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太平夢碎情何殤

禹天來跟隨亥風來到南城牆上,只見許多黃巾軍戰士正來來往往地搬運刀劍箭矢、滾木礌石等物,人人臉上都帶着帶着些彷徨與緊張之色,顯然是擔心自己在即將到來的這場大戰之中的命運。

他又舉目向城外望去,果然看到官軍大營此刻也忙碌起來,一隊隊步騎人馬與大小車輛如一條條長龍般從軍營中出來,布成一座煞氣沖天的嚴整大陣後向着城牆的方向緩緩逼近。

禹天來到了城樓上,看見一個容色頗見蒼老與憔悴的布衣老者在女牆便負手而立,眼望着正向城前逼近的敵軍,臉上無悲無喜,一片木然。

在老者的身後,二十一名年齡都在十四五歲的少年排成兩列恭然侍立。

“道友,那董卓等了這些日子,終於沒有了耐心。”這老者自然便是掀起這場席捲天下的黃巾之亂的肇事者張角,他雖然沒有回頭,卻自然而然知道來的是禹天來。

爲禹天來引路的亥風快步上前,帶着滿臉的虔誠敬意,向背對自己的張角施了一禮後站到那些少年的隊伍中。

禹天來則走到張角身邊與其並肩而立,微笑道:“大賢良師應該想得到其中的原因。當初宦官彈劾盧植的罪名便是‘畏敵避戰’,董卓既是走了宦官的門路接替盧植,若不能儘快做出些成績,又如何向大力舉薦他的宦官交代?”

張角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點頭道:“董卓如此貪功冒進,卻是送給我們一個反敗爲勝的機會。某此次請道友前來,卻是有一個不情之請。”

禹天來大致猜到對方的用意,遂道:“如今貧道與太平道算是同舟共濟,大賢良師若有吩咐但請示下,貧道自當盡力。”

“如此某便先行謝過道友。”張角驀地轉身,向着禹天來深施一禮,然後沉聲道,“某料定了那董卓不會沿襲盧植的困城之策,這些天一直在準備一個大型法術。若能運用得當,當可重創官軍,屆時若有一支精兵出城乘勢突擊,或許便可將這一路官軍徹底擊潰。只是那董卓掌下高手猛將不少,非武勇蓋世之人不可以率兵破之。某遍觀全城,也只有道友可以當此重任!”

禹天來搖頭笑道:“大賢良師將貧道捧得如此之高,看來是由不得貧道推辭了。也罷,出城突擊之事便交給貧道,只是大賢良師必須調撥一支最精銳的戰士,而且要完全聽從貧道的指揮。”

見他毫不推辭地答應下來,張角終於開懷一笑:“此事容易,某將三千黃巾力士盡都交給道友,再將這面‘太平符令’暫借於道友。只要符令在手,這三千黃巾力士便會唯道友之命是從。”

說罷,他從腰間摘下一面黃銅令牌送到禹天來面前。那令牌約有半個手掌大小,上圓下方,周圍鑄刻了許多符篆紋理,當中是篆體的“太平”二字。

禹天來知道黃巾力士是直接隸屬於張角的近衛親軍,全部是千中選一的精銳戰士,又都裝備了從官府繳獲的最精良的甲冑兵器,戰力強悍無比。尤其是這些黃巾力士追隨張角日久,每個人心中都將張角奉若神明。這宗教性質的忠誠令他們盡都心甘情願爲張角拋頭灑血,到了戰場之上,個個都悍不畏死的瘋子。

而“太平符令”則是張角本人的貼身信物,凡太平道所屬,見令如見張角之面,除非是張角親臨,否則便要無條件聽從持令之人的調遣。

如今張角將黃巾力士與太平符令盡都交於禹天來,其中的寄託的希望與信任實在非同小可。

禹天來接過“太平符令”收好,忽地喟嘆道:“大賢良師定要動法術嗎?能夠給官軍造成重創的法術固然威力無邊,但給施法者的壓力和反噬也必定極強,你上次與盧植一戰中的傷勢一直未曾痊癒,如果強行施展這等規模的法術,只怕……”

張角苦笑道:“道友學究天人,難道還不知某因爲心境已破,如今尚未走火入魔便已是萬幸,這一身的傷勢只怕再難有復原之望。既然如此,索性將這殘軀押上來賭一局,看是否能爲我太平道搏出一條生路。”

禹天來搖頭不語,他很清楚張角的問題所在。張角創建“太平道”,立志要重現傳說中黃帝時期的太平世界,使得這世上再無貴賤之別、無盤剝壓迫、無凍餒疾病、無欺騙偷盜,人人得享安樂太平。然而當他爲實現自己的願景而掀起這一場掃蕩腐朽世界與陳舊秩序的變革之戰後,才發現事情的發展與他所想大不相同。

人心難測,人心易變,張角雖然並非不懂得這道理,卻沒有料到人心之難測易變竟至於斯。起義方有些許成果,那些統領各方義軍的首領便各自生出心思,爲了權勢、財帛、美色,勾心鬥角、蠅營狗苟之事屢見不鮮。而那些本爲抗暴求生而戰的“義軍”,在嚐到暴力手段換來的甜頭後,也漸漸蛻變爲只憑本能驅使而肆意殺戮生靈、毀滅一切的“暴民”。

耳聞目睹了這一切,張角心境再也難以保持純粹如一,一身修爲也隨之跌退。若非如此,當日他與盧植一戰的勝負,實未可知。

沉默半晌之後,禹天來忽地問道:“大賢良師是否想過太平道的未來?”

