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四章 齊魯三傑

葉知秋以網絡上找來的知識,成功鎮住了曉夢,讓這個十八歲大小的大師知道自己的修行其實還差的很遠,距離水之一道連入門都沒有入。

掌握了上善若水、萬川秋水其實只是水之一道的開始,都不算入門級別,那就不要再擺道家天宗掌門的架子了。

曉夢得到了這個訊息,於是開始了說笑,當然似乎是從小在道家天宗長大的緣故,她對於生與死,看的還是比較淡。

按照《道德經》的說法便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生與死都是自然的變化,死個東西什麼的都不算事。

葉知秋覺得這種思想不對,其他的東西死不死他也懶得管,自己一定是要活着的。

“你太看重生,便領悟不到死的意境。”

曉夢輕靈的聲音響起,卻是嘲諷了葉知秋一下。

“等到以後我分出一個不怕死的分身,那個時候分身應該會告訴我什麼叫做死的意境,現在嘛,是不行的。”

葉知秋回道。

“真不知道你這樣怕死的是如何修行到現在這個境界的?”

“當然是對生命的渴望。”

“……”

一路之上,葉知秋與這位天宗掌門就許多道法進行了交流,對於生與死的觀念也進行了交流,曉夢不畏懼生死,所以領悟了生死之間的一些東西,而葉知秋因爲對生的渴望,所以領悟了許多其他的手段。

大家各有各的路,但都是往道之深處走。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時光倏忽而逝,大隊人馬行進到了桑海之城。

桑海之城,齊魯之地,這裡本就是聖人孔子的故鄉,而這裡也是儒家的地界,儒家最高學府小聖賢莊便坐落於桑海之城,如今的大秦丞相李斯便是學成於小聖賢莊,當年他拜荀子爲師,與他同門的還有早已經死去的韓非。

韓非站在了韓國的立場上,而李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因此當大秦統一了天下之後,小聖賢莊還是擁有極高的地位。

扶蘇這一次來桑海之城的一個原因,就是要去小聖賢莊看看,見見儒家的掌門人伏念,見見那位聖人荀子

“恭迎公子駕臨。”

當公子扶蘇的車架到達小聖賢莊門口時,齊魯三傑和他們的師叔荀子早已經在那裡等待着了,伏念看起來是個嚴肅的人,他的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苟,沒有絲毫差錯。

這是一個尊於禮的人。

葉知秋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尊於禮,有好處,也有壞處。有的人尊於禮而成君子,言行一致,尊禮守法,也有的尊於禮而成腐儒,一成不變,因循守舊,是老頑固。

究竟是好是壞,似乎因人因事而定,不能一妄概之。

儒家掌門伏念之後,是一個身着青衣神態淡然的男子,名爲顏路,彷彿世間沒有任何事情能使他動容半分。

葉知秋看着這個人,便想起了孔聖人門下第一高徒——顏回。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困饉於郊野,守志篤固,秉節不虧。寵祿不能固,威武不能屈。雖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義有殆,禮義不班,撓志如芷,負心若芬,固弗爲也。

這便是顏回所處的狀態。

仁者樂水,君子不爭。

葉知秋想着顏回,想起了這八個字,而當他看到顏路,也想到了這八個字。

葉知秋覺得顏路應該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並不是修爲,而是心靈。

顏路者,有聖人之姿。

葉知秋繼續看去,將頭擡得很低連他的眼神都看不見的,便是謀聖張良了。

葉知秋覺得這一位的氣質與前邊兩位有很大的不同,一位是尊禮的君子,一位是不爭的君子,而張良,似乎喜歡爭,喜歡謀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張良走的是大爭之道。

張良樂鬥。

葉知秋雖不見張良的眼,但是有這種直覺。

葉知秋覺得,若是大秦江山穩固的話還好,若是一旦大秦將亡,顏路可能依舊不爭,張良一定是會爭一爭。

這是一個不安分守己之人。

齊魯三傑葉知秋已經都看過了,他終於將目光看到跪在最前邊的老者身上了,若是不細心觀察的話,都很容易忽略掉這一個老者。

老者名爲荀況,世人稱之爲荀老夫子,在這個世上比他輩分大的已經不多了,當然道家天宗十八歲的少女例外。

這個少女的輩分老大了,誰見了都要說一句曉夢大師。

“伏念先生,我們終於見面了!”

葉知秋還在一個個打量的時候,扶蘇開口了。

他看着儒家的這些人,心想若是能夠爲帝國所用,那該多好,只是最近聽說儒家有些不安分,墨家的那些叛逆分子似乎都來到了桑海之城的地面上。

“公子屈尊垂愛,伏念不敢!這位是我的師叔荀況先生。

“荀況恭迎公子大駕!”

看上去已經很是老邁的荀況慢條斯理開口。

“荀況先生年高德劭,不必拘於虛禮,諸位都請吧!”

“謝公子體恤之情!”

