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分一杯羹

如此可算是陳曉奇出糧、馮玉祥修路,順便還給他解決了農田水利問題,好處淨給他佔了,這麼便宜的事情說出去誰信呢!

當然不信!馮玉祥纔不相信這世上有人會這麼大公無私這麼關心別人地盤上的事情,如果說陳曉奇不是在圖謀他的大後方,還有什麼樣的企圖?

陳曉奇說得很坦率,馮老大的地盤上有他需要的大量礦產資源,其中包括最關鍵的石油煤炭。當然還有陳曉奇打死都不會說的,甘肅的鈾礦,內蒙的稀土,鐵礦,巨量的天然氣,以及其他的無可估量的礦產,整個西北地區就是個挖不盡的大寶藏。

延安地區有石油,這是一千年前中國人就知道的事情,這不奇怪,而橫山一帶大量的煤炭天然氣資源則是現在還不知道的,包頭北面有大量的重要礦產,此時也沒勘探出來,甘肅的地下埋藏着多少的珍貴礦物更是無人得知。

陳曉奇知道啊!所以他想要早下手,就得找馮玉祥商量。除了修公路之外,他還提出來進一步的計劃,修建鐵路。一條從西安到蘭州貫穿兩省的交通幹線,另一條則是從延安到包頭貫穿兩地的幹線,這樣形成一個將馮玉祥的大後方完全貫穿連接起來的鐵路交通幹道,對於他的統治是大大有利啊!

這麼做陳曉奇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這兩個省的礦產工業都要由他來包圓了,山東可以在那個地方開設工廠,更可以在包頭設立鋼廠、化工廠以及一系列的機械廠,也可以在甘肅設立自己需要的工業基地,照樣給馮玉祥納稅交錢。但是絕對不會派兵去幹擾他的統治,說白了,山東要地是錢!

這就說得通了。馮玉祥對自己的四十萬大軍還是有信心的,他相信自己若是採取守勢的話。是完全可以將整個西北抓在手心裡地,就算老蔣和老閻合起夥來算計他,那想要將他徹底幹掉也是需要下很大本錢的,這件事情靠譜,再說了,只要陳曉奇的兵不進西北,怕他作甚?

於是就在賑災團出發了不久,山東向全國提出要出資修建這兩條影響重大的鐵路幹線。^^^^這一次的手筆更大!光包頭到西安這一條鐵路總長預計要超過940公里,而西安到蘭州長達65公里,這麼兩條鐵路總里程將近1600公里,耗費資金保守估計也有一億,這筆錢國民政府根本掏不出來,馮玉祥也掏不出來。但是山東方面卻是拿得出來的!

名義上統一全國後,蔣總司令做夢都想着振興經濟搞出個“太平盛世”來,而先總理孫中山在的時候,無時無刻都想着搞出“二十萬公里”鐵路的大舉,當然這樣地豪言也是他被叫做“孫大炮”的根由之一,大家也是知道的。這純粹是開玩笑,這麼長的鐵路需要多少錢?150億!把全國賣十遍能撈到這些錢就了不起了!

陳曉奇出頭出資修鐵路已經有名了,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他再次喊出來修鐵路的事情沒人反對,南京政府自然樂見其成,修去吧,反正不花我地錢!出來功績還不是咱的英明領導所致?

馮玉祥也不反對,只要軍隊進不去,只要他把住了潼關。誰也進不來!進來開工廠,好啊,把兵給我留在外面,萬事好商量!

陳曉奇修鐵路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麻煩,甚至集中資金的時候也根本沒用他全部掏腰包,他只是拿到了承辦這兩條鐵路的文書手續之後,上杆子要求參股的人全世界都有!光國內地各大商幫財團就數不過來,他們這麼踊躍的要求加入到這個行列內,看的蔣總司令目瞪口呆!老子當年起兵的時候要點捐款,你們這幫商人就跟死了爹似的。^^^^怎麼這時候修鐵路這麼勤快!

他自然不能理解商人們心中的想法。那其實很簡單,早在陳曉奇去上海蔘加“大上海”開幕的時候就已經談過了的計劃。他要繼續投資在全國建立一些重工業和輕工業,更要將自己的先進農業技術推行出去,參加者有利可圖!

