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八章 五億人口

這一事件對於人生來說是相對漫長的,當藏地的地方勢力被徹底瓦解的時候,陳漢建立都已二十多年了。人生總共纔有幾個二十多年啊,但這段時間對比整個華夏民族的文明史,對比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來說卻是無比短暫。

陳漢已經建立起正四十一個年頭了,政府一直在宣揚一個基調——大華夏,大中華。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分啥子漢民和少民。

只可惜後者的效果要比前者遜色很多很多。特別是那些信仰着天方教的少民,要比南方的鰩族、莊族和媌族等難搞的多了,不過政府這些年裡也徹底的把他們當中的門宦給搞定了,鬼頭刀血淋淋的,讓所有的天方信徒都知道了什麼叫做規矩,什麼叫做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如同佛教在唐宋時期的漢化,天方教歷經了千年的漢化後一段反動的原教宗旨運動被陳漢政府給徹底掐滅了,中國勢力範圍內的天方教又走向了河蟹的漢化道路。陳鳴想起這個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而且這些年裡這些個少民的日子比起以往可是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富足安定”,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少民們還是都瞭解的。而日子好過了之後,也就輪到文化素質開始提高了。

整體素質提高以後,野蠻、無知這倆詞都再也落不到他們的頭上了。

過去的中國少民,搞出了不少讓朝廷頭疼的事兒來,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爲無知,所以無畏。而現在知道的多了,陳漢政府又不像後世的大天朝,搞什麼少民優待,他們自然就知趣乖覺多了。

最明顯的是種族對抗事件已經消失了很多年了,就連村寨互毆都有段時間不見了。雖然現如今朝廷的種種法令很讓他們頭疼,但比起往日的生活,現在的日子的確是好很多。

當然,原本就比他們富足的人,日子也變得更好了。

而不管是中國本土,還是海外的那些新疆土上,佔據着財富頂層位置的人,還是清一色的漢人。畢竟後者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受教育的條件——出發點又比少民高,成才發家的機率自然就更大了。

就比如在科倫坡,這裡的大富豪,十個人裡頭九個都是華人,而十個華人裡頭九個都是漢人。是完全佔據着整個社會財富和經濟的制高點。

但這並不能讓維萊爾覺得驚訝,在法國,佔據着整個社會財富核心位置的人也是法蘭西人居多,外來者少之又少,哪怕來自科西嘉島的那些拿破崙同鄉們,也不能在法國財富的聚集地巴黎佔據到一席之地。而要說科倫坡這樣的城市最讓維萊爾覺得驚訝的是什麼,那無疑就是當地的華人與土著之間和諧的氣氛了,這讓維萊爾百思不得其解,這他麼怎麼可能?

迪普萊西·阿爾芒是科倫坡少見的法國商人,他在科倫坡經營了整整十年,而來科倫坡之前他就先一步取得了中國的永久居住權。

維萊爾在第三天的時候就邀請他作爲了自己的陪同,當天晚上晚宴後的聊天中,維萊爾問出了這個讓他無法理解的問題。阿爾芒似乎是楞住了,沒有想到維萊爾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他凝眉想了想,半響後說道:“閣下,在錫蘭華人和土著的關係是比較友好的,至少在法律上兩者的地位是幾乎平等的。”只說法庭上的一些‘必備’措施,但凡華人有的,當地土著也一定也有。維萊爾的疑惑或許是因爲歐洲殖民地上的土著和白種人之間永遠的對立狀態,可錫蘭這兒不是。在華人來到之前,荷蘭人和英國人的統治過於犀利了一點,然後到來的華人明顯放鬆了對土著的限制,這就讓華人在錫蘭社會的評價大好。

“華人之所以富有,並不是因爲他們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而是因爲他們勤奮、努力。就平民階層而言,華人與土著之間的機會也相差不大。”

阿爾芒想了想,認真的說道。

維萊爾卻很吃驚,“你是說,中國政府是平等對待這些土著嗎?這不可能。我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在南洋,在過去的三四十年中,已經有數百萬土著消失了。是的,消失了。就是這字面上的意思。所以,中國人是不可能平等的對待土著的。”

“閣下,看來你並不清楚南洋的局勢。”阿爾芒笑着說道,內心裡對於維萊爾十分失望。皇帝怎麼派出了一個對中國根本沒大的瞭解的人來擔當特使呢?他解釋說道:“南洋的土著分屬不同的地域和種族,他們中有像呂宋和東印度的一些土著手上沾了華人鮮血的,也有像蘇祿那樣忠心的臣服於東方帝國的。”

“對於手上沾有華人鮮血的土著,中國是毫不留情的,被斬盡殺絕是他們註定的命運。”阿爾芒臉上依舊掛滿了笑容,土著死的再多對他來說也就是個無聊的數字罷了,中國纔是他人生的依靠。“而像蘇祿和那些親華的土著,中國也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就以蘇祿人所在的蘇祿府來論,當地人的年人均收入已經超過1000華元。”

