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2 《牢不可破的聯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新書《天地最強共主》已經上傳,歡迎大家繼續支持。

……

二百年前,一面紅旗始終飄揚在地球之上。這就是中國的赤旗!

陳漢帝國在最鼎盛之時擁有着二百零六塊領地,它們遍佈地球上各個角落。最終中國把這二百零六塊領地中的八十八塊變成了自己的領土,剩餘的一百一十八塊領地中的六十五塊領地變成了十七個國家,然後仍然把握着最後的五十三塊領地。

所以,中國的軍事基地遍佈全球;所以,中國的意志威蓋全球;所以,中國支配全球。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廣袤帝國。

數遍歷史上的偉大征服者,成吉思汗望洋興嘆,西方的亞歷山大、愷撒和查理等也望塵莫及。

這也是中國人最最引以爲豪的輝煌,遠邁漢唐。

整整二百年的時光,陳漢帝國的赤色旗幟飄揚全球,綻放的光芒照撒着整個近代史。

中國人用這二百年的時光將自己的‘強大’滲透到了全世界每一個人的心底,不管是中國人、

外國人,不管是黑人白人,每一個人都承認這種起於內心的‘強大’,哪怕他出生在世界上最偏僻的角落。這就像南京作爲‘世界之都’一樣不可置疑。

就像第三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首相張伯倫訪問法國時的發言:能夠推翻中國在地球上的統治霸權的只有外星人。

當中國人在南亞次大陸的霸權統治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只因爲其中央政府一個輕飄飄的承諾,億萬次大陸人視中國爲聖地。

“印度人民對他們的未來擁有自主選擇權,它並不單純的屬於王公的、也不是純粹的屬於社會精英的,而是整個南亞大陸的所有人的!”

“中國從不願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任何民族,南亞將獲得徹底的獨立。你們的命運由你們的自己掌握,如果你們的民族決定聯合所有的次大陸人一起組成聯合政府,我們支持,如果你們認爲自己需要獨立自治,我們同樣不會反對,印度的命運必須由印度人民掌握!”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二十四年後,印度各王國各邦迎來了自己真正的獨立。雖然獨立後的印度是那般的讓人驚呆……

千千萬萬的印度人對中國感恩戴德,認爲是中國給予了印度自由。但實際上呢?

衆所周知,在中國人統治印度期間。爲了便於他們的統治,甚至不惜利用印度教、天方教、佛教、錫克教多個大教派的矛盾,以便在他們之間保持着微弱卻穩固的平衡。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讓民族風波席捲全球,中國深孔印度也捲入其中,於是印度身上的枷鎖才因此而被鬆開了一些。第一批擁有着現代知識,認知到現代文明的社會精英就起於此。

可以說,現在印度各國的許多新政治家族的起源都在這一階段。包括第一個提出來印度大一統的甘地所屬家族。

歷史上的印度一直都是一個地理名詞,印度從來不曾存在統一的國家,把印度視爲一個國家的主張純屬荒誕。但又有幾個印度人知道,第一個提出印度統一建國理論的甘地,其家族不僅與中國人關係密切,他本人在提出這一理論的三年後死的不明不白?

中國人在這當中究竟幹了些什麼,細思極恐啊。

他們用印度統一建國嚇住了愚蠢無知的印度王公,又用聆聽印度民意,允許印度各邦國自主選擇收攏了整個印度統治階級的忠誠。

於是,古老的邁索爾、納德、泰米爾王國依舊存在,而古伯德、孟加拉、德里等國家相繼成立。古老的印度斯坦地區,大大小小出現了十多個國家,其中小的有中國本土一個府大,大的如邁索爾,國家土地面積相當於兩個半中原省。

這也順應了印度的傳統。印度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統一的傳統,印度人始終建立不起一個有效的中央政府和大一統的格局。無論是孔雀王朝、阿育王朝或是阿克巴大帝都只能在形式上統一印度的大部,但是建立不起一個可以爲全體居民可以共同接受的體系。說到底,還是人口不夠。如果任由天竺人主持中央政權,那麼其它少數族裔的命運自然不容樂觀。反之,這是依然。

