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

劉泰利站在市政府禮堂講臺上對着麥克風講道:“請大家肅靜!同志們,我宣佈遼遠市市長會議開始。第一件事是咱們遼遠市是中央直轄市,市長應由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今天是由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遼遠市市長文謙同志正式上任的第一天。(臺下熱烈鼓掌,並且高呼口號:‘共產黨萬歲!*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掌聲口號聲持續長達十分鐘)請同志們肅靜,第二件事是請文市長講話。”(又響起掌聲口號聲長達五分鐘)

澤元上臺,先深深鞠躬,然後他對着麥克風講道:“謝謝同志們,從掌聲我聽出了同志們的殷切希望和心聲,說明同志們熱切盼望中央派人來主持遼遠工作,把遼遠市的工作搞上去,讓羣衆滿意,爲建設好新中國,爲大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線打敗美國佬而做出遼遠的貢獻。同志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國家剛剛建立是多麼困難,百孔千瘡,百廢待興,人民需要安居樂業,國家需要國富民強,大家纔會甩掉貧窮落後的帽子,建設一個新國家。咱們的新中國就是創業難呢。咱們中國積貧積弱百年,受盡列強欺凌侮辱,國家經歷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之後農村剛剛土改,農民兄弟分得了土地,積極性大增,好好種地,獲得糧食豐收,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工廠的工人當家做了主人,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節約增產運動,工業形勢一片大好。市場上的商販們積極進貨。保障供給,市場上一片繁榮。這一切剛剛開始,可是該死的美*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把戰火燒到了共和國門口,飛機轟炸了安東市(現名丹東市)。他們企圖進攻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幫助**。咱們全國人民是決不答應的。在重慶我就聽一號二號首長說遼遠工業基礎雄厚是東北的龍頭。東北的工業佔全國五分之三,是老大哥。遼遠則是老大哥的老大。所以遼遠工業發展了,就能帶動東北的工業,帶動新中國的工業迅速發展。我聽說過遼遠兵工廠爲前線生產了許多坦克大炮、槍支彈藥,遼遠鋼廠的鋼產量節節上升,質量有了提高,會冶煉許多優質鋼合金鋼,有力支援了朝鮮前線。問一下,八大工業局的領導同志都來了沒有?(八大工業局是指軍工工業局、機械工業局、機電工業局、冶金鋼鐵工業局、化工工業局、輕工紡織工業局、交通工業局、電力工業局)”

這八個局的領導都是澤元從重慶帶來的,黨組書記和局長一共十六人,全部站起來了,答道:“文書記,我們全來了!”

“好,你們聽好嘍,你們必須在最短時間裡組織起工人自己的組織——工會。讓黨組織和工公會齊心合力發動羣衆,控訴工人階級在舊社會所受的剝削壓迫和奴役、控訴揭發封建把頭的罪行,由此充分調動起工人階級的積極性,把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把增產節約推向新高潮,有力支援國家和抗美援朝戰爭。”

“是!我們堅決提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任務。”八大工業局的領導齊聲表決心。

“好,既然你們有信心完成任務,根據中央要求,希望你們能超額完成任務。爲此中央給你們八個局增加撥款三百個億(舊人民幣,合新人民幣三億元)給你們增加設備和原料,保證你們完成和超額完成任務。具體每個局分多少,你們可去問財政局和建設委員會。”

“是!”八個局額人答道。

“商業局、糧食局、水產局和市供銷總社的人來了嗎?”澤元問道。

“文市長,我們來了!”四個單位的黨組書記和局長、社長站了起來。

澤元點點頭,說:“商業局、供銷總社。糧食局的領導從明天起把所有的人都派出去,大量收購日用品、布匹、綢緞、蔬菜、大豆和粗糧細糧供應咱們遼遠三百萬人口的使用消費。要咱們所有商店能供應充足。不能讓當年國民黨圍城時的悲劇上演。水產局要組織漁船出海多大好魚。中央特別撥了一百個億(舊人民幣,相當於新人民幣一億)給你們出去採購布匹、糧食、肉油、蔬果……”

“報告文市長,市教育局有重要情況彙報!”鍾向左終於等不及了。舉手要求發言。

“好,請市教育局鍾局長髮言。”澤元說道。

鍾向左站起來說道:“報告文市長,遼遠市區現有居民近一百萬人,學齡兒童約五萬名。市區現有小學僅二十一所,最多容納一萬人。尚有四萬學齡兒童失學。全市應上中學青年約三、四萬人,全市僅有初中六所,無高中以上學校。只有三千初中生,百分之八、九十青年失學。本市無一所大學專科。請文市長指示,市教育局應該怎麼辦?”

