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和日本之間計劃本身就見不得人,一旦這計劃曝光……”
“王師傅建議,我們不是沒有想過,但是更考慮曝光之後會不會加劇他們之間的合作,甚至可能讓袁世凱孤獨一擲,所以我們纔沒有採用輿論的手段。”
還以爲王澤會說出什麼驚人的策略,蔣靜武不等王澤說完就打斷的說道。
“是麼,那是你們的眼光被侷限了,或者是擔心這件事情對於南方革命軍的影響,事實上……”
王澤冷哼兩聲,淡淡說道:“你們根本沒有分析日方和袁世凱的心思,一個亡國的皇帝他袁世凱願意當麼?”
“這……”
聽到王澤的話,蔣靜武猶豫半天,確實他們南方軍考慮的就是一旦袁世凱與日本勾結對南方的危害,卻沒有想過袁世凱是否會接受日本的條約。
歷史上,袁世凱表面上未動聲色,只是對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說事關交涉事宜,必須由外交部主管辦理,屆時由外交部總長與日本公使交涉。
等到日本公使走後,感到事態嚴重的袁世凱立即召集緊急會議,集體討論對策。
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事實上是有備而來的。日本料到中國沒有反抗的能力,從一開始就警告袁世凱,這是一個秘密條約,必須從速商定,不能外泄。
如果中國不答應,日本就要海陸並進,大舉進攻。
當時的西方列強幾乎都陷於戰爭之中,沒有能力來干涉中日之事。
所以,這是日本第一次對中國想要全面的侵略。
而從後世的存檔看,這一事件袁世凱與日本之間是有分歧的,一方面袁世凱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壓倒南方軍,但是另一方面卻也對這種傀儡皇帝很是不屑,加上當年在朝鮮的時候他可是打敗過日本,自然不會讓自己跟朝鮮一樣。
所以袁世凱對於日本就是一個託字,他需要時間來考慮。
袁世凱當時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利用各種渠道摸清日方的底牌。
他先是派出日籍顧問有賀長雄返回日本,訪問日本政界元老鬆芳正義及山縣有朋,打探其中的內幕,隨後又派人花重金收買日本間諜,調查日方的有關情況,以在談判中爭取主動。
爲配合摸底活動,袁世凱在談判中故意採取了拖延戰術,首先起用善於在困難局面中談判的前外交總長陸徵祥,並指示在談判中逐條商議,拖延時間。
隨後向日本提出因事務繁忙,每週開一次會。
在會議上,他讓陸徵祥拖延喝茶的時間,儘量減少商議的事項。
關乎自己位子,袁世凱可是下了大本錢,從王澤發現的談判紀要中也可以看出來,袁世凱對於這二十一條有很大的爭執。
王澤記得在後世有提過,日本提出“二十一條”一事並沒有經過御前會議,而是大隈重信內閣擅自採取的秘密行動。
因此,袁世凱纔敢將“二十一條”的內容,通過報紙及外交渠道泄露出去,使日本試圖儘快結束同中國秘密談判的計劃成爲泡影。此內容泄露之後,不僅國人譁然,在國際上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也因爲如此,美國政府開始對中日談判進行干涉。
談判有第三方介入後,很多內容就得重新再談,不過雖然袁世凱拖延了4個月,但日本隨後在東北、山東、福建沿海等地增兵,並向袁世凱發出最後通牒,限中國在48小時之內給予滿意答覆,否則就使用武力。
而恰恰就在這時候,南方革命軍和蔡鍔也聯合,除此之外,面對日本的最後通牒,還有日本同樣告知南方革命軍也在日本考慮之中。
雖然事實究竟如何,後世不知道,但是王澤卻也是知道,日方的話讓袁世凱感到了壓力,袁世凱政府方面因此罵孫“將效法吳三桂,引外兵擾亂本國”不是空穴來風。
二次革命之後,孫文被通緝,逃亡至日本。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至今存有一份孫文與日本簽訂的《中日盟約》。