這跟中國,漢人口占據全國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完全不同的。

天竺人作爲印度最主要的民族,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0%,還主要分佈在印度北方的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人口既不佔大多數,又相對集中,那結果自然是不可能統一整個印度斯坦的。

一百多年來,在中國人統治之下的印度,本身就分成了無數個土邦。

那就如同一個個大小不一的豬圈,豢養着數不清的印度人。往日海德爾·阿里、提普這樣的王公已經很長很長時間沒有看到的。這些印度土邦的王公依賴於中國人的支持而維持着自己的統治,即便他們的子嗣要繼承王位需要先得到中國人的認可,即便他們的外交和軍事權利都把握在中國人的手中。

愚蠢、無能的印度王公讓印度斯坦這塊肥沃的土地始終處在中國人的牢牢掌控當中。或許現在的中國對於印度國家已經沒有過去那樣顯眼的權利了,但哪個統治者的上位又不是先得到了中國的允許呢?

除非中國人已經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不然,這些可憐又可悲的印度國家將始終是中國手中的玩物。

那些印度人連西非的黑蜀黎都不如。

一直以來,黑蜀黎們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不是多麼崇高。即便非洲有黑王國這個發展的還算可以的國家,但專zi、野蠻、愚昧等等,也是外界提起黑王國來首先想到的標記。

那是一個沒有人權的地方。

但就是在西非,在地球進入網絡時代的同時,中國也遭遇了大麻煩。

在中國君臨地球二百年時光中,西非是被中國人投入注意力最短暫最少的地方,那複雜的部族鬥爭和反政府武裝讓無數個南京的軍政大佬頭疼不已。

時代在改變。如東西方百多年前進入非洲時掀起的殺戮不同,現在任哪個國家也不敢這般肆無忌憚的屠殺平民。那將被釘在人類歷史的恥辱柱上,這與當今的人道思想是相違背的,與當今的社會思潮是相違背的。

雖然黑蜀黎彼此間的火併和反人類暴行,經常給中國以藉口,把一支支高舉着‘和平’旗號的維和部隊派入進去。而且中國還會以黑蜀黎們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發展不人道的化學武器等等藉口,對其進行經濟和軍事上的雙重製裁。逼着黑蜀黎們降服。

但歐洲人也不會坐視不理的。他們就算裡外都對中國認輸了,這也不意味着他們不能在暗地裡給中國人制造一些麻煩啊。混亂的非洲高原上,那始終都是歐洲傭兵們活躍的地方。而且資本是無形的。

大到國家戰爭,小到街頭槍戰,歐洲傭兵的身影頻繁出現。一場場軍事政變和無數個反政府組織中有着來自歐洲的鈔票在揮灑。

這當中不少傭兵組織、土著軍閥勢力更是歐洲某些國家的‘尿壺’。

跟中國軍界至今依舊有不少對歐洲懷有敵視情緒的高官一樣,歐洲人被中國踩在腳下二百年,內中也有大批量的鷹派至今對中國耿耿於懷。

不同於歷史上歐美僅僅佔據了非洲沿海的一些據點,現在這個時空,歐洲人爲了能夠控制自己最後的殖民地——西部非洲,不得不深入整個非洲。這種行動自然的將非洲捲入到世界洪流之中。

當第三次東西方大戰結束,歐洲力量先是大踏步的從西南非撤離。隨後在接下的時光中,一點點退出了整個非洲,至少軍事力量是這樣的。那留出來的權利空白就被當地的一個個土著軍閥、部落勢力給迅速填補。

中國倒也對之進行了軍事介入,但都只是依靠着海岸線,而並沒有深入內陸。原因就在於日本於西南非的教訓。那是血淋淋的啊。

可以說半個西部非洲至此放了羊。要是說,之前的西非在歐洲人的統治下還有着一定的社會秩序,那麼之後的非洲就是一個秩序崩壞的社會。沒有了大的外來壓力的土著勢力對於平民的統治只有高壓、專zi。

