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二五九 儒術

這世間的修行法紛繁衆多,道路不同,追求卻是一致的,那便是得成大道。

仙者逍遙自在,魔者勇猛好戰,妖者淬體尊意,儒者讀書悟道,佛者靜修持法,種種道途,所通卻是唯一。

孟浮回到居處,仔細思量了之前所做是否有不妥,沉默稍許,便合上雙目,開始修行。

既然答應了鬥法的事情,他自當全力以赴,距約定的時日仍有一段頗爲充裕的時間,雖不至於使得道行有多麼大的提升,但能令真元多一分渾厚,自然也是好的。

將《玄天地闕金章》運轉了幾個大周天後,已是達到圓滿,孟浮微微睜眼,長舒一口氣,開始制符。

孟浮因前世記憶的緣故,對儒修的鬥法手段也有幾分瞭解,料想這簡青書院的真人縱然實力不弱,也逃不過那幾種獨有的方式。更何況法相境的道行或許尚算不差,但在真正的巔頂大修面前,頂多算得上是稍大的螻蟻,揮手便可滅去,這等程度的道行,也施展不出真正的儒道神通,不足爲懼。

眼下他要製作的符篆均爲五品符篆,也唯有這一品階的術符能夠對法相真人產生威脅,至於獸符,他手中並無合適的獸魂,且在獸符的製作上仍有所不足,故而孟浮選擇的仍是五品術符,分別爲火龍符與寒螭符。

他所修功法雖無屬性差別,但因本命物與火相關聯,且熔鍊入金丹的靈物最早的便是火屬性的凝暉花,這數十年來在火屬性上的造詣要高出不少,這火龍符的製作自然容易不少。

至於寒螭符,則爲冰屬性。孟浮曾獲得一滴寒螭精血,又有白靈在側,時日一久,經過一番鑽研琢磨,倒也令他對於能夠製作出寒螭符有幾分把握。

雖這道冰屬性符篆名爲“寒螭”,實則不過是較強的真元所凝聚出的虛形罷了,至多添上幾許靈韻,與真正的寒螭相差甚遠。

不過這般威力也就足夠了,更強的符篆非孟浮所能製作、激發的,這寒螭符的品階已是恰到好處。

他凝心靜神,取出“金溪筆”開始在事先制好的符紙上繪製符文。這麼多年來,隨着孟浮在符道上的進步,符筆也換了數根,這金溪筆正是四品法器,乃是在千符宗的任務堂兌換的,眼下用來繪製五品符篆已然足夠了。

孟浮的真元傾瀉而出,雖然磅礴宏大,卻不顯得莽撞,若制符師的真元如脫繮野馬,縱然能夠制符成功,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些許狂暴意味,使得符篆氣意無法深藏,隨着時間流逝,終將變成廢符。

而他所修出的真元至純至厚,經九色元嬰的轉換,又可在各大屬性中自由馳騁,制符的效果自然不差。

火龍符的符文遊刃有餘,恰似岩漿火海中的一條火焰長龍,嘶吼着,咆哮者,時而又露出慵懶的模樣,憤怒時鬚髮皆張,彷彿要釋放出千百載積藏於心的怒火,令人動容。

寒螭符的符文則略顯凝滯,這便是孟浮對於寒螭符的把握仍有一些生澀,畢竟是第一次製作,經驗尚淺,不過這絲凝滯卻與冰屬性凍結萬物的特質有幾分相似,頗有相得益彰之感。

孟浮面帶笑容,火龍符與寒螭符相繼製作成功,一旦雙雙激發,或許可成“冰火兩重天”之勢,威力更增。

製作兩道符篆的過程中,他所耗魂念及真元均是不淺,此時也有些許疲憊感涌上,孟浮收好符篆,便又閉目休養。

如此這般,時間在緩慢中流淌,已是過去了一月。

除卻製作火龍符與寒螭符外,孟浮又新增了“霓煙符”與“荊棘牢符”兩種輔助性的符篆。到得這個層次,單一五行屬性的符篆能夠達到五品的少之又少,而輔助性的符篆反而在鬥法中能夠取得奇效,是以孟浮乾脆將精力花費在些許偏門符篆的製作上,以達到出其不意之效。

