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商道難行

事後,徐昌分別對倪翁、荊大剛作揖致謝,許諾出脫貨物之後,一定給予兩人重獎。大傢俱各歡喜,撐船的撐船,拉纜的拉纜,一齊動手出力撐船前行。船隻緩緩駛出富春江,進入錢塘江並轉上餘杭大運河。

“但願這一路順風順水,不要再起波折,河神保佑!”自從在富春江遇上賊人,徐昌也感到有些害怕了。船隻轉入餘杭大運河的時候,不免在船頭擺了一些香燭,請求河神庇佑,保佑他們一路平安,順順當當到達京師。

天公若肯從人願,大海還應作西流。

徐昌的貨船慢慢駛入王江涇的時候,只見河道里黑壓壓的都是商船,首尾望不到頭,如蟻聚蜂涌,密密麻麻,成羣扎堆如亂麻一團,擁擠至極。

徐昌這些走慣海路的商人,哪裡見識過運河這種擁擠堵塞狀況,都被這景況鎮住了,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以前他們走慣海路,大海天高海闊,無遮無擋,那曉得內陸河道行船如此艱難,這些貨船如蝌蚪擠挨在渴澤般的狼狽窘境,確是走慣海路的徽商們頭一次遭遇上。大家見此堵塞情形,俱感慨搖頭,嘆息不已。

這些南來北往貨船爲甚不走寬闊的海路,卻偏偏往這潭死水裡駛進來?一則朝廷實行海禁,片板不許下海。貨船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能往運河上集中;二則走海路風險極大,這錢塘江與東海汪洋交匯處,幾百平方公里水域風急浪高。東海龍王敖廣先生每年都大派請柬,邀請一批涉險闖入他疆域的商旅漁船到水晶宮作客。且這年頭倭寇猖獗,倚仗他有巨大的海船和高人一籌的弄潮本領,稱霸東南,縱橫海上。衆商家沒有大海船(明朝海禁罷市,不準商人建造多帆海船),撐個單帆船入海,怎麼跟倭寇的大海船爭競賽跑?若是時運不濟,晦氣碰上倭寇,傾家蕩產,甚至陪上性命,也是比較常見的事。如此一來,那腦袋不缺根弦的正常人便有千萬個理由不走海路,吃盡苦頭也要往運河中涌來。

這運河行船雖然慢騰騰的叫人看着心焦氣盛,但大夥兒聚在一起,聲勢浩大,倒也不必擔心尋常小毛賊前來搗亂,一路上可以安生了。然而運河畢竟是官府的稅賦走廊,南方那些漕糧漕銀都打從此河上京,官府對這運河防範甚嚴,沿路都設有崗哨據點駐兵把守。那些官兵倚仗手中的職權,常常對過往普通商船敲詐勒索,吃喝卡拿。而地方土豪劣紳、流民地痞猛見這一行有利可圖,都來趟這一場混水,編出許多籍囗鬼話,攔路做起那收取買路錢的生意,對那些過境的商船,也不問大小弱寡,堵在一旁,漫天要價,若不讓他們稱心遂意,休想脫身。

那些商旅爲圖路上安穩,一般不敢招惹麻煩,只要地頭蛇索取的金銀數額不大,一般都不敢違拗這些路霸的尊意,乖乖掏錢上貢,這叫花錢消災。

儘管走運河一路上需要破費些須銀兩,更無端招受許多窩囊氣,畢竟沒有性命之虞。那南來北往的客商還是對這水道趨之若騖。不過近日這段河道也不復安寧了,倭寇看見這條河舟楫往來,熱鬧無比。也時不時化妝成尋常客商模樣,前來搗亂,出其不意,時常得手。

