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考場波折(3)

這消息轟動錢塘縣。

如果你不相信豬會爬樹,偏偏又發現豬爬上樹了,這是一件多麼讓人難受並感到不可思議的事呀。

對於連筆也不會抓的唐三居然考上秀才這件事,邵仲文也不是傻子,他當然明白其中隱藏貓膩。

邵仲文立即到縣裡翻查他的硃卷,發現他的硃卷不見了。而唐三的卷子,從題目到立意,看起來有些眼熟,順順溜溜十分熟識,這不是我做的文章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一字不差。天啊!邵仲文氣得渾身發抖,他發現真相了,這個真相差點兒把他擊倒,原來自己考了幾十年不中的原因在於此,原來自己一直替別人做嫁衣裳。這個真相讓邵仲文的心如被貓抓,使他痛苦不堪,再也按納不住。你們這些混蛋太可惡了,我要告你們。

說幹就幹,邵仲文寫了一張訴狀,喚來李甲、王婆富作伴助威,一齊趕到縣衙擊鼓告狀。

監場官吏接過邵仲文訴狀,看完之後,準他投遞。傳喚當事人,擇日再審。

唐伯康絕不慌張,又擺下戲筵酒席,跟任富來商量對策。任富來陰陽怪氣地望着唐伯康問道:“你還有錢嗎?”

“有。”唐伯康毫不猶豫地回答。

“那用得着商量,該怎樣做就怎樣做,還用得我教你怎麼做嗎?”

唐伯康心領神會,暗暗點頭。

過了幾日,監場官傳喚邵仲文上堂問話。邵仲文捲袖握拳,義憤填膺地道:“大人,你要替小人做主呀,縣試有人作弊,截了我的卷子,搶了我的功名。求大人明察秋毫,清清弊竇。”

監場官訝然道:“竟有這樣的事,誰這麼大膽?”

邵仲文道:“便是唐伯康的兒子唐三,也不知他弄什麼神通,他的硃卷跟我的墨卷一字不差。”

監場官向邵仲文問道:“你有什麼憑據,你憑什麼說他的硃卷抄你的,你拿出你的原捲來給我看看。”

邵仲文的原卷早被那些譽稿的抄譽生截下銷燬了,那裡還找得出什麼原卷對證?邵仲文一時被監場官難倒了,啞口無言。

監場官拍案而起,罵道:“無憑無據,顯然是妒才生事。看你一把年紀,免你敲打,退堂。”

“不對。”邵仲文兀自不服氣,阻止那監場官退堂,滔滔不絕分辯道:“那個唐三,筆也不會拿,斗大的字尚不認得幾個,他怎會是縣考第一?”

監場官早已收了唐伯康的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眼見邵仲文還如此不知進退,冷笑道:“不識字怎樣?因爲他不識字才讓他中秀才,好讓他讀書認字嘛。如果他象你這樣才高八斗,還用得着上學讀書嗎?”說着把邵仲文的訴狀取來,在呈子上面批了兩個字:不準。

邵仲文氣得血壓暴漲,當時昏倒在地。幸虧李甲與王婆留在旁扶持救援,摁人中,捶胸捋背,才把邵仲文從鬼門關拉回來。

李甲與王婆留把邵仲文連拖帶扯,扶到客棧。可邵仲文象瘋了一樣,整日胡言亂語,罵不絕口。沒錢,就意味無權無勢,空逞口舌之狠又有什麼用呢!

經這事打擊之後,邵仲文一病不起,倒在牀上。神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邵仲文神智清醒時,還是忍不住破口大罵:“可惡呀,大部分的官員都不知心存大義,卻只知貪贓枉法,卻不知爲民請命。大明朝讓這班傢伙當權主政,老百姓怎會有好日子過。老天爺呀,爲什麼讓這些人當官,而不是我呀!若蒼長眼,讓我中舉當官,我發誓把你們這些貪官污吏趕盡殺絕。”筆者讀史,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多數貪官污吏都是一帆風順中舉做官的人,這些人在倒臺之前仕途得意,可謂平步青雲,沒有什麼波折,對自己在老百姓中的評價也不怎樣在乎,甚至不惜拿自己前途作賭注,在貪贓枉法路上越走越遠,直至身敗名裂;而一些屢試不第的歷盡波折才中舉的讀書人,一般比較在乎老百姓對他的評價,基本上能廉政自律,對貪贓枉法的官員深惡痛絕,千方百計打擊報復這些曾經妨礙自己進入官場的討厭鬼。如果讓邵仲文這樣的讀書人進入官場,他也會採取一些措施對他看不慣的貪官污吏進行打擊報復,清官就是這樣煉成的,有時候可以這樣理解。

王婆留聽見邵仲文整日嘮叨說這大明朝的官員不仁不義,對“大義”這個名詞不免甚感興趣,大義?什麼是大義呢?就望着邵仲文問“爺爺,什麼是大義呀?”

“大義就是“聖勇義智仁”。忠君,愛國,胸懷天下,兼濟蒼生。唉,你年紀尚小,不可能明白這些事,還是過兩年再說吧。爺爺現在只能告訴你,做人要正直,要嫉惡如仇,要有良心,要有誠信,任何有違良風善俗的事都不要做,否則會遭報應的,明白嗎?”

