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小南溝現貌

ps:新書幼苗,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薦。

小南溝。

陳鳴帶着人已經回到這裡三天了,面對陳家開出的條件,小南溝的工匠們毫無抵抗的束手就擒。三個田莊劉文一共招來了87人,進工學的有34個,剩下的53人已經開始跟着師傅適應起了自己新的生活了。

伴隨着新一天的到來,寂靜的小南溝嘈雜了起來。如今的小南溝可不再是昨日的小南溝了,光是新式的鍊鐵高爐就有五座聳立,要不是礦上的礦石供應不上,小南溝完全還可以再起幾座。

目光越過這五座聳立的鍊鐵高爐,再向前看是小南溪邊上一列排列的水車和工坊。水力鍛錘這項技術已經繼鍊鐵高爐之後成爲了陳家第二個不傳之秘。

被水力催動起來鍛錘力道遠超過人力不說,落點固定,並且力道還均勻。同樣一個刀片,用人力鍛錘,再厲害的鐵匠也要大半天時間,而水力鍛錘呢?啪嗒啪嗒,算上鐵條加熱的時間,都用不了半個時辰,而且質量比之人力鍛打的腰刀來只好不壞。

高爐旁邊堆滿了鐵礦石,另一邊的洗煤廠也在開足馬力。中國老百姓是很有智慧的,洗煤廠都不用陳鳴出聲,他們自己就搞出了一個畜力動源來。

小南溪繼續的流淌着,冬天的時候小南溪是不上凍的,不是天氣不冷,而是這裡地勢落差太大,水流快,那就上不起凍來。從村子這裡再向上走,一個不大的水壩已經建成,有了它就可以更好的控制水流了。

“裝料嘍。”

二號高爐隨着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工頭的一聲令下,兩個工人立刻驅趕起騾子拉動鐵索,鐵索沿着滑輪發出吱吱的聲音,將一筐筐焦炭吊到高爐頂上,“嘩啦啦”的聲響,一筐筐焦炭倒入高爐當中。這每一筐焦炭就有一百多斤,高爐一次性就要用去三十筐。

前世鍊鋼,一噸鋼記得三四百斤焦炭就夠了。可是陳鳴倒騰出來的這種小高爐,一噸鐵都至少要一噸焦炭來煉。

除了焦炭當然還少不了一筐筐的鐵礦石。和焦炭一樣,鐵礦石也從頂口傾入高爐,一層焦炭,一層鐵礦石,一次裝填都要花娶小半個時辰的時間。

風箱在畜力的帶動下慢慢轉動了起來,然後就越轉越快,帶動着風箱嘩啦啦響動,巨大的風力經過蓄熱室,吹進了高爐內,高爐內的火苗沖天而起,將四周的人臉映得通紅。

隨着起火時間越來越久,爐內的溫度自然越高,通紅的火陷竄出數尺之高。二號高爐那裡也就跟其他的高爐處沒什麼區別了,彷彿整個爐子都會要化掉的熱度,讓工人們再也感受不到深秋時候的寒冷。

與老式的鍊鐵爐相比,現在的小高爐首先產量上增加了,速度增快了,鐵料的材質好了。所以對比洗煤啊、選鐵礦石啊、煉焦啊等等之前沒有過的麻煩事,陳家人都可以忍受。

五個高爐已經全部在忙碌走,熱浪逼人,爐內的火焰已經變成幽幽藍色,從孔隙中可以看出,裡面的鐵礦石在慢慢的融化。

當今天的第一爐通紅的鐵水順着凹槽嘩嘩的流出來的時候,時間剛剛到黃昏。鐵水就將第一個模具立填滿,自動流向第二個模具,一爐鐵水直到流進第十二個模具,鐵水才停止了流淌。

那一個模具裡的生鐵就至少有二百斤左右。現在的小高爐,一次能冶煉至少1噸左右的生鐵。綜合礦石的出鐵率和時間,如今小高爐一天的效益至少是過去高爐的十倍。

“七公,你這可難爲我了。劈山開礦靠的就是人啊。想提高礦場的產量就那幾個要素,修路和人。修路也是要人,所以你與其難爲我,還不如讓五叔他們從外面多招一些難民、乞丐,悄悄地運進山裡來呢。而且咱們家的糧食,我看以後也不用買了。說不準咱們還要從外面買呢。”

陳鳴小心的攙扶着七公,邊笑嘻嘻的說着話。七公要他想個法子把私礦產量不足的事情解決了,這是嚴重不現實的一個難題,絕逼超出了陳鳴的水平。在滿清中葉,在瓦特的蒸汽機還沒成功的戲院1765年,打死陳鳴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糧食早就不往外賣了。咱家在魯山和汝州的三家糧鋪,都改成雜貨鋪了。”七公臉上也全是輕鬆的笑,給陳鳴說了一個他還不知道的消息。“招難民、乞丐倒是好想法,比買人好多了。保險。只要咱們小心一點,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能送來土門集。”

“再管理嚴謹一些,外人是查不到咱家的私礦的。”

陳鳴擡頭看着濃煙滾滾的小南溝,“七公啊,我是真覺得咱們應該招一些小乞丐。這些乞兒吃過大苦頭,吃過苦的人就知道恩情。咱們養着他們,教他們讀書識字、珠算賬本,這以後他們還會不給咱們賣力?”

