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盡心

呂賢章見對方朝着宮門徑直疾行,不免多看一眼,才覺眼熟,卻不料對方人還在馬上,已是張口大聲叫道:“參政,東北面陳留門處急來送信,狄兵忽然攻城,彼處兵力、補給俱都不夠,此刻急向府衙討要支援,尤其單獨討要神臂弓一百二十把,累計數目太大,諸位官人不敢做主,特來報予參政!“

此人一面說着,一面滾下馬去。

這幾日類似報送聽得太多,呂賢章剛開始還時時心下惶急,到了如今早已蝨子多了不癢,因見街巷之上無甚行人,又認出對面人乃是京都府衙內官員,便先教訓手下道:“你身爲朝廷命官,怎能如此行色慌亂,成何體統?”

說完之後,才又皺眉道:“神臂弓有定數,又易遭損耗,當日各大城門已經做過派發,其他地方早有狄兵攻城,一樣討要神臂弓,豈能一要就給?總歸要幾處衡量情況才能再看。”

他問道:“只有陳留門的人來複麼?府衙裡留守在那處的人如何回話?”

那報信人聽一句一個動作,手中做正冠整衫,但口中又半分不敢停下,跟着道:“府衙留守在陳留門的人一併回來了,說是狄兵用了百十餘臺投石車,此時正投大石,城門一時難上,狄兵又用鵝車上前,我方守軍攔擋兩回,箭矢用得七七八八,城牆已是塌了一大塊,另有幾塊地方也已有鬆動,此刻不能上城,恐怕來不及補救,因有鵝車擋着,狄兵又在填護城河……”

呂賢章聽說狄兵已是啓用投石車時,面上顏色已經稍變,等到得知城牆塌了,狄兵又在填護城河時,更是再不能維持鎮定,失聲道:“此刻不能上城?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此刻不能上城??”

那報信官員道:“投石車攻勢太猛,一旦冒頭,稍不留意便會……”

呂賢章罵道:“不過百十來投石車,竟是全不能抵抗嗎?丁閩怎麼守的陳留門,虧我……”

他說到此處,終於意識到自己行事態度不甚妥當,一時重新端坐於馬背,把聲音壓沉,問道:“狄兵多少?守兵多少?除卻神臂弓,難道沒有其他防守之法?”

“這……”來人猶豫一下,“天色太暗,看不太清具體來人,只能估量,約計三四千兵馬……”

呂賢章忍不住黑了臉,復又罵道:“陳留乃是小門,前方又無山石屏障遮擋,怎會看不清來人數量,既看不清,又如何敢要一百二十神臂弓?”

他壓了壓心中氣怒,道:“快去催調能用的工匠,漏夜前去陳留門修補城牆,吩咐丁閩設法守城,至於神臂弓——此時狄兵不過稍作攻城,牆破了修便是,卻不能一叫就給神臂弓。”

做完幾下交代,他見看了看天色,又眯眼望了會道路,纔要打馬,隨口問道:“你從哪裡過來?沿途可有聽說殿下行跡?”

“殿下?”對方愣了一下,“殿下不是正在宮門外?一路聽聞不少百姓因殿下親身在此,都要趕來應募,參政方纔路過,竟未得見嗎?”

見他一副驚訝模樣,呂賢章頓時醒悟,回想恰纔,連忙攥着繮繩,打馬便向來時方向一路狂奔。

一時到得先前那長長隊伍之後,眼看距離前頭並不算近,又看此處人人熱烈,一派慷慨,他猶豫一下,實在不願打攪衆人氣氛,乾脆把繮繩一扔,翻身便下馬,也不理會後頭還未跟上的幾名隨從,自從人羣中穿梭前行。