一千華元都能頂得上三十五英鎊了,這可不算低了。而且這個數字是人均年收入,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加進去的平均數,而不算這個的話,只說是成年的蘇祿男子,這個數字翻上一番也不稀奇的。

只不過很多有錢的蘇祿人都變得不像是蘇祿人了。

阿爾芒很理解這一點,就像科西嘉島變成了法國的地盤之後,很多科西嘉歸順的貴族一夜之間就把法語掛到了自己的嘴邊上,彷彿那就是自己的母語一樣,恨不得自己就此變成一個純正的法國人,恨不得全世界再沒誰知道自己本是一個科西嘉人一樣。

“他們是一個恩怨分明的種族。”阿爾芒做出了結論,“而且這裡的土著人過去也沒有得到太多的權利不是?荷蘭人雖然沒有徹徹底底的掌控錫蘭,但錫蘭的土著勢力的頭人哪個又不是被荷蘭人壓過一頭?他們早就忘記了作爲主人的滋味是什麼樣的了。而且那些過去還享有一定權力的貴族現在要麼成爲了中國人,要麼就消失的乾乾淨淨。只剩下中基層的錫蘭土著,如今這些錫蘭土著過上了比以前好許多的生活,感激中國人還來不及呢,又哪裡會不滿和敵視?”

維萊爾算是有點明白了,看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繁榮的街市和充滿了異國情調的建築,不由得感慨良多。錫蘭舊有的上層貴族要麼成爲了中國人,要麼‘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一招直接就消滅了當地的土著領導階層,而中下階層的生活漸漸好轉,社會轄制在一點點放鬆,這肯定會贏得他們的擁護。或許百年之後的土著人羣會重新叫嚷着權利,叫嚷着真正的公平,但就現在的情況來說,中國人在錫蘭做的非常好,短期內維萊爾根本就看不到這一政策倒臺的可能。這比奧地利統治捷克斯洛伐克的統治都要穩固。

“這座城市真實充滿了生機,它的明天必然會更加燦爛。”

現如今的科倫坡在維萊爾眼中也不算是個小港口了,但是同歐洲的那些一流大港比起來,還是有不足的,它還只能算一個及格分。可是科倫坡的地理優勢非常明顯,面靠着偌大的印度,只要像現在這樣的繼續發展下去,那可是厲害了。

阿爾芒聳了聳肩頭,心中十分贊同維萊爾的這句話。要不是看好科倫坡的地理優勢,他也不會從廣州挪到這兒來。

實際上,中國對洋商的管制還是很嚴的,至少不弱於陳鳴的前世。每個入境洋商,都必須在登陸城市辦理入境手續和居住證,然後憑文書到地方政府去辦理行商證件等,有了這些纔可以在中國行走。可依舊需要每年次數不等的報官。要是居住證超期了,而洋商並沒辦理延期,呵呵,那輕的是罰款,重的就是撩進監獄。

現如今的中國的確是開放了內陸,洋商可以隨意的在中國內陸通行,但是在管理手續上卻半點沒變。

每個洋商的證件上都有時限,那是一條沒人敢於輕易逾越的警戒線。不然,他們這些洋人要是犯在東部沿海地區或是各省的一線城鎮中,那還算是好的,怕的就是落到了內地的小縣城官府手裡,那每次都會讓歐洲人感受到一股記憶終生的難忘體驗。

視線再轉回南京城。

這段日子南京城裡內外太平安定,就連小偷小摸的機會都絕跡了。

各國使臣陸續的到來,以及一些有足夠的空閒和時間來南京遊蕩一陣的藩屬國國王,這些人的到來讓整個南京城的繁華都向上升了一級。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爲這些使團的成員。就像之前朝鮮的使團來中國一樣,那每個人都兼職着商人啊。眼下的這些藩屬國的成員也絲毫不差,他們或者是帶着當地的土特產,就算是美洲的那些小屬國也帶來了大批的珍貴木材和貴金屬。

後者不僅處於戰爭狀態,許多的國家更處於大建設中,這次回南京參加觀禮,就實用性來說,那就是各國補充物資的大好機會啊。

陳漢的無數商家也知道這個機會,早早的就來到了南京周邊,那是每天都有無數的合同、訂單和貸款協定被簽署啊。

而且時間在進入了農曆的十月份之後,還有一個嶄新的情況出現,那個就是全國各地的很多人都涌入了南京城。

這一現象是超過政府的預料的,可以說是給南京城的安全局勢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現任警察部尚書的周添才整個人都忙的腳不沾地,恨不得能會分身術了。

這位尚書大人的年紀也不小了,這一屆幹完,很可能連資政院都不進了,直接回家歇息了。周添才的姐夫邱甲山曾任警察部的右侍郎,周添才也是在多個部門轉悠、浪費了不少時間後,這纔在邱甲山卸任了右侍郎一職後進入了警察部。