一番交流之後,儒家衆人都站着說話了。

伏念將目光看向小聖賢莊的正門之地,那裡早有儒家子弟身着禮服,面色莊嚴,向扶蘇作揖行禮。

“這代表着最高禮儀的八佾之舞!”

一同隨隊伍前來的楚南公撫須言道。

“既然是八佾之舞,爲什麼只有六列?”

名家的大家公孫玲瓏嬌笑問道。

“侑,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八佾只是統稱而已。扶蘇是公子,所以只能享受諸侯的待遇。”

楚南公與公孫玲瓏說着話,他們都不是儒家的人,對於這一套不怎麼在意,倒是伏念,看着儒家的弟子一絲不苟的行禮。

儒家重禮,這八佾之舞更是絲毫不能有差錯,否則,那就丟了儒家的臉,丟了聖人的臉面。

好在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對於八佾之舞這樣的禮儀,儒家子弟早已經排練了許多遍,一絲一毫都沒有差。

這場禮儀完美結束。

伏念這才鬆了一口氣。

“禮成!”

伴隨着這麼一句話,儒家子弟退去。小聖賢莊正門大開,迎來了帝國訪問團。

這一次帝國訪問團的規模算起來很大,除了公子扶蘇,還有大秦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羅網六劍奴,巨闕之主勝七,陰陽家高手楚南公,名家之主公孫玲瓏,還有神符主葉知秋與道家天宗掌門曉夢。

因此當這些人都進入小聖賢莊之後,儒家所有的子弟都來場中來迎接帝國的訪問團。

葉知秋便看到了兩道熟悉的人影。

一個叫子明,一個叫子羽。

子明者,天明,子羽者,少羽。

他們也看到了葉知秋。

“怪大叔來了,完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羅可是寫論文乎?第三百六十三章洗洗更健康第一百二十七章比賽第五百零四章 風不能進雨不能進時光可以進第四百八十七章天仙第六百五十六章 與天鬥,與天與人鬥第四百八十章羽化,大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我不是充電話費送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念動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喝茶第三百三十五章我在地球上看你第兩百八十一章 神符主第兩百九十章 陰陽家第六百五十章 入神界第六百二十二章 王者齊出,諸天默滅第七百一十章 玲瓏大羅第一百一十五章 立足第五百九十七章 一劍破祖神第九十一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九十二章守宮砂(感謝高傲控制不了我的低調一萬打賞!)第六百六十一章 因果動,天界變第五百一十章 越來越有禮貌的修行界第一百八十五章人生多奇蹟第兩百五十一章 生死第五百零五章 身子硬才能受得住第四百五十五章我來自火星第二十一章 方陣(爲盟主遠方的山加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光明,黑暗第七百零九章 因果第七百零二章 心魔第六百章 常羊之山,十二生肖第八章 張浩宇第兩百七十六章 風中之狗第兩百七十五章 三分歸元氣第三百四十章強大如我,遠來送寶第五百零四章 風不能進雨不能進時光可以進第三十九章天不生葉知秋,萬古劍道如長夜第一百一十九章 時間之……豬第四百六十三章 遮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演講第一百零四章 比武與虎符第五十四章 清淨的世界第六百五十九章 得無,便有第九十章 大軍來襲第三十二章交換第五百九十八章 祖神爲封,六十四重通天塔第七百一十章 玲瓏大羅第六百四十四章 滅天之手?第七百四十一章 魔神第五百章 他是我的人!第兩百三十五章 葉祖師降臨第七百三十一章 母教第七百零四章 魔中之魔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切時空,我爲永恆第五百五十章 本源融合第一百五十四章 科學與修仙第一百三十八章 葉師叔第四十八章狄胖胖附體的葉知秋第三百六十七章 老朋友第五百三十二章 手掌雷霆,封你道火第兩百七十二章 德者劍第二百二十七章 將離第五百四十六章 法則如海,世界難渡(加更!)第六百四十六章 能羣毆何必單挑呢第二十三章爬山(爲舵主貓修仙人加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各歸寂滅第四百七十六章 逃亡路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羅可是寫論文乎?第二百二十四章六庫仙賊第三百四十五章 犯我地球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八十五章我還沒用力你就倒下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混天四絕第二百二十七章 將離第四百零八章 順天改命第兩百零三章交易第三百五十章元嬰大佬第六章 讀一本書第兩百五十一章 生死第六百四十八章 道之傳承第兩百一十九章依靠光明所向無敵第五百七十六章 小紫如我第一百二十九章 演講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人走人人走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圈一門諸世界第五百七十三章 臨陣磨刀,自有三分快第兩百四十章 大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翩翩君子溫文如玉(第八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又一次的天地法相第一百四十五章 神鬼七殺令第二百二十七章 將離第七百五十四章 石界第六百三十四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四百二十二章 再回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知名的至尊,掌握禁忌神通的神女第一百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型倫理修仙劇第九十五章合法身份第八章 張浩宇第六章 讀一本書第六百四十九章 尊法而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