果然穿過街巷,拐了數個岔路,等到前方就是宣德門時,人羣已是比肩繼踵而立。

城外四面受敵,按理城中百姓應當倉皇緊張,但此處巡兵與身着宮裝的女子也最爲多,衆人維持之下,竟還秩序井然,並無推搡,也無爭執,只是互相交談低語。

呂賢章沿途認真細看,才曉得原來此處只有進人,沒有出人,乃是單行之道,衆人排到最前,一隊分爲兩隊,左男又女,分別謄好姓名之後,又打另一條道路繞了出去。

810

如此一邊進,一邊出,兩相沒有干擾,又各留一條空隙,雖是簡單,勝在十分奏效。

呂賢章一身朱紫官袍,如同持着通行之令,旁人見得他自然躲閃,巡兵確認身份之後,更是爲之闢出一條道來,饒是如此,還是費了許久功夫,才終於走到隊列最前。只見火把與燈燭明暗之下,兩張長長條桌並排,至少十餘人守着,或登記,或問話,或謄抄。

諸人各司其職,穿着各異,俱是忙做一團,但他一眼望去,就見一人居於人羣之中,坐在木桌之後,或許因爲燭光昏黃,越發顯得其眉目如畫,柔美萬千,更叫他壓根無暇去看周遭其他——正是當今公主。

雖然近日時常得見,但乍然擡首,看到這樣一張臉,還是讓呂賢章呼吸一緊。

他本要上前,在這人羣熙攘之中,竟是霎時呆立,好一會才又重新邁步,方始發現對方通身雖然素色,但也做大品盛妝,此時半做低頭認真書寫,和着桌面上燭光隱約,將那幾分貴氣柔和許多,引得左右上前應募人個個偷眼去看。

那木桌像是就近搬來,檯面粗糙,連漆都沒有塗全的模樣,上頭擺滿了新謄名錄,而趙明枝手持一冊,筆勢極快,偶有擡頭,與打她面前路過應募完畢的百姓相視,又做微笑頷首。

方纔一路走來時,隊列之中時有交談聲、咳嗽聲,嗡嗡密密,嘈嘈雜雜,然則到了這兩張條凳面前,尤其當今公主左近,卻是猶如有一把隔空的罩子罩着,吸走所有喧譁,新來者不自覺就壓低聲音。一時只聽得當差人問話,應募者答話,再無半點多餘響動。

呂賢章站立幾息,正要尋個空隙去向趙明枝行禮回話,不想一人登記妥當,正往一旁離場,本已走過趙明枝所在位置,那腳步放慢,竟又掉轉頭來,就地跪下,往前膝行兩步,叫道:“貴人,貴人!俺有一樁事情相求!”

邊上護衛見得此處突然生事,正要上前,卻被趙明枝伸手攔住,先不問話,只拿。

那人身形瘦小,頭髮枯黃,看着不過十多歲,是個女子,此時被趙明枝看着,終於鼓起勇氣又道:“俺先前聽人說話,如若報了這名字,守城時候做了事、獻了力,將來人沒了,朝廷會使人造碑、做供奉,又請和尚法師做道場,不曉得是也不是?”

趙明枝將筆放下,道:“理應如此。”

她指向桌面上厚厚壘疊紙頁,又道:“不只今日,明日,從前名字也會再做謄抄,送往大相國寺,延慶觀,要是京城竟不能守,我先前早做交代,自有智安大和尚、道明真人爲我等共做道場,更有副本作爲藏貯,將來送去蔡州,請天子下令刻碑,一做超度,二做供奉,有江山一日,便有祭祀一日……”

說到此處,趙明枝將身體前傾,又把手伸出對那努力聽自己說話,卻又顯然有些緊張與茫然的少女做了個請起身動作。

一旁幾名宮人見狀,已是上前待要相扶。

那女子馬上回過神來,掙扎兩下脫開旁人手,仍舊跪地,還又叩首三下才起,急急道:“貴人,貴人,若俺一人出兩份力,做兩份事,能不能除卻自己,再多留一個名字的?”

趙明枝怔了怔,問道:“你要多留誰人姓名?”

對方面上神色更爲着急,從右邊兜袋之中掏出一樣東西來,捧在掌心高高舉起,卻是張小小紙片。

趙明枝站起身來,也不用人轉遞,從桌後繞了出去,走到其人面前把那紙片接過,借了燭光去看。

紙片不知從什麼地方撕下,連小兒巴掌大也無,上頭墨跡濃淡不一,寫了一人姓氏、小名、出身、籍貫,另又有生辰八字,粗略一算,今年三十三歲。

“這是俺娘姓名,先前北面來賊……俺沒甚出息,也無錢財,不能給她豎碑立墳,要是……”

趙明枝聽得嗓子發啞,一時說不出話來。

而那女子一面說,一面去看趙明枝臉色,不知是不是一下子得不到回答,語氣也變得忐忑起來,低聲又道:“要是不得行,就只留俺娘名字,成不成的?”

