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府試

李傑經歷過縣試的搜檢,這次已經駕輕就熟了,不過這次府試的檢查比縣試的要嚴格多了,考生們不僅要解衣脫鞋,就連考藍中攜帶的物品也逃不過衙役們的仔細查驗。

考生們攜帶的吃食被衙役掰開了仔細查驗,有個別衙役手上不是很乾淨,只見一雙手掰開雪白的饅頭後,雪白的饅頭上留下了一道黑漆漆的指印,臨檢的考生看到之後欲哭無淚,對此也是敢怒不敢言。衙役們很享受檢驗帶來的樂趣,畢竟平時的讀書人都高高在上完全看不起他們,只是這時考生們才能仍他們揉捏。

有一位考生被檢查出夾帶,被查到的考生們面若死灰,失魂落魄的被衙役帶上枷具帶走,走到一半時回過神來嚎啕大哭,只恨自己頭腦一熱居然幹出如此事情,府試如果被查出夾帶,那麼對於作弊考生來說他的科舉生涯就已經結束了,當地官府報備完成,後續府試中將永不錄用這位考生。

後續考生看到前方有人被查出夾帶,又見檢查如此之嚴格,不少抱有僥倖心裡的考生偷偷的將自己做的小抄仍在地上,頓時地上三三兩兩的就能看到一坨坨紙團,有些不注意仍的考生被其他人發現,一見周圍的考生看向自己,羞得臉色通紅,無地自容。

前面一隊校驗完畢後,便輪到了李傑他們這隊,臨到李傑時,衙役看到牌子上記載的案首,隨意的檢查了一番便放他進入考場。

果然,不論古今優等生始終能夠獲得優待。

一看自己的號牌,這次考場不出意外的安排在了條件最好的那一片考區,走到自己的考房之後,李傑將筆墨紙硯依次的置於案上,見準備妥當之後開始閉目養神。等到所有人入場之後,知府開始了考前訓講,都是一些套話和之前縣試時候差不多。

咚!

隨着咚的一聲鼓響,考試正式開始,府試相對於縣試來說,考題是事先抄錄好的,鼓聲響起後開始分發試卷。

試卷下發後,李傑大致的掃視了一番,府試有兩道四書題,一道經義題以及兩道賦詩題,題量相對於縣試來說有所增加,對於第一次參考的學子來說會有點不適應,畢竟題量偏大。

看了眼第一道四書題,《不幸而有——宿焉》。

此時考場內不少考生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嘶!第一題就是截搭題!”

聽到考生們嗡嗡嗡的議論音,衙役們頓時大聲呵斥。

“肅靜!禁止喧譁!”

聽到衙役的呵斥聲,言語的考生不禁想到此刻正身處於考場之上,頓時神色一緊便趕忙停止了自言自語。

李傑看着題目回想了一下以往所學,隨後便想起此題的出處,其原文出自《孟子》中的——《公孫丑下》。

原文是: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朝,將視朝,不識可使寡人得見乎?”對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於東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王使人問疾,醫來。

孟仲子對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使數人要於路,曰:“請必無歸,而造於朝!”不得已而之景醜氏宿焉。

其中此題取得正是原文中‘不幸而有疾’中的不幸而有,以及‘不得已而之景醜氏宿焉’中的宿焉,不少考生對着考題一臉茫然,完全想不起出自哪裡,即使想起來出處的考生此刻也眉頭緊蹙,苦思該如何破題。

原文的意思大致是孟子要去朝見齊王,但是齊王派人說本來應該來見你的,但是我生病了,要孟子第二天在他上朝時去見他,孟子便回答說不幸得很,我也生病了不能去上朝。

第二天,孟子要去東郭家弔喪,公孫丑說昨天你託詞生病謝絕了齊王的召見,今天卻出去弔喪是不是不太好,孟子回道昨天生病今天好了,有什麼不可以去弔喪的。

齊王派醫生前來看望孟子,孟仲子應付來人說道昨天孟子生病了,不能上朝,今天好些了已經去上朝了。然後立即派人去攔住孟子,轉告他無論如何不要回家而是趕快去上朝。孟子不得已便到景醜家裡住宿。

聯繫下文之中所記載的內容,孟子最後對於齊王的召見避而不見。全篇中通過齊王相召孟子這件事件表達了孟子的思想,通讀全篇孟子的意思十分明確。

要求君王能夠尊賢使能,尊德樂道,要禮賢下士,主動放下自己尊貴的架子去啓用賢才,而不是對賢才呼來喚去隨意相召。

孟子在原文中最後說道,當今天下諸侯國們都差不多,誰也超不過誰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君主喜歡任用聽從他們使喚的人做臣子,而不喜歡任用教導他們的人做臣子。

李傑想通此節之後便提筆破題。

“大賢託疾以辭其君,而因委曲以望其臣焉。”

八股文中破題需要解釋或概括題意,但是要換個說法,且不能與題面重復,破題是全篇之中最重要的部分。

李傑以此兩句作爲破題,將題之首尾綰定,短短兩句將題目中孟子原文中的內容加以總結,一句寫上意,一句寫下意。

隨後根據朱熹的註釋開始寫起後面的內容,大意是君主應該禮賢下士,而不是對下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君主應該賢明,這樣國家才能強大。

