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魯公 龍套出場

漢陽知府衙門,陳鳴還沒有收到陳啓的戰報,外頭的雨已經停了,太陽都出來了,那南岸部隊有沒有圍殲了石亮軍呢?陳鳴還沒有接到戰報。

但漢川和孝感的軍報送到了。

兩路隊伍很輕鬆的就抵擋住了清軍,別看河南清軍和川軍來的這麼迅速,似乎氣勢洶洶,實際上都是外強中乾,他們軍中連一門拿得出手的大炮都沒有。

阿桂是來的太快,後勤輜重都扔在了歸德、開封,南下兩萬多人,也僅僅是兩萬多人,連糧食都是就地籌集的。

川兵呢?馬銘勳手中的大炮全丟在了黃陂,荊門的幾千川兵倒是有幾門大炮,後續從四川開出的川兵援軍也有幾門大炮。荊門的川兵最初倒是推着大炮來安陸與馬銘勳匯合了,但馬銘勳受到阿桂嚴令後,急提兵馬殺奔漢陽府,大炮全都在安陸了。他還敢走水路運輸不成?當復漢軍的水師戰船是擺設嗎?

所以這兩路清兵人數不少,攻堅能力則弱的一逼。

川兵的士氣尤其低靡,只對着漢川發起了一次進攻,被那裡的復漢軍用大炮【十二門,兩個隊】、臼炮一陣猛轟之後,留下了幾百具屍體,就徹底的不敢進攻了。

河南下來的清軍戰意還充足一些,可他們要面對的是第一旅,還有陳鳴加強過去的一個炮兵營,兩次進攻都在大炮的轟鳴聲中飛灰湮滅,開花彈、霰彈,特別是後者,完全是對付步兵的大殺器。

陳鳴一點都不擔心那兩路部隊的戰況,就像他不認爲武昌城下的戰鬥復漢軍會敗一樣,反而下令要兩路軍都粘着清軍,尤其是漢川的部隊。不能讓川兵再次逃之夭夭。

武昌這裡,快着三五天,慢着七八天,就能解決戰鬥。大軍順着水路殺到漢川,人馬輜重全都能輕鬆抵到,陳鳴可不願意再放川兵一馬。

之前馬銘勳不退往漢陽,而西逃了,就很以外的讓川兵逃過一劫。這回他可不想再便宜馬銘勳了。

武昌城下的戰鬥,就是赤果果的冷兵器搏殺,炮戰只是錦上添花。肉搏戰就是消耗戰,雙邊的士氣都在嘩嘩的往下掉,區別是清軍掉的快,復漢軍掉的慢。陳鳴很自信自己手下軍隊的戰鬥力,他相信自己的隊伍能夠將武昌的守軍耗垮,拖垮,讓他們再也鼓舞不起來一絲一毫的鬥志。如此等到復漢軍殺到城牆下的時候,守城清軍民勇該都不會再有巷戰的勇氣了。

上午10點,他收到了一封暗營遞上來了他老爹親筆信。這封信的內容跟現在指揮部裡的氣氛是那麼的不相符合,瞧得陳鳴也輕鬆了很多。

信中,陳惠已經在考慮是稱公呢還是稱王的問題了,對比稱公,陳惠覺得還是直接稱王好。有了明末那一個個草頭王做‘先烈’,稱公就顯得太小家子氣了。陳惠覺得稱王好,漢王!

然後他就談到了稱王大典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還有復漢軍的官體,再有他——陳鳴的封號,陳惠想給陳鳴封公,雖然不很直接也比較明確的確立他的儲君地位。

對於這個問題,老家的一幫人意見就不一致了,主要分兩撥。一撥人說要稱‘魯公’,這是起家之地,有很大很直接的紀念意義;另一撥人的舉‘鄭公’,因爲魯這個字不管之前怎麼樣,現在一般都指山東了,而魯山追根溯源,是當年春秋時鄭國的地盤,當稱鄭公;

結果支持‘魯公’的一幫人噴‘鄭公’的支持者沒文化,夏、商時,魯山縣初稱魯,後改稱魯陽,成爲魯公名正言順。兩幫人鬧得不可開交。

陳惠這封信就是要把情況給陳鳴說一說,想讓陳鳴自己定個主意,然後就是關於官體問題,這是要整個系統,脈絡清晰,能覆蓋民生軍政各個方面的。

陳鳴看了這封信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這老爹還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自己說要拿下湖北,溝通豫西南,解老根據地之難,他也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稱王稱公了。陳惠真真就考慮起這個問題來了,哪怕現在武昌之戰還沒個結果,戰鬥正進行到要緊關頭!

