺光!第六十六章 綠營兵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609章 焦急的法國人第八十九章 隊伍的壯大第八百七十三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八百四十六章 燙手的厚禮第六百七十三章 另外一波看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狂熱中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陳鳴‘濟’天下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要給忽悠瘸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耶穌會的傳教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阿彌陀佛第七百四十三章 太皇太后第一百七十二章 掃蕩南陽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麼作死的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老綠教,照狠裡殺!第一千一百零五十章 英國大使的美好願望……第七百二十七章 朝鮮版陸放翁,消弱版人大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前轉進賣隊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不同於‘中國’的中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元教鄭之倫第七十章 三個混賬第二百八十五章 八旗健兒,保我大清!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掃蕩南陽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天堂’第一千一百零二十六章 分瓣梅花 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中國?這裡是歐洲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局面亂了,奧斯曼的求援第七百零五章 南京來的精英第七百五十四章 懵逼!東方的智慧……第五百二十六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魔解體大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九十七章 一戰之力第三百九十五章 此敗非戰之罪!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上利器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清需要時間第七百三十三章 血腥第六百八十七章 黃勝關茶馬貿易所第三百五十九章 撲火的飛蛾第一百七十章 乾隆的怕第二百三十五章 地無分南北,人無分滿漢第六十六章 綠營兵到第八百七十八章 勞改們的權利!第八百九十章 醜陋的英國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前轉進賣隊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現今的中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北震動第四百八十八章 喪師誤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燙手的厚禮第七百八十章 ‘養狗’和割皇室的肉!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麼作死的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圖林斯克戰鬥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擔心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清復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倫敦八旗的日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扯後腿……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漢南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屬村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處,血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