作爲警察部門這個暴力機關的領導層人物,周添才並不需要會刑偵破案,他更需要發揮的是領導力、組織力,而這兩點正是周添才的優點。

早在陳漢從魯山遷都南京的時候,周添才就聯手劉之協籌備了整個遷都過程中的船隻。要不是劉之協前些年死得早,內閣中絕對會有他的一席之地,劉之協比周添纔可混的好多了。

拜倫也從上海來到了南京,中國皇帝新舊更替這歷史性的時刻,他可不願意缺席。一座位於秦淮河畔的茶樓,距離世界聞名的大報恩寺琉璃塔非常近,站在茶樓上可以望見秦淮河對岸的大報恩寺內人來人往的遊客和香客。當然,秦淮河已然漂洋過海的豔名也是拜倫來到這裡喝茶的重要原因。

現如今的秦淮河那可是東南西北,黃白黑紅,各色佳麗因有盡有。

這纔是吸引拜倫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秦淮河畔那一流西式風格,更準確的說是法蘭西風格的別墅。

作爲南京城熱鬧之地的夫子廟於茶樓上來看,是一目瞭然,這裡真的很熱鬧人很多。

中國人、外國人,男人、女人,將這附近的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就連茶樓上也擠滿了人,拜倫是不容易才搶到一個包間的,整個茶樓上上下下全然沒有座位了,這個包間足足花了他50華元。

“知道這個國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麼?那就是人口,隨便在哪個地方都可以看見密集如沙丁魚羣一樣的人流。根據去年中國政府的人口調查,這個國家的本土人口已經達到了四億,我並不這麼認爲,我覺得這兒的實際人口五億也會有的。”

“所以,這個國家強大無比。中國的人力資源是這個國家雄霸地球的最大支柱。想象一下,四五億人口中可以編練出多少軍隊吧?這可不是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這是一個完成了工業化並建立起了強大預備役和軍事動員機制的國家,這是足以讓整個歐洲戰慄的力量。”

沒辦法,誰讓整個歐洲加到一塊也才兩億人口呢?

陪同拜倫的一個英國使館書記官攤開手說道。

第六百八十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第一千零八章 美洲游擊隊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第六百二十六章 榮譽需要‘特權’來襯托第四百四十六章 用手中的劍爲國人的犁取得土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了活第五百一十三章 或許,我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第七百七十五章 英雄第一千零七章 惡魔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野第四百五十六章 乾隆這狗東西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小知縣的激憤第五百九十一章 看大戲的南京市民第八百三十五章 高氵朝降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當今陛下是康王的親爹!第789章 對中國感恩戴德第九百七十六章 豫王的膽量!第八十一章 見真章!第六百三十一章 馬尼拉第五百七十七章 重獲新生!第五百五十九章 皇帝口諭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口吃了個大胖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北震動第四百六十章 乾隆死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身官皮第二百九十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第九百四十一章 別學晚清韃子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盤大棋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四章 兩個日本,兩個國王第八百三十七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爲復漢軍做嫁衣裳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津不遠了,北京還會遠嗎?後記10 穿越駙馬爺第三百三十二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二十一章 爲國籍努力的土著第二百六十七章 p圖孔聖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奸細內應到處都是第五十章 ‘世道’變了第一千一百零三十六章 中國海軍的短板第七百四十二章 新生第四十四章 不眠之夜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是在背叛!第七十一章 情報第一百九十章 一南一北第八百三十四章 ‘排槍擊斃’時代的逝去……第七百二十六章 勞動致富,勤勞發家第八十八章 破賊之大好時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五國之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第五十九章 要表現得像個豬第八百六十章 皇帝起家的老部隊!第二十一章 獨善其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章 世界的認可……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戰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當今陛下是康王的親爹!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八章 陳鳴被套路第617章 泗水的槍聲第五章 再接再厲,繼續發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六十一章 不僅無過反而有功第九百五十一章 陳皇帝放權第四百六十章 乾隆死了第四百二十章 給乾隆一個厲害瞧瞧第七百一十章 八旗‘抗’俄第四百一十一章 上國天兵第四百二十四章 替死第一百零五章 再次擴軍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界悄悄發生的改變第一百一十章 陣戰第五百五十八章爲什麼你們之前不將那裡奪取下?第七百五十章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第九百八十三章 死得其所,死得值!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西亞病夫與東亞病夫第六百零一章 墨鵠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 一 後續不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蘇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九百八十章 開普敦分艦隊第九百三十章 脆弱的城市第八百九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中英戰爭的隱患第五百零二章 蒙古人‘入關’第七百四十四章 二百萬,再加一份人情第一千一百零六十六章 中國走狗第五百四十四章 文武之爭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爲世界指明方向——第一千零五十章 爺,祖上也闊過!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國最大的危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鄖陽牌火藥桶第五百二十四章 宗教局第一千章 撒花祝賀第六百四十六章 當家的,錢和臉面哪個重要?後記7 當代皇室第三百二十二章 風掃殘雲第六百九十三章 誤期不到第四百九十三章 敬告大明思宗烈皇帝!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不地道的陳皇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乾隆第二百七十六章 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