跟着首富走,隨便沾點好處就夠吃地,這是中國商人中已經逐漸形成的普遍看法,他們是看到了齊魯商會的迅速崛起,看着他們揮舞着超前的技術實力大殺四方,毫不客氣的侵佔他們這些人的商業地盤,令他們無力還手,這樣越來越大的商業戰車,你是看着他把你壓碎呢?還是上去一起壓碎別人?

商人逐利,自古亦然。他們或許不能接受山東這種全民皆富裕的施政策略,高薪高福利的待遇方式,思想觀念轉變不過來,但是這不妨礙他們眼紅山東工商業的強勢紅火,在裡面摻上一腳總是可以地嘛!

所以山東要賑災,他們就幫忙了,陳曉奇要修鐵路,他們就馬上跟上,除了江浙滬一代地富豪們,就連山西本地的晉商團體也派出代表來,表示要“共襄盛舉”,這樣地消息傳到閻錫山耳朵裡,把他氣得直罵娘!閻老西兒過日子摳門,在家裡發展工業礦業捨不得投資,他也沒有技術,信不過日本人和老毛子,他也不敢答應那些貪得無厭的傢伙的合作條款,所以坐看着山西巨量的資源換不成錢,他也着急啊!

陳曉奇的計劃讓馮玉祥的勢力範圍將他包圍起來,這種感覺非常之不好!經過慎重考慮之後,他決定跟陳曉奇談一談,這一次的天災山西地面上也是非常嚴重的,救災修路的事情,不能光便宜了馮玉祥!有好處,他也要分一塊!

這計劃說起來就大了,原本陝西儲存的大量優質煤炭、鐵礦石和鋁土礦都是陳曉奇眼饞的,但是他也知道,閻老西這個人不好打交道,他很保守。也很顧家,論看家護院的本事心態,不比他陳曉奇差。縱貫民國這些年,山西在他的治下保護地非常好。比起其他地方戰亂頻發顛沛流離民不聊生的,山西好太多了。

這樣一個地方,陳曉奇想要進去是絕對不可能!就連他慣用的跑去開工廠都不行,閻錫山的警惕性實在是太高了,一點機會都不給他留!

這一次閻錫山也是眼熱了,在一個他也想找點出路。閉門造車地本事他有,但是造出來的車實在是不良於行,光憑山西一地。他自問搞不出來陳曉奇那樣的山東奇蹟,但是通過一些手段改變當前的情形,還是可以的!

陳曉奇當然喜歡與他合作了,在經過試探確定沒辦法如此這般的滲透進去之後,最終的合作回到了原始狀態,那就是山西供應山東所需要的大量優質礦產資源。而山東則投入最先進地設備和技術人員去幫助山西開礦,在山西能夠自己完全掌握了開採設備的使用之後,這些人一個不留的都退出來!

這是合作的第一步,大家都同意,誰也不吃虧,誰也沒賺誰的便宜。當然爲了這個。山東要投入的資金非常大,主要是各種採礦設備和重型卡車,山西可沒有這些東西,除了窄軌火車之外,從崇山峻嶺之中將礦產拉出來,那需要很大地運輸力量才行,這就完全要靠山東這邊投入了。

足夠開設十個大型礦場,包括整套的排水和防瓦斯防爆之類的設備在內的設備,以及兩千輛五噸以上的卡車陸續提供到山西。這些設備都作爲山東的投資,山西方面是一分錢都不出地。但同樣的,山東也可以得到每年多少萬噸的免費礦產,這筆買賣大家都贊成。

再深一步的合作,那就是見不得人的軍火交易了,閻錫山不是沒動過自力更生的腦筋,怎奈這時候的中國軍工廠水平就那樣,設備老化陳舊,幾乎沒有研發能力,純粹仿造一些外國貨也不能形成系列。最關鍵的技術拿不到手。白瞎!

而山東這邊輕重武器飛機大炮的從出不窮,看地閻錫山心驚肉跳又眼饞不已。他也渴望自家的軍隊能那麼牛叉,能那麼威風,但是這都需要錢那!沒錢沒那個能力,他光羨慕沒有用啊!

