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太上問道篇》

禹天來騎在馬上隨衆人一路疾馳,手中卻捧着一部由已經泛黃的絲帛裝訂而成的古舊書籍。

他雙目盯着古籍看得全神貫注,身體隨着戰馬的奔馳之態一起一伏,動作與頻率都隱隱透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奇妙規律,令人憑空生出觀看鳥飛魚遊、柳搖花的賞心悅目之感。

禹天來此刻瀏覽的,自然便是張角傳下的《太平要術》。

這一部道家秘典到了他的手上已經頗有些時日,但他一直以來都只將其秘藏於身畔而未加研讀。他並非不知這《太平要術》的玄奧神奇,只看張角修習此術之後,竟可與盧植這等修爲已臻外景之境的天人級數武者,便可知其厲害。只是他如今也已踏入外景之境的門檻,幾乎已經走到武道修行的極致。若是轉而修習術法知道,在短時間內或許可以助長實力,卻也會因分心他顧而是圓融無瑕的武道意志不復純粹,從長遠來看實是得不償失。

如今他拿出這《太平要術》閱讀,也只是爲了看一看該選擇那些功法傳授那二十二名少年,卻不是爲了自家修習。

禹天來已大致翻閱一遍,知道了這《太平要術》共分三卷,上卷記錄的是一門淬鍊精神力量以孕育元神的修行秘法,名爲“玄元通幽訣”;中卷記錄了一百零八種符籙法術的修煉及運用之法;下卷則記錄了醫卜星相、風水地理等諸般雜學。

他先將那記載於上卷的根本修煉法門“玄元通幽訣”反覆閱讀數遍,並在心中做了反覆地推演之後,確定自己的決定並無差錯。

這“玄元通幽訣”的核心精要是教人如何通過冥想之類的修行方式壯大精神力量並加以淬鍊純化,使精神力的數量與質量漸漸達到可以駕馭外物的水平。但壯大與純化精神力量是一個聚鐵成山再磨山成針的漫長功夫,縱使資質不凡的所謂修道天才,也非要花上三十年以上的時間,纔能有所成就。

但禹天來與旁人不同,他在上一世滅殺那天外來客之後,以“九轉明玉功”的將其身死後揮散開來的精神力量盡數吞噬,已經無須那漫長的積累過程。而如今的他也一直在凝練純化沉寂在眉心識海的龐大精神力量,用的卻是自己重新推演後的“九轉明玉功”的第九層心法。

與這“玄元通幽訣”相比,“九轉明玉功”第九層心法中修行精神力量的法門或許還不夠完善,但“九轉明玉功”是他結合自己一身所學一點一滴推演而成,也最爲契合自己這一身所學。何況隨着他修爲的提升、眼界的開拓,這門功法也必然會不斷完善,將來也未必便會遜色這“玄元通幽訣”一絲半毫。

不過他研讀之後倒也頗有些收穫,這門法訣中的某些理念與訣竅令他頗受啓發,甚至隱隱萌生一些進一步推演“九轉明玉功”的靈感。

禹天來又看了第二卷中記載的一百零八種符籙法術,卻見其中五花八門,既有當初張角在廣宗城用過的“九天御雷真訣”那種威力極其可怕的殺伐之術,也有更像是江湖術士用來謀生餬口的“驅邪符”“鎮魘術”等小把戲。

仔細推演了這些符籙法術的原理之後,禹天來忽地發現自己即使不修習第一卷的“玄元通幽訣”,憑着本身強大的精神力量,似乎也可以運用其中一些較爲淺易的小法術。當然,像“九天御雷真訣”那種厲害法術則需要以“玄元通幽訣”的心法配合,便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禹天來又看下卷,見此卷內容頗爲繁雜,堪稱包羅萬象,一時卻也難以詳細參研,只能走馬觀花般匆匆瀏覽一遍。

他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覺已經看到第三卷的末尾處,卻看到最後面的是一篇題爲《太上問道篇》的文章,通篇五百餘字都是一問一答的對話體裁,卻沒有寫出對話之人。文中問答內容都是玄之又玄的晦澀道理,若是落在尋常之人的眼中,或許認識文中所有的文字,但將這些字連綴成文,便要看得頭暈腦脹。

但這篇文字落在禹天來的眼中,登時如磁石般將他牢牢吸住。

他歷經數世,兼修佛道並貫通百家,學識底蘊深厚無比,只覺這些談玄說理的問答中隱隱蘊含無數玄妙。只是這些玄妙之理太過深奧晦澀,他雖是有所感悟,卻如霧裡觀花一般難以明悟於心。

良久之後,禹天來有些欣喜又有些失望地收回目光,輕輕嘆息一聲。他參研半晌終是一無所得,但也隱隱預感到自己若是能夠將這《太上問道篇》貫徹通透,應該可以找到通往外景境界之外更廣闊天地的道路。

他擡頭環顧四周,見隊伍正行進在一片無人荒野之中,心中當即便感覺有些不妥。他做事從來都謀定而後動,在制定行進路線時早已派人將沿途情況探聽清楚。他知道今日確實要經過這麼一片荒野,但按照行進的速度計算,此刻早應該走了出去。