“哦,爺爺,原來是這樣呀,我明白。”王婆留似懂非懂,點頭稱是。實際上他也很悶納,比喻說南塘鎮的居民罵他是狗崽子的時候,臉上也顯現出嫉惡如仇的表情,一種代表正義的優越感。好象他王婆留幹了什麼大奸大惡傷風敗俗的事一樣。王婆留每次遇上南塘鎮居民凜然正氣的指責,身子不由自主震顫發抖,縮成一團,恨不得找個地洞藏起來。我做過什麼呀,王婆留心中承載着無限疑惑。他努力搜索枯腸,把混沌的腦袋梳理幾百幾千遍,也想不出自己幹過什麼有違良風善俗的事?爲什麼你們這樣痛恨我?打擊我?欺負我?

你們的大義,難道是欺負小孩子嗎?這又算什麼大義?難道這叫有良知嗎?王婆留雙眼噙淚,一肚子委屈憤怒無從發泄,對孔夫子的大義不免存疑。

中國政權自古就師承一種連坐的惡法,對犯罪人的親屬有罪推定,對犯罪人連坐九族並禍及數代。古人都認爲:當道莫種棘荊樹,他年免掛子衣。並認爲這是天經地儀的真理。祖宗作孽,兒孫跟着倒黴。文\革期間,筆者家鄉就發生一件怪事。有個小孩因家庭出身不好,是個地主崽,成爲同年孩子打擊、排擠、嘲笑的對象。地主崽所謂的地主出身,其實也很渺茫,向上追溯,已經是幾代前的事了,是太祖太爺的事,到了他地主崽這一代已窮得一窮二白,可是地主崽依然還要揹負地主的惡名。給地主崽無情打擊的人,不僅是那些不懂事的貧下中農孩子,還有很懂事的村夫俗子,老太太,老革命家,甚至於讀書識字的人………,大家對地主崽沒有任何憐憫,只有咬牙切齒的仇恨,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後快。地主崽無法揹負他列祖列宗留給他的沉重屈辱,最後只好跳進魚塘自殺了。

第五十九章 墨攻武衛第六十八章 雪恨不煩刀 詔冤何用戈(2)第二十四章 突犯會稽第二十五章 觀察試探第六十一章 惠及自己第六十二章 品茗論道第七章 流落異鄉(1)第六十章 南蠻狼兵第二十二章 岐路徘徊第六十一章 惠及自己第八十六章 帝國壁壘第十三章 毒蛇反噬第四十五章 喝茶送禮第四十一章 挑戰豪強第十一章 鐵拳育成(6)第一章 女將出馬第十章 玉蘭傳說第三十六章 觀摩比武第二十四章 要回欠債第十六章 夢境現實(1)第三十五章 夜闖王府第三章 傲劍狂刀(3)第三章 傲劍狂刀(4)第二十二章 比武賽約(11)第九章 人魚傳說第五十四章 遲到勢力第二十七章 致命委託(上)第十一章 鐵拳育成(6)第九十章 刀催劍逼第三十二章 獨闖魔巢第九十二章 惡德商人第九十五章 高手如林第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三章 御姐駕到(上)第四十章 趙貞學箭第九章 疾風傳說第七章 流落異鄉(1)第六十七章 雪恨不煩刀 詔冤何用戈(1)第五十八章 戰與不戰第四十一章 兩害夾攻第七十二章 我的母親(1)第五十八章 海賊老巢第六十九章 天涯尋毒(3)第十九章 情義困局第十四章 裹脅從盜(3)第三章 御姐駕到(上)第八十一章 怒蕩千軍(2)第五十三章 桃花總管第三章 傲劍狂刀(4)第九章 死屍狼籍第三十九章 奇冤從天降 百口難分辯(3)第五十二章 風雲際會第八章 賊亂海濱(5)第十三章 魏塘圍城(1)第七十九章 巨象剋星(2)第十章 玉蘭傳說第四十六章 落拓江湖路 失魂野狼谷(1)第一章 熱血天誅(1)第三十二章 幕後黑手(9)第十三章 走鏢路上第五章 童生爺爺(2)第三十章 幕後黑手(7)第四章 狗日雜粹(1)第二章 各顯神通第四章 狗日雜粹(5)第二十九章 出海救人第五十五章 龍頭大鱷第三十四章 該不該打第三章 傲劍狂刀(1)第七十九章 吃餈粑吧第二十九章 誰是獵物第二章 熱血天誅(2)第二十章 無膽鼠輩(下)第二十七章 交心隨君第八十一章 蘆葦蕩裡第八十二章 蛇鼠一窩第三十章 聚散忽然第八十章 怒蕩千軍(1)第七章 調和陰陽第十二章 少年兇猛(3)第二十八章 虎口奪食第二十章 無膽鼠輩(上)第八十章 劍道雄豪第六十章 大氣形成第二章 欽差祭海(2)第十章 白紙塗鴉(5)第七章 揚帆出海(下)第五十六章 一呼百應第四十五章 喝茶送禮第十章 大擺筵席第一章 女將出馬第八十章 南下鎮江第九十三章 活着離去(上)第四十二章 圍堵如惡夢 追兵似附形(3)第八十八章 倭子來襲第七十章 記得我嗎第四十六章 梟龍擡頭(求票\收藏)第六十三章 山窮水絕處 逢生一線天(4)第三十六章 傻子營銷第三章 傲劍狂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