“七公,你看看眼前的這高爐,只不過五座而已。咱家的私礦產量就不夠了。小南溝不大,可再立十座也輕而易舉吧?只要平平握握,用不了十年咱陳家就能富佳汝州。

這還是在明面上。暗地裡咱們隱下的錢財會更多。

五座高爐,礦石焦煤不缺,一天出鐵至少10000斤,另外還有的坩堝鍊鋼,一天也能得到百十斤的好鋼。光這些就多少錢了?”整個大清朝似乎也才5000萬斤的鐵產量吧?陳鳴記得自己在那本書上看到的。滿清雍乾時候的鋼鐵產量一年達2.5萬噸,也就是5000萬斤。

小南溝這裡只要鐵礦石、焦炭跟得上,多開兩座高爐,一年達到我大清十分之一的鋼鐵產量輕而易舉。

這可不是劣質鐵料,都是可比粵鐵的上等好鐵。只500萬斤上好鐵料的價格就值的上六七萬兩銀子,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再被加工成價格更高的菜刀、剪刀、斧子、鐮刀、鏟子、鐵鍋等生活必用品,六七萬兩銀子就能變成一二十萬兩銀子。

整個汝州,你聽過有幾家產業能高達以十萬兩白銀作單位計數的?

不需要幾年陳家就能富佳汝州,甚至成爲整個河南的首富。

——整個大清朝的首富陳家是不用奢望了。不說揚州的鹽商和山西的晉商,以及徽商等等,也不說廣東的十三行,就是北京城的那些王公貴胄,還有要不幾年就會精彩亮相的和珅和大人,誰敢去跟他們比富?

七公明顯也想到了這一點,咕嚕,他喉嚨涌動,狠狠地吞嚥了一口口水。

“七公,這可是百萬家業啊。只要十年,只要十年,我陳家子弟,家家戶戶都吃香喝辣,享用不盡。”

“只要五叔他們能把人帶進山來!”沒人一切白搭。有人就有一切!

第九十九章 萬馬齊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陳皇帝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不同於‘中國’的中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人種之爭,文明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蛋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金山第六百七十二章 官場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變化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九十二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五百二十六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四百八十三章 和珅啊,老夫對不住你第八百一十六章 俄國使團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家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復漢軍的支持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如何吃大戶第六百六十四章 陳鼎對弟弟妹妹的許諾第四百三十五章 ‘賣國’賣的對了第十一章 親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軍團第三百一十章 對於主角西進戰略的解釋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諭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府的逼格!第九百四十章 勇氣!第八百五十九章 捅死了十七個老毛子!第七百九十章 戰略之新發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戰第四百四十章 不學而有術第九百一十八章 拼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九百九十一章 ‘畫餅’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國最大的危機第四百八十章 首戰,拉開序幕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遠也回不來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民表率第七章 縣太爺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處,血滴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頭炮第一百六十三章 征伐江山後記5 法國民衆的利益在那裡?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智慧大毅力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養成第五百九十一章 看大戲的南京市民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陳鳴擴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蘇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久守而必失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中國皇帝的權力!第七百三十七章 又到一年童子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暴風雨來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當今陛下是康王的親爹!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心民意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變化第九百六十一章 二波封國第六百四十章 國舅爺的進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血虎旗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路對決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盤大棋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東總兵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絕望第五十二章 砍人頭第八百三十九章 向着勝利邁進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野第一百三十七章 慌神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國演義’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沒有宣戰的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鳴死也放心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和珅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緊皇后家的一舉一動第五百零五章 盡收川藏之地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國大業第七百三十二章 陛下聖明,臣謹遵聖諭!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戰而‘逃’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家法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族的尊嚴第四百四十五章 陳鳴沒那個閒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想的太簡單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陳鳴的打算落空了第三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中國式的內鬥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夢第八百四十章 中法‘友好’第二百二十七章 被殃及的池魚第三百七十章 解決了心腹大患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說爹能不打仗嗎?第五十三章 顛覆性的震撼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第五百一十四章 情願去死第九百八十四章 做官貴在‘做’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七章 分瓣梅花 下第八百九十章 醜陋的英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狠打韃子的臉第八百五十一章 朕就死在這裡!!!第八百九十二章 我是中國人,我就驕傲第九百六十五章 狂熱的民族分子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要給忽悠瘸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殖民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心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