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府的逼格!

【感謝‘從龍’‘三千輪迴發如雪’588打賞,八點後還有一章】

任何人都痛恨背叛者。乾隆對於背叛者的手段很嚴厲,他的意思也很明確——荊州被俘一應旗人非國族也。也就是不再承認這些‘未能死節的忘本之人’是旗人了。

但荊州八旗是不是旗人,是不是真正的背叛者,乾隆一個人,或是說乾隆和少數八旗王公大臣們的看法並不能代表所有旗人。在北京城百萬八旗子弟的眼中,荊州旗人被俘了,那也一樣是旗人。因爲他們都心知肚明,這樣的災難如果落到他們的頭頂上,他們也狠不下心來自我了斷了。

紫禁城裡傳出來的旨意讓整個北京都變得騷動,變得不安。

不管乾隆他怎麼去粉飾去說,全天下的人,旗人也好,漢人也罷,看到這一道旨意之後都能清晰的明白,乾隆爲了他的江山,徹底的將荊州旗人給拋棄了。

這對整個清廷的威嚴和威儀的打擊都是萬分沉重的。很多人,很多人漢人突然的發現,原來‘高貴’的旗人也就這樣。這對滿天下生民們的衝擊力是很大的,對於皇城根下的百萬漢民衝擊尤其大。連那八旗的些紈絝子弟,整日裡提着鳥籠不幹正事的人,這兩日嗓門都小了。

陳鳴和復漢將軍府的大名卻徹底的傳遍了全天下。也深深地印刻在了全天下人的心中。

滿清對之恨之入骨,民間卻各種看法都有。一些跪舔滿清的道學先生紛紛斥責陳鳴是喪心病狂,獸面獸心。倒也真的影響了一些百姓的看法的,因爲這個時代的識字率太差,太多太多的老百姓大字不識一個,人云亦云。尤其聽秀才舉人的,聽地主宗族的。而這些滿清通知下的既得利益者,對於陳家這個顛覆現在秩序的團體,當然是排斥了。但總有一些‘另類’的人不是?

高竟成在北京城朝陽門裡盤下了一個茶館,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他是高家人。這個時候跑到北京盤茶樓,那自然的也是暗營中人了。茶樓的前主人是安徽人,跟人合夥做生意折了本錢,這纔將茶樓出手。

要知道,朝陽門可是北京城的東大門。北京城中,除“前三門”外,就以朝陽門關廂最爲熱鬧。朝陽門關廂的熱鬧主要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早在隋朝就已開通的這條大運河,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就已經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成爲連接北京與南方各省的一條重要交通命脈。而朝陽門,正是離大運河北端重要碼頭——通州碼頭最近的一個城門。

離京南去的官員客商,或是由南人京朝覲、經商的官員與客商,都要在朝陽門經停。因此,朝陽門下往來客商川流不息,一片車水馬龍之景,各行各業的商人看到這巨大的商機,都爭相在朝陽門關廂開設店鋪。更爲重要的,這裡是漕運糧食的必經之門,經大運河運達北京城的南方糧米,在東便門或通州裝車,通過朝陽門進城,儲存在東城的各大糧倉中。在這個地方經營一間茶館,雖不算什麼大生意卻也難能可貴。

北京內城有九個城門。按方位分又有東西南北四個城區,俗稱“四九城”。在有清一朝,北京城裡有“東富西貴、南賤北貧”的俚語。

蓋貴人多住西城,而倉庫皆在東城。而且東城多有鉅商大賈和殷實之家居住,很富有的。

而西城區是貴人們住的地方,西城的宣武門內外以及西四等處,有許多的王府,住的多爲清朝的顯貴,因之稱“西貴”。南城多爲勞動人民和民間藝人。當年這些人被視爲下賤之人,所以有‘南賤’之說。而北城,因交通不夠發達,影響了商業的繁榮,這裡最貧。

暗營在城南城北城西或許也有暗探,但那都不關高竟成的事兒。他需要做的就是借茶館之利收集消息,外加甄別在京旗人的態度。

爲了在朝陽門裡安下身,高竟成改名換姓,不再是魯山人了,他拿的是洛陽的身份證,當然清朝不叫這玩意做身份證,它叫路引,高竟成是河南府城人氏。陳鳴還爲他取了一個新名——餘則成。沒人知道這個名字代表的意義,在高竟成眼中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名字,陳鳴完全是自得其樂,也就是自嗨。高竟成還有第一年三千兩銀子的經費。

今後的日子裡,餘則成不僅要成爲一個成功的茶館老闆,還要向着酒樓餐飲業、青樓女支館和戲園子方面進發,作爲一個與何華章定位差不多的暗探,將軍府在他身上會下大力氣的。

……

朝陽門裡的這家茶館叫四海昇平,裡頭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裡頭每日彙集的消息很多很多,尤其那些提籠架鳥玩蟈蟈蟋蟀的八旗大爺,一般是很能也敢講話的。

高竟成每天匯聚起來的各類消息都能有幾十條,但被他通過暗線報到暗營然後轉回到魯山和陳鳴手中的消息,最最讓陳惠和陳鳴父子看中的就是滿清八旗子弟滋生的不滿。

是的,對於乾隆皇帝的決策,八旗子弟普遍接受不了。他們雖然是偶爾的發一句牢騷,可彙總到一塊,就顯得扎眼了。而且北京城裡的八旗子弟說道起陳家和將軍府,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到現在的懼意暗生。

雖然這懼意不是恐懼將軍府推翻滿清的懼意,而是陳鳴禍禍旗人的懼意,但他們真的有些怕了。且在言辭當中,也把復漢軍從一開始的蠅頭毛賊升格成了禍害一方的逆賊巨寇。

北京城裡的八旗大爺已經普遍將復漢軍跟羅卜藏丹津和大小和卓之亂放在一起評頭論足了,在他們的評價裡復漢軍對於滿清朝廷的傷害已經僅次於三藩、準噶爾了。而且將軍府搭建了自家的體系,搞出了軍政法三套班子,尤其是在政務這一塊,叫內閣,這格調真高。內閣,那是前明時候的詞了。雖然滿清和南北士林鉅子對於復漢將軍府搞出的新體系紛紛痛斥痛批,但這掩蓋不了一個事實:

將軍府的逼格,上升了!