張角緊鎖眉頭:“即使此戰能勝,只怕也難以改變大局,至於未來只是,某在一時之間實在沒有什麼頭緒。”

禹天來緩緩地道:“貧道這裡卻有一個主張,但還要看大賢良師是否下得了決心?”

多日來的交往,張角早已知道禹天來胸有乾坤錦繡,聞言登時精神大振,急忙問道:“道友要某下怎樣的決心?”

禹天來一字一頓地道:“破、而、後、立!”隨即便將這些天在心中所思的一個計劃向張角娓娓道來。

張角默然良久,先向禹天來鄭重施了一禮,然後認真地道:“道友之見,令某頓開茅塞。此戰之後,某當再與道友詳議此事!”

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葫蘆坳裡話葫蘆第二百二十一章 唯德與力,可居重寶第一百三十七章 獻禮,加盟第三百零三章 兩世茫茫終相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滔天魔焰一劍熄第二百七十章 神劍認主,逆推姿勢第五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東海之濱,圓月當空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師後裔第三百一十四章 風雨入帝京第十七章 夜探,定計第九十八章 同仇敵愾可爲盟第五十九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蕩盡邪佞,劍隱天山第二百七十章 神劍認主,逆推姿勢第二百零五章 少帝末路,絕處逢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唯德與力,可居重寶第二百二十四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一百三十一章 伏魔劍,補天志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外流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劍消三災,一步證純陽第七十八章 福地、異獸、靈藥,標準武俠奇遇模式第二百九十一章 阿青戰小青,搖落滿天星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寶術演七神通第五十二章 帝心淵似海,難測無間道第一〇一章 衝陣,神勇第一百五十五章 倚天拔劍斬毒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月夜不寐,願修燕好第二十六章 後浪推前浪,拍死沙灘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朽道韻,不滅魔種第八十九章 鼉龍遺蛻靈珠光第二百八十三章 其興也勃,其衰也忽,江山誰撥弄?第八章 難測女兒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釁起,亂生第九十五章 情絲綿綿一劍牽第九十二章 亂戰,夾攻第三百五十九章 圓滿,超脫第六十五章 日行一善馬老爺,當街賣藝禹小郎第二百八十三章 其興也勃,其衰也忽,江山誰撥弄?第一百零三章 沙場之劍:七殺、破軍、貪狼第三百一十章 還靈丹了結因果,再糾纏打死勿論第二百六十章 一僧止戈第二百七十章 神劍認主,逆推姿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劍蕩八荒,萬夫莫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域外之客第七十七章 欲向絕域覓桃源第三十八章 援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蕩盡邪佞,劍隱天山第六十七章 雙魚爭餌,禹公垂釣第三百四十六章 分身第三百五十二章 搞事情第一百零七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十一章 劍嘯狂沙天下驚第三百四十章 同體雙魂,一魔一仙第三百一十九章 蚩尤旗第二百一十四章 聯軍,盟主第六十一章 風雲動,少林劫第三百三十四章 石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明珠熒熒照紅妝第十一章 不推女主非好漢第七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七十八章 泰山小天下,絕頂誰爲峰第五十三章 入甕第十二章 一吻定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萬佛朝宗,花開彼岸第三百一十四章 風雨入帝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國師第二百四十七章 剿匪,畫皮第一〇二章 送上門來的便宜第二十八章 “關乎天下蒼生的大秘密”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中計,誰中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龍潭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朮撞鐵板第二百七十三章 獨佔青山紅塵外,造化樓臺白雲間第三百五十一章 摻沙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神劍御雷第二百四十四章 雙姝第二百一十一章 術醫必死病,道傳有緣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達摩四神足,妙法七寶術第七十六章 天山雪,劍影寒第二百七十四章 欲尋佳木鑄香軀第二十九章 革命豈兒戲?第一百五十七章 明玉九轉,練氣成罡第七十一章 君子者,可欺之以方,可喻之以義第十三章 黃師傅,拳霸七省,掌劈三江,無影快腿震九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獨佔青山紅塵外,造化樓臺白雲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興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得快人如典君,盡誅世間不平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論劍天下,唯君敵手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水火風四相劍,萬法歸元八截拳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外流火第二百九十二章 純陽鐵匣第九十九章 寶藏,寶甲第三百一十四章 風雨入帝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欲渡有緣人,且問手中劍第九十八章 同仇敵愾可爲盟第二百一十二章 猛士載酒行,仗戟尋寇仇第六十章 鰲拜兇猛,如神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