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ps:新書上傳,求支持。

陳家這兩日氣壓很低。前天,齊濟元的喜報已經送到了饒山鎮,一路敲鑼打鼓,大紅的吉慶讓所有人都豔慕不已。從這些報子【舊時給得官、升官、考試得中的人家報喜而討賞錢的人】的口中大家知道,魯山縣今科似乎自考中了這麼一人。

然後大家就繼續等了一天,這個‘似乎’就幾乎變成了肯定。這兩月剛因爲骨瓷和抽水馬桶在魯山縣名利雙收的陳氏,是丟大人了。這當家主母嘴上不把門……,真真讓人沒法說出口。

沒有人知道高氏對這一‘屈辱’是甘之如飴的,她是成了整個魯山縣的笑話,連帶着還讓陳惠有些沒臉,但陳崗呢?那不是更加沒臉和名聲掃地了?

這事兒雖然是個熱絡話題,但影響力真心不大,只看這幾日裡陳家與李家的納彩、問名進行的不是一般的快,就能證明這一點。陳家的名聲要真的是臭了,李家會這麼熱絡嗎?

摘下瓜皮小帽,劉武知機的接過手,劉文很恭敬的立在一旁。他昨天就到了縣城,卻不敢踏進陳家的大門,在門口跟劉老爹透了個信後,就到了不遠的這家小客棧要了間房。

“劉文,少爺我交代你兩件事,其一,去給我打聽打聽李家小妹,我要知道她的相貌爲人;第二、就是這件事了,你就回莊子上給我招人。十二歲以上,二十歲以下,願意吃我陳家一碗飯的人,有多少你給我招來多少。”

有了水力鍛錘,有了新式的鍊鐵高爐,陳家暗地裡的生意將會擴大許多倍,陳鳴需要現在起培養一批真正的自己人。不是陳家人,是他陳鳴的自己人。從自己佃戶裡招人是這個時代最正常最普遍的現象,要不是‘安全’起見,不願意太出人意料,陳鳴都想直接從小乞丐護挑人,然後再讓人牙子幫幫忙。

整個魯山縣的乞丐,沒二三百,也有百十個,其中不乏幾歲的、十歲大的小乞丐,人牙子手裡也會有不少的十來出頭小孩,很多大家買僕人,都喜歡買這種年紀小些,容易被調教的。

劉文驚喜異常,願意吃陳家一碗飯的人?整個田莊誰不是在吃陳家一碗飯?鳴少爺的意思他清楚地很,那是從佃戶到僕人了。老陳家待下人仁義,看看劉文他自己的待遇,2成的租子,整個汝州能有幾家?都眼紅死了。

陳家大小三個田莊,誰家不做夢都想着進陳家的大門?

劉文明白,自己得了口信,只要回到莊子上一吆喝,所有年齡適合的都會蜂擁而到。根本沒有一點的難度。

那麼這樣的人都可以進陳家大門了,作爲牽頭的劉文自己,豈不是一樣能進?

爲陳鳴跑一趟開封城,六七兩銀子白花花的已經迷住了劉文的眼。他現在是一心想爲陳鳴效力,鞍前馬後,無怨無悔。

從小客棧裡出來,陳鳴頭上已經再戴上了瓜皮小帽,不帶這帽子,他實在恥於見人啊。放大版的金錢鼠尾,這他孃的像什麼樣子?噁心死了。

但是他身邊的劉武,卻絲毫不以爲醜陋,打出生落地的那一刻,他看到的就是這小細辮子,潛移默化,已然習慣了。陳鳴徑直到了城西大街的老陳家生鐵鋪,這是陳家在縣城裡唯一的一座鐵鋪。賣的都是剪刀、菜刀、斧頭、鐵鍋和鏟子之類的。

陳鳴今天到這裡是因爲,這座生鐵鋪昨天下午到了一批對着陳鳴有特殊意義的貨。陳家利用水力鍛錘打出來的第一批菜刀、斧頭,從小南溝經過土門集,運到了城裡來。

這一批貨意義非凡,對於陳家,對於陳鳴,代表着是一個劃時代的革新。陳鳴必須親眼看一看,聽一聽生鐵鋪里老師傅們對這批貨的評價,內心纔有底兒。

昨天陳家宅院也接到了二叔送來的信,信上倒是對這批貨信心十足,說是質量很好,把水力鍛錘跨成了一朵花,省力、省時、省料。老爹這兩日即便內心嚴重不爽,晚上吃飯的時候也對陳鳴露出了一個笑臉。

不過陳惠的‘心’依舊沒什麼變化,依然認爲陳家富貴所繫皆在自己屁股底下的這把椅子。他真的很看重很看重陳崗的舉業,這兩日一直沒能得到報喜的報子,心裡清楚陳崗沒戲了。自家還白白的成了滿城笑柄,心裡頭又失望又窩火,對於什麼水力鍛錘,根本不放心上。