趙明枝搖頭道:“你只用按着衙門分派出力就好,至於你孃的事……”

她停頓一下,道:“你若願意,不如由我起頭,請人另立字碑,另行供奉,以你名義出面——卻不知你以爲如何?”

“便是城中不能盡守,蔡州也別生事端,不能兼顧,我也總有其餘辦法不做食言失約——藩地地方尚遠,我家中有些餘錢,不獨爲你娘,自也能爲今次旁人做個道場,建廟修觀,長爲上饗……”

那少女已是不會說話,只會跪地叩頭。

此地本來安靜,後頭無數列隊人聽聲辨言,又看此處動作,更再無人說話,便是一旁本來還在填報姓名年齡的應募者也個個看來。

趙明枝半蹲下身,把手搭在那少女小臂上,將其用力帶起。

對方先前不願起身,此刻卻忙自撐手蹬足站起。

而趙明枝轉身提筆,另尋一張白紙,卻在上頭另將那紙片上內容一一謄抄,再與那少女逐字覈對,確認無誤後才放在一旁,同右面負責招募民伕差事官員仔細吩咐妥當,繼而看向後頭無窮無盡隊伍,道:“今日之事可爲慣例,此後如若誰人同有此項要求,還請按例而行。”

語畢,復才把那本來碎紙雙手託送回去。

對面少女小心捧在手上,本想說話,訥訥難言,眼看就要跪地叩首。

趙明枝略有所覺,此刻正好反身,就勢伸手將其托住。

“貴人如此大恩……”那少女嚅囁乾裂嘴脣半晌,卻只吐出零落幾句,“俺代俺娘給你……”

趙明枝搖頭道:“如此危急存亡時候,你與諸義士自願而出,添力守城,纔是於我大恩,於天子大恩,於城中男女老少、於國於朝大恩,真要行禮,當教我向你行禮纔是。”

那女子欲要反駁,卻哪裡會說話,哪裡又說得過,只好拿無助眼睛往後看去。

後頭隊列中一人反應最快,已是喊道:“此時說什麼恩不恩的,一城都是一條繩上螞蚱,殿下領着衆將士守城,便是守我們上上下下性命,哪裡還用說什麼兩家話!!!”

這話道理既通,隨時尋常,還是引得喝彩不斷。

那女子既不捨得走,又不敢再多留,只好福了福身,向趙明枝連勝道謝,往前幾步,終於還是跪地叩首九下,復才匆匆抓着恰纔領的應募木牌跑了。

而此地、此時氣氛更爲熱烈,衆人胸口熱血激盪,等排到自己時回話聲音都比起方纔更大。

呂賢章站在一旁,將這場面從頭到尾看了個清楚,雖是焦急,卻也只好等那少女走遠纔好上前。

趙明枝低頭還在點墨,忽聽身旁有人輕聲叫喚,轉頭一看,卻是一名宮人指了指不遠處站立一人,卻是腳下生了刺一般的呂賢章。

她自知對方若無急事,斷不至於突然來此,便將手頭東西稍作交代,在一旁尋了個角落同其問話。

兩邊才站定了,呂賢章便將今日幾處城門情形先做一一彙報,復又道:“狄賊兵力甚多,勢力甚強,不知從哪裡得了許多攻城利器,偏又大行聲東擊西之法,今日竟自陳留門處用投石車、鵝車,雖能抵擋一時,下官只怕一旦幾處城門同時……”

說完守城形勢,又說城中兵力調配,幾處城門守將都催要援兵、軍械,又說民伕等人手不足。

趙明枝一一聽完,答道:“壯勇兵力一時難湊,尤其幾位將軍都願要老兵不願要新兵,只能以舊帶新——此事不必我來多嘴,想來參政自有法子。”

“至於民伕……”

她自角落裡看出去,望向那幾條長隊,示意道:“今日新招募這許多,稍作分派,總能緩解一時之難罷?”