那日,徐昌把貨船駛進王江涇水道,看看商船堵得水泄不通。只得把貨船靠岸,打樁停泊在一旁。一連待上整整一個月時間,滿河船隻分毫不動。

徐昌想把貨船掉頭回走,不料後邊還有船隻不深淺拼命划過來。徐昌眼見自家的貨船困在運河中間,前塞後堵,彷彿困在鐵桶裡頭,輾轉不靈,徒呼奈何。

徐昌閒極無聊,上岸沽了一壺濁酒,幾包糖果餅子,趕到鄰船一個王姓的客商船倉里拉扯家常,討教這運河船隻堵塞的緣故。那王姓客商道:“起初我也不曉得這堵船的緣由,不免向張三李四討教打聽一下是什麼原因。大家衆口一詞,都說是官府作業惹下的禍根。本來大家在運河行船幾百年,形成一些規矩。例如南下的靠左,北上的靠右。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大家若遵守這個規矩,應該沒啥亂子。偏那官府說他們的漕糧漕銀干係極大,優先通過,其他船隻閒人都要回避,只等這些漕糧漕銀官船過去之後,才允許其他客船駛過。那些設卡收買路錢的差役又同時折騰,把商船堵在一旁漫天要價,若不滿足他們,休想過關。這官府的話就是王法了,誰敢跟他們講理?那些漕糧漕銀船隻仗着官府替他們撐腰,橫行霸道,要走便走,想停就停。這邊叫嚷吆喝,哪邊打踢驅趕,威風八面,好象神仙也擋不住他們一樣。他們倒是掙足面子,出足風頭,卻把一條好端端的河道搞得亂七八糟。而那些倭寇也籍此契機,出來添亂,河道便因此亂套了。大家看見官府先破壞規矩,也不講禮儀謙讓了,人人只顧自己方便,個個爭先恐後要拔頭籌,結果損人不利己,倒把這條河道堵得如鐵桶一般,不知何年何月何日纔會暢通。”

徐昌聽了王姓客商的話,拍案而起,嘆息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家辦事都如做買賣一樣嚴守規矩,守諾重信,童叟無欺,公平交易,該你賺多少就賺多少,不能獅子口大開,蛇心吞象,抱着這樣的心態行事做人,秩序肯定不會亂成一團。若你抱着佔盡天下便宜的念頭行事做人,誰敢跟你打交道?到頭來,你不僅賺不到錢,只怕連本錢也會折騰精光。這種事便如今日這河上爭路一樣,大家都想壞規矩,要多佔便宜,結果大家都沒佔到便宜,反招煩惱,豈不可笑?可恨哪些愚夫俗子們,死不開竅,無端弄出這許多損人不利己的壞事來,他們自作自受也罷,卻連累我等陪着受罪。”

王客商道:“徐員外所言不差,若人人都守規矩,天下也就太平了,這世間便沒有甚麼可爭吵了。偏偏有人只想着爲自己謀私奪利,不管別人死活。這世上能佔盡天下便宜者,莫非官府。可這些做官的人佔了大夥兒的便宜,卻又不替我等平民百姓謀求福利,實在令人齒冷心寒。象這運河堵船的亂子,本來是那些官差貪圖自己方便招惹討來的,他們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可恨他們給別人添亂後卻撒手佯長而去,他們憑地不擔待些事體?”

徐昌唉聲嘆氣道:“這官府是個麻煩的貨色,他們倚憑手中的特權謀私爭利,自古及今,佔盡天下便宜。民衆與官府搏奕,向來都是輸家。有時即使被迫改朝換代,而易姓之後,那些做官的傢伙同樣是一路的貨色。究其根本,不是哪個朝代好壞的事,而是人的本性如此,大家都是自私鬼、可憐蟲。《三字經》卷首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依我看,人之初,性本惡。唯有多立規矩方圓,束縛官員的手腳,天下方纔太平。”

王客商道:“然則壞規矩的就是立規矩的人?天道如此,我等平民百姓無權無勇,拿他們乾瞪眼沒轍,只能逆來順受。”正數落起勁,忽然一陣吵鬧聲從鄰船傳來,叫喚得有些異樣,那王客商已聽出弦外之音,攤手無可奈何地道:“你看,這些可惡的傢伙又來生事了。”

徐昌側耳仔細一聽,聽見自家貨船這邊也有些動靜,當時不敢耽擱,連忙起來向王客商告辭轉回自家貨船之中。早見幾個當地人打扮模樣的惡漢正在他的貨船上吆喝,這些人後邊還跟着兩個拿着鐵尺哨棒的差役,來勢洶洶,不象什麼善良之輩,一看就知道這些傢伙不好招惹。

強龍難壓地頭蛇。徐昌連忙向這些傢伙打拱作揖陪笑道:“某便是這條貨船的東主,諸位有何見教?”

