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五章 閣下,這是今天的報紙!

南京的英國駐華大使詹姆斯·科沃爾收到了上海領事館領事大衛·麥克沃伊發來的急報,他們在上海的長江口處看到了一條非常奇特的蒸汽船,這艘船沒有風帆,也沒有兩側的明輪,用的應該是螺旋槳,可是它的航速比起英國曾經制造的螺旋槳船來高出的不是一丁半點,那完全是輪船的‘正常’航速。也就是說,中國人在螺旋槳的研究上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而且更讓科沃爾震驚的是,大衛·麥克沃伊說那艘船的外表全都閃耀着金屬的光澤。

中國人並不是用銅把船身和甲板徹底包裹了一片,就像英國的一些戰艦那樣,這艘船的外表刷的還有油漆,所以不太可能是銅,那更應該是鐵。

銅的密度雖然比鐵要高,但這並不意味着銅就比鐵要硬,海軍銅更多是爲了防腐蝕。而以中國人的財力,他們不可能連這點銅都拿不出來。大衛·麥克沃伊更傾向於那是一艘鐵殼船,或者說是鐵甲艦。

在英國本土,已經有人提出過這個理念,在艦船外表包上一層鐵甲,這必然對火箭彈和炮彈都能起到良好的防禦作用。可如此一來艦船的航速就太慢太慢了。就算是強大的一級風帆戰列艦,披上哪怕厚度僅僅是一公分的鐵甲,整個工程下來,艦船上的負重也將增加二百多噸。而且這鐵甲不是說掛上去就算完事兒的,除了鐵甲外,船體還要加裝內襯木板啊。如果裝甲厚度是一公分的話,內襯木板的厚度就至少是三公分,甚至是四公分、五公分。當然,最最基本的一點就是,這鐵甲既然已經裝了,那怎麼可能只一公分厚度呢?

一公分厚度的裝甲是能防得住火箭彈啊,還是能防得住炮彈啊?

六角炮的穿透力是很強大的。

所以,船隻如果真的要上鐵甲的話,那必然是吃水線以下部位減弱,用以增強吃水線以上部分,尤其是船舷位置的帶甲厚度。

而船舷位置的裝甲厚度如果增加,這就會影響到最上層炮位的使用了。艦船麼,不能犯頭重腳輕的錯誤,英國人討論的結果是撤掉上層甲板的火炮。所以鐵甲船在英國內部的爭議很大!

贊同黨和反對派的都各有很多的支持者。

鐵甲艦在英國還是一個討論中的話題,難道中國人就已經搞出來了嗎?

再說了,中國人用螺旋槳代替了明輪,這對蒸汽船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推動。而英國人對此還有着長遠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距離。這就是差距啊。

科沃爾知道,自己今後的情報重心需要轉移到那個方面了,與其對中國人的財政數字孜孜不倦,還不如多放點心在這艘鐵殼船上呢。

“啪啪。”敲門聲響起。

“進來。”科沃爾把手裡的情報丟在了桌面上,雙手捂住了自己的臉面,在中國搞情報談何容易啊。來人是他的秘書布魯姆,一個很帥氣的英格蘭小夥。

布魯姆的聲音也響了起來。“閣下,這是今天的報紙。”

科沃爾並沒有把手從臉上拿開,他現在內心很無奈。

布魯姆也沒有轉身離開,而是說道:“閣下,我認爲您很有必要立刻看一看今天的報紙。”

不管是《中原日報》還是《軍報》,都大篇幅的報道了“承天號”的消息,這可是一艘全鐵質的螺旋槳式蒸汽船啊,全世界都是第一艘。

科沃爾心裡頭如是捱了一拳,他剛纔還去想着怎麼窺視螺旋槳式蒸汽船的秘密,現在中國人就自己公佈開了。排水量一千五百噸,滿載四千二百噸,載貨量比同噸位木船超出20%,造價與同噸位木船相當,但航速高達9節,扛災難性比之木船明顯超出,這是全鐵質的蒸汽船……

