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改革全真外門

全真教七位真君和清源都清楚,機緣巧合,兩方沒有成爲敵人,這是一種緣分,需要好好珍惜,這份道緣來之不易。

在接納玉符的剎那間,全真教後山的祖師堂,靈氣涌動,凝聚出一塊相同的玉牌,位列第四排。

冥冥之中,全真氣運與清源十分融洽,甚至有一朵璀璨的金蓮從蓮花氣運海中脫離,搖曳着落到清源的一畝氣運上。

絲絲縷縷的金黃色氣運風雲匯聚,宛若太陽的金輝,星星點點,灑落在清源本命氣運之上。

內運絲絲純白氣運,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猶如穀神不死,這是清源安身立命之本,全真外運道道金運加身,漂浮不定,來自外界。

但是外運的作用十分強橫,在無形之中改變純白氣運,將其滋潤爲赤紅色內運。

最終形成內赤外金格局,放在北宋朝廷之中,放牧一方的諸侯大吏,氣運也不過如此,在道門之中諸多證得人仙果位的散修,同樣是這等氣運。

“氣運之妙,玄之又玄。”

氣運加身,清源感覺天道對自己的限制稍稍減弱,對天地靈氣的敏感度再上一層樓,原本二十年有把握證道三階金丹,現在只需要十年。

“清源,你爲我全真弟子,但無功無績位列祖師堂,難以服衆。”

“今命你爲我全真四代弟子,改革外門,可願意。”

掌教真君馬鈺聲如洪鐘,語氣看似疑問,實際上是陳述。

“執掌外門嗎?”

同樣是千年的狐狸,清源如何聽不出掌教馬鈺的深意,無法服衆只是一個藉口。

位列祖師堂是香火傳承之事,考驗得是諸位真君的眼界,何時需要門人認同。

作爲全真教的掌舵者,七位真君,需要聽取全真弟子的意見,但同時,要超越全真弟子的偏見。

掌教馬鈺的真正意思很明顯,清源雖然彰顯出自己的實力與底蘊,但是全真教不可能腦子一熱,全力投資。

造反從來不是請客吃飯,造反是要掉腦袋的。

北宋朝廷偏安一方,不像漢唐乃是大一統帝國,能號令天下,統御億萬生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但是,但是,北宋好歹是立起天柱的一方朝廷,有祖宗基業,比劃江而治的南北朝強上幾分。

歷朝歷代,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還是聖君,乃至末帝,他們都有一個相同之處,誰敢動他們手中權利,他們就讓誰死。

權利的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全真教繁榮昌盛,源遠流長,門中七真君,門下弟子道觀,遍佈大江南北,卻也不是皇權的對手。

掌教真君馬鈺,給清源一個選擇,讓你當上外門之主,擁有絕對的權利,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讓全真上下,看一看你做出的成果。

如果做出成績,證明你是帝王之資,全真教未必不能全力支持你,出山爭龍,謀取那一方氣運。

誰說道門就是清靜無爲,誰說道門就是得道飛昇,在以前道士的戰鬥力可是爆表的。

東漢末年,太平道領袖張角兄弟在河北大地,展開轟轟烈烈的道門造反,一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偌大的東漢帝國瞬間崩塌。

南方天師道,現在是畫符治鬼,當起北宋的紫黃貴人,可人家祖上不是簡單貨色。

天師道的前身五斗米教,三國之時,佔據了漢中地區,並建立起了一個奇特的****的政權。

西晉末年,天師道教徒李特父子在原五斗米教的大本營四川成都地區發起起義,並最終佔據成都。西晉王朝對此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李氏父子在成都建國,史稱“成漢”,

這已經是開始建立地上道國,想當真真切切的道君皇帝。

並且道門源遠流長,其中有畫符刻籙的道士,有練丹修仙的道士,有風水相面的道士,亦有精通黃老之術的道士。

西漢早年的文景之治,就是採取黃老之道,由此可見,道家學說是可以用來治國的。

稍加改造,朝堂之上道家可以跟儒家爭鋒。

當然,清源沒有能力,只是誇誇其談,最終只能留在全真,當一名潛心修行的道士。

偌大的全真,可以容下一位轉修仙道的神靈,甚至可以供奉其爲全真道門神靈,但是前提是他造反。

清源聽懂了馬鈺的意思,沒有絲毫的意外,這纔是正常的反應,若是腦子一熱壓盤自己,他倒是要懷疑,自己這個師門的可靠程度。

“全真四代弟子清源領命!”

