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他讓孩子們熱愛大自然

新年初一天剛矇矇亮,張光明就帶着老婆和孩子們來到郭教授家。

一家人鄭重地給郭教授鞠躬拜年,可把這位孤獨的人給高興得不得了。

他露出燦爛的笑容。

他們一家人前腳走,郭姓家族人們以及村子裡的其他姓氏的老鄉們,也陸陸續續地紛至沓來。

大傢伙都是來給這位孤獨又可憐的郭教授以溫暖呀!

一波一波的人們,歡天喜地的來給郭教授莊重地鞠躬拜大年。

這可讓遠離家人的孤獨的郭教授瞬間消失了寂寞。

郭愛民又驚又喜甚是喜出望外,這進進出出的老鄉們,讓他感受到了鄉親們的博大胸懷。

慰藉了這顆孤寂之人。

郭愛民滿面笑容,趕忙拿出糖果和葵花籽來招待大家。

……

春天是多麼美好的季節呀。

這天春風拂面,和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令人舒爽。

上午九點多鐘,張支書正彎着腰仔細地檢查十三隊的這塊地莊稼地裡有沒有蟲子,他看過整塊地後滿意地笑了。

他在大路邊正準備下地去視察其它地塊的苗情時,忽然聽到有人說:“張支書您在這兒呢?

那我就省的去你家了,給你送來了你購買的這兩份報紙。”

郵遞員小王用雙手遞給張光明兩份報紙。

張光明急忙笑嘻嘻地接過來報紙說:“好好好,謝謝你呀郵遞員同志!”

郵遞員笑着說:“別客氣,你以後就叫我小王就行了。”

張光明他高興得心花怒放。

小王把腿一跨,坐在了半舊的飛鴿牌自行車上,他給張光明揮揮手,很自豪地說:“我還有很多的報紙要送啊,那我就騎着我的‘飛鴿’飛咯!”

他兩隻手張開像只小鳥展翅飛翔,騎着自行車往前走。

張光明拿着兩份報紙不由得親了一口說:“哈哈!有了新聞報和科技報呀?

我不就像長了一雙千里眼,看到全國各地的新聞事件和其它的農業科技的信息了嗎?”

他拿着報紙帶着期待的眼神,目光炯炯地看着這新聞報道又自言自語:“我要趁晚上學習時,再拿給尊敬的郭老師和兩位知青同學看看。

有了這張新聞報,就如同有了望遠鏡,就可以知道中外發生的各國發生的大事啦!

有了這張農業科技報,就能瞭解很多農業方面的事咯!”

這天夜晚,郭教授和秦春天還有李中秋,三人都圍過來看這張報紙上的新聞。

張光明驚歎道:“誒呀,你們快來看這兒……”

幾人的眼睛盯着報紙上頭版頭條刊登的新聞,幾人高興地一行一行地掃視着。

郭教授高興地說:“這下好了誒……”

幾人議論了一小會兒國家大事,就開始學習了。

冰雪消融滋潤着大地萬物,春姑娘身着融融綠裝就悄無聲息地就來到了人們面前。

雕刻廠掙得的錢和賣些中草藥掙的錢,足夠打兩口,這可把全村人都樂得合不攏嘴。

這井打哪兒合適呢?

張支書他馬上召開村委和黨員會議進行討論。

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大家決定在育種基地打一口井,在魚塘旁邊又打了一口井,並且在周圍地塊開始挖了小河。

地塊與地塊相通,小河與小河相連。

這樣兩口井,就能澆好多好多的田地了。

這天張支書領來縣裡的鑽井隊,在育種基地忙活了一天,一口井終於打好了。

當嘩嘩的混濁的水流出來時,大家那高興勁兒就甭提了“哇!終於有水澆地了!終於能澆地啦!”

在場的人們無不是熱淚盈眶的望着村裡的第一口井,年輕人個個跳躍歡呼欣喜若狂啊!

張光明和秦春天,李中秋三人馬上把小河的泥土用鐵鍬順一順,小河裡的水洶涌澎湃地向前奔流。

只澆了一畝地,水由渾濁的黃不啦唧的髒水,漸漸的變成了清澈的冒着氤氤氳氳,熱氣騰騰的白嘩嘩的乾淨水了。

人們看着冒着熱氣清清的水順着小河流淌着。

之前缺水的莊稼,就如同人體缺鈣那樣精神萎靡不振。

可現在如同是喝了鈣水般莊稼顆顆勁頭十足,盡力伸展葉子,精神抖擻得展現着各自的魅力,着實招人喜歡。

村民們一聽說打了兩口井,各個小隊長們帶領着社員們從地裡下晌回來觀看的人流,那是一羣又一羣往井邊趕來瞧呀。

牧野花村的人們眼神裡透出激動,望着井口處源源不斷地噴射出的水,猶如噴射出一片片潔白的雲朵,又如吐出白霧般飄飄渺渺。

村裡的大爺大媽們喜極而泣。

老支書和老婆王大丫在前面走,後面跟着張支書的爹孃,還有張茂盛、李鴻運、郭愛山……

這些老人們走到這兒一看,嘴裡一直都讚不絕口地說:好啊、真好啊!

