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同學

清晨,寧靜的趙家村又開啓了新的一天。

清早起牀的村民,還沒開始幹活,就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扛着一堆巨大的柴堆前行。

“採臣,你又一大早上山砍柴啦!小心被你阿姆知道,打你屁股!”熱情的村民,看到小小身影后,露出嬉笑之色。

“趙大叔,早上好!”小小的身影正是轉世後的陳峰,如今已經十二歲的寧採臣!

“採臣,你阿姆要你專心讀書,你偏不聽!”趙大叔笑了笑,從懷裡掏出二文錢,買了陳峰手裡一小堆柴。

“多謝趙大叔!”陳峰收起錢,對趙大叔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我一邊砍柴,一邊讀書,不耽誤的!”

趙大叔把柴送入廚房,然後端了碗水給陳峰道:“渴了吧!喝點水!我已經和左鄰右舍說好了,以後都買你的柴!”

陳峰笑了笑,接過水碗,一口飲盡,然後對趙大叔說道:“多謝趙大叔照顧我!”

趙大叔收回水碗,與陳峰閒聊兩句,然後就去幹活。

陳峰一上午,將所有的柴賣完,收入十三文錢,然後就返回家中。

還沒回家,陳峰就看到一位中年婦女站在門前,寒着一張臉,等他回來。

“你這個不孝子,又上山了!怎麼沒讓狼叼走!”

陳峰打哈哈道:“阿姆,你看我今天賺了十三文錢!”

中年婦女就是陳峰這一世的母親,寧王氏。

至於他自己,則叫寧採臣,就是那個著名神鬼小說“聊齋”裡的寧採臣。

他如今所在之處,乃是夏國鄰近衛國的一個小村,叫做趙家村。

趙家村裡的人,大多姓趙,唯有寧家除外,因爲寧家是十二年前搬到趙家村的。

陳峰所在夏國,只是這塊大陸其中一個國家,差不多的還有六個,分別是衛,周,宋,唐,齊和南姜。

七國雄霸大陸,國力有高有低,總體相差不多!形勢非常像戰國七雄,只是沒有哪個國家是一家獨大!

夏國以文傳世,文風很盛,讀書人享有特權,所以寧王氏想要陳峰讀書,將來入仕爲官,出人頭地。

不過陳峰從村裡人口中瞭解到,夏國除了文風興盛外,武風一樣不弱,市井之中還流傳着修士的傳說。

自投胎轉世的第一天起,陳峰就知道,這個世界擁有超凡力量,因爲這個世界的空氣中,擁有一種神秘力量,可被人體吸收消化!

那就是天地元氣。

重生兩年來,陳峰重新修煉國術和蟄龍功,可謂精進神速,不過短短兩年,陳峰就練出了暗勁,不僅如此,蟄龍功更是突破第三層胎息境界。

每一次打坐時,陳峰都能感覺到,外界一股源源不絕的力量,涌入他的身體之中,強化他的肉竅。

經過兩年修煉,雖然才十二歲,可陳峰的體能已經恢復前世的五成!

十二歲的身體裡,蘊含着生撕虎豹的力量,這一切都是天地元氣的效果。

天地靈氣就好像珍貴無比的補品,默默的改變着陳峰的肉身!

應該說,天地靈氣的效用,比任何補品都好!

陳峰預計,只要半年時間,他就能恢復前世見神不壞的體能,一年之後,他的體能甚至能超越杜衡,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境界。

他甚至都規劃好,等擁有一定實力後,就出山尋訪武林人士,見識這個世界的武道,將蟄龍功推到最高層次!

只是在此之前,他還有一樁麻煩,那就是寧王氏。

寧王氏一心想要自己兒子可以讀書,將來出人頭地。

爲了培養兒子,這些年,她省吃儉用,終於湊夠了陳峰去學堂的學費!

陳峰的前身寧採臣,對於母親也是孝順至極,爲了母親,甚至去書齋偷學。

可惜陳峰畢竟不是寧採臣,以他的武功,他有的是辦法出人頭地,可是寧王氏是一個認死理的人!

寧王氏的觀念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心想着陳峰讀書,將來當大官,光耀門楣。

陳峰曾經在寧王氏面前,表現了幾分自己的力量,甚是表示出想要學武的意向,都被寧王氏一口拒絕!

遇到這麼個擰巴的母親,陳峰也無可奈何,只能順從,準備一邊學文,一邊學武。

後來他發現家裡的拮据,提出自己想辦法湊學費,不要寧王氏出錢,卻又被無情的拒絕。

寧王氏不僅固執,還很善良,不肯接受來歷不明的錢財,只要陳峰一心讀書,她再苦再累也不能苦着孩子!

搞的陳峰又不能以非法手段撈錢,只能每天上山砍柴,貼補家用,順便修煉國術。

陳峰體能已經不俗,山上的大型猛獸也傷不到他,所以砍的柴又多又好,很受村裡人歡迎。

加上有意照顧寧家母子,趙家村的人大多會買陳峰的柴。

每天多十幾文錢的收入,對於一向拮据的寧家,不亞於雪中送炭!

只是寧王氏心疼兒子,不忍他受累吃苦,總是責備他不務正業。

事實上,若不是顧忌寧王氏,以陳峰的本事,隨便去省城的富商家裡走一圈,小日子過的不要太舒服。

可惜寧王氏太正直,不肯接受不義之財!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陳峰在趙家村的生活極爲簡單而枯燥。

天沒亮,上山砍柴,然後拿回村裡販賣,然後回家用早飯,吃完飯後去上課,下午下課後,回家練武,晚上修煉蟄龍功。

日子雖然平靜,可陳峰的實力卻與日俱增,尤其是他恢復見神不壞的體能後,實力迎來了大爆發。

幾乎每天都有變化,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現在有多強!

當陳峰十六歲時,寧王氏帶着陳峰去了一趟省城“錢塘”。

“錢塘縣”在大夏國並不出衆,不過緊靠錢塘江而聞名。

寧王氏和陳峰來錢塘縣,是因爲趙家村的學堂已滿足不了陳峰,他必須去省城的書齋上學。

書齋名叫“清心”,是朝廷一位退休的官員創辦,也是附近最有名的學堂,也是最貴的學堂。

大夏國注重文風,每個重要城市都設有學堂,不過教育向來不是免費的,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入學堂上學。

陳峰必須通過考覈,才能進入學堂,就算考進,每年必須繳納大筆學費,並且學堂每半年有一次考試,考試不通過的人,就會被趕出去!

寧王氏爲了陳峰讀書,可是煞費苦心,把老底都拿出來,就想着他能考入學堂,所以帶他來考試。

在考場,陳峰還遇見一位年紀和他差不多的少年,也是來考試的。

他叫做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