陳惠跟陳鳴很不客氣,這封信上還提出了要銀子,要糧食、鹽,就個人問題,還要好面料,要好繡娘。陳鳴大軍掃蕩了東南,缺什麼都不會缺銀子。而南京、蘇州、杭州是滿清的江南三大織造府所在,有着整個中國最好最貴重的面料和繡工最好的繡娘。

陳惠要稱王建制,要有吉服啊,且老祖母黃氏,老孃高氏,還有陳鳴自身和李小妹的,甚至是小陳鼎的,都要有一連串的吉服。陳惠現在看不上魯山的繡工了,他也知道陳鳴掃蕩江南的時候從南面摟了不少好繡工過來,這樣的大事,自然要用最好的了。

至於銀子什麼的,那本身就是陳鳴要交到將軍府的。除了進財政部外,還有一部分要進陳家的內帑。當初陳鳴掃蕩豫南,縱橫鄂北,也給陳惠摟了不少的錢。可一年多時間,銀子都在嘩嘩的流水一樣開銷,上百萬兩銀子是很不少,可在幾萬大軍和日益擴大的官員系統,以及人數更多的煤鐵工業系統面前,能頂什麼用?

“大都督,咱們就是在魯山起家的,誰知道鄭國不鄭國的。我以爲,大都督當稱魯公。”

“魯山是我軍兵興之地,當以魯爲號。”

劉武等身邊人紛紛獻言,這些人到多是認爲‘魯公’更爲合適,同時也恭喜陳鳴,得了這個封號後,他儲君的位置就名正言順了。

至於官體,這些人就發話不多,更不要說還有各類法律典章要規範,這是一個大工程。

“咱們復漢軍好像還沒人能提綱挈領,如蕭何、李善長那般服衆,定一國之典章法度自然就有的草草。這事兒定會有很多人蔘與進來。”整個復漢軍興起一兩年時間了,而文治上給人的感覺還是欠缺的很,這次典章法度中又有陳鳴摻和進來,他現在的主張可以用‘民本’思想來形容,但這只是他自己說,讀書人可不認同。些許聲音還都是在他打贏了蘇北決戰後才響亮起來的。那麼這套典章法度新鮮出爐之後,怕又會被全天下的士紳噴的沒臉沒皮了。

衆人恭喜陳鳴,退下去後,陳鳴身邊就只剩下劉武。劉武給陳鳴端了一杯茶,道:“大都督何必爲此事擔憂。聽說左右軍師等宿老,如今人人都養着不少幕僚清客,他們如果要參與進來,可不正好人得其所,才適其用。”甭管那些幕僚清客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水平,反正能用。這些宿老的聲音只要能發出就行,管不管用就是另外一回事。

“好,這句話說得好。人得其所,才適其用。”這八個字引起了陳鳴的感慨,復漢軍打回湖廣,就準備不再放手湖廣了,黃州已經在拉架子了,其中一些官員的資歷,真的……,拿不出手啊。“事實上這民間有才華的人多的是,只不過之前沒有被放到好的位置上罷了。就像九江的那個蕭樓,現在在湖口乾的就很不錯麼。能擺平湖口地方,徵召上千民夫上前線轉運物資,挖掘戰壕,修築陣地,而縣鄉無有不穩者,這樣的官就是能吏。

之前他給姑塘分關的監督曹傳德當師爺,也只是一個通文墨明算理的普通人,現在在知縣的位置上就乾的如魚得水。”蕭樓當初在姑塘分關上,跟商人還有關上的老油子天天打交道,官私勾結,陰陰私私的看過太多太多了,算計上陣的不差那些老手。復漢軍拿下九江後,蕭樓躲在鄉下不露頭,倒是蘇北決戰之後跳出來投靠了九江復漢軍。很快就被拔爲知縣,在湖口縣乾的真心不錯!就是這樣迅速便嶄露頭角的人太少了。

“還有福建興化【即今福建省莆田市】的那個陳杰,年紀也纔剛剛雙十麼,起於鄉梓,百十名鄉人起家,卻在幾月裡連敗天地會義軍,現在已經被滿清封做莆田縣令。手下鄉勇增長到了兩三千人,這不比福建那些都司、參將、總兵的更有用嗎?”很有用兵的天賦,“可天地會起義之前的陳杰他呢?只鄉間一窮秀才而已。”

說真的,陳鳴對陳杰這個本家都刮目相看,也曾經派暗營去聯繫他,但派去的人被割了鼻子耳朵逐了回來,陳鳴也就死心了。但不能否認陳杰確實不錯。聽說他現在還改了字,叫做滅賊,這就是妥妥的死敵了。搞不好這人還能成爲陳友定第二呢!