人們久久不願離去了,有許許多多的八十多歲的老頭兒和老太太們彎着腰,弓着背,趕來水井這邊觀看稀罕物了。

還有九十多歲拄着柺杖顫顫巍巍走過來,他們紛紛說要親眼目睹爲快呀!

一羣羣的小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瞧見噴雲吐霧的井水,拍着手又是蹦啊又是跳呀,又是笑,甭提有多歡喜了。

次日,當村民們看到水澆了的莊稼和沒澆的莊稼一對比,大家發現迥然不同呀!

沒澆過的葉子尖端掛着黃色,顯得“腿軟無力,沒有精氣神兒”。

而澆過的苗兒渾身翠綠,顯得“昂首挺胸,精神十足”。

從此,人們就更加的喜歡這兩口井了。

特別是村裡姑娘們、媳婦們都端着一盆子的髒衣服,趁着澆地的水,來這兒冒着熱氣的井水洗衣服。

以前都是在大坑裡渾濁的水洗衣服,可沒這兒的水清澈,更沒有這裡的水乾淨衛生。

張支書一看,他馬上找來幾塊大石頭放在井水邊沿上,給她們當搓板用。

他發現能在這兒洗衣服的空間很小,就馬上砌起一個大水池子,讓村民們都來這兒洗衣服。

……

張光明每天忙於公事,對家照顧不周,但他對孩子們的教育從沒有半點鬆懈。

他常常在飯桌上,引經據典地來教育孩子們。

他常常從古論今講一些哲學家的故事、天文學家的故事、醫學家的故事、文學家的故事。

他爲了讓孩子們尊師他給孩子們講了《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故事。

他爲了讓孩子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他給孩子們講了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故事。

他教育孩子們,要認認真真的學習,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玩就玩個盡興,要學就學個專心。

教育她們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踏實、對人要謙讓、要有愛心、要尊老愛幼、要尊敬長輩……

只要一下雨他就有時間了,就會和孩子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

他還給孩子們講許多中外的名人勵志故事。

張光明讓女兒們從小就懂得,爲我國的崛起而讀書;爲了民族的富強而讀書。

因爲孩子們從小就志向遠大,發奮學習,奮發向上,所以個個優秀。

他爲孩子們開啓了智慧之門,把孩子們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裡,讓她們去飽嘗浩瀚的書海的精神食糧。

這日細雨瀟瀟,這可把張光明家的幾個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孩子們問:爸爸大人們都說春天來了啊,春天到底在哪兒呢?”

張光明望着一個個好奇的眼神,用啓發的語氣:“其實就在你們的周圍,低頭看看土地上冒出的草尖尖兒,爬蟲兒;擡頭看看樹上的葉牙牙兒;仰頭看看小鳥兒不就明白了嗎?”

孩子們看看地上點點頭,又看看樹上點點頭,再看看小鳥在藍天上飛翔他們都說,嗯是啊。

張光明和藹又親切地說,“這答案就在大自然中,等不下雨了,我就帶你們去村頭,咱一起再去尋早春天的足跡哦,在那裡大自然會告訴你們一切的喲!”

李月娥邊做衣服邊說:“春雨霏霏潤沃土呀,這場雨下的真是及時呀!”

丈夫說:“詩聖杜甫的詩中 :‘小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還真是啊,昨夜不知啥時就下雨了,我希望雨能多下會兒,最好能下個透雨纔好呢。”

張支書聰明的大女兒和兩個漂亮乖巧的二女兒和三女兒,等雨停了以後,就紛紛跑出門來看看天放晴了的天。

張文雅高興地說:“爸爸雨過天晴了,您就帶着我們去看看村外的美景好嗎?

爸爸你跟我們說說春天隱藏在哪裡好嗎?”

張光明很爽快地答應了。

因爲他也正有此意。

他馬上帶着孩子們,踏着泥濘的道路向村外出發。

他帶着孩子們來到了野外指着一望無際的田野說:孩子們,春天在田野裡,你們快看那小草從黑暗的地下竄出來了。

它穿着綠色的衣服……

還沒等父親說完,張文雅她驚呼道:啊,就是呀綠油油的多可愛啊!

