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收編序曲

他話說完,下面便開始有人說話了。這一次的開會比往日又不大一樣,主要議題和可能的建議、解決方案等等,其實都已經寫出來明晰條目和內容,印刷成小冊子發到每個人的手中,因此與會者進門之後便拿到並有時間翻閱,孟老先生只不過是重新宣講一些議題而已,該說什麼,從哪裡開始,都是有了具體的安排的。

關於第一個議題,實際上還是藉着青島、上海兩次慘案的風,大量的學生、工人和各界人士走上街頭大力宣傳抵制日貨、英貨,國民自強、國貨自立的口號傳遍大江南北,各地的民族工業受此影響,很是出了一把風頭,特別是日貨橫行的山東,本土工業產品向來是受打壓甚重的,但這一次卻是借了東風,售賣形式一片大好。

這其中獲利最大的無疑就是美華集團和他們合資控股的企業。一者他們旗下控制了絕大多數的民生所需日用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二則本着美華集團的嚴格要求和全面成熟的商業運作手段,保證了他們提供的產品的質量、包裝、宣傳以及價格都有了跟日本貨正面競爭的能力,且在某些方面還超出不少,因此在這次的風潮之中,他們順利搶佔了原本屬於東洋貨的大部分市場,在這塊僅次於毒品、軍火的第三賺錢領域內徹底站穩了腳跟。

其他的各地企業也有不同程度地增長。所以說這個議題大家還是比較喜歡聽的---畢竟是好消息麼!

當下就有人發言道:“這第一個議題,我們自然是沒啥意見的。不管怎麼說,能夠提高咱們本地貨的地位和銷量,諸位同業老闆都賺錢多多嘛!這樣的事情誰不喜歡啊!就怕這樣的機會是曇花一現,兔子尾巴長不了,一陣風過去,該咋樣還是咋樣,不濟事啊!”

立刻就有不少人是附和這個意見的。這倒不是他們目光短淺或者貪心不足,在22年的時候。便也曾發生過這樣抵制日貨的事情,但是不過數日之後,一陣風颳過,該怎麼還是怎麼地,日貨照樣橫行。本地貨照樣沒什麼打得出息,原因自然是甚多。

孟老敲敲麥克風,大聲說道:“這個問題大家想的差不多!我們也是早就注意到的,因此上也提出些解決問題。東洋貨、西洋貨所以能在中華暢行無阻,其一便是恃其國力軍力之強盛,勢大壓人,我中華疲弱已久,無力抗衡。這不是我等今日能解決的。其次便是其工業生產成熟度高、規模大、速度快,故而其單個成本要低廉,產品質量有保障,再次,便是相當部分購買之人多仰慕外洋之繁華強盛。愛屋及烏之下不免心有嚮往。”

下面一老闆嘆道:“是啊!若論起來,我們有些商家的物產還是很不錯地,可惜風氣如此。無奈和也!僅憑這一時半刻之風潮,不是長久之方啊!”

孟老先生道:“雖然如此,但常言說,打鐵還要自身硬,我等切不可指望着外敵自行撤退,又或者民衆自覺意識,我等身爲製造者,首先必須要將自己手中的活計做好。產品做好。服務更要做好,讓其無可挑剔。與外商之類比下亦不遜顏色,方纔是競爭之道。”

下面有同意的,但更多的是訴苦:“哎!理是這麼個理,但是說起容易做起難啊!只說這成本一項,我等所用機械皆購入於外洋,這價碼自然是高的,技師也是聘請自外洋,則薪水亦高,再加上原料也是受制於人,幾番加起來,縱然要物美價廉亦不可得啊!但這成本一高,貨物成色在十足十的,明白着就比不過人家嘛!你怎可強求買家多花錢呢?愛國也不能如此搞法!無奈何也!”

孟老爽朗的笑道:“此話說得雖是不錯,但今日我們已經有應對之策,此次聚會,我們新選之重要會員---美華集團陳老闆在此,便是給諸位提供着諸多的解決方略,請諸位一起來聽聽陳老闆地建議如何?”