呂賢章有些無奈。

招募女子作爲民伕,其實乃是無奈之舉,真用起來另有麻煩,只是礙於現實,更礙於提出此事的乃是趙明枝,不好拒絕罷了。

此時聽其提起,他終於忍不住道:“好叫殿下知曉,城門處多有碎石散炮,一旦上城,人越多動靜越大,目標也更爲明顯,婦孺體力本來稍小,不好遞送補給,只能在後頭做些輔助之用,怕是……”

趙明枝道:“實在危急之時,能有補給就是最要緊之事,怕是未必顧得上大小動靜,有人手好過無人手。”

“況且正如男子中有力強力寡者,女子之中也是一般,老小之中也有出挑者,不能但以男女、年歲一以概之。”

“可從中挑選出一二隊列作爲後備,至於其餘再做編排,而今日正好也用舊人帶新人,補換後勤,也叫各處城門列出要求來,哪裡要多少人,又要做什麼事,如若不限男女,只要能做成就好的,便由京都府衙統一調度,從中騰出人手來。”

“非要比擬,雖不妥當,卻正如田忌賽馬。”

“城中百姓半數老弱婦孺,如若全不去用,這城如何能守?”

她語氣溫和,其中意味卻堅決得很:“對旁人而言,這般人手調度自然難且辛苦,以參政之能,卻非不能銜接得上——日間只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眼下有米,不管大小顏色,如何來煮,煮成怎樣生熟味道,只有參政才能來爲了……”

這話誇得直接簡單,卻因說話之人及其語氣,叫呂賢章心中騰起無數鬥志,一時之間,似乎先前那無數麻煩都不在話下。

他拱手道:“請殿下放心,下官……敢不盡心竭力。”

第七十五章 手尾第七十六章 愛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敗退第七章 如何第二百零二章 搭送第四十一章 吃虧第七十一章 後衙第二章 請罪第二章 請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操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令牌第一百零七章 帶走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炮第一百四十章 大內第五十一章 棗寧第一百七十章 貨郎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覆第八十九章 試馬第九十六章 報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操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論第十一章 親問第一百零四章 打鼓第二十二章 脫手(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六十二章 探問第二百一十二章 斷旗第七十一章 後衙第一百四十八章 瓊漿第一百零五章 貪婪第一百六十八章 贈與第三十二章 容貌第九十章 虛浮第八十九章 試馬第二百零五章 盡心第六十七章 狐疑第三十六章 擋風第一百零六章 喧譁第一百章 大名第一百二十四章 堵嘴第一百九十八章 蠢笨第一百八十四章 斟酒第一百五十六章 糧種第一百九十章 勉強第一百九十章 勉強第十六章 布包第一百七十三章 側擋第九十章 虛浮第二十七章 酒水第五章 驚夢第十四章 錯愕第四十九章 美醜第一百六十七章 鼓勵第七十七章 殺人第十八章 希冀第一百二十四章 堵嘴第一百零四章 打鼓第二十八章 大氅第一百三十四章 探問第一百二十七章 更鼓第九十八章 請君第六十六章 抓人(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算盤第二百一十三章 親至第一百零六章 喧譁第一百二十八章 送信第十九章 兵分第一百零九章 眼熟第六十七章 狐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軍第一百零七章 帶走第九十一章 咳嗽第二百零一章 觀望第二十二章 脫手(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四十二章 二哥第一百六十一章 花開第一百八十一章 攔阻第十六章 布包第五十五章 做妾第七十二章 吃酒第九十一章 咳嗽第一百八十八章 信用第三章 做數第一百五十八章 辭工第一百零二章 做主第九十三章 藥方第八十三章 濃煙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軍第三十四章 茶盞第八十四章 老實第七十四章 運道第二十八章 大氅第一百五十二章 認田第一百二十章 助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斟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相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城門第五十六章 兩計第一百五十章 落梅第一百四十五章 顏色第一百五十二章 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