戰爭和恐慌對於現在社會是具有着很強大的殺傷力。幾十年過去,道路破碎,水利失修,工廠廢棄,學校關閉。西部非洲的現代文明在迅速消失,歷史倒車的速度總是非常之快的。

非洲各地相繼出現了極爲殘酷的壓榨剝削。只要有利可圖的行業,都有人會插一腳。而且殖民地體系的徹底崩潰後,新一輪的經濟殖民卻火爆襲來。在利潤的驅使下,黑蜀黎們什麼活都敢攬。從死亡礦井到血腥鑽石,血汗工廠都是最最文明的了。

而且金融無秩序,阿貓阿狗都能開銀行。整個西部非洲,每年新開的銀行上萬家,倒閉的銀行也過萬家。大筆大筆的資產在這種現象中‘化爲烏有’。

工業基礎差。政府腐敗無能,寶貴的資金在一次次的投資失誤中變成了國家大員們的私房錢。縱然資源真的很豐富,煤、石油、鋁、銅、鐵等等能源礦產資源都給自給有餘,但就是麻煩一堆。

最最重要的是,西非的很多國家到現在都還無法做到糧食自給資助。倒是人口的自然增長數量,三十年都保持着世界第一位。

以尼日利亞爲例,這是英國的老殖民地了。

半個世紀前,尼日利亞還是非洲出了名的糧食出口大國。這個領土面積接近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可耕作農田佔比大致爲65%左右,也就是說尼日利亞的耕地量至少在六十萬平方公里左右。除去城市、河流、道路等因素,按照我們中國人熟悉的理解,大致在6億畝耕地左右。而我們中國一直在說……我們本土的可耕地紅線則是二十五億畝爲紅線,尼日利亞的耕地量,大致佔據中國本土耕地四分之一的量。並且,這還不算尼日利亞根據某些國家提出的保護雨林計劃,保護熱帶草原計劃導致的35%未開發土地。尼日利亞的全部國土均爲優質耕地。

尼日利亞佔據世界最優質的耕地,但英國人從他們的土地上離開了六十年後的現在,他們的耕地糧食出產量,按照聯合國的平均畝產計算,尼日利亞的耕地糧食出產量居然是世界最低,甚至比中國北部高寒帶的農田出產量還低。

外人很難理解這是爲了什麼。尼日利亞並不缺少雨水,尼日利亞的降雨量歷年平均下來大致是在1600mm左右的降雨量,靠近剛果一帶因爲雨林充沛所以降雨量會更多。和稻米單產大國暹羅的降雨量是基本一致的,並且尼日利亞的維度和泰國的維度也是一致的。但對黑蜀黎們有過真正瞭解的人卻都知道,這纔是黑蜀黎的本性。

尼日利亞地處於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雨林下,加上維度合適,所以物產極其豐富。光是本地產的可供食用的各類說不出名字的水果就多達上百種之多,這些水果有富含油脂的,有富含各種維生素的,高澱粉的……各種各樣都有。當旱季來臨的時候,也正是雨林中堅果成熟的時候,這個維度的非洲旱季可不是納米比亞那些國家的旱季,他們的旱季類似於我們本土的秋天,正是豐收的時候。雨林裡的堅果,可供食用的就多達七十餘種。並且埋藏在地下的各類根瘤類食物(如木薯類的)可食用的多達十餘種,並且產量極其高。所以,尼日利亞人幾乎不願意去種地。之前是非洲的糧食輸出大國,那是因爲英國人在逼迫着他們。而現在他們自由了,因爲雨林裡,鄉間的路邊上,能吃的東西太多了,他們纔不願意。幾十年的時間,當初的水利工程要麼廢棄失修,要麼就變得破破爛爛,而現代社會的人口大爆炸一樣光臨着你是利用。雨林裡的產物和小麥,大米不一樣,不適合長期儲存,所以……尼日利亞的城市人口的食物就成了大問題。

中國一直都是聯合國的‘國王’,雖然這同輪值主席國並不一碼事,可是每年西非所發生的人道危機,讓所有人都爲之頭疼。

把尼日利亞與黑王國相比,前者是自由了,但他們連封建專zhi的黑王國一隻腳都比不上。況且黑王國的背後可是有中國撐腰的,再封建再專zhi,誰又能乃它何?