陳曉奇馬上面帶笑容站了起來。????與會者絕大多數沒怎麼見過他的本人,此時一看卻也不過是個年方二十來歲的儒雅年輕人,但其身形高壯、氣度不凡,在一身黑色漢服映襯之下顯得器宇軒昂,非是凡人可比,加之其身上環繞的諸多光環實在是炫目的緊,故而也沒有誰隨意發表輕視不屑地言論。

陳曉奇衝着四面做了個羅圈揖,手攏在袖子中昂然朗聲說道:“諸位齊魯工商業界的前輩、同仁,大家好!今日得與列席與諸位濟濟一堂共論商事,確是榮幸之至。方纔孟老先生的表述諸位想必都已經聽得清楚明瞭,鄙人也不用重複了,在這裡只想說一下我美華集團與濟南地諸多同業者是如何應對的。”

“我集團自成立以來,秉承的宗旨便是誠信爲本、質量第一、信譽至上,因此不管是從工人培訓選拔,到生產各環節之控制,產品質量之檢驗,包裝售賣以及售後服務等各個方面,均是嚴格把關毫不懈怠,務必使每一件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後,能覺得自己花錢買的值當,買的放心,買的有面子。因此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華,我們的產品一直都是暢銷不衰的,而同我們合作地諸多家企業也是獲利形式大好,想必諸位都有所發現!”

下面有人酸溜溜地說:“你陳大老闆自然是財大氣粗說得出做得到!給工人開那麼高的工資,供那麼好地福利待遇,工人還不拼命賣力氣的幹!我們若有那樣的條件根基,也敢這麼說啊!”

陳曉奇笑道:“方纔幾位老闆提到地難處。關於設備、技師、技術乃至工人的諸多問題,導致了成本太高的問題,其實眼下就可以解決。今日的美華集團已經能夠生產諸位所需要的各種工業設備,不管是各色機牀還是蒸汽機、電機、紡紗織布、礦山開發還是其他,均可以提供價格低廉、質量上乘、服務周到之產品,同時我們還將出臺一箇中華工商業扶持計劃,第一步施行在齊魯故地,凡有意願參加這個計劃者,均可以以外商售賣之五成價格購買相關機械設備。並且是開工試行驗證無誤之後付款!其次,對於購買機械設備之廠家,提供免費生產技術培訓,對該廠之工人、技師提供免費或小額有償技術轉讓,此舉將大大降低該廠的生產成本。此外。我們還提供全套的產品包裝、廣告宣傳、售後服務一些列的經驗傳授,全都是免費的。”

半價?!技術轉讓、培訓?有這麼好地事情?除了有數的幾個早知道的人,其他的一片譁然,難以置信着有之,怦然心動者有之,別有用心者有之,卻是沒幾個懷疑他這句話的真實性和美華集團實力地---人所共知的事情,不好隨便質疑。

有人當即提出來自己的疑問:“陳老闆這樣的舉措。我們自然是大加讚賞無任歡迎的!只不過這麼好的條件下,必然有貴方的要求包含在裡面吧!”

陳曉奇點點頭道:“沒錯,確實有相關的要求地。那就是凡參與到這個計劃的商家,其內部工人的薪資待遇以及各種規章條例,必須要與美華集團看齊!美華集團職工能夠享受到的基本福利。你們同樣也要提供,工人應該有的各項權益必須要得到保障,青島、上海日本商家地前車之鑑大家看得都清楚。我們不希望在自己的老家,自己的同胞兄弟受到這樣不公正地待遇。”

猶如一盆冷水潑下來,絕大部分人頓時心都涼了下來。提供跟美華集團同樣的薪資福利待遇?開什麼玩笑!那得多少錢?那些工廠裡面又是工會又是各種職工活動小組的,動不動的休假,加班還要給加班費,這麼一來他們賺的啥啊!雖然前些日子陳曉奇已經通過報紙電臺將這種方略的所謂“經濟圈”理念講的很透徹了,但是讓他們轉過彎來下定決心去做,很難!特別是濟南之外的那些商家。沒有親身體驗地。更難相信!

有人就提出來了:“陳老闆!你們集團地工人過的那叫神仙日子啊!可是你陳老闆財大氣粗搞地起,我們這些小門小戶的財力微薄。如此做法只怕不出三月便要關張大吉了!還談什麼賺錢啊!”