陳曉奇可以對他輸出其他的技術設備,但是武器生產設備別想。這並不是陳曉奇狹隘,關鍵是他得靠着這玩意賣錢那!山西不比別的地方,若是閻老西痛下決心引進先進鍊鋼技術的話,他是有條件有能力建造特種鋼廠的,那樣一來一旦有了製造設備和技術,搞搞輕型兵工廠還是可以的,那樣一來,就沒有別人賺錢的份兒了!

但是有時候你得承認,這時代的軍閥們不管新舊,真正在基礎工業和教育上投資的太少了!他們看中地就是眼前能撈錢能用地東西,長遠打算和規劃?不是沒有,是很少,很差!

山西有什麼,山東就買什麼,還回去的首先要滿足閻長官地需要,輪到民生的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不過話說回來,山東瘋狂的需要各種礦產,山西方面就此拉動就業也是非常不錯的,這種交換在現在看起來是非常合適的,皆大歡喜啊!

憑藉這樣的合作模式,山東多了一個優質資源供應地,多了一個新的工業產品銷售地,山西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拉動就業和經濟,得到了需要的錢財、物資和武器,大家都不吃虧。

山東囤積了一年多的各種糧食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山西陝西兩地,在潼關分開來救濟災民,只不過西北那邊都是免費的,山西大部分需要拿礦產來換,別說不公平,就眼下的年景,人家肯拿糧食出來按照市價兩倍的價格出賣,那都是舍了大面子了!

拉出去的是物資,拉回來的是一車車的人。這些人裡面壯年男子很少,孩子女人最多,很多家庭的男子要麼出去打仗了,要麼逃荒幹活去了,要麼死了,再不然就是留下了,總之來的極少,因爲連年戰禍災荒,家破人亡的更多,所以她們走的無可奈何。

對於他們、她們的到來。山東方面早有準備,大量地輕工業廠子裡面缺乏女工,大量的手工藝需要女子來參加生產勞作,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補充。同時也令這些人有工作活下去。

年輕未婚女子或者沒有了家庭的女子,則成了山東已經開始出現地男女比例失調的補充,要知道自從辦個山東出現平穩富足之後,各地逃難來的人非常多,而山東引進的優質人口也非常的多,但他們絕大多數都是男子,正需要各地女性來保持人口平衡。而用組成新的家庭這種形式留住人才,是山東堅定不移執行的一項重要決策。

孩子們是未來的希望和根本。不管是將來山東勢力要西進,還是從培養人才地角度出發,都不應該擔心年輕化孩子多了,他們纔是未來啊!

移民安置的核心設在濟寧,大量快速搭建的移民中心數月以來一直髮揮着它的重要作用,爲新遷移到山東的百姓提供庇護和生存。而這一次大規模的遷移災民,還是民國曆史第一次。

一路上,這些婦孺老少沒有受到想象中地困苦待遇,他們都有壓縮餅乾和清水可以食用,雖然吃得不好也不飽,但是保證了他們能夠安全到達山東。只不過那原來拉貨的悶罐子車廂和集裝箱實在是太憋屈了,很多人都有些病怏怏的不太適應。

第一批災民到達安置,等待他們的是已經燒開了的水和大型的浴室,所有地人在吃過飯之後都要先到浴室去清洗自己多日來的污垢,所有的衣物都要消毒處理,這是嚴格防止疫病傳播的必要手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套用一般的粗棉布做得新衣服,然後在衛生防疫人員的監督指引下,將想要保留的衣物進行徹底的清晰晾曬。這樣之後才能搬進臨時住所中,這時代很常見的蝨子跳蚤是要儘量消滅地,不能留下隱患。

陳曉奇是親自去迎接着第一批災民的,但是在看到了現場那些人的情況之後,他選擇了悄悄的關注,而沒有現身去像某些領導似的噓寒問暖,惹下一大片的淚水來,製造些非常親民、深入人民羣衆的感人情景。

隨行的老參謀人員,老當家孫桂枝在一旁揶揄他說:“老闆爲何不去跟災民打個招呼呢?這可是收攏人心的大好時機啊!既然已經付出了這麼大的本錢,總要先收點利息纔是嘛!”

陳曉奇瞅了他那張老臉一眼。臉上很是不爽地說:“你猜我出去之後。他們一聽是我出錢出力救災幫他們到這裡地,他們會怎麼做?”