中國人很早之前就重視輿論,掌握着整個世界話語權的中國更知道輿論的重要性。與前世相比較來,真的是天上地下。

石敬亨感嘆一聲,再度埋頭在一份份文件之中。

他因爲去年的《反國家分裂法》和創作了《牢不可破的聯盟》這首‘名曲’而在中國政壇上聲名鵲起。身後的家族,他的妻子親朋,乃至背後的皇族都有意推他正式步入政壇,現在他整張辦公桌上的文件都只是他需要了解的‘衆多’之一。

第八章 小白文裡寫爛的梗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五章 日本……,這就是命啊第九百七十八章 高級軍官與中低級軍官的不同第二百五十四章 閩粵洋匪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災第七百一十六章 建國大業第六十四章 南陽鎮荊紫關協汝州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慌神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朕就死在這裡!!!第五百一十七章 內鬥傾軋第一千零六十章 把歐洲人關在監獄裡!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明治’第三百一十一章 八方匯聚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賊之事艱難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子牌’唐僧肉第一千一百零七十九章 希特勒於巴黎帝國大學之演講第八十章 內心的獨白第五百七十二章 帝國主義第八百零七章 華人不可欺!後記4 《泰晤士報》頭條第四百零八章 太子爺的怒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英國人搶劫了圓明園,中國人火燒了整個倫敦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間諜無處不在第六百五十七章 中國的好‘前輩’第六百九十七章 中醫外科,金基大不能死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戰爭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國最大的危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氣呵成第八百一十二章 放過小人一家老小!第一百四十一章 賞賜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野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新書上傳《天地最強共主》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一頁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發生的改變第四百一十五章 朝鮮來使第八百一十六章 俄國使團第九百八十一章 海上游獵第五百四十三章 旗人的日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金質勳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西班牙的落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陳鳴的打算落空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羅斯的大危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雖死而不敢辭第五百二十八章 山西試點第609章 焦急的法國人第九百二十九章 齷齪的法子第六百六十章 保家衛國,戰死沙場第六百二十章 克服一切困難,堅決要完成任務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六章 禪讓大典第四百五十三章 捻子反了,朝鮮崩了第十五章 陳崗將歸第九百四十一章 別學晚清韃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撕逼大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中國皇帝的權力!第九百一十二章 是他,拿破崙·波拿巴,就是他!第五百六十六章 世界鴻溝第一百四十一章 賞賜第十三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四十五章 奔波第四百七十六章人型‘財富資源’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九百八十八章 陛下要對燈塔國下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看錯了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阻擊中國?第九百四十章 勇氣!第五百一十七章 內鬥傾軋第八百八十八章 跟着皇子去歐洲第一百九十六章 釣魚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一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心民意第六百零五章 印度白奴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是來找陳鳴要錢的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華夏同盟會議——可怕的野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火車和輪船!第五百四十七章 砍翻天皇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本土利益集團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鬼對李逵第八百三十二章 俄軍計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權利第一千一百零五十七章 大步的漢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下大勢南盛北衰第九百零四章 肢解俄羅斯帝國第五百九十七章 皇帝在造謠後記7 當代皇室第十二章 娶妻娶賢,納妾納色!第八百三十八章 奇葩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俘與醫護第一百九十六章 釣魚第九百四十四章 陳漢的份量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脈受衝第九百七十章 變夷爲夏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是在背叛!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第一千一百零四十章 戰爭不可複製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清忠良是晉商第四百零九章 萬世之基在海外第一百二十五章 吊炸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