此話頓時引起許多人的附和。他們心中打着各式各樣的算盤,都盯着陳曉奇,看他到底有什麼應對的言辭和理由。

陳曉奇好整以暇的揮揮大袖,呵呵笑道:“我非常理解諸位的擔憂和想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集團新成立了一家分支機構,美華工商銀行,專門負責對齊魯業界之同仁提供相應的扶住貸款項目,按照我們對諸位同業者的各人信譽評價,給出相應的貸款基準和數額,分爲無息貸款和低息貸款等多種級別,總而言之,信譽卓著者所獲得的貸款越多,信用級別也高,利率也低,通過此種手段,無比使加入者能在不動用自己本金的情況下按照我們共同協定的標準來擴展自己的企業,直到一切走上正規之後再談還款和進一步貸款之事宜。說明白點,就是用我美華集團的錢和技術、設備、乃至人力,來幫助大家把自己的事業做好、作大、做強!”

現場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好大的口氣!以一己之力支持整個齊魯工商界的發展,這得花多少錢啊!真當自己是財神在世啊!

當下就有人不服不忿了!有一個五十來歲的富態老闆皮笑肉不笑的說道:“陳老闆好大的手筆啊!鄙人佩服之至!我等且不說陳老闆有無這麼大的財力支撐這等規模的偉業,這麼做,對你陳老闆有何好處?當真陳老闆是善財童子轉世,要降富貴於我等身上不成?”

看熱鬧地人不在少數。他們的面色眼神陳曉奇一一看在眼裡,“無利不起早”的觀念深入人心,這些做買賣的人有幾個會相信無緣無故的好處落在自己身上?這可是實打實的錢財啊!大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呢!

陳曉奇道:“諸位有此疑惑並不奇怪!我前頭說得很清楚,首先,必須要依照我們集團出臺的一些政策來做,特別是保證工人權益和福利待遇這一項。諸位難以理解我的做法,並不奇怪,畢竟都是站在當家地老闆立場來想的,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不能提供工人們足夠好的條件和滿足他們的自由權利,他們三天兩頭的鬧罷工搞事情,他們不認真負責地製造出合格產品,最後受損的是誰?再一個,我之所以這麼做。也有自己的考慮的,本集團的各項重工業已經陸續投產,主要產品皆是下游工廠所需的材料、設備,並輸出自己的技術和人力,因此需要一個巨大的下游產業鏈來支持消化,否則我生產出來地東西賣給誰?與其跟列強商家虎口爭食,還不如自己培養一些下線,我這麼說。諸位都明白了吧?”

明白了,做買賣的都不是傻子,沒人聽不懂他話裡的潛臺詞,只不過有些東西是不宜選之於口的。其次是陳曉奇關於給自己的產品找下游買家地理由也是合情合理的,重工業出產的首先是工業原材料。陳氏自己不可能壟斷所有地方面,那麼吸收大量的外圍下游工廠加入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也就不用多說了。

孟老先生咳嗽一聲道:“關於這個問題。老朽等先前也曾與陳老闆略加商談,本人是十分看好的,因此本人代表祥字號的孟氏產業表個態,支持這項於人於己都是大好的事情,我們身爲商人不能之看着錢,古之聖者早有名言,爲商者心中要裝着黎民百姓、家國天下的!”

孟老身爲亞聖直系子孫,這樣的做派和風範自然無可指摘。實際上在“祥字號”內部。他都貫徹這些理念,特別是一系列地客戶服務手段。那都是劃時代地。

苗先生和周先生以及來自於臨淄、周村、張店、博山一帶的商家代表均不同程度地表示贊成。這個時代的山東商家中,其實最有實力最先發跡的就是那一帶的商人,他們的意見就代表了至少三分之一山東工商界的力量。

而濟南本地的數十家商家代表也紛紛表示支持無異議之後,其他外地的同行業者突然發現,原來人家內部早就有過一些協議的,而陳某人不聲不響的卻已經得到了這麼大的推動力量,這樣的提議推行全省已經是大勢所趨的!而且是這麼好的事情,加入試一下,值得考量!