這意味着中國人的技術已經真正成熟了。他們不藏着掖着的原因是因爲這種船舶,他們要徹底的推廣到明面上來了。

“閣下,《中原日報》的第五版,您也需要看一下……”

布魯姆再一次做着提醒,中國人的招數真的是一環扣一環啊。這邊剛剛公佈了鐵船的消息,那邊就大力鼓吹起鋼鐵冶金產業的新專利發明了。

雖然誰都清楚,鐵船一出,必然會刺激到鋼鐵業的大發展。但英國人沒有想到中方的力度會這麼大。

中國的鋼鐵技術一直領先於世界,其產量自然也居世界之首。

早在四百年前的明永樂年間,中國全國課稅記錄,鐵產量就搞達一千九百五十七萬餘斤,合九千七百餘噸,嘉靖時,單廣東一省鐵產量已達三千餘噸,出口日本、柬埔寨、緬甸、爪哇、呂宋、交趾多國。

清朝時期,鐵產量有了進一步發展,但這擋不住歐洲人的飛速進步,在上個世紀中葉,不僅英俄法的鐵產量超出了中國,就是普魯士、奧地利、瑞典等國的鐵產量也一點點把中國拋在了身後。

截止到西曆的1800年,英國的鋼鐵產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噸,這一產量雖然及補上後世一個鄉鎮小廠的產量,但卻遠遠超過了原時空這一時間的中國,在這個年代卻是一個相當輝煌的數字。英國自己的鋼鐵產量比整個歐洲大陸各國的鋼鐵產量總和都要高,而整個歐洲的鋼鐵產量加在一塊也比不上中國的一半。

現在距離1800年已經又過去了十餘年,英國人的鋼鐵產量從二十萬噸增長到了三十萬噸出頭,可中國的鋼鐵產量卻從接近一百萬噸增長到了超越一百五十萬噸。

可以說,中國的鋼鐵產量佔據了全球的三分之二。

如此產量在如今這個時代,可以說已經完全能滿足中國自身的需求了,還能大幅度出口給印度和個個屬國。甚至於前些年中國的鋼鐵價格還有了大幅度下滑,要不是戰爭開啓,要不是鐵道的修建,中國的鋼鐵產業現在不可能有一百五十萬噸的輝煌。

可現在鐵船一出,鋼鐵供應的平衡就又被打破了。

中國航海業是很發達的,尤其是日後整個美洲大陸的開發,那速度直接就在於中美之間的運輸聯繫有多麼的緊密性。可想而知今後大鐵船會對原來的造船業產生多麼巨大的衝擊了。

就算國家一時半會兒的不會放開螺旋槳船,機帆混合動力的大鐵船也是可以有的。以現今中國的市場需求,想都不用想,那一艘艘大鐵船必然會跟那下餃子一樣不停的下水。

所以,一百五十萬噸的鋼鐵產量看似很巨大,相對於中國自身的需求來講卻是遠遠不足的。陳鳴心理面覺得,未來十年裡,中國的鋼鐵產量至少要達到500萬噸才勉強夠用。

別以爲這是個虛頭,要知道鐵路的修建不僅僅只是在中國,日本、暹羅、七汗國他們也需要鐵路,美洲的那些藩國和屬國也需要鐵路。

這一條條鐵路就像是人身體裡的一根根筋脈,當鐵路貫通東西南北了,那也就等於人體內貫通了任督二脈,那會是一個質的進步。可以讓各國的經濟發展走向高速,也能讓各國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達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但350萬噸的鋼鐵產量差距不是一年時間就能完全彌補的。

陳鳴他們回到南京之後,在皇帝的建議下,內閣制定了一個五年發展計劃,從下一任內閣開始,中國的鋼鐵產量需要步步高昇,穩步高層。從現在的150萬噸/年,到初步的200萬噸/年,從200萬噸/年到未來的300萬噸/年、500萬噸/年。

 而除了鋼鐵產量外,這個計劃還附帶了國內的蒸汽機數量,新增公路長度,新增鐵路長度,新增煤炭噸位,新增船舶製造噸位等等。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所有目標的載體就是中國的鋼鐵產量。