……

魯山將軍府裡,陳惠、陳聰哥倆坐在一塊,談論的話題正是高竟成傳回來的報告彙總。

陳聰現在是將軍府的別駕,將軍府內閣的三駕馬車之一,這又是漢代的官號了。另外兩架馬車是長史和治中,也就是內閣一正兩副三巨頭,再監理財政部尚書,堪稱位高權重。打虎親兄弟麼,陳惠對於陳聰這個本分的二弟,遠比陳鳴對他那便宜大哥放心。雖然現在的陳崗,陳鳴也很放心。之前動手搞他,那是因爲他頭頂上戴着個秀才的帽子。

有功名的庶兄,即使過繼了出去,在陳家這樣的小家族中對於年幼的嫡子,也威脅太大。家族話語權上尤甚。

陳聰不是將軍之下官職權位最大的人,但作爲陳惠很放心的二弟,一些話陳惠更願意跟陳聰說。

竟然被北京城裡的八旗大爺們看成了羅卜藏丹津和大小和卓之亂這樣的‘禍患’,陳惠是暗自得意的。他和陳聰現在最後悔的就是爲什麼在石亮出兵荊州的時候,他們沒有趁機打下襄陽。要是這個時候襄陽落在了復漢軍手中,將軍府不就可以從陳鳴那裡把兩三萬被俘的旗人接過手來了麼。

陳鳴可以繼續輕裝上陣,繼續帶兵順江東去。將軍府也能最大限度的運用這兩萬多人,即使滿清朝廷真的給這兩三萬旗人除籍,只把這些人當苦力也是不小的收益。

“可惜,真的是可惜了。如果有這些旗人在手,把他們往臨汝一拉……”陳聰嘆聲道。將軍府現在在北面和東面受敵,壓力很不小的。不過陳鳴這個好侄子能想到把這些‘高貴’的旗人當擋箭牌用,也是夠毒的了……

換成一般人,即使對旗人恨極了,也頂多殺光殺淨,再不河蟹的蹂躪之。如陳鳴這般做法,真心是‘禍禍’啊。(未完待續。)

第三十一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九百三十二章 英國人躺槍第五百八十二章 使臣之死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要告狀第一百零四章 危險的苗頭第三百四十九章 真正的考驗從現在開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爲了這個國家,爲了這個民族第七百八十章 ‘養狗’和割皇室的肉!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陳鳴‘濟’天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燒殺搶掠!第七百四十七章 中西北美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第九百三十章 脆弱的城市第三百九十四章 改變世界,改變海洋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二百五十八章 幹,就要幹他們的精銳!第二百二十一章 詭異怪事亂人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火車和輪船!番外 清穿女 了結第一百章 下鄉打秋風後記8 滿地都是王子第八百五十一章 朕就死在這裡!!!第二百六十二章 暗營特科第六百零六章 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酒井君,你的臉腫了麼?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三章 勇士與懦夫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國演義’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八章 陳鳴的忠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對不住你第三百五十五章 風雨會常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這他麼都有留學生啦?第六十五章 聾子瞎子第九百八十四章 做官貴在‘做’第五百零八章 中文四六級第二百七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九十九章 國王陛下萬歲——第二百六十五章 星月教,綠教徒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長子的親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心,絕對叵測!第三百九十六章 陳鳴的小心眼第二百一十八章 混元教首的魯山行第一千一百零六十一章 刺客組織第二百三十七章 士林眼中的復漢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御旨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第五百一十八章 ‘政協’第七百七十五章 英雄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國的好‘前輩’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膽量!第二百七十五章 豐升額第八百四十一章 ‘亡國滅種’我大清第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小插曲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大的勇氣與最小的勝利!第六百二十一章 爲國籍努力的土著第一千零三章 黑非洲的黑王國第三百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勳第七百九十四章 敗家娘們第五百零六章 哪那麼巧?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要遷都第七百零一章 皇后的擔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賞賜第五十五章 原來是暴民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五百七十章 天不亡我第六百二十章 克服一切困難,堅決要完成任務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國的好‘前輩’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鄉工作隊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一百七十九章 泰山壓頂不彎腰第六百六十六章 北美第九百二十二章 被陳鳴盯上的佛羅里達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三十三章 深山藏‘寶’第一百一十六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四百一十六章 ‘我大清’真心牛掰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陳皇帝第一百四十章 捷報傳來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養成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六章 禪讓大典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着勝利邁進第三百八十五章 乾隆的噩夢第五百八十六章 陳鳴的槍第二章 辮子戲真他麼的假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五章 陳皇帝的大美夢第五百九十六章 操縱輿論第七百一十四章 牛頓的‘無知’第一百八十八章 妻兒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二百零一章 已經晚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金質勳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跨越時空的塹壕戰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膽量!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場上的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