心念電閃之間,禹天來雙目微微閉合,眉心識海中蘊藏的龐大精神力量散溢出來,化作一圈圈無形的波紋向四周盪漾開去,在精神力的感應下,四周一切有形無形之物都纖毫無遺地映照在他的腦海中。

“這是……”禹天來立時便發覺了不妥之處,在這一片荒野之中,有數十塊巨石看似零散實則按照某種奇妙的規律分佈排列。本來是冰冷的岩石,在如此排列之下竟與天地之間彌散的靈氣生出某種奇妙的聯繫,引動靈氣發出極其輕微而緩慢的震盪,形成一層層無形的波動籠罩住整片荒野。

在波動籠罩的範圍內,所有人與坐騎的感官都受到影響,看似在向前行走,其實方向已在不知不覺間略略偏移,最終的結果便是走了這半晌其實始終在這片荒野中打轉。

弄清其中原委之後,禹天來雙目之中微現警惕之色。方纔他雖然翻閱《太平要術》,卻也分出了一點心神觀察外界的動靜,豈知仍在不知不覺中着了道。這其中固有對方手段隱秘溫和未存殺意的原因,卻也足見那人實力之高。

“破!”禹天來驀地發出一聲低喝,散發的精神力驀地急劇震盪起來,將那誤導人感官的波動衝得七零八落。

“這是怎麼回事?”此時其他人發覺眼前景象似乎有了些微妙的變化,驚異之下紛紛出言相互詢問。

禹天來在馬上揚聲喝道:“不知是哪位高人與貧道開這玩笑,還請現身賜劍!”

話音未落,便在禹天來馬側二十步外的空氣發生一陣奇異的扭曲,一個手扶藜杖、童顏鶴髮的青衣道人憑空出現,向着禹天來遙施一禮道:“貧道于吉,見過道友!”

第二百六十六章 煌煌帝劍號軒轅第二十八章 “關乎天下蒼生的大秘密”第十二章 一吻定情第五十九章 人心易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劍爭雄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劍消三災,一步證純陽第三百一十二章 少年遊第八十二章 “新”龍門客棧第二百一十四章 聯軍,盟主第七十九章 俠隱深山人不識第一百五十五章 倚天拔劍斬毒龍第三百四十六章 分身第二百三十四章 浮屠東來第六十七章 雙魚爭餌,禹公垂釣第九十章 霸海之寇,拜火之徒第一百六十三章 空襲斬龍首,化虹去冥冥第二百四十五章 傲嬌劍傀第七十五章 定乾坤第一百零八章 梟雄末路,刀劍爭輝第一百零六章 入甕第二百八十二章 霜刃丹心,劍名紅顏第一百七十一章 五載師徒,一朝而別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朮撞鐵板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劍,傳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風波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掃地僧第二百一十二章 猛士載酒行,仗戟尋寇仇第二百七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禪師可勝得四個貧道?第三十七章 平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第二百二十一章 唯德與力,可居重寶第七十七章 欲向絕域覓桃源第二百章 一心種善果,萬口頌禹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一章 術醫必死病,道傳有緣人第四十二章 拯善,誅惡第一百六十八章 古鏡無華玄機斂,撥霧還須老磨工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劍消三災,一步證純陽第三百零七章 雙劍合璧,生死轉輪第一百零四章 一劍消半仇第八十九章 鼉龍遺蛻靈珠光第一百八十二章 論劍天下,唯君敵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章 刀姬第一百四十章 長風逐帆似牧雲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海之濱,圓月當空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起,謀發第一百章 刀姬第三百三十八章 神珍不存,海眼難定第六十二章 禪林飛血第三百三十四章 石生第三十三章 搏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空襲斬龍首,化虹去冥冥第二十四章 北崇少林南武當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外飛仙第九十二章 亂戰,夾攻第三百三十六章 顯神通八仙渡東海第二百八十六章 竊國大妖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起,謀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面鐵膽,千戶左雄第二百三十四章 浮屠東來第三十八章 援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風波起第七章 截拳無限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萬相俱滅第六十九章 收網,後招第二百四十七章 剿匪,畫皮第二百四十六章 天子崇佛迎慈航第五十五章 真刺幼主飛神劍,假護敵酋揮寶刀第八十一章 劍嘯狂沙天下驚第一百九十三章 封禁時空,湮滅萬物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光明淨世陣第一百零五章 龍王計安天下第二十五章 清虛真人馮道德第三百四十一章 八卦難伏魔第四十七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六十四章 你算我計,都是狐狸第六十九章 收網,後招第二十九章 革命豈兒戲?第三十八章 援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圓滿,超脫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劍消三災,一步證純陽第一百章 刀姬第七十一章 君子者,可欺之以方,可喻之以義第三百零三章 兩世茫茫終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達摩,純陽第二十八章 “關乎天下蒼生的大秘密”第十七章 夜探,定計第三十九章 殲惡第三百五十八章 結盟,鏖戰第四章 詠春?《詠春》!第七十六章 天山雪,劍影寒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劍消三災,一步證純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噩耗,運籌第一百六十六章 劍雨飛花,如詩如夢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抄家,鑄劍第六十一章 風雲動,少林劫第一百一十九章 蕩盡邪佞,劍隱天山第三百零三章 兩世茫茫終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