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殺楊

樑大通三年(魏永安二年)五月二十二,白袍軍突破滎陽北城頭防守,順利登城,之後裴果奇襲得手,力擒楊昱,南軍終得攻取重鎮滎陽!

當日午後,元顥入城,御駕龍旗,好生威風。至東城頭,早有人押着楊昱等一干俘虜上前,多是滎陽城及北軍裡有名有姓的人物,譬如楊昱胞弟員外散騎侍郎楊愔等,統共三十八位大員之多。

城中多處尚見烽煙餘燼,元顥指指點點一番,把面孔一板:“楊昱,前番勸你降時,你偏不肯,以致大動刀戈,連帶着滎陽城民也遭了災。朕問你,你可知罪?”

此言似在斥責楊昱,實則大傢伙聽得分明,元顥此刻春風得意,語氣裡責怪之意最多一分,倒有九分是在揶揄楊昱。

楊昱長長嘆息:“敗軍之將,無話可說。”語氣黯落,亦無任何不遜之處。

元顥似頗爲滿意楊昱這番態度,禁不住面色放緩,又道:“元晷(楊昱表字)啊,爾朱榮屠戮河陰,人神共憤,實爲國賊;元子攸爲虎作倀,實爲僞帝。朕此來,乃爲天下人除賊,更重振大魏,你說你,何故拒之?”

楊昱垂了頭,不接話。

“此爲公也。於私。。。”元顥話鋒陡然一轉:“昔日在洛陽時,朕也曾數往景寧裡,做客貴府,與君父子兄弟私誼甚篤。元晷可還記得,那一年延壽公(楊昱之父楊椿,表字延壽)喝多了酒,與朕打賭輸了,竟將景寧裡大宅一分爲二,捐一半向佛,景寧寺遂得立。此事傳爲一時佳話,朕這個始作俑者,每每思起,也是與有榮焉呵。”

楊昱憶起往事,兩眼生光,擡起頭悠悠遐想片刻,不由嘆道:“景寧寺立,不覺已十載矣。。。”

兩個便對話幾句,言語間一派的風和日麗,彷彿回了去當初,洛陽城中一衆王公大臣悠遊雅聚,談笑風生。元顥言辭切切,大有招攬楊昱之意,至於方纔還被他記掛在嘴上的“滎陽城民”,早是無足輕重。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莫說楊昱本就頗有才能,又負盛名,即便他只是庸人一個,以其身份家世,若得歸順,立生千金馬骨之效。

楊昱倒不曾就此答應下來,只是絮絮叨叨,專講些瑣碎往事。便在這時,馬道上忽有腳步聲大起,須臾而近,原來卻是陳慶之領着一衆白袍軍將校,不期而至。

元顥看時,陳慶之一張臉陰沉得可怕,殊無半分大勝之後的喜悅,不由得一滯:“陳卿這是?”

陳慶之不廢話,手揮處,他自己在內,白袍軍數十員將校一起半跪在地,這算是給足了元顥禮數。

元顥愈加驚詫,就聽陳慶之開門見山:“慶之與白袍軍上下在此,請陛下殺楊昱以平衆怒!”

元顥大吃一驚:“這。。。”

陳慶之連珠炮也似:“陛下渡江至此,一路三千里打將過來,我七千白袍軍死傷總共不到兩百。結果到了這滎陽城下,先一戰折了四百袍澤,宋景休亦爲重傷,今日雖得破城,又是五百餘同袍歸天,更皆魚天愍戰死當場!此恨難消,此仇,必報!”

元顥眉頭緊皺,半晌才憋出個笑容來,勉強得很。他上前攙扶陳慶之道:“陳卿與諸君先起身!有什麼事,站起來說便是。”

陳慶之與白袍軍將校大剌剌站起:“慶之方纔已然言明,請陛下殺楊昱以平衆怒!”

元顥臉色不豫,想了想,說道:“陳卿。。。死者已矣,何必如此計較?朕定當厚葬死難將士,厚賞其家小,你看如何?”

陳慶之冷笑不言,身後數十白袍軍將校跟着一起冷笑。

元顥大感難堪,乃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道:“陳卿應知,這楊昱出身弘農楊氏,且爲主支嫡長。若傷了他,不但與弘農楊氏結下死仇,恐怕洛中乃至天下一應高門,都要忌恨於朕呵。”

陳慶之還是冷笑,身後更有幾個脾氣暴躁些的白袍軍將校,徑直走到楊昱身側,探手在刀把上不住摩挲。三五個南軍將領本在近前,見狀居然默默退開幾步,誰也不敢與白袍軍針鋒相對。

元顥實在掛不住臉,拔高了聲音喝道:“陳卿可知,朕在江東時,主上曾與朕言,昔年他舉兵討伐東昏侯,至建康時,吳郡太守袁昂曾據城不降。主上不以爲忤,反以袁昂忠節,讚歎不絕。如今楊昱亦忠臣也,奈何殺之?”這是拿樑主蕭衍來壓陳慶之。

不料陳慶之嘴一張:“袁昂?哼!袁昂可不曾殺傷我白袍軍袍澤。”

元顥氣得說不出話來,恨不能當場發飆,可惜環顧身周,一干南軍武將親衛皆爲白袍軍氣勢所懾,低眉垂首,噤若寒蟬。元顥沒奈何,又確然想保楊昱性命,只好退而求其次,當下說氣話也似,叫道:“楊昱斷不可殺!若只爲解恨故,此處尚有三十七人,皆爲僞朝大員,陳卿盡數殺卻便是!”