霓煙符一旦激發,可化作一片籠罩百丈的厚重煙霧,除非修煉了高深的靈眼秘術,或是魂念十分強大,否則便會陷於霓煙符構成的煙霧圈內被矇蔽感知,於修道者而言是十分不利之事。

荊棘牢符則是荊棘術與土牢術衍生而成的一道符篆,其特性在於將木荊棘化作牢籠,以此困住對手。當然,符篆的威力並不如何出衆,僅能夠將對手束縛一息的功夫,不過就是一息之間,也足以逆轉戰局,甚至起到決定勝負的作用。

修道者念生、術起、器動,一息可施法成術,可御器攻敵,這荊棘牢符看似雞肋,卻有着關鍵性的作用。

然而,孟浮儘管做足了準備,卻仍有些許遺憾。這些時日他催動吞星法相,勉強可生成一圈法相玄光的光漩,雖說道行略有增長,可要製作玄光符,卻仍力有未逮。最關鍵的是,主材“納玄石”仍是一無所獲,孟浮暗自嘆息,或許唯有再多加註意便是。

萬事俱備,只待鬥法之日到來。

……

這是一座寬達數百丈的鬥法石臺,因禁制效果得以浮空十丈,在雲軒城中也是獨一份的鬥法佳地。

素女派與簡青書院選定的地點便是在此。

兩方勢力均有不少修道者來此,以作見證。孟浮被素女推出鬥法,令素女派衆人雖說有些遲疑,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而簡青書院一方雖對此有所顧忌,不過見孟浮的道行乃是初晉法相境不久,便也放下心來。事涉兩方勢力的顏面,若是戰敗,自然其代表的勢力便要承擔後果。

素女派此番所爲,實是不智之舉!

簡青書院的人暗自得意,準備看一番好戲,而作爲書院代表的寧衝宣,面色卻微露凝重之意。

儘管他晉入法相境已有七、八年之久,可道行遲遲無法長進,不知何時才能至二重境,偏偏儒道修行與衆不同,若是藉助丹丸靈物,只怕無法窺得大道。

偏偏寧衝宣己身頗有幾分野心,自認無需他物以助修行,故而仍是按部就班的修行,以期厚積薄發之日。

可前些時日他正於雲軒城中一處古蹟感悟儒道氣息時,卻被一路過的素女派弟子無意打擾,心中惱怒之下,他一手將後者擊成重傷,才造成了眼下這番局面。

可寧衝宣並無絲毫悔意,在他看來,打擾他悟得儒道精髓的自是百死都不爲過,去去重傷又算得了什麼。

他心中一定,再看向孟浮的目光,已然變得十分淡漠。

孟浮亦在觀察寧衝宣,不得不說,這寧衝宣渾身散發的氣息確實與仙魔兩道的修道者迥異,細細分辨,與他曾遇到的莊勝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如今孟浮略一回想,莊勝的確更似儒道修行者,雖說他並未見過莊勝真正出手過,但後者頗爲神秘,且種種言行跡象,並不似尋常散修。

孟浮曾猜測莊勝乃是某處聖地的弟子,如今來到這靈溪州,孟浮不禁有了幾分猜測。

思緒轉瞬便重歸無形,孟浮也不欲多言,登時便放出氣息,一股股灰芒籠罩全身,凜然魔威浩蕩起兮!

在場衆人見狀,不由微感訝然,他們卻未曾想到孟浮竟是魔修,且這等氣息十分浩大純厚,顯然所修功法並非尋常。

素女眯了眯眼,對於孟浮的興趣不由添了幾分。

而寧衝宣面色微變,卻是頗爲忌憚。原本他對於孟浮並不如何看得上,可眼下孟浮所展露的氣息卻令他收起了輕視之心,深吸一口氣,寧衝宣真元鼓盪,一股玄而又玄的氣息升騰而起,與此同時,一具法相在他身後浮現而出,隱成書卷模樣,正是儒道修行特有的“道書法相”。

