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冬去春來一年新

【最後一章公共章節,12點半能開通vip】

臘月二十四。在中國傳統民俗中這一天是掃塵日。就是打掃衛生大清除,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日子。可是乾隆三十二年的臘月二十四,整個湖北都沉浸在惴惴不安之中。

復漢軍帶着兩萬多俘虜和旗人,經過半個月的行程,終於趕到了漢川,整個武漢三鎮噤若寒蟬。但是還好,陳鳴沒有立刻南下進攻漢陽縣,而是派出隊伍在年節到來之前,拿下了孝感、應城、雲夢等地,然後向黃陂起了一次進攻,守衛在黃陂的安徽綠營不戰而退,南下匯入武漢三鎮。

驚慌和恐懼已經完全籠罩了武漢三鎮,雖然復漢軍還沒有打過來,但漢川距離漢陽也就一步之遙,過了漢陽長江對面就是武昌。而偏偏這個時候湖廣總督定長病逝於牀榻,即使定長在是之前就已經不再管理具體事務,一切軍政都移交給了湖北巡撫範時綬,但名義上他還是湖廣清兵的no·1,他的死讓武漢三鎮守軍本就不高的士氣再度驟然一降。更讓武漢三鎮的百姓士紳對於清兵保衛武漢之成功的信心大大動搖。

就在這一片風雨飄搖的時刻,突然大批的江南船隻穿過湖口、穿過九江,來到了武漢三鎮。他們揮舞着銀子收購着漢口鎮、武昌城市面上的布匹、糧食、瓷器、果品,扇、梳篦、氈襪、針、紙等一切貨物,或是提高數倍、數十倍的價格爲一個個大腹肥腸的商賈,一個個滿面驚慌的士紳地主,搬着他們的家產細軟。

只要有一絲可能,沒幾個大富大貴的人家敢留在武漢三鎮。

這一切當然是從江陰刮起來的‘風’了,中國的聰明人多着呢。纔剛剛過了年呢,大批的船隻就已經來到了武漢三鎮,這比陳繼功最初的‘打算’都要提早很多天。

“咕咕,咕咕……”

沒有人現,這些天裡武昌、漢口、漢陽乃至漢川之間,天空中飛着的鴿子突然多起來了。

陳鳴這幾日裡連續收到暗營的飛鴿傳書,漢口和武昌的船隻是越來越多了。已經到了可以收網的時候了。

“要快,一定要快。”陳鳴指着漢口鎮,然後又點在新河鎮,“馬隊從這裡穿過,趕在清兵驚醒之前給我拿下漢口。”新河鎮是雙方對峙的一個節點,清兵在那裡佈置有百八十人。這點人當然不可能用以抵擋復漢軍的攻勢,新河鎮對於清軍來說是一個前沿哨,只要事情不對,他們不需要返利抵抗,只需要坐上船趕緊往回跑就行。

復漢軍的馬隊兵力已經過了八百騎,這還是因爲一些劣馬被撥調去了後勤和炮隊的緣故。拿下了荊州,對於陳開山帶領的騎兵營是一次大補。荊州馬隊的坐騎變成了他們的坐騎,然後太多的不堪入目的劣馬被踢出了隊伍。不然騎兵營早就能過千騎了。

“穿過新河鎮,拿下漢口。”陳開山重複着自己的任務,臉上全是自信。這是馬隊的自信,在中國,不,在整個地球,騎兵似乎就比步兵牛逼。陳開山始終都是這麼認爲的,騎兵營的人都是這麼認爲的,陳鳴也沒去矯正。現在還是18世紀,連復漢軍的步兵自己都這麼的認爲,現在老美都還沒立國呢。

陳開山離去了,陳鳴不去想騎兵營能不能把任務完成的漂亮,新年前後他手下的主力又休整了一個十日,是到活動活動筋骨的時候了。阿爾雅江帶着殘兵敗將已經回到了武昌,四川來的綠營已經進入了荊州府,陳鳴要趕快的將武漢之戰結束了。

冬天要過去了。就像春日裡的萬物生長,復漢軍也需要加快度了。

人數過兩萬五千人的俘虜和荊州滿城裡的旗人,陳鳴當然不準備將他們全殺了,更不會帶着他們‘暢遊’江南。老天爺,從荊州倒潛江,再到漢川,一路上安安穩穩平平握握的情況下,都要走半個多月,這是什麼樣的龜度?