澤元點點頭,鍾向左講的情況與自己掌握情況相符。遼遠被日本統治四十餘年。日本在本地實行奴化教育,允許中國人開館辦初小、高小。但是規定上初中高中就必須去日本讀書。所以遼遠沒有高中,更不要說大學了。當地的讀書人都會講日語,卻不甚瞭解中國傳統文化。

澤元說:“鍾局長說的情況很準確,遼遠市目前教育狀況令人堪憂。遼遠是新中國的地方,應該實行新中國的新式教育辦新學堂。小學在二十一所基礎上再辦二十五所小學。初中由六所增加到二十六所。把原有六所初中戴帽子增加高中班,再辦五所高中。爲了培養技工人才,責令機械工業局、電子工業局、交通工業局、冶金鋼鐵工業局和化工工業局各辦一所中等技術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習一至三年然後分配到工廠工作,免除學徒三年之苦。爲了培養本地師資力量,經東北行政區和省教育廳批准,我市要辦一所師範學院。經費已由省廳下撥。

“鍾局長你聽清楚了你現在就派人選好二十五所小學,二十六所初中、五所高中的校址並選好建好。要求小學、初中今年秋天開學,高中爭取年底開學。至於師資嘛,已是先在本地招聘;二是由外地招聘,在今秋前辦一期師資培訓班,進行思想教育,秋天則可以上崗。爲了建校和師資,中央決定劃撥三十億(舊幣,新幣爲三千萬)給教育局,抓緊時間執行。”

“文市長,這一項工作計劃宏大,應該由市政府發一個文件,交由我們執行。”鍾向左辦事是講究程序的。

“可以,市政府辦公室林主任你馬上起草文件,經過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之後以市政府文件發下去執行!”澤元說道,“市文化局黨組書記兼局長張化清同志來了嗎?”

“文市長,文化局張化清到!”張化清站起來回答道。

“記住你的第一件任務,馬上在全是辦起四處新華書店。新華書店是北京文化部的國營書店,在短時間內用馬恩列斯毛著作和進步書刊佔領文化陣地,還要在最短時間辦起市文化局直屬的京劇團、話劇團、曲藝團、雜技團、……注意這些團體一定把舊藝人吸收進來,加以改造後組成,並要招收年輕學員加以培養。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徹底打擊鎮壓戲霸和封建把頭,徹底解放藝人,把他們改造成新中國的新藝人。”澤元指示道。

會議一共開了近五個小時,到下午兩點才結束。

警衛員端來澤元、林嵐和單副主任的午飯。他們邊吃邊談。澤元問道:“單副主任,寒光書記調走後是誰接任了市委第一書記?”

“是宗力同志。”單副主任答道。

“哦,你吃完飯後馬上去市委找宗力同志,約好我們明天見面。”澤元吩咐道。

澤元知道,因爲蘇軍管轄之下,市委雖然可以公開活動,卻無權領導市政府工作,只能做一些羣衆工作,例如組織工會,搞慶祝遊行。

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十七章(三)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四)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章(二)第三部_第四十二章完結篇(一)第二部_第九章上(二)第一部_第九十章第三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三)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四章下(一)第三部_第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四章上(二)第二部_第四章下(二)第一部_第二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五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章(一)第一部_第十三章(三)第一部_第六十三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下(一)第一部_第五十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十六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一)第三部_第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二)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二部_第八章(二)第三部_第五章(一)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二)第一部_第五章(二)第一部_第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四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章(二)第二部_第二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七章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二)第一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章上(二)第三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九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三十四章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二)第一部_第六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一章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下(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三)第二部_第二十章(三)第一部_第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一章(二)第二部_第四章下(三)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上(一)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六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下(一)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七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一)第一部_第五十六章(二)第一部_第九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一章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一部_第四十五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二章(二)第二部_第二十七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九章(二)第三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七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七章(三)第一部_第四十二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