孩子們的眼睛好像不夠用了,嘁嘁喳喳地說:

“爸爸,它好像是在向我們招手呢!”張文雅目光中露出了好奇的眼神指着前方說。

“迎春花好像帶着嬌滴滴的笑臉,穿着金色的衣服。在正跟我們打招呼呢!”張文慧一口脆聲聲地童音說。

“哦,我看到了,爸爸,看這兒,麥苗掛着晶瑩的淚珠好像正含着激動的淚水向我們訴說着愉悅的心情呢!”

張文君興奮地說,“啊!快看快看地上還有螞蟻,蚯蚓,蚰蜒在爬呀!”

家人都仔細觀察後都說:“果然是啊。”

張文君又驚訝地說,“春天在那兒,我看到有一條條魚兒在吐水泡呢,你看你看有的還跳躍呢!”

大家疾步來到河邊,那小河潺潺流水,碧波盪漾泛着層層漣漪。

“快來看這兒有鼓眼睛的金魚呢!有紅的,有黑的,還有黑白花的呢。”張文傑驚呼道。

大家都走過來觀看。

孩子們看着這麼多的魚,不知道都是些什麼魚,就讓爸爸介紹介紹。

父親指着一個個網格介紹說:“這一個網格里,身體又扁又胖的青黃色的魚是草魚。

你們再看那些身體翩翩舞動着的,身體圓滾滾的是金魚。還有那跳躍的鯉魚……”

父親還很詳細地給孩子們介紹魚的生活習性。

張文雅忽然插嘴道:“爸爸爲什麼叫鯉魚跳龍門呢?”

第二十八章 喜出望外第三十二章 發展副業第一百一十章 他家的景色真好第九十三章 不可思議的事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追究其責第一百五十一章 她和兒子去哪兒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兒子和她疏遠了第一百三十章 她懷孕了?第三章 老支書第五十七章 拜師學技第一百六十章 家鄉的變化第四十五章 駐隊幹部和知青們來了第五十二章 怨言第二百三十章 繼續筆耕不輟第九十七章 大踏步向前進第二十四章 救災工具第十八章 又生事端第六十四章 事兒很多第七十一章 夠完美嗎?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在想着如何去橫刀奪愛嗎?第六章 齊心協力第三章 老支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孩子生下來沒父親怎麼辦呢?第二百一十二章 繪製新的藍圖第九十四章 他的問題解決了第二章 發糧第一百四十二章 巧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投資需謹慎第六十一章 上太行山去採藥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說話算不算數了?第七十一章 夠完美嗎?第一百七十九章 外國人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希望再次合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他不願做大生意?第一百零五章 情絲綿綿第三章 老支書第二百零三章 驚歎如瑤池第七十七章 猶如干旱遇甘霖第八章 坎坷征途第八十七章 令人驚異第六十二章 加上中草藥餵養禽畜膘肥體壯第九十九章 捷報頻傳第二百二十七章 他寫着本村有趣的故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孫輩戀愛第三章 老支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她和兒子去哪兒了?第八十七章 令人驚異第一百八十章 希望再次合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她申請調動工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要去國外講學第七張 團圓第九十七章 大踏步向前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她和兒子去哪兒了?第二百零一章 參觀第四十章 請大家去幫幫他第四十一章 助人於危困第一百九十七章 勸女兒舍利爲民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驥伏櫪繼續拼搏第七十二章 他實話實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一百九十七章 勸女兒舍利爲民第一百四十一章 孩子遭痛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她耍花招第六十九章 野外的知識第一百三十三章 悲悽悽第二百一十七章 遇上了壞人第二百章 午餐第三章 老支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她來到了他家第二百零四章 唯美村莊第一百四十七章 她恢復正常第二百二十章 女兒看父親寫的劇本第一百二十八章 她耍花招第一百八十章 希望再次合作第一百九十章 學生們能吃得了苦中苦嗎?第十八章 又生事端第一百五十二章 她想畏罪潛逃嗎?第六十八章 他讓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兒子和她疏遠了第四十五章 駐隊幹部和知青們來了第九十四章 他的問題解決了第十章 多才多藝第八十四章 遇到難處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孫輩戀愛第一筆七十八章 縝密的繪畫能成功嗎?第八十一章 張支書家的煩心事兒接連不斷第五章 立誓第二十五章 病重第三十七章 仇人一見分外眼紅第一百一十七章 她受重傷成了植物人第六章 齊心協力第五十章 公事家事第二百零八章 久能知根底第七十一章 夠完美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劃研究製造直升機第一百零三章 未來的洋女婿第一百一十九章 他不願做大生意?第二百一十二章 繪製新的藍圖第七十二章 他實話實說第五十五章 打場還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