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

光陰荏苒,轉眼禹天來在這孤島上已經生活了整整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八脈俱通的禹天來每次修行都是在奇經八脈中同時進行小週天運轉,一身修爲當真是突飛猛進,這一年的修行足足抵得上前世的十年。

這一天,禹天來照例攀上島中最高一座山的山頂演練武功,同時也是觀望海上動靜,看附近海域是否有海船經過。

此刻他身上穿的是用野山羊皮縫製的馬甲和短褲,已經長可及肩的頭髮用一根皮條束了垂在腦後,手中則持了一柄白森森的奇形骨質長劍。此劍長約三尺,約有手掌寬窄,兩側遍佈參差鋸齒,卻是用一隻鋸鰩的長吻加工而成。這一副形象若是落在旁人眼中,已經純乎是一個土著野人。

禹天來將這柄鋸齒劍使開,演練的是一路名爲“子午十二劍”的劍法。當年白眉道人曾點評說他的雙臂異於常人,最適合以劍爲兵器。禹天來事後也曾反覆思量,不得不佩服這位“天下第一人”的見識確是不凡。當他持劍在手時,只覺那長劍便如手臂的延伸一般運用自如,確實比輪那幾十斤重的巨型雙截棍要舒服多了。

只是他空有用劍的天賦,手邊卻缺少可以修習的劍法。當時他正籌謀復仇大事,也只能將此事暫且擱置。到後來他們夫妻兩個在海外立國,也曾讓人着意蒐集劍法。只是他那國家遠在海外,手下人雖然辦事用心,卻也只能找到一些二三流的貨色。偶然有些好東西,也都是一鱗半爪的殘招,難成體系。到最後唯一能入禹天來之眼的,便是這一路“子午十二劍”。

這路劍法按地支變化分成十二式,劍式看似樸拙,內中卻暗藏許多玄妙變化,放在當時的武林之中,雖然還比不得諸如武當、峨眉、崑崙等門派世代傳承、又經歷代高人去蕪取菁、幾可稱不破不敗的絕頂劍術,卻也頗有獨到之處。

正將這一路劍法舞到酣暢之時,禹天來眼角的餘光忽地瞥見遠方的海面上似乎有一個黑點。他心中一下巨震,急忙停下手中鋸齒劍,向着那個方向凝神遠望。

片刻之後,那黑點在他的視野中漸漸放大,到後來已經看得分明,赫然正是一艘中型海船。

禹天來大喜之餘,立即跑到了山頂上他常備的一堆乾柴旁邊。他在這堆乾柴中混雜了不少曬乾的野獸糞便,點燃後立刻便會升起濃煙,在大海之上這應是最醒目的求救信號。

等他取出火種準備引火之時,那艘海船又駛近了一些,可以看到船上的桅杆已經摺斷,船體也有多處殘破,卻似是遭了海難一般。而且看這艘船行駛的方向,正是向着這座小島。

禹天來心中一動,停下了引火的動作。如果這艘船隻是路過,那他無論如何都要發出信號向其求救。然而現在看來它是遭難後要來島上休整和補充物資,他倒是不必立即現身。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而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條件允許,先在暗中觀察瞭解對方一番才最穩妥。

想到此處,他將火種收起,重新提了那柄鋸齒劍,施展身法快速下山,來到那海船即將泊岸的一面。

這一年裡禹天來已經將這小島上的一草一木瞭然於心,很容易便找了一個既隱秘視野又好的位置隱藏起來。

不多時那艘海船果然在距他不遠處靠了岸,隨即便有七個人從船上下來。

看到這七個人時,禹天來不由微微一愣。

七人當中有一個三十餘歲年紀、相貌清癯雋雅的男子是頂上束髮做漢人裝束,在腰間佩戴了一柄樣式奇古、劍鞘斑駁陸離的長劍。另外六個形容古怪、神氣精悍的男子卻剃了光頭、腦後留一條金錢鼠尾做滿清打扮,身上或背或掛地各戴了一件奇門兵器,分別是五行輪、藥王鋤、護手鉤、牛角鏜、飛虎爪和獨腳銅人。而且這七個人雖然都嘴脣乾裂、容色枯槁,顯得極爲飢渴疲憊,但下船時的身法依然矯健輕靈,顯然都有一身不弱的武功。

其餘的六人倒還罷了,禹天來越看那個漢裝男子卻是越覺得眼熟,只是總想不起在何時見過。

這七人登陸之後,漢裝男子立即手按劍柄與另外六人分開一段距離,面上隱隱現出戒備之意,顯然雙方分屬兩個陣營。

六個滿清裝束的男子彼此互望了一陣,其中那斜揹着一對五行輪之人上前一步,向着漢裝男子抱拳道:“姓陳的,咱們雙方雖然是對頭,但先前在海上漂泊時也算共過患難,此刻又同在海外孤島,不如暫時放下各自的立場共同求生。若日後能夠回到中土,再痛痛快快地做回敵人!”

漢裝男子略一沉吟,鬆開了握着劍柄的手掌,抱拳還禮道:“遼東六友也是武林中響噹噹的人物,既然願意暫時與陳某化敵爲友,陳某自然樂意之至。這島上植被繁茂,應該不會缺少淡水和鳥獸,我們不如先去尋找些吃食。”

另一個腰間掛着藥王鋤之人大笑道:“妙極,妙極!那場該死的風暴毀掉船上所有的淡水乾糧。後來漂泊的這些日子,老子可是連吃活人的心思都有了!”