清源朝掌教真君一拜,斬釘截鐵道。

………………

清源進入全真教,第三天。

消息逐漸散開,全真教中掀起軒然大波,內門外門議論紛紛,不僅僅是因爲清源年紀輕輕位列祖師堂,成爲丘處機一脈的繼承人,更是因爲其執掌外門。

整個全真教對於年紀輕輕,新來乍到的道士執掌外門,充滿不信任,甚至有些外門弟子籌備翻臉,製造混亂。

清源進入全真教,三月間。

衆多弟子對清源三月以來的默默無語,一言不發,開始不斷冷嘲熱諷,認爲清源不堪重用,掌教識人不明,嘲諷過後,繼續以往的生活。

而清源靜靜在全真外門觀察三個月,默默忍受,最終總結出三個本質問題。

第一,門風不正,全真外門權貴弟子衆多,拉幫結派,欺壓年輕弟子。

但是行爲總在門規範圍之內,屬於擦邊球行爲,想要清理,礙於沒有證據與權貴弟子的家室,次次不了了之。

第二,民心不歸,全真外門之中,龍魚混雜,有半路出家加入全真,有老散修尋一個庇護。

同時也有新招收的雜役,道童,外門始終無法凝結成一股繩,對全真教沒有歸屬感。

第三,散遊混亂,全真外門之中,許多爲全真立下功勞之人,無法得到及時的升遷,獎賞,有犯錯,當誤事情的人,沒有收到懲罰,並且全真與外地各個道觀的聯繫不緊密。

朝廷尚有腐敗,全真教乃是修真宗門,道家一脈,崇尚逍遙自在,門裡的制度鬆散的一批。

許許多多的小事都被內門執法弟子壓下去,只有大事發生纔會由七位真君裁決。

點點滴滴的小事,看似不起眼,纔是至關重要的地方,猶如頂樑大柱被白蟻咬出一個個小洞。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在全真教外門觀察三個月之後,清源審視人心,衡量制度,最終敲開自己師父志道真人的大門。

“啓稟師父,徒兒欲要改革全真外門,恐怕遇到助力,還請師父站臺。”

“好!”

志道真人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師徒傳道,傳道師徒,對於自己的衣鉢傳人,祖師欽點的四代大弟子,他還有什麼不信任。

第三十六章人道初立,回望中州第二章人妖之爭!第九十四章第四章真理與正義之神第五章新萌穿越者(免費)第二十七章大宋要亡了第一章青敕之路第二十八章一百零八魔星第三十六章還請祖龍道友永證四海!第五十六章叛徒炎魔第七十章第二章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第四章真理與正義之神第七十六章第四十五章先更後改第五十七章一統中土第八十九章第三十一章實在不是我謙虛第六十六章大荒歷,二十三年。第三十四章太子盧迪三世第十六章最強老爺子!第三十九章黑暗上位空間之神第五十九章國號爲中!第十八章裁決之刃第十章天地神人鬼第三十八章鎮壓妖孽五百年!外番一(可不訂閱)第十三章山河棋盤第一子(加更一章)第十六章第二十四章第1.5任神皇第五十二章第八件創世神器第六十五章第三十章滅霸闖天宮,帝君引禍水第二十章危險暗藏風雨來!第二十一章有道人一劍斬蛟龍!第三十四章殺劫起,上梁山第十章天地神人鬼第三十五章人妖初次爭鋒!(二更求票)第六十四章祭昊天,建中國(完)第八章風起修行界第十二章欲滅四族妖,天下風雲動!第八十八章第五十八章處置妖族第五十四章定鼎之戰(一更)第十七章天下一統,南疆來投,西漠沉浮!(一更)第十一章地仙正道第六十章第一章我是一個好人,不用謝第四十六章東方氏族,神火初現!(二更)第六十九章山水神靈,設立郡縣第四十二章馬里昂之死(1/3)第六章妖獸,emmm,吃!第十二章乾坤一統,清源天帝第九章震驚!人王竟然做出……第三十二章通天大道融兩界第三十三章兩界融合,演化未來第五十四章凱撒神族議會第三十五章仙庭五帝,諸天匯聚!第六十八章先天之後,在於誠第三十七章大風起兮,英靈歸來!第二十七章人族何去何從?!第六十八章第十章九天閶闔開宮殿第二十章對奏掌教真君第六十章第五章蠻荒部落第七章一戰破城!(三更)第二十章危險暗藏風雨來!第十七章祭祀英靈人道永存!第二十七章時空通道第八章一路向北第四十章去禁忌海,找死?!第十八章紫運!天命!第五十八章第十章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二更)第二十八章解放多元宇宙人族!第十三章童子百忍,威壓全場第四十三章遂古之初,誰傳道之?第三十四章連山開學第一課第六十四章祭昊天,建中國(完)第八章百忍道人第六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四章殺劫起,上梁山第六十四章祭昊天,建中國(完)第六十二章祭昊天,建中國(二)第四十一章命運女神的眷顧第十一章地仙正道第六十六章大荒歷,二十三年。第四章真理與正義之神第十二章乾坤一統,清源天帝第二十五章四對一專業輔導第十五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一章悶聲發大財第四十六章東方氏族,神火初現!(二更)第十八章連山部落五年計劃!第二十章對奏掌教真君第二十三章我爲陛下立過功!我爲天庭流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