陳家的生鐵鋪子外掛着一個大大的幌子,畫着剪刀、菜刀、斧子、鏟子、鐵鍋等各類賣件,下面綴着大紅布綢。

陳鳴走進鋪子的時候,鋪子里正好有兩個客人,一個在那試着剪刀,另一個則摩挲着斧子刃面。陳鳴對鋪子掌櫃的使了個眼色,直接從另一邊走進了鋪子後。

店鋪裡自然有人招待。陳鳴剛在椅子上坐下,一個夥計就端着茶水送了過來。

大概有十分鐘,掌櫃的走了過來。“永德大哥,這批貨質量如何?與之前的比來,孰勝孰劣?”陳永德,輩分與陳鳴是一輩的,雖然出了五服,血緣遠了一些。再一個就是,陳家沒什麼字輩,衙役出身的陳家,放到康麻子時候還屬於賤民,從雍正帝到乾隆三十年,四十多年的時間主脈一個秀才都沒出過,還要是對比高門大家續字輩,就太作了。

陳家人更多地是一個‘家’裡,取一同字。

“好質量,好質量。比之先前更勝許多。”陳永德提起這批斧頭、剪子,滿臉笑容。陳鳴放心了,陳永德沒必要跟自己說假話。

陳家的利益不再魯山這塊小市場,只要有出貨,陳家的商隊完全可以把貨運到周家口,那地方繁榮無比,貨物通南北,以陳家現在的格局,所有的產量都拿去周家口也能被輕易消化。

魯山這個小場面陳鳴纔不會放在心上呢。

整個魯山縣多少人都盯着鐵料這一塊呢,別看魯山縣自身的流水在陳鳴眼中,在新高爐試驗成功後的陳家眼中,已經不值得一提,但在不少的魯山鄉紳地主眼睛裡,那就是一塊肥肉。

有了新式高爐,有了水力鍛錘,陳家就已經具備了走出魯山,走出汝州的能力。魯山的這一畝三分地當然不能說是蝸角之爭,但也不入陳家的眼了。

且爲了不刺激魯山的這些坐地虎,同時也是爲了最大限度的保密,陳家在魯山的生意只能維持,不能擴張。

做什麼事都要一步一步來,現在的陳家已經有了自己的獨門手藝,賺錢不成問題。但千萬別忘了眼下的社會是一個純粹的官本位社會,千萬別把當官的和士紳權貴們想的有多麼道德高尚。陳鳴就始終記着一句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第三百七十八章 誰是自己的人的第一百一十六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五十二章 砍人頭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四十一章 該做的!第五十八章 李釗的帶兵第十九章 長嘆息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心,絕對叵測!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陳鳴的打算落空了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一章 沙皇永遠也回不來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聯姻第二百四十二章 爲復漢軍做嫁衣裳第二百三十四章 復漢軍的支持者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昌第五十九章 要表現得像個豬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以中國爲師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緊急動員令第一百零二章 只控制縣城第七十一章 情報第九百六十二章 陳漢之官僚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久戰兵疲……第二百九十三章 藩鎮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資政院搞事——官員罷免權!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是飛雷炮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三十六章 新任知縣第四百六十章 乾隆死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性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威脅,這是搶劫!第三百九十九章 歐洲人的蔑視第九百五十三章 天方農場第七百七十九章 環太平洋聯盟第九十一章 火燒長橋鎮第五十六章 民團匯聚第二百零一章 已經晚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嘴炮報國第618章 1遭長子出了事,國丈也要露頭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國將不國第九百九十五章 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第一百二十九章 四省兵馬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西亞病夫與東亞病夫第五百五十五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一百零四十二章 八比八第一百六十章 旗兵棉甲第二百章 陳鳴很小心的第一百四十一章 賞賜第八百六十二章 爭龍奪位第七百七十八章 跨越時空的塹壕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勝利就在眼前——後記10 穿越駙馬爺第六百四十一章 東方帝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了活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族的尊嚴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了活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子冕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百五十九章 捅死了十七個老毛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六十二章 爭龍奪位第七十八章 我們不是造反誰是造反?第四百九十二章 進北京城,血祭崇禎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渡的,西方文明的結晶!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華夏同盟會議——可怕的野心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臣朱渥,立第九百八十一章 海上游獵第二百八十六章 排槍擊斃 一第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硬懟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國皇帝的影響力第四百三十五章 ‘賣國’賣的對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看大戲的南京市民第四百五十七章 絕望第五十六章 民團匯聚第七百五十二章 效忠皇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承天殿繪像第一千一十章 燈塔國的抗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東西方之差異第九百六十二章 陳漢之官僚第五百五十章 大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京津貫通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六章 中國海軍的短板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髀肉復生第二百五十章 八旗新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弘曆啊弘曆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帝在造謠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是在背叛!第三百零六章 拉攏民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烈火’中的李琨第五百七十一章 潯陽樓外說書客第三百七十二章 強勢的中國第九百零一章 輪船和火車第一百八十四章 站籠中的官吏第九百六十二章 陳漢之官僚第一千零二十章 美國人已經不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