衆人談妥之後,便由那六人在前,漢裝男子在後,一起向着島嶼的內部走去。

“好像有古怪……咦?後面那人似乎也有了防備。”

禹天來藏身在這些人的左前方,看到那六人中前面的三人藉着後面同伴身形的掩護,將雙手探入了腰間的革囊之中。而漢裝男子的手掌不知何時已經重新握住了腰間那柄古劍的劍柄。

驀然間那前面的三人一起轉身,六隻手臂齊揚,登時便有六把黑黝黝的沉重鐵錐脫手飛出,帶着一串刺耳的尖嘯射向那漢裝男子。

“無恥韃子,果然弄鬼!”

漢裝男子卻是一聲長笑,腰間古劍在一聲悠長龍吟聲中彈出鞘外,在身前幻出一層劍幕。

六把飛錐射在劍幕之上,只發出幾聲叮叮輕響,然後都斷作兩段跌落地上。

“好一柄切金斷玉的神兵!”

那六人見暗器突襲無功,各自取下身上的兵器圍了上來,使雙鉤之人陰惻惻地道,“五位兄弟,稍後我們哪一個能宰了這姓陳的,此劍便歸誰所有如何?”

漢裝男子聞言冷笑:“遼東六怪,我們在海上已經交鋒數次,彼此也算知己知彼,你們哪裡來的信心可以收拾下陳某?”

使鉤之人陡然將身一挺,臉上的飢渴疲憊之色全部消失,現出一抹猙獰無比的笑容:“就憑你數日不飲不食,已近油盡燈枯,而我們兄弟六人卻依靠那幾個船工的血肉養足了精神。以生力之軍對疲憊之師,勝負不問可知!”

“你們竟然……”漢裝男子臉上現出極度憎惡的神色與凌厲無比的殺機,他緩緩擡起手中的古劍,凜然道,“陳某雖然精疲力盡,但仗着手中這柄巨闕神劍,也足以斬殺你們這些食人惡魔!”

“巨闕神劍?”禹天來忽地想起這漢裝男子是誰,同時也知道了自己所在的世界。

所謂“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此人正是《新少林五祖》中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

第三百一十二章 少年遊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師第七十章 收官,返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劍光寒,四凶授首第一百三十章 攜劍入紅塵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指渡心,一劍寂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倚天拔劍斬毒龍第二百八十五章 欲轉乾坤正,南海訪慈航第九十四章 莫言第一百七十九章 各逞心機,魔高於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下傳道,山中參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獻禮,加盟第二百六十三章 嬌娜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徒第一百二十七章 九轉明玉功第二十四章 北崇少林南武當第二百八十六章 竊國大妖第四十三章 志同第二百四十八章 妖狐第二百八十四章 棄刀,得刀第一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二十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第二百九十章 仇王宅裡鬼夜啼第二百七十二章 拜師,傳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二百五十章 家有小鹿初長成第三百零九章 八景爐成九轉丹第三十章 江湖多風雨,比翼燕雙飛第三百三十二章 蟠桃會第十八章 熙熙皆趨利,攘攘盡避害第三百五十八章 結盟,鏖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龍潭第二百一十六章 兩軍赴虎牢,三英戰呂布第七十五章 定乾坤第三百二十五章 青蛇,白蛇第二百零四章 劍與氣,法與武第九十五章 情絲綿綿一劍牽第三百一十六章 劍陣第八十六章 悟道,無厚有間劍;傳法,九轉玄陰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玄問志,許仙拜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御雷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玄問志,許仙拜師第二百七十八章 滔天魔焰一劍熄第一百零三章 沙場之劍:七殺、破軍、貪狼第一〇二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第二百八十章 妖滅,劍毀第三百五十三章 風波起第三百零一章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第三百五十九章 圓滿,超脫第三百三十二章 蟠桃會第二百八十九章 神仙世界第六十章 鰲拜兇猛,如神如魔第二十九章 革命豈兒戲?第三百三十章 組團飛昇第三百一十七章 魔影現,天下亂第二百零四章 劍與氣,法與武第二百五十三章 堪憐父母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覺緣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海暗瀾第六十章 鰲拜兇猛,如神如魔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玉九轉,練氣成罡第一百五十四章 龍潭第七十四章 殺龍第二十三章 遲遲登場的男主第六十七章 雙魚爭餌,禹公垂釣第三百零四章 奇寶山中蘊奇寶第五十九章 人心易變第四十七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剿匪,畫皮第一百七十八章 泰山小天下,絕頂誰爲峰第二百一十八章 御劍殺第二百一十五章 溫酒奉老將,未冷割頭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劍,傳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魔影現,天下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花姑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光明淨世陣第四十一章 重整山河志凌霄第三百二十章 都天煞氣,太初殺氣第二百六十一章 塗山之狐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朮撞鐵板第一百五十五章 倚天拔劍斬毒龍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地之劍,碾壓至渣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掃地僧第一百二十三章 覺緣第八十二章 “新”龍門客棧第三百零六章 冰魄神劍,遮天金鈸第四十九章 龍姓少年第七章 截拳無限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活戰書第五十七章 千手觀音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玉九轉,練氣成罡第一百八十五章 域外之客第二百六十一章 塗山之狐第三百零一章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朽道韻,不滅魔種第三百三十七章 釁起,亂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堪憐父母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師徒話別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六十五章 日行一善馬老爺,當街賣藝禹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