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風雲驟起

福寧殿。

“官家,曹家那邊傳來消息,說是,事關重大,需要時間疏通其他幾房。”

張茂則在彙報這條消息的時候,心裡是憋着火的。

什麼疏通!

不過是藉口罷了。

曹家的心思他算是猜到一點。

無非是拖延之計。

“嗯,我知道了。”

李傑心平氣和的回了一句,曹家確實有點滑頭,不過,世家大族嘛,都是這個性子。

就像世家大族招婿一樣,表面上看確實是不看重門第,但內裡還是沒變的。

不看家事,重才學。

似李沆、王曾、魯宗道、韓億、富弼、歐陽修、馮京等人,他們的媳婦哪個不是官宦之家。

而曹家更是體會過聯姻的收益。

曹彬的姨母嫁給了周太祖,曹彬的幼女嫁給了宋真宗,曹璨的女兒嫁給了宰相李昉的孫子,曹琮娶了樞密使曹利用的女兒等等。

此次,曹韋被貶看似是因爲丁謂和寇準之爭,可實際上卻是因爲受到了猜忌。

這是武臣不可避免的宿命。

經略西北三十餘年,不受猜忌纔是不正常的。

被貶,總好過死的不明不白。

退一步而言,即便朝廷再次啓用曹韋,讓他繼續經略西北,曹韋也不會接受這項任命。

所以,李傑也理解曹家的顧慮。

尤其是這次決定直接牽涉到皇權,自古以來,參與此類鬥爭的只有兩個下場。

要麼飛黃騰達。

要麼家破人亡。

沒有第三種!

曹家如果真因爲李傑的一份口諭便同意,李傑反而會懷疑曹家的用心。

另一邊,眼看官家輕描澹寫的一句‘知道了’,張茂則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只是,聯結曹家是大事,哪是他能隨意討論的。

緊接着,張茂則開始彙報第二件事。

“醫官院那邊已經整理好了藥方,只待藥材供應得上,太平惠民局就能開業。”

“好,這事不要太過催促,免得急中出錯。”

李傑微微點頭,嚴格來說,太平惠民局只是一家藥鋪,專門售賣抓好的方劑。

按道理來說是不會出岔子的。

而且,他相信劉娥也不會在這件事上作梗。

惠民局畢竟是以朝廷的名義開的,一旦出了什麼岔子,損害的可不止他這個官家,還有朝廷的威望。

雖然劉娥的態度轉變的有些快,但考慮到劉美的死,這事也就沒那麼突兀了。

“是,待會臣便給醫官院那邊傳信。”

相比於李傑的隨意,張茂則對這事倒是很上心。

他是窮苦人家出身,深知底層百姓的疾苦,他的爹爹便是因爲沒錢求醫問藥,最後吃偏方吃死的。

如果太平惠民局早一點問世,也許他爹爹便不會死。

“以後惠民局那邊的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李傑知道張茂則的身世,把惠民局的事交給張茂則,能夠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

“臣,領命。”

言罷,張茂則繼續彙報。

“官家,雷押班那邊傳訊過來,康將軍很可能會接任馬軍都虞侯一職。”

聽到這個名字,李傑升起一絲興趣。

康繼英是宋初勐將康保裔的長子,康保裔父親、祖父,乃至他本人皆死於疆場。

可謂三代英烈,其子康繼英雖然不是名將,但論資排輩,他絕對有資格接任馬軍都虞侯的職位。

最關鍵的一點是,康繼英和劉娥之間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關係。

如果是以朝廷的名義命令康繼英,他肯定不敢拒絕,可若是以太后私人的名義,恐怕就沒那麼管用了。

任命康繼英爲馬軍都虞侯,絕對是那幫文官的主意。

以丁謂爲首的南方集團和以寇準爲首的北方集團,雖然鬥得不可開交。

但有一點是共識。

他們也不想看到皇權坐大,一旦皇權威脅到了文官的集體利益,天大的矛盾,也不是不能調和。

如今禁軍的高級將領,大半都是真宗潛邸的舊人。

不過,儘管都是真宗潛邸的舊人,但他們之間內部也是有派系的,並不是所有人都無條件的附和劉娥。

而夏守恩和劉美卻是劉娥的心腹,他們倆個恰好又佔據了殿前司和馬軍的重要位置。

這一點,文官們本來就看不下去,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寇丁之爭),文官團體早就對兩人發難了。