這幫惡漢內中一人挺身而出,向着徐昌伸出一隻大手道:“你來得正好,我正想找你,承惠十兩銀子。”

徐昌吃了一驚,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愕然問道:“你憑什麼問我要錢,可有個名堂?”

那惡漢道:“名堂多着哪,這河道前年淤積好多泥沙,若不是我幾個兄弟帶頭教人疏通,你們能過得這兒嗎?這件事官府也有公文告示傳諭四方,着我們幾個在此向過往的商船收回一些僱人的工錢。識趣的趕緊繳納,否則抓你到牢裡坐監。”

徐昌不依不饒,也向那惡漢伸出左手道:“那公文批示呢,拿來讓我看看。”

那惡漢捋腕握拳,佯怒吼道:“你走百里長途到府裡去看一看就曉得是怎麼回事,我沒空陪你多講廢話,我回頭還要向其他船主催繳這錢哩。你別想裝瘋賣傻,拖欠延捱。”

那惡漢身後一個官差也急吼吼叫嚷道:“俺便是巡捕營的番役,守護地方,捉刁賊,拿奸細,抵擋倭寇,沒幾個辛苦錢誰肯幹我這一行?你這船泊在這兒得交泊船費,趕緊交錢,萬事大吉,要不一把火燒了你這鳥船。”

徐昌勃然大怒,厲聲喝道:“你們攔路搶劫,敲詐勒索,眼裡可有王法……”

那官差聞言不屑一顧,大言不慚地道:“公幹收費,別人哼也沒哼一聲便交錢了,偏你多嘴,竟敢跟老子講理,有膽子隨我去衙門走一趟,看看誰吃虧?到時可不是十兩銀子了,見官興訟,沒有一百幾十兩銀子使費,你休想脫身,我勸你莫因小失大,免得噬臍莫及,誰希罕你十兩銀子哩。”

徐昌還想爭辯,倪翁怕那事情鬧僵,動起拳腳來就麻煩了。這有身家的人怎能跟無賴光棍爭閒氣?穿鞋的人當然怕光腳的傢伙。於是便把徐昌拉到一邊,勸阻道:“老爺含忍罷了,這風水地面,強龍鬥不過地頭蛇。這一路進京去,如此這般令人生氣的混賬事只怕不只這一件。”

那些人聞言頗爲得色,冷笑道:“正是,正是,還是這位老先生見多識廣,懂得世故人情。”

徐昌只得忍氣吞聲,低頭繳納了這塊銀子。那幾個傢伙拿了銀子,也不多謝一聲,竟是雄赳赳,氣昂昂,精神抖擻也揚長去了。

當晚,徐昌坐在船倉裡盤算賬目,忽聽得前頭噼噼啪啪傳來一陣類似鞭炮炸響的燃燒聲。出倉看時,只見前邊一兩裡的河道里火光照亮半個天空,人們吆喝奔走,聲震天地。

徐昌曉得那貨船是木頭製作的,雖然泡在水裡,但貨船吃水線以上的風帆、篷蓋、窗櫺、日用傢什及貨物都是易燃品,一着火就借風發威,火勢蔓延燒開,即便請來龍王從天上降一場潑水大雨也未必能澆滅那種沖天大火,到頭來只能救人而不能救船。徐昌不敢託大,連忙把兒子從牀上拉起,扯着便往岸上跑去。一邊跑,一邊扯開嗓子大叫大喊,呼喚衆人起來救火。

徐鳳儀睡夢方酣,被他父親突然弄醒,也不曉得是什麼緣故,渾渾噩噩隨他父親跑到高埠處站定,睜眼定神打量眼前景觀,只見半江一條火龍正在上下撲騰,波心上下通紅,這奇異景觀是他平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不覺看呆了。

徐昌截住一個從前頭跑過來的商人詢問那失火的原因,那商人叫苦道:“不知從哪兒竄出一股倭寇,窮洶極惡,劫財後殺人,同時還放火燒船,這把火就是哪批畜生點燃的。客官沒事就別在這裡耽擱了,趕緊逃命去吧。這鬼地方,待久了就難說,說不定會出事呀。”徐昌聞言愣住當場,跑吧,貨船擱在這兒撐不動;不跑,又怕有災禍從天而降。進退兩難,叫人無所適從。