“不可!”“不可!”

場中連着有兩人大叫不可。

一個正是陳慶之,只聽他冷冷道:“這幹賊酋負隅頑抗,本就要一一殺之,陛下何得易換楊昱?”

另一個卻是楊昱本人,仍以“大王”而非“陛下”稱呼元顥:“大王!今日之事,楊昱不敢降,更不願獨活,只恨家中尚有八十阿耶,無人供養。楊昱在此乞求大王,放過幼弟楊愔性命,楊昱即死,無憾也。”

元顥既恨陳慶之霸道,又惱楊昱這當口還矯情,非說什麼“不願獨活”,還不肯以“天子”稱呼自己,一時糾結,半天說不出話來。

場中僵持不下,氣氛尷尬。便在這時,陳慶之又甩出一句話來:“元天穆大軍將近,陛下若當真不肯殺楊昱,慶之也只好領着白袍軍就此南歸,免得軍中生亂,反倒壞了陛下的大業!”

元顥頓然急了,脫口而出:“陳卿休走!”一言既出,又羞又愧,一張臉漲得通紅。

邊上祖瑩嘆了口氣,上前一步,朗聲諫曰:“陛下!大敵將近,而城中俘虜甚衆,人心不穩,若留楊昱等賊酋性命,一個不慎,恐惹起亂來,那可不妙。望陛下三思!”

祖瑩此言,全是爲了給元顥一個臺階下,以他本人同爲世家子的身份,實在大違本心。

元顥焉能不知祖瑩之意?於是就坡下驢,長嘆一聲道:“祖卿所言有理。既如此,且將這幹賊酋一併斬首,城頭示衆,更告諭全城,今番只誅首惡,餘者不究!”頓了頓,突然又面朝陳慶之,示威也似,拔高了聲音道:“朕意已決,免楊愔死罪,放歸家中,養其阿耶。”

於陳慶之眼中,楊愔實無足輕重之輩耳。陳慶之一笑,拱手道:“陛下聖明!”帶着白袍軍一衆將校就此告辭,留下元顥渾身發抖,語祖瑩曰:“白袍驕兵,何得如此跋扈?”

祖瑩以大敵當前、尚需白袍軍出力爲由,勸慰再三。

於是楊昱在內,北軍三十七名大員盡爲斬首。更有甚者,白袍軍中幾個魚天愍的親衛恨恨跑來刑場,當場刳楊昱之心而分食,其狀慘不忍睹。元顥也覺不忍,夜深時分驚醒過來,喃喃自語:“元晷啊元晷,卿自負朕,非朕負卿也!”

三十七名大員裡,楊昱以外,不乏高門顯赫。消息傳出,有世家子曰:“本以爲元顥是個明主,不想所行所徑,實與爾朱榮無異。

元顥於睢陽城下所獲“仁德”之名,不覺間消亡泰半。元子攸雖有爲爾朱榮傀儡之嫌,可元顥仰仗南人之力,一再殘害北人同胞,相比之下,似乎更爲“不堪”。

第三十八章 河橋第二十六章 子攸第六十七章 良弓第二十七章 突圍第八十六章 揜於第三十六章 凜冬第一百零一章 月碎第二十七章 入洛第七十一章 兒郎第五章 殖貨第一百零四章 兵法第三章 彭樂第二十四章 陷陣第十六章 暫安第十二章 大夏第二十四章 位次第五十三章 夏州第五十六章 邑邑第六十五章 發愁第一百零四章 兵法第二十三章 斛斯第六十五章 關中第八十八章 揚名第三十九章 火光第五十七章 惻然第三十三章 天命第四十九章 竇泰第五十八章 先機第七十九章 義士第八十三章 永寧第九十一章 甘棠第六十三章 詭異第四十二章 鴻門第七十章 關西第四十章 大魚第六十章 難怪第七十八章 灰垢第十八章 夜襲第五章 殖貨第二十七章 伊闕第一百一十六章 佞佛第三章 彭樂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樹第三十四章 鄴城第三十四章 元象第三十九章 抽打第三十四章 鄴城第七十二章 伽羅第三十三章 河南第二章 蘇綽第三十六章 焦土第五十九章 無敵第四十九章 稱帝第八十八章 揚名第九十章 胳膊第七十八章 北中第四十一章 剷平第一百零一章 裴邃第四十七章 太昌第七十九章 瘟神第五十三章 夏州第七十四章 渾噩第九章 朝中第七十三章 去留第一百零五章 服色第四十五章 元顥第六十章 楊鈞第九章 幽夜第六十六章 養傷第十六章 風雪第一百零九章 激鬥第七十九章 班超第八十九章 破賊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巧第七十五章 大員第九十四章 大石第六十七章 良弓第四十八章 百鞭第五十六章 嶽死第四十三章 波折第二十二章 晉陽第三十七章 懷荒第四十二章 鴻門第二十六章 亂麻第一百零九章 激鬥第二十一章 天寶第七十一章 柱國第五十一章 玉璧第十一章 賭坊第二十五章 元興第四十五章 信都第七十四章 元淵第六十一章 阿崇第三章 皮鞭第七十二章 異夢第二十二章 試探第六十一章 故態第二十九章 喜鵲第六十章 癡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