孟浮挑了挑眉,道書法相在儒道諸法相中並不少見,只是這寧衝宣的根基也極爲夯實,凝聚的道書法相頗有幾分厚重積澱,想來有望進階紫府。

且在他的感知中,這道書法相所散發出的法相玄光的光漩已有足足四圈,僅差兩圈便可晉入法相二重,論道行卻比孟浮高上不少。

法相境的道行取決於修出法相玄光的多寡,換而言之便是光漩的圈數乃是道行的標誌。六圈可入二重,十五圈則入三重,二十七圈晉入四重,若是五重境之身,至少有四十二圈的光漩,而一旦入得六重境,則達足足六十圈。

唯有不斷修持法相玄光,使得光漩圈數達到八十一圈,便有着晉入紫府境的機會。

孟浮晉入法相境也有年餘,眼下勉強修出了一圈法相光漩,與寧衝宣相比自然是大大不如。

所幸兩者皆是處在同一道行,真正鬥法時的差距並不大,故而孟浮也並不在意,他兩手掐訣,明黃印霎時間漲大數倍,朝寧衝宣轟然壓下!

明黃印以力著稱,若是真元渾厚強大,所能發揮出的威力自然便愈加可觀。這一出手,當即吸引了衆人的目光,不禁發出幾聲低呼。

因孟浮真元極爲純厚的緣故,此時明黃印砸下的聲勢自然頗爲壯觀,寧衝宣見狀,卻是取出了一件墨硯般的法器,在真元的灌注下,青氣升騰,迎向了來襲的明黃印!

“砰——”

兩者相撞,使得周遭的元氣產生了劇烈波動,法相真人已能引動些許天地元氣,縱然未曾刻意牽引,一舉一動間也能夠產生莫大威勢,自然會造成不少的影響,這也是爲何要將鬥法的場地騰挪至十丈高處,以免對地面造成破壞。

最單純的碰撞,反而能夠驗證實力的差距。

法器的碰撞稍縱即逝,兩件法器紛紛倒退,而兩人鬥法,也受到了影響。

孟浮後退五步有餘,而寧衝宣也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後退了三步之多,須知寧衝宣道行更爲精深,可這純粹真元的碰撞竟是僅稍占上風罷了,不得不令人深思。

可他人不曉,寧衝宣又如何不知?在方纔兩件四品法器相碰撞的一剎那,他分明察覺到一股沛然巨力轟然壓下,若非在關鍵時刻他悄然送去幾縷道書玄光,只怕已是平分秋色之局。

“此人的真元渾厚程度還在我想象之上,看來還是要以法相玄光試探一番。”寧衝宣暗自心凜,面色卻不露分毫,他催動道書法相,霎時間,一縷縷道書玄光驟然飛起,在半空凝成青色的利劍,朝孟浮簌簌擊去。

孟浮暗道:“看來他是要以法相玄光試探,也好,正可驗證我這前世都未能修得圓滿無瑕的吞星法相,究竟有着多大的威力。”

他心念方動,吞星法相中的星芒光微微閃爍,表面浮動的光漩一縷縷抽出,卻是凝聚成一個黑色的光圈,散發出吞噬的力量。

吞星法相以“吞星”二字揚名,自然有着玄妙莫測的力量,但見那吞星玄光凝成的黑色光圈猛然暴漲,轟的一聲,將疾射而來的青色利劍激盪得破碎開來,化作點點靈光散逸而去。

只是一照面,道書玄光便被破去,非但寧衝宣面色劇變,就連觀戰的衆人也是接連倒抽冷氣,如此霸道的黑色光圈竟能夠震碎對方的玄光利劍,實在是不可思議。

素女眸中異彩連連,直到此時,孟浮給她的驚喜愈來愈多,看來要想贏得此次鬥法,應是不難。

寧衝宣回過神來,見孟浮仍是神色平靜,心中不由暗歎:“看來只能使用那項秘術了。”