要完成這個五年計劃,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鋼鐵產業的發展,沒有鋼鐵,船舶、鐵路、蒸汽機的建造都無法完成。而五年的時間裡將鋼鐵產量至少翻增一倍,對於內閣來說壓力也不算小了。

中國的鋼鐵產業不比英國,後者的總體量小,而前者卻有高達150萬噸的產業值。這要從150翻增到300,也不知道要有多少大中小型鋼鐵廠要被淘汰。

陳鳴作出這份計劃的時候並不覺得自己多麼的激進,這個數值可不算離譜,英國人的鋼鐵產量從1800年的20萬噸出頭增至到1840的80萬噸/年用了四十年時間,可英國人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中國可還有一個強力的政府呢。而且英國人1840年的80萬噸鋼鐵產量到了1850年,就飆升到了256萬噸。十年時間增加三倍多,而到了1870年更進一步增加到600多萬噸。

這是因爲什麼?

完全是技術的進步。

原時空英國鋼鐵產量增長如此之快全是因爲技術。這方面中國的條件要遠遠好於英國。這麼多年專利法案的事實已經維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內閣就趁機對外公佈了幾項研究所的新發明,其中就包括吹氧和吹鹼的轉爐技術。

第六百三十六章 ‘錢’第二百七十四章 在天之靈第五百六十八章 永珹……第五十一章 差役來了!第三十章 襄縣窩點第四百九十章 要麼還寶貝,要麼本督就給東西皇陵鬆鬆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以中國爲核心的武裝集團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塌第四百七十七章 中國本世紀以來最最偉大的文明成果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二章 辮子戲真他麼的假第三百五十九章 撲火的飛蛾第三百六十五章 南國誰堪敵手?第四百七十六章人型‘財富資源’第四十五章 奔波第六百二十一章 爲國籍努力的土著第九百零九章 中棒友好靠日本,中日友好靠棒棒第九百四十四章 陳漢的份量第一百八十二章 動搖起來的滿清皇權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鼎的進擊——第七百五十章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俘與醫護第五百九十六章 操縱輿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沒有宣戰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南路死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老綠教,照狠裡殺!第三百五十章 出兵第八百零八章 壞我大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東總兵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噩夢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獨眼和秘密組織第五百二十二章 更上一層樓第二百五十二章 粘杆處,血滴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童子營第四百八十六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九百零八章 外東北的新生活第六百二十七章 陳鼎的進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聖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世降臨第七百九十七章 饕餮盛宴第三百一十四章 暴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火中的挺進第六百五十一章 皇帝萬歲,皇帝萬萬歲!第四百七十章 簡單粗暴有力量第一千一百零三十三章 勇士與懦夫第五百一十九章 金質勳章第四百五十九章 痛罵乾隆!第二百一十八章 混元教首的魯山行後記11 老兵日記第九百五十章 中國的幫助第六百零一章 墨鵠第三百六十七章 行險一搏第二百八十四章 狂轟濫炸第一百七十七章 均州外第九百七十三章 改變格局的刺客第613章 天使在行動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四章 附庸之戰第九百零六章 華夏的新大陸第三百四十章 狠狠地鎮壓第三百九十章 爹的‘父愛’第三百零八章 皇上,皇上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四國秘密同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中英戰爭的隱患第七百五十章 溫言在口,大棒在手第三十七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八百三十章 陳鳴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百零六章 給自己留一條退路第七百章 一地雞毛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家王師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國夢第二百三十二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零八章 一股將人湮沒的情緒第一百三十二章 陝西綠營第二百二十一章 詭異怪事亂人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殊勳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夏好盟友第八百一十章 陳鳴想剝皮!第八十二章 戰爭第六十八章 開炮!第七百二十三章 治國之道第一百零七章 三大員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元教鄭之倫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收編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夏好盟友第五十六章 民團匯聚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賊之事艱難第三百九十二章 富貴返鄉第二百一十章 黔驢技窮!第一千零三十章 中國人的自信!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釣着日本的香餌第五百六十一章 那個土爾扈特第五十二章 砍人頭第六百九十一章 我不要死.大人饒命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美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