說起這陳杰來,陳鳴想起了自己手下還有個叫唐飛鵬的人,跟陳杰是老鄉,莆田人。只是這個唐飛鵬骨頭就軟多了,見風使陀,操的一手好船。天地會義軍殺到莆田之前就跟復漢軍暗營有了聯繫,保住了一家富貴。現在他被陳鳴派去日本,因爲唐家是福建的海商麼,當然不是啥大海商,但在日本也是有幾個關係。陳鳴對日本是不懷好意,就人盡其才,直接插手派唐飛鵬去了日本,先在那裡潛伏着。留他父母親族在手,放他帶着兩個美妾和幾萬兩白銀逃亡日本。也因此他才記得住唐飛鵬的名字。

“…若夫瑩淨之姿,輕明之質,風雅交證,方圓間出。臣萬分之中,無相如之言。所見者藩溷槍吹,**掀空。雪不斂片,飄飄在中。污穢所宗,馬牛所避。下下高高,雪爲之積。至若漲鹽池之水,屹銅山之巔,觸類而生,不可殫言。臣所以惡其不擇地而下,然後浼潔白之性焉……”

陳鳴突然背起書來,劉武眉頭擰了擰,記起來了:“大都督說的是《後雪賦》?”劉武隱約覺得熟悉。

“就是唐羅隱的《後雪賦》。”陳鳴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正好碰到南京下雪,就記了下來。

“這雪花從空中輕輕的飄下。一樣的雪花,因爲落地點的不同,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的落在高山之巔,成爲萬載不變的晶瑩。有的落在湖海小溪中,融化成爲潔淨的水。有的呢,與塵泥攪和在一起,任人踐踏。還有的,落在了臭水溝裡、廁所裡,不論它原本的性質如何,都一樣變得污穢不堪。”

“蕭樓、陳杰就是如此。你家都督我也是如此。甚至說你小子,也是如此。”

“咱們要是出身高貴,但凡有一點點的才能,就能脫穎而出,身居高位。有富貴榮華了,誰還愛貧窮低賤?”

羅隱的《後雪賦》它說的就是人、人生。雪,只是一個用來比喻的載體罷了。而且這雪花與人出生後來到世間還真的很相似。但陳鳴覺得這雪花就是民間的英才,它落到泥地裡、污水裡,身份低賤,無有出頭之日,任人踐踏不肖一顧,久而久之就真的跟淤泥爲伍了。那麼自己把他們換到雪山之巔,給時間給機會,培養培育他們,他們是不是就一樣可以變爲萬載冰晶,煥發出萬載玄冰樣的奪目璀璨呢?

不一定非要是蕭何、曹參、周勃這樣的大才,只要有他們兩三成,甚至十一……,或者出幾個李巖、宋獻策、牛金星也行啊。自己也不要他們一下子就光輝璀璨,亮瞎人眼,陳鳴可以等。(未完待續。)

第七十七章 山大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背鍋俠第一千零三十章 中國人的自信!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美派遣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八百五十九章 捅死了十七個老毛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族衝突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九章 科林伍德的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亡馬來之二十一條第四百一十二章 那還不快傳御醫?番外 清穿女 了結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要遷都第九百七十五章 安置黑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苦逼的爹,苦逼的祖宗第619章 皇后第五百八十二章 使臣之死第七百一十七章 資本力量的覺醒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陳鳴‘濟’天下第一千一百零七十八章 中國新時代第四百八十八章 喪師誤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恥大辱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賊之事艱難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國大業第九百四十四章 陳漢的份量第四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對不住你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整軍備武第四百七十九章 陣前轉進賣隊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種之爭,文明之戰……第九章 統一戰線第六百二十三章 給洋鬼子當狗的下場第一百零一章 贖城之費第八百七十一章 陳氏悖論!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是中國人,我就驕傲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帝在造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金山第七百三十九章 宗室紈絝第一千零九章 真是神一樣的自信!第六百八十六章 陳鼎請客第六百七十九章 財政赤字第八十九章 隊伍的壯大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混在江南第二百六十六章 神機妙算第四百零五章 九州生氣恃風雷第七百零五章 南京來的精英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變化第二百四十四章 就是夷族第三百零六章 拉攏民心第616章 中國人的野心比魔鬼都大第三百九十三章 水師有動靜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環太平洋聯盟第六百八十章 權貴子弟第九十九章 萬馬齊喑第一百三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章 世界的認可……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熱的民族分子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擔心第五百五十章 大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國演義’第二百九十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一百七十章 乾隆的怕第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零四十章 陰暗中的‘殺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路對決第五百零一章 天命所歸第二百八十八章 排槍擊斃 終第九百四十八章 日本什麼都能‘賣’第二百九十七章 奔頭第二百二十四章 傳朕的旨意第一百二十章 甩鍋的宗緯峰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頁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屌你老母啦,你個撲街仔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老綠教,照狠裡殺!第八百六十五章 不投降,就殺光!第五百七十七章 重獲新生!第八百六十六章 名將凋零第二百八十四章 狂轟濫炸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一百六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八十五章 淚珠都要掉下來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入境管理條例第六百零四章 中國人太浪費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火星撞地球第八百一十八章 北巡第五百五十二章 壞良心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二百八十章 狗韃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朝鮮版陸放翁,消弱版人大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編第五百五十二章 壞良心第八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意志不容違背啊第四百三十章 復漢軍必須勝利!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軍校的路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內閣大臣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夏好盟友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國人這是在嚇唬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