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動一靜

清兵大營內,留守的永瑞很快就接到了英綬傳來的消息。陳家軍又拿出來了新玩意,直接將清兵北岸‘快攻’的打算給掐滅了。永瑞陷入了猶豫當中,英綬手下可是有四千多人的啊,嗯,不對了,現在要去掉500,只剩下四千了。這是清軍三分之一的兵力,進攻陳家軍南岸營地的清軍也只有七千人。英綬部是留在北岸繼續進攻陳家軍的營地呢,還是趕快撤回南岸來?

南岸營地的情況也不妙。陳家軍彷彿消失了一樣,任憑清軍大炮猛轟,就是不露頭。永瑞最開始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很高興,以爲陳鳴做了縮頭烏龜。但隨後一次次的快馬來報,‘古怪’就像一顆被他吞進肚子裡的蛇卵,飛快的破殼、長大,然後一點點吞噬他的自信,撕咬他的心靈。

這‘一動一靜’真的要了他的命了。

對於一個‘太平將軍’來說,這種感覺完全是難以忍受的煎熬。他差一點就發命讓福永帶軍回營了。

滾河南岸的戰局也好,滾河北岸的戰局也罷,全都陷入了僵局,全都是極端不理想。

所有的壓力作用在了最前線的指揮官身上,也作用在了永瑞的身上,他精神都要崩潰了。以他的性格,如果一切都按他的心意來,永瑞會立刻帶着部隊撤往西平縣城,陳家軍要追來的話,他還可以退去汝陽。

這只是一個太平將軍,怎麼能如一名真正的沙場老將一般老而彌辣呢?年紀五十歲的永瑞不是越來越辛辣的薑桂,而是一段隨着時間的流逝只會越來越腐朽的朽木。

萬幸乾隆腦子沒有被驢踢,他知道自己這個遠房侄子的德性,所以點了湖廣提督福永作爲永瑞的副將。乾隆是想給永瑞加上一層光環的,因爲他這位皇帝的心中,四省出動了近四萬兵力的多路匯剿,不可能拿不下一撮反賊的。即便陳家軍在之前蹦跳的很高很歡。

可這趟匯剿進行到現在,卻成了對永瑞的一種折磨。這位將軍大人連官聲很一般很一般的陳輝祖都不如,此刻已經再次殺到郾城的陳輝祖,永瑞給他的命令是要他全力進攻郾城縣城,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郾城。切斷陳家軍的後路!

陳輝祖很清楚面對的防禦工事有多麼的堅固無比,郾城守軍也不可小覷。陳輝祖很清醒的意識到,短時間裡不要說拿下郾城縣城,就是要對縣城縣城構成真正的威脅,都是必須要付出血的代價的。但他神態輕鬆的下達了進攻命令,並且做到了對隨後安徽綠營鄉勇之傷亡視而不見。

陳輝祖是湖南人,前兩廣總督陳大受之子。他現在在安徽當官,之前在河南在京城裡當官,他在感情上纔不會顧惜、憐惜手下的安徽子弟兵呢。在必要時候,比如現在,他就毫無負擔的用人命和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

而永瑞的表現連陳輝祖都不如,無時無刻的煎熬,讓他整個人都要崩潰了。

滾河北岸。

“什麼?”英綬彷彿聽到了世界上最荒誕的奇聞,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人。如果他不是永瑞的戈什哈,也確確實實拿來了永瑞的手書,英綬能一刀劈了他。竟然要他撤兵,撤回南岸去!這不是扯淡的麼?他們四千多人渡滾河來到北岸是容易的嗎?他們是爲了打掉陳家軍的大炮,截斷陳家軍的後路來的。現在只不過撲了兩次衝鋒,永瑞竟然要他撤兵,“只因爲自己派回去的信報嗎?”英綬由不得不如此懷疑。

畢竟永瑞是個什麼德行什麼水平的人,英綬是很清楚地,見北岸戰事進行的不順利,召回他們這支人馬是很有可能的。但就英綬本人卻實在無法接受這一命令,不拿下北岸的陳家賊兵營,南岸即使有大的進展也沒什麼用處的,大不了陳家賊還能調回北岸來。有眼前的這支賊兵火力接應,陳家賊往來滾河兩岸安全的很。

“大人,快進撤兵吧。將軍大人都急壞了。福軍門在河南岸打的也很……不順利。”永瑞的戈什哈或許不會忠心耿耿,但一定很會看臉色。眼見英綬氣的都要握刀把子了,忙壓低聲道。

憤怒的要噴火的英綬瞬間一盆冰水淋頭,神志恢復到了冷靜。“不順利?有多不順利?”並不知道南營戰場的‘古怪’的英綬,根本就沒想過福永一路的進攻會有阻礙。

這是大白天,現在是白天。陳家軍的大炮又落到了北岸,有大將軍炮助陣,英綬很難想象清兵會吃虧。

“回大人話,具體是怎麼樣的小的也不清楚。只知道陳家賊滿營的人彷彿消失了一樣,大將軍炮像是並沒給賊兵造成多大殺傷。可古怪的是,那賊兵開始的時候確確實實就在營地裡。”戈什哈說着臉上還流露出一股深深的不解。但這並沒吸引到英綬的眼神。