現在劉美死了,不論是南方人,亦或者是北方人都不願意看到劉娥繼續安插親信,擔任馬軍都虞侯。

所以,康繼英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文官推了上去。

南方集團和北方集團一合流,縱使是佔着大義名分的劉娥,也不得不退避三丈。

因爲這事,劉娥氣的好幾天都沒吃好飯。

同時,她也意識到了一點,即便她是帝國實際上的掌控者,也不是隨心所欲,想做什麼便做什麼。

當然。

劉娥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很快,一連三道詔書就從宮內發了出去。

一道是降太常丞,直集賢院丁共爲太子中允,並且落職,理由是丁共辦事不利。

一道是降知海州王曙爲郢州團練副使。

最後一道則是直接對準了蔡齊,將他一腳從御史臺副長官踢到了幾百裡之外的陝州。

這三個被貶官的人,丁共是丁謂的兒子,王曙是寇準的女婿,蔡齊則是導致劉美意外身亡的‘罪魁禍首’。

對於這三道中旨,雖然有人反對,但規模並不大。

文官們也不是傻子,太后這一次明顯是敲打他們,或者是藉此發泄情緒。

也許,兩者兼有。

對於這一結果,南方士人和北方士人都能勉強接受。

丁共雖然落了職,但並沒有被貶出京城,丁謂現在是首相,兒子落職在家又不是養不起。

況且,丁共往後也不是沒有重新起復的機會,只要丁謂一天不倒,丁家就塌不了。

而王曙本就被貶出京,而今再次被貶,不過是換了一個地方。

最後,影響最大的反而是蔡齊。

然而,蔡齊本人卻是一點也不在乎,言官最注重的就是清譽,只要這塊牌子不倒。

他遲早有機會重新回來。

況且,蔡齊也看得很明白,難道太后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殺了他?

只要人不死,他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第八十八章 反響第34章 壞了!第五十七章 交鋒第一十九章 理想和現實第九十六章 警覺第七十章 熱度不會消失,只會轉移第四十九章 攤牌第一十三章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第二章 現狀第一百五十五章 離世第三十三章 練氣士述論第九十章 春晚邀約第七十八章 改變第六十三章 隨身聽第九十三章 尾聲第十九章 冷小兵的分析第五章 諂媚第八十章 新動向第三十九章 機場偶遇(感謝小哲夫大佬的打賞!第二更奉上!)第四十二章 出來了,又進去了第六十八章 師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同之見第七十二章 風水輪流轉(50均訂加更)第五十九章 失望的馬靈兒第七章 意外之財第四十一章 喜訊第三十二章 心聲第三十章 沉默的未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離世第三十九章 加薪啦第九十章 釋然第三十六章 約見第二十七章 黑吃黑?(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妥協第三十四章 泄密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仲淹的弟子們第四十七章 丁謂其人第四十五章 九龍城第三十七章 結婚第二十三章 尷尬第二十二章 李維民第125章 二個小目標第七十一章 董大爺來京第七十七章 突破失敗第一百四十七章 倭患第八十五章 放下九十四章 檔期定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靜待時機第二章 進入第七十六章 檸檬精第七十三章 兵敗第六十一章 經魁第八十八章 兩女近況第18章 溫差籤,不差了!第五章 父女重聚第八十一章 喜報?不,只是意料之中第四十五章 敗走五河第二百一十章 崇政殿問政第二百八十六章 議和?第72章 混入第四十一章 懵逼的裴之第五十三章 靈根是什麼第一十三章 放學後的日常第32章 攤牌第二十八章 通知官方第十九章 冷小兵的分析第54章第六十一章 初見第三十四章 植苗鍬第五十八章 重逢第四十九章 收養第三十九章 解釋不清了第六十九章 一把椅子第122章 出海撈金第二十六章 安排第一十一章 審訊第三十六章 黑雨第五十章 黑化第一百四十章 一榮俱榮第九十一章 認可和期盼第十六章 反制第八章 武道和修仙第九十一章 章得象再行動第五十七章 緣由第46章 恐怖的槍手第七章 P/NP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囂張的韃靼人第三十七章 來電第一百二十九章 放權第七十二章 給大姨上堂課第五十三章 報喜第九十七章 副場長就位第八十二章 艱難的抉擇第六十一章 上交第六十三章 上路第十五章 批評第十七章 照片!第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九十八章 林場成立第一百五十四章 道出實情(補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