按照《中日盟約》,孫甚至承諾把滿洲作爲日本的特殊地區,承認日本擁有移民和開拓的優先權。
所以王澤覺得不管是南方革命軍將要開始的護國運動,還是袁世凱爲了保住自己勢力與日本眉來眼去,被日本逼迫,都與雙方無法得到統一的信息有關係。
可以說這次完全是被日本人給借力打力,不費一兵一足就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不要以爲袁世凱下臺了,他所簽訂的二十一條就不用執行了。
如果歷史上在給袁世凱多一些時間,南方與北方能通力合作的話,日本根本不會有機會染指旅順一帶。
“我給你們的密信是希望你們同樣可以以國家爲重,與袁世凱政府一起化解這次日本人的企圖,輿論,我反倒覺得如果南方的輿論掀起來的話,北方一定也會跟着一起相應,袁世凱是聰明人,他更知道上面二十一條對他造成多大的損失,給你們那紀要中很明顯袁世凱對日本很多條件也不會答應,難道你們認爲推到袁世凱之後,日本就不會威脅你們了麼,南方革命軍現在也拿着日本沒有辦法吧,不要剛推到了袁世凱,就被日本放倒架子上烤火。”
聽到王澤的話,蔣靜武一時無話可說。
“讓你們發表輿論,不僅不會逼袁世凱,反而會給袁世凱一個明確的態度,那就是你們也反對這二十一條,不然的話袁世凱不知道你們的態度,難道不會懷疑他不答應,日本就不會找南方革命軍麼?”
聽到王澤這句重話,陳澤成大聲說道:“胡說,我們纔不會答應日本人。”
“是不是胡說不重要,但是南方一直沒有明確的表示,我相信如果袁世凱不想要答應這些條件一定會率先發動輿論,就是到時候不知道南方會不會影響,還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讓日本人得逞。”
王澤的話,陳澤成還是一臉的憤怒,但是蔣靜武卻思考起來,他比起陳澤成知道的要多,畢竟陳澤成只是洪門中的人罷了。
歷史上,中國交給日本的“二十一條”修訂版和原“二十一條”相比,差之甚遠,很多原來的侵略要求條文也變成了“留待日後磋商”,或是加進了限制條件,最後中日簽訂的“二十一條”實際上只有十一條。
而且對於這些袁世凱也早有應對辦法,如已簽訂了的條款中涉及允許南滿、東蒙地區中日雜居以及雜居地商租權問題、聘請日本顧問問題,袁世凱就說:“購買租地,我叫他一寸土地也買不走;雜居,我叫他一走出附屬地,就會有生命危險,日本顧問,一個月給他兩個錢,至於顧不顧,問不問,權力在我手。”
同時,袁世凱政府還巧妙地放縱並利用民間反日輿論,打擊日本的囂張氣焰,那一時期,民情沸騰,紛紛抵制日貨,愛國情緒日益高漲。
在長達8個月的抗議浪潮中,日本成了過街老鼠,不僅在經濟上受到重大損失,其國際聲譽也遭受重創,面臨來自美國和英、俄等國的壓力與指責。
正如旅美歷史學家唐德剛所評價的:日本雖然費盡心機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但後來也只落得個雷聲大、雨點小的收場,反而弄得臭名昭著,爲天下人恥笑。
不僅如此,大隈重信也因爲未經御前會議就貿然提出“二十一條”,導致外交失敗、經濟受損而下臺。
日本試圖將中國變爲日本的“保護國”的陰謀徹底破產,但中國在這次危機中,同樣遭受了損失,被迫延長旅順、大連租借期至99年。
聽到王澤接下來講述如何結合國際形勢,還有如何藉着這次危機中讓袁世凱放棄皇帝計劃,還有采取的外交談判手段都讓蔣靜武大受震動。
這完全可是說是極其高明的手段。
“先生的計謀,簡直就是國策,蔣靜武受教了!”
聽完王澤的話,蔣靜武衝着王澤深深一拜。
“王師傅,今天先到這裡,靜武我這就回去立馬給南方發電報,擇日在來打擾,還望王師傅不要把我們的事情告知其他人。”
說完,蔣靜武就領着陳澤成匆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