倪翁當時也站在徐昌身邊,聽了商人這話有些不以爲然,安撫徐昌道:“老爺且莫驚慌,倭寇既放火燒船,攪個混局趁火打劫,他們肯定是人少不敢久留。當務之急,只須防住這火勢蔓延過來,其他事見一步行一步,便宜處置。”

徐昌沉吟片刻,認爲倪翁說得有理,於是放下一條肚腸。望着遠處的火光既生氣又無奈地嘆息道:“你看這官府到底幹什麼吃的,向我等商販要錢要物的時候,何等威風呀!如今倭寇來了,他們卻學烏龜忘八模樣,把頭一縮,不知躲藏到哪裡去了,真叫人乾瞪眼沒脾氣,拿他們沒辦法呀。”

第八十四章 劍術大會第二十五章 豬突猛進第十九章 比武賽約(8)第五章 末路掙扎第十二章 少年兇猛(4)第三十二章 圍與被圍第十七章 報仇誓言第三十九章 奇冤從天降 百口難分辯(3)第十七章 潛龍爻卦第二十章 無膽鼠輩(下)第三十八章 血統之爭第三十八章 禍從天降第八十四章 劍術大會第十三章 魏塘圍城(6)第十六章 無敵刀鋒第五十四章 徽商興衰第十一章 鐵拳育成(7)第五十章 謠言頻傳耳 假象迷人眼(1)第十章 白紙塗鴉(4)第六十三章 鎌倉武士(1)第六十三章 山窮水絕處 逢生一線天(4)第六十五章 鎌倉武士(3)第一章 尋找仙丹第五十五章 蘿莉兇強第九十三章 請你道歉第七十一章 忍遁幻像第二十章 海途惡險第七十九章 轉戰京都第七十九章 吃餈粑吧第四十章 回家路上第一章 徽商古風第十二章 少年兇猛(6)第九章 寇營新血(4)第六章 揚帆出海(上)第六十三章 繼續修業第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八章 雪恨不煩刀 詔冤何用戈(2)第三十二章 幕後黑手(9)第二十章 客棧夜話第六十八章 羣雄亂鬥(2)第八十七章 花街遇倭第三章 力挫羣雄第五十一章 鳳儀獻計第二十二章 倭子戲耍第八章 賊亂海濱(1)第二十章 海邊少年第四十三章 獨鬥豪強第十一章 隕鐵奇劍第四十八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五章 草根小兵第五十八章 幽靈蒼頭翁 幻魔百變人(2)第六十章 南蠻狼兵第七十一章 徐家夜宴第四章 一肚壞水(1)第二十四章 幕後黑手(1)第六十四章 大陳救兵第二十一章 逃離虎口第十八章 五十流寇第四章 熱血天誅(4)第七十一章 徐家夜宴第十章 白紙塗鴉(5)第八十二章 突破九重第二十九章 誰是獵物第三十七章 奇冤從天降 百口難分辯(1)第五十七章 幽靈蒼頭翁 幻魔百變人(1)第十三章 魏塘圍城(3)第七十一章 忍遁幻像第十五章 比武賽約(4)第三章 藐寇玩兵第十四章 比武賽約(3)第五十九章 和敬清寂第四十一章 挑戰豪強第四十九章 大婚準備(上)第二十五章 魂斷歸途(下)第十一章 鐵拳育成(2)第二十八章 父老委託第九十二章 遊子回家第八十五章 抓捕新血第五十七章 兩軍相遇第八十三章 血戰鎮江第九章 寇營新血(4)第三章 傲劍狂刀(2)第八十九章 拯救孩子第二十九章 緣去緣來第三章 藐寇玩兵第三十章 逐獵之戰第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三十四章 官匪搏弈第五十四章 無情格殺令 鐵面霸王兵(2)第二十九章 以父之名第十一章 折騰鬥智(2)第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二十章 比武賽約(9)第十七章 比武賽約(6)第九十章 骨肉相殘(1)第四十八章 魔鬼推手第四十六章 三虎逐鹿第二十章 無膽鼠輩(下)第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三十三章 鬥智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