寫完第一題後,李傑四顧還望一番,發現大多數考生仍然在冥思苦想,斜對面的一個考生急的汗如雨下,看來這次考試第一題就要刷下一大批考生了,李傑寫完之後不作他想看向下一題。

第二題,子噲不得與人燕。

中規中矩的一道四書題,原文同樣出自《孟子》中的——《公孫丑下》,不過前一道題目出自第二章,這一道出自第五章。看來這次出題的考官有點偷懶啊,兩道題均出自孟子《公孫丑下》,不會是剛好翻到此書,隨後便隨便挑選了一道大題一道截搭吧。

李傑停止了亂七八糟的聯想,開始思慮該如何破題,這段話的原文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與子噲。

子噲是燕國的君主,子之是當時燕國的相,子噲要將燕國禪讓給子之,齊國大臣沈同便去問孟子燕國是否可以征伐。

孟子回答說:“可,子噲不得與人燕,子之不得受燕與子噲。”

當時因爲禪讓,引起了國內大亂。孟子認爲可以征伐燕國,因爲燕國君臣將國傢俬相授受違背了傳統的禮制。

朱熹在《孟子集註》對這段話的註釋爲:“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傳之先君,私以與人,則與者受者皆有罪也。”

朱熹的話就是說,諸侯的土地和人民都是由天子分封,從之前的君主手中繼承而來,自己決定禪讓給他人,不論禪讓的還是接受禪讓的人都有罪。

李傑提筆破題‘今夫爲天守器者,君也;爲君守候度者,臣也。’

上一句給出了君主的定義,下一句給出了臣子的定義,將儒家正統思想中的君臣之分先進行闡述,君主和臣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

隨後文如泉涌,承題寫道‘名義至重,僭差雲呼哉。故燕非子噲之燕,天子之燕也,召公之燕也。’

以燕國是周天子的燕國,是燕王召(第一代燕王)的燕國來闡述燕國的由來,燕國並不是子噲一個人的燕國,所以不得私相授受。

之後一步步闡述燕王子噲禪讓給子之是錯誤的,因爲不符合禮法,子噲既不是堯、舜,子之也不是舜、禹,怎麼能夠隨意禪讓君位呢,簡直視禮法於無物。

“堯、舜之傳賢,利民之大者也,噲非堯、舜,安得而盜其名?”

“舜、禹之受禪,天人之從之也,之非舜、禹,安得而襲其位?”

第60章 降臨伯納烏第45章 摧枯拉朽第十七章 鋤奸(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與舊第二十二章 救場第四十二章 波瀾 (一百月票加更)第十四章 我們合作吧第五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年之約第50章 出城第十二章 救治(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買玉(第二更!求訂閱!)第九章 劍魔去哪了?第17章 揚名第三十一章 敲定第六章 套路第十六章 亢龍有悔第六十八章 驚退第二百六十一章 龐籍改官第三百零二章 庫房失火第十六章 確診第十三章 我輸了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八十五章 商貿團抵滬第一百零八章 將門的擔心第二十七章 前夫和前妻第四十四章 回家第二百章 宋遼邊防第四十三章 任務完成第八章 赴約第二十四章 看房第二十五章 咒怨來襲第五十四章 歸巢第五十八章 懸而不發第二百七十章 上告宗廟第四十二章 喜與憂第二十二章 一點點改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關稅第二十七章 詭辯第三百零四章 面厚心黑第一百二十九章 放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六十二章 動向第42章 闖通天橋!第四章 過猶不及第一百一十一章 樊勝美的提醒第九十章 苦悶的樊勝美第十三章 得知‘真相’第三十一章 靈根之說第一百零二章 勝利第一十一章 提議第四十二章 真相第七十六章 我會出手第32章 攤牌第十三章 結識第三十四章 坦白第二十七章 權利小小的任性第五十八章 未來打算第七十章 奪冠第106章 登陸公告牌第九十四章 轉折第一百五十九章 驚喜發現第七十一章 棘手第十二章 救下肖華軍第八十二章 釋懷第三十九章 府試第三十二章 初接觸第七十七章 突破失敗第二十章 該來的終歸來要(二合一)第三十三章 驚愕第四十四章 再相逢第五十一章 着急的鐘曉芹第二十章 鬥智鬥勇第三章 上壩的大學生們第七十三章 季昌明的決斷第一百章 人人吃飽飯,人人有衣穿第七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六十章 猜疑第四十三章 鳳凰?孔雀?第二十二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四十七章 倭患第29章 桃色新聞第二十五章 幽靈第三十六章 黑雨第七十三章 兵敗第二十六章 趕赴企鵝本部第四十七章 獎勵一個‘大寶貝’第一章 新的任務第八十二章 艱難的抉擇九十四章 檔期定了第二十五章 怨種第十章 黑店第五十一章 一死一傷第六章 想泡我?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韻悠長第18章 溫差籤,不差了!第五十一章 展翅第三十八章 毒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丁謂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