戈什哈的這句話讓英綬整個人都掉進了冰窟窿一樣,腦子裡迴盪的全是‘沒給賊兵造成多大殺傷’,‘沒給賊兵造成多大殺傷’……

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白日的戰場清兵也拿陳家軍沒法子了。

到了晚上,到了晚上,白天無法給敵人實質性殺傷的清兵,就很可能還要受到陳家軍犀利的反擊。不說這反擊能帶來多大的殺傷,就算跟昨夜裡的力度一樣吧,缺少了英綬這三分之一人馬的清兵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也是無法預料的。

……

清兵的後撤,陳二寶與黃靖亭很快就得到了彙報。陳家軍的騎兵營留有兩個隊在北岸,清兵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控之下。雖然他們從沒發起過進攻。

“竟然退了?”黃靖亭對清兵更加看不起了。陳二寶則趕緊讓快馬回去馬隊,“告訴你們隊官,密切監視清兵的一舉一動,但不要輕易發起攻擊。”陳二寶眼睛裡閃過一道精光,臉上浮露着兇意:“清兵要是準備退到南岸去了,咱們瞅機會給他們一下。”

不讓馬隊貿然進攻是因爲馬隊的人數太少,殺傷力不夠,到時候戰果不大反而讓清兵有了更強的戒備。在陳二寶眼裡,要給清兵一次痛擊,是需要動用北岸陳家軍全部的力量的。

“準備派人稟報大都督。”過河的清兵佔了他們總數的三分之一,英綬的動向,陳鳴可是不會也不敢疏忽的。

滾河南營前,三百多清兵正一步步的向着空營一樣的陳家軍營地逼近……

第九百七十七章 歷史小插曲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腹自殺第六百四十章 國舅爺的進擊——第五百八十八章 收穫喜人第617章 泗水的槍聲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金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在南美的中心那劃了一條線……第九十一章 火燒長橋鎮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家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國之財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反擊!第一百七十章 乾隆的怕第一百四十六章 過河第八十七章 救救汝州第一千一百零六十章 德川家茂的好心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今世英雄誕生記第七百二十一章 他是皇帝啊第五百三十章 英法合流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整軍備武第三百三十章 巡邊第九百三十七章 中國?這裡是歐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當今陛下是康王的親爹!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約和肥羊第五百九十八章 扯後腿……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威脅,這是搶劫!第六百五十八章 去軍校的路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七百八十二章 ‘走狗’的養成第六章 陳惠請客第三百七十章 解決了心腹大患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以中國爲師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一章 蚩尤顯聖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中國的美好時代 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國最大的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藩鎮第八百六十二章 爭龍奪位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賊之事艱難第三百零一章 大勢所趨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戰而‘逃’第三百九十六章 陳鳴的小心眼第二十三章 老爹‘好蠻’第六百五十六章 戰爭也阻擋不了的走私第九百八十四章 做官貴在‘做’第五百五十八章爲什麼你們之前不將那裡奪取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朝廷辦事,還要講證據嗎?第五百七十一章 潯陽樓外說書客第一千零四十章 陰暗中的‘殺手’第六百二十章 克服一切困難,堅決要完成任務第八百九十章 醜陋的英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戰而‘逃’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國內的反對聲!第九百六十六章 中國內政之民生第九百五十五章 陛下允許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政協’第五百二十三章 殺狗第九十三章 戰爭再來第七百三十三章 血腥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堂第一千零三十章 中國人的自信!第九百三十六章 新遣唐使 續第四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九百二十六章 藩國不容易啊!第一千一百零五十章 英國大使的美好願望……第二百八十六章 排槍擊斃 一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八章 五億人口第六百三十三章 邪教不能容忍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八章 陳鳴的忠臣第六百五十章 斬盡殺絕,零容忍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六百零四章 中國人太浪費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被中國征服的外國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是一個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都是不爭氣的奴才第二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炮兵第十七章 殺人第二百零八章 將軍府的逼格!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戰而‘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絕對真理——人多力量大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糊裱第一千零七章 惡魔第六百三十一章 馬尼拉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七十二章 萬年小受第三百九十五章 此敗非戰之罪!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屌你老母啦,你個撲街仔第七百九十三章 看不到聖光普照的希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二百八十七章 排槍擊斃 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潯陽樓外說書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把戒尺,一次警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牛頓的‘無知’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間的‘交易’第六十章 李釗用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純美的遐想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脈受衝第九百四十八章 日本什麼都能‘賣’第六十一章 不僅無過反而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