儒道亦有術,又喚作儒術,只是較之仙魔兩道的紛繁術法,儒術卻是罕見至極。能夠修成儒術的,需在儒道上有不淺的資質與體悟。

見得寧衝宣雙手結印,身後的道書法相與真元交相呼應,孟浮也不禁露出訝色,看來其已然掌握了一門儒術,這纔會有如此聲勢。

眼看着寧衝宣的道書玄光與真元匯聚而成一把青色戒尺,其上隱有朗朗書聲響起,孟浮也不再猶豫,立即自芥子袋中取出兩道五品術符,在真元的激發下,兩道符篆光芒乍現,卻是漂浮到半空中,漸漸虛化。

下一刻,符篆破裂,而兩道虛影卻趁勢衝出,一火焰熾烈,一冰寒入骨,正是火龍與寒螭。

孟浮低聲喃喃:

“火龍騰烈焰,寒螭舞冰晶,冰火兩重天,交遊上青雲!”

第119章 一一九瘴氣谷第214章 二一三 光門元丹第28章 二十八 追獸第136章 一三六鬆玄三徒第236章 二三五 登峰(二)第236章 二三五 登峰(二)第184章 一八四怨憤第22章 二十二異象第167章 一六七霸道火烈鳥第44章 四十四 凝罡石第99章 九十九 靈琦花第9章 人心幽深如晦第188章 一八八 獸符初顯威!第72章 七十二 進入土域第195章 一九五 六品元脈,本命五重第32章 三十二 火相地煞第198章 一九七 劍氣三重浪!第203章 二零二 煉化毒囊第224章 二二三 混戰(一)第27章 二十七 精怪第222章 二二一 蠶符吐絲第259章 二五八 交易第211章 二一零 天元寶庫第25章 二十五雲界第14章 寒陰潭第227章 二二六 混戰(完)第194章 一九四 青瞳與爆步第143章 一四三千丈巔頂第109章 一零九三峰坊百器閣第98章 九十八 星羅石第145章 一四五法相天劫第262章 二六一林渠第52章 五十二 五品元玉礦第15章 破境法,斬凡緣第237章 二三六 登峰(三)第136章 一三六鬆玄三徒第178章 一七八萬鬼來潮第59章 五十九 雷狼族第151章 一五一以彼之道還彼身第12章 術法小比(上)第166章 一六六淬靈芝與紫羅花第204章 二零三 千幻真人第249章 二四八 誅邪(下)第208章 二零七 魂念破妄第245章 二四四 誅邪(上)第143章 一四三千丈巔頂第223章 二二二 火荊妖龜第194章 一九四 青瞳與爆步第259章 二五八 交易第120章 一二零雷棘獸第123章 一二三客臨天劍第123章 一二三客臨天劍第105章 一零五擊殺真人第72章 七十二 進入土域第87章 八十七 融元液、沉木草漿第85章 八十五 綠腐蟲第126章 一二六驚變第126章 一二六驚變第169章 一六九百年石鐘乳第128章 一二八脫身第242章 二四一 故人相見第213章 二一二 玲瓏明鏡第107章 一零七上品金丹第224章 二二三 混戰(一)第208章 二零七 魂念破妄第195章 一九五 六品元脈,本命五重第228章 二二七 百靈園第259章 二五八 交易第117章 一一七第六層第213章 二一二 玲瓏明鏡第214章 二一三 光門元丹第194章 一九四 青瞳與爆步第177章 一七七引魂鈴第178章 一七八萬鬼來潮第18章 曲徑通幽林第256章 二五五 離青城第201章 二零零 五行秘境,開!第161章 一六一探祖地第178章 一七八萬鬼來潮第160章 一六零大葬與暗涌第89章 八十九 重劍術、殘器峰第17章 噬魂魔幡第10章 幽明火毒,奪基大法第138章 一三八貢獻點第78章 七十八 青銅火獸第226章 二二五 混戰(三)第197章 停更說明及反思第83章 八十三 水幕幻境第225章 二二四 混戰(二)第92章 九十二 黑耀靈巖第112章 一一二直劍峰迎客居第10章 幽明火毒,奪基大法第188章 一八八 獸符初顯威!第168章 一六八烈焰虎符第168章 一六八烈焰虎符第247章 二四六 誅邪第6章 泣血丸第29章 二十九 天地奇獸榜第129章 一二九收服元脈獸第158章 一五八局中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