孟老先生接下來宣佈第二個議題的內容,其實說白了,就是張宗昌督辦上任以來的三把火燒得實在是太旺了,幾番條例下來,涵蓋的幾乎已經是山東十之七八的財力產出。最大的一項農業,張嘴就是兩千萬!其他的金融、漁業、鹽業、礦業也是一個都不放過,而他們這些工商業者貌似是還沒開刀的,但是誰都知道這是免不了的了,而他們其實本就是代表了山東最大的地主階級!

這個時代的人特點非常明顯,在積累一定數量的土地獲得餘糧和餘財之後,藉着各地開埠的時機紛紛加入到工商業之中,賺到的錢除了擴展自己的基業規模之外,便是拿回去再買地,以此循環往復,十幾年下來,可以說在山東最大最有錢的那些地主,實際上就是眼前這些有着各種工商業實體的老闆們,以陳曉奇爲例,他是最大的一個,現在控制的土地上千萬畝之多,其中半數是兩季輪作的優良農田。其次是以孟家、苗家、周家爲首的老字號的工商業者,他們控制下的土地佔了地主們的三分之一強,孟家光在章丘舊軍附近就有兩千多畝地,而其他的農田遍及濟南、萊蕪、泰安、煙臺、濰坊等地,號稱騎馬一天跑不出邊界。剩下的地主家擁有數千畝土地的,多少都是在各地經商開廠的,彼此之間分割不開,而張督辦上來的第一刀就切在他們身上,兩千萬的官方收入,這還只是半年的稅款,其數量已經是往年的數倍!接下來其他名目繁多的稅款要求更是無以計數,在張宗昌督魯其間,發明的稅收項目有五十一種之多,農民承受的各項苛捐雜稅是以前的九倍!

這還是督辦府的要求,那麼下去具體幹活的人上下其手足尺加五的搞法,那回事什麼樣的情景?那得是多少錢?兩千萬甚至都是個零頭!這樣的要錢法,真的是將山東來了個挖地三尺、竭澤而漁了!

張督辦一聲令下,山東老百姓逃難去東北的有四十萬!半年!

繼續求票啊!推薦新書《超時空湮滅》,直通車可達!

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82章 最後的準備第27章 我們是匪商第79章 溫莎伯爵第182章 大手筆第6章 面見國父第29章 勇士再揮刀第42章 華北大戰(九)第35章 風雲起(四)第66章 全球物流第215章 漩渦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58章 強行推動第71章 刺殺第227章 麻煩第30章 美華元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105章 關門打狗第74章 張宗昌南下第62章 逆襲的序曲第230章 登陸第10章 時尚教父第141章 突襲(四)第198章 愛國衛生運動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13章 邪火拳頭第9章 多倫戰(三)第63章 南洋布局第41章 再見佳人第42章 華北大戰(九)第26章 “黑星”手槍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21章 淞滬開戰(八)第226章 落幕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11章 環保工業第236章 風口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20章 打火機和拉鍊第59章 一二八 開戰第150章 誓師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6章 初次盜版第44章 華北大戰(十一)第86章 戰爭也是生意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81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110章 國學第14章 擊約翰牛第140章 突襲(三)第61章 諜戰(五)第193章 搶救文化第15章 淞滬開戰(二)第149章 賣國條款第206章 亂世慘景第117章 阻止中國崛起第16章 全民補鈣第60章 熱血 勇士 殺第20章 打火機和拉鍊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69章 白銀法案第66章 土匪攻城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105章 關門打狗第13章 虎頭蛇尾第32章 新式軍訓第88章 割據基地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34章 風雲起(三)第30章 不朽的英雄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9章 小見面禮第133章 東盟與世界新變化第37章 加強合作第1章 不速穿越第120章 華夏復興黨第16章 全民補鈣第67章 武器定型第55章 小財神缺錢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28章 鐵軍入甘第19章 潤物無聲第187章 蔣百里第100章 收編序曲第67章 如此亂戰第157章 夜襲(二)第170章 再次空戰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195章 盛唐之韻(二)第69章 聯邦快遞第55章 盜版衝鋒槍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67章 萬噸輪、集裝箱第74章 張宗昌南下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111章 得償所望第25章 實在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