但陳鳴絕對會在全天下人面前將‘旗人’的高貴和尊嚴扯得七零八爛,重重的踩在腳下。

只要拿下了武昌,大軍順江而下,叩問安徽,光顧兩江,遊蕩江南,掐斷運河,陳鳴會讓自己這一部分隊伍替代豫西北的將軍府,成爲乾隆老兒眼中的最大禍患。

如果可能,他還會讓暗營與洋匪多加溝通溝通。洋匪不是西面的洋人,而是指海匪海盜。

有清一朝,中國東南岸沿的洋匪就從沒有斷絕過。

就乾嘉時期而言,朱濆、蔡牽和紅、黑、黃、藍、白、青六大旗幫,以及鄭一嫂、張保仔,陳鳴光記着的就有不少‘英雄人物’。這中間的一些人在乾隆三十二年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出生,但什麼事兒都不是一天做成的。東南各省民衆下海,絕對是有原因的,蔡牽、鄭一嫂、張保仔這些人還沒出生,但六大旗幫呢?東南的前輩洋匪呢?這些總不會少吧?

陳鳴很希望能夠與這些人早日進行溝通。來自後世的他的眼中,海洋的重要性是一點不比6地差的,何況陳鳴的夢想還是那般的巨大,只靠6地可達不成。

陳鳴書案上摞着厚厚的一疊書信,這是打河南傳過來的。冬季的到來給了根據地一個很好地緩衝時間,利用乾隆三十二年最後的那段日子,將軍府全力整頓義勇,暴兵一般將自己的兵力從最初的一萬多人飛漲到了四萬。而且幾乎全部配上了藤鐵甲和質量過硬的刀槍。

可以說將軍府的戰鬥力經過年前那段時間的緩衝已有了一個飛躍式的提高。

現在清兵已經從臨汝、許州、郾城等多面聚攏了過來。雖然大規模的進攻還沒有打響,但天氣只要一轉暖,大戰必起。陳鳴從陳惠來的親筆信裡能看的出,自己這便宜老爹身心的壓力很大很大。

陳鳴能怎麼辦?總不能帶兵回河南吧?

他能做的只有寫信給自己的老爹,要他放寬心,打硬仗打死仗。

起兵這些日子了,陳鳴覺得滿清的綠營不能說全部爛了,跟記憶力一鴉之後的綠營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但這並不是說他們就真的多麼英勇敢戰了。甘陝綠營、鎮筸兵,也就那樣。

將軍府現在有四萬人馬,就抱着拼的念頭,打幾場狠仗,震一震這些圍攏過來的人馬,讓他們看到打仗的巨大傷亡,他們肯定要稀鬆。

第九百三十四章 中國小民第二百七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嘴炮報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最重要因素第六十三章 杯具第六百八十六章 陳鼎請客第四百零八章 太子爺的怒火第五百八十章 中日風雲動第三十二章 完美無缺的丈夫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清需要時間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國內的反對聲!第八百零二章 陳鼎婚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軍歌嘹亮第二百零九章 贖罪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硬懟第六十四章 南陽鎮荊紫關協汝州營第一千零六章 南美新世紀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第五百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反擊!第九百三十五章 日本新遣唐使第七百二十六章 勞動致富,勤勞發家第六十八章 開炮!後記4 《泰晤士報》頭條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把戒尺,一次警告第八百三十一章 這一章真不知道咋起名了第四百零三章 臣等謹遵殿下令!第五百二十一章 國將不國第五百零三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四省兵馬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五章 水師中的‘明日之星’第六百零三章 要做聖人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皇帝第四百八十二章 清軍要跑第四百九十七章 晉商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反擊!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七十章 三個混賬第三百九十六章 陳鳴的小心眼後記4 敞開懷抱到叉開雙腿的距離第八百零六章 大皇子妃第八百六十四章 中國人這是在嚇唬我們!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定海三總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四章 一生再無遺憾第九百七十八章 高級軍官與中低級軍官的不同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約和肥羊第六百三十章 朱濆第九章 統一戰線第七百七十九章 環太平洋聯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是一個搞兼併的好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路對決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可是一場戰爭!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他也想當英雄!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五十八章 李釗的帶兵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皇帝放權第五百四十一章 即嫡又長第七百九十五章 嘎巴拉碗,人頭器……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要給忽悠瘸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另外一波看客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打,嚇唬第一百一十八章 野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的號角!第七百二十二章 皇帝涮‘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津不遠了,北京還會遠嗎?第八百三十章 陳鳴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五百八十一章 箭在弦上第696章 必須要動手術第九百九十八章 拿破崙的花樣作死第七百九十二章 你就是個豬玀第三百零三章 西征第九百四十二章 殘酷、冷血,毫無一丁點仁慈的政治!第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五百八十六章 陳鳴的槍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四章 附庸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舉國轟動第十三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九章 大戰已經點燃!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髀肉復生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間諜無處不在第八百七十八章 勞改們的權利!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縣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內訌第二百一十九章 劍指江南第二百一十七章 雖死而不敢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的號角!第三百四十八章 把湖南的帽子交給湖南人戴第二百三十七章 士林眼中的復漢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插足南洋第四百九十六章 彈幕鼻祖是乾隆第九百二十七章 六角炮+米尼步槍=什麼?第五十三章 顛覆性的震撼第一百二十五章 吊炸天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皇長子的親事第一千零五章 雞皮疙瘩掉了一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恥大辱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種之爭,文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