孫桂枝淡淡的笑道:“還能怎麼做?無非是嘩啦一下跪下來磕頭謝恩。淚流滿面地吆喝兩聲陳大善人啊!好人吶!大恩大德啊!順便教育小孩子一定要記得你的活命之恩德,諸如此類你已經做過很多次的事情!”

陳曉奇嘆道:“既然如此,我還出去做什麼?難道我不出面,你以爲下面那些人就不會把這些工作做好了麼?見不到我的人,這些人一樣很快就會知道我長什麼樣子,有些人的工作做得是非常紮實仔細的。或許某些人例如馮玉祥之類的,很喜歡別人跪在他的面前讓他居高臨下的訓斥教導,但是我,不喜歡。”

孫桂芝輕笑道:“個人的好惡終究要屈服於大局的需要!老闆,爲了您將來的事業着想,有些事不願意做也要去做啊!否則便是拂了很多人的一片好心了!成大事者,有時候也要違心的乾點事情!”

陳曉奇搖搖頭道:“我不是矯情,我也不是不喜歡別人的歡呼感謝,這種積德行善的事情,我們信仰修行的人是非常在意的。但是,我不喜歡給別人下跪,也不喜歡別人朝我下跪!有一天,當咱們中國人不再用下跪這種方式對別人表示感謝的時候,我就願意跟他們一起歡呼,一次也好,一萬次也好,我只希望我們中國人,除了天地祖親師,不跪他人!什麼時候都要站的筆直,寧死不彎!”

孫桂芝長嘆一聲,悠悠的道:“這就難嘍!你怕是要舍上一生的時間來經營呢!寧願站着死,不願跪着亡,堂堂大漢兒女,不爲胡虜奴顏婢膝!好啊!不知道老頭我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陳曉奇哼一聲道:“就你目前整天養活的那麼滋潤,我看再活五十年也沒問題,只要我不死,你會看到那一天的!”

話是這麼說,但是陳曉奇心裡卻沒底。因爲他很清楚的記得,即使在21世紀,已經建立起來六十年的新中華,人民大衆在面對官員執法者的時候,最無奈的還是用“下跪”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悲慘、無奈、感謝、冤屈!當年太祖的一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或許有一部分人站起來了,但是更多的老百姓卻依舊跪着活。

什麼時候,人格尊嚴真正的站起來,這個民族才真正的站起來了。什麼時候執政者不需要百姓給下跪請願,這樣的政府纔是爲人民服務的政府。

———————————————————————————————

第97章 督辦巡視第28章 鐵軍入甘第77章 內憂外患 大風起第81章 婆羅洲基地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141章 突襲(四)第27章 磺胺和尼古丁第112章 叢林圍剿第46章 華北大戰(十三)第83章 導彈與戰列艦的命運第17章 前路第46章 南洋戰事(二)第39章 九一八(四)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21章 底氣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47章 南洋戰事(三)第150章 誓師第2章 暫時安身第68章 購物中心第133章 東盟與世界新變化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26章 產業工人第47章 南洋戰事(三)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9章 軍備建設第73章 重見故人第29章 超級忽悠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43章 夜幕下的刀光第187章 蔣百里第33章 大搞基建(三)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41章 再見佳人第186章 風雲聚會第2章 談判第12章 察東戰(三)第70章 南口開戰第23章 華北劇變第33章 大搞基建(三)第114章 潰敗 炸彈之母第150章 誓師第15章 中國醫學第226章 落幕第151章 前夜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140章 突襲(三)第16章 希望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210章 激烈角逐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62章 逆襲的序曲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70章 南口開戰第113章 伏擊第162章 第一場空戰第148章 日本再出兵第27章 夜襲康莊鎮第5章 衣冠專家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37章 九一八(二)第29章 工業規劃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139章 突襲(二)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230章 登陸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66章 全球物流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149章 賣國條款第111章 得償所望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141章 突襲(四)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25章 實在過獎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1章 海盜事業第55章 蓄勢第53章 託媒求親第51章 華北大戰(十八)第53章 游擊戰 核工業第60章 諜戰(四)第1章 海盜事業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13章 虎頭蛇尾第225章 撂挑子&收網第20章 質詢第8章 兄弟重逢第83章 夜襲匪巢第40章 人才接踵而至第81章 婆羅洲基地第30章 不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