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隱憂須除

軍戶、衛所、兵器。

張越如今最在意的就是這三件大事,而別的事情他當然還不至於完全撂開手,可畢竟精力有限,出主意的時候多,真正經手的少。從正月裡開始,他不但隔三差五到岳父家裡吃頓飯暢談一番,就連從前去得較少的楊府也成了他常來常往的地方。這既有他在臘月那回幫了楊稷大忙的緣故,也有小五這些天常常跑楊家給楊夫人開藥方調理的緣故,更有如今皇帝回朝,軍政要務多半委於內閣的緣故。

所以,這天送了張起上任,天賜雖對他提了方銳的事,但他也只是派了個人去張布那裡額外囑咐了一聲,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下午散衙之後因有楊府家人在衙門口等着,他讓人回家報信就徑直去了楊府。

直等到了那兒他才發現,來的不單單是他一個,岳父杜禎也在,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顧佐、沈度沈粲兄弟。要是別人知道了,必定會說這不啻是楊閣老派的聚會。

楊士奇愛薦人,杜禎顧佐都是其所薦,沈家兄弟雖說並不是他推薦給永樂皇帝朱豬的,但私交卻向來很不錯,而張越就更不用說了,那個表字還是楊士奇和沈家兄弟一塊取的。至於顧佐,雖說平日嚴正孤直,不喜與人相交,但楊府的聚會都是君子之交,彼此之間沒什麼負擔,他也就漸漸習慣了。而張越儘管來楊府也很不少,可這種聚會卻還是頭一次參加。

這會兒人雖然坐着,但他卻覺得有些不自在。杜禎就已經是他的恩師兼岳父了,而在座的衆人當中除了正當壯年的沈粲,其餘人人都比杜禎更老,所以他左顧右盼之間就覺得有些滑稽。然而,當楊士奇輕輕咳嗽了一聲開始說話的時候,他那些胡思亂想就全都丟開了去。

“魯王世子和祥符王三日後就會回封地,除此之外,從三月起,各王就要陸續就藩了。因爲宜山的那道題奏和弘文閣的激辯,如今諸王中間頗有些議論,但由於臘月裡的事,所以這些都壓下了。畢竟,大約也就是這幾日,晉藩就要被押解到京城了。這些事情也不是隱秘,內閣不過是比你們早一晚上知道。最要緊的是,此次越王不就藩,是太后提出的。”

沈度沈粲兄弟在朝野看來都是純粹以書法得蒙聖恩的臣子,甚至連詞臣都算不上,但在座的衆人卻知道,他們倆只是敦厚守拙的性子,不願意豁出去爭。此時此刻。在沉默了一陣子之後,便是沈粲頭一個問道:“太后是因爲此次的事情,方纔做出瞭如此決定?”

“應該是。”楊士奇在張太后還在東宮時就與其打過交道,深知這位太后的秉性,因此嘆了口氣就點了點頭,“昔日仁廟在東宮二十年,向來是太后輔佐,之後仁廟登基之後亦是如此,所以,太后不攬權。卻有佐助之能。而皇上不願做守成之君,雖不至於如太廟那般數次北征,但離京巡視卻頗有可能,今次太后坐鎮宮中尚且有事,所以,太后方纔有意留宗室一人於京城,畢竟,太子殿下還太小了。”

因爲這是張太后而不是皇帝的主意,所以張越事先竟是沒怎麼聽到風聲,想來張太后不曾對別人說,楊士奇也是守口如瓶的緣故。沉吟片刻,他也顧不上自己年紀最小資歷最淺,徑直問道:“楊閣老,那爲何是越王,而不是襄王?須知襄王賢明,這幾乎是人盡皆知。”

“太后對襄王提過,可襄王自從知道樑王的事情之後,便自責和樑王自幼相交,卻不曾看出他的不對,沒把人勸回來,所以任憑太后怎麼說也不肯留在京城。”楊士奇自己也曾奉張太后旨意去看過襄王。見這位才一個月就消瘦了一圈,卻仍是固執不聽勸,所以此時只能搖了搖頭,“至於樑王,這回自然不在就藩之列,因酒後忤逆狂言,被禁西內。”

被禁西內的緣由自然不會再有人去管,畢竟,這已經是大夥心照不宣的事實,只在聽說襄王堅拒留在京城的時候,幾個人方纔搖頭的搖頭,嘆息的嘆息,就連問話的張越也是有些惋惜。這時候,杜禎終於開口說道:“所以,士奇兄今日把大家找來,爲的就是此事。我知道,我那道關於藩王襲封的題奏如今還在激辯之中,但如越王此事不該有先例。若越王居於京城,則日後其他親藩未免有所仿效。畢竟,越王不是衛王。”

太后的病情儘管如今才昭告於天下,而且人人都知道有一個大夫被召入了宮中,元宵節皇帝甚至還奉了太后上城樓觀燈,但朝臣中間但凡消息靈通的,都已經明瞭此前是怎麼一回事,更何況張越原就是什麼都知道的,就在前一日還剛剛派了人去查那個大夫的底細。

此時此刻,衆人議論了幾句,張越沉吟良久,終於輕聲說道:“據我所知,此前太后的病太醫院上下束手無策,再這位何太醫,正是在親藩之中薄有名聲,隨後才被各家勳貴延請,繼而推薦入宮的。”

這話說得極其含糊,但有資格坐在這裡的人,本就是極其善於從一丁點端倪當中推測事情真相的,此時,就連作爲召集人的楊士奇亦是悚然動容。

杜禎素來喜怒不形於色,只是微微一皺眉就說道:“元節,此等大事,不可憑臆測。”

張越無可奈何一攤手道:“先生,這事情不用臆測,難道我還能上哪去找證據不成?”

“宜山,元節說得不錯,單單這一條自然不足以說明什麼,但卻不得不防。”

楊士奇看了杜禎一眼,見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沉默,便低聲問道:“諸君怎麼看?”

顧佐平日嚴正,可並不是嚴正的人就不懼陰謀,畢竟他自己也險些着過道。見其他人都不說話,他就開口說道:“不可不防,如今太子尚幼,越王亦是先帝嫡子,長留京城,恐遭奸人所趁,還是依照仁廟原意分封就藩爲上策。”

沈度年齡最長,在朝事上要麼不建言,若有建言常常一舉中的,因而輕易不發表自己的意見。然而,在楊府的這樣一個小小聚會中,他自然不能保持一貫的緘默。沉吟了又沉吟。他便轉向張越問道:“元舊…的意思,你打算怎麼做。”

“這事情畢竟只是個由頭,無論在太后面前還是皇上面前都不好說。仁廟將越王封在衢州,如今看起來有些遠,但那會兒仁廟畢竟是想重新遷都南京的,衢州離京師遠,距離南京卻是近的很。如今之計,不若安撫太后,將越王改封在離京城稍近一些的地方,定下三年一朝,興許就能安慰太后之心。”

聽了這話,楊士奇和杜禎交換了一個眼色,同時露出了微笑。而顧佐雖有些猶疑,但最後也點了點頭,至於沈氏兄弟就更不用說了,沈粲更是笑道:“元節這主意倒是不錯,把越王封得近些,太后便不會有那許多擔憂,而皇上也不會爲難,至於先頭的事情,也用不着咱們操心,只耍一個由頭,難道錦衣衛東廠還不會去查?真要我說,最好莫過於山東。

“山東出了個漢王,那地方意義不好。不若還是河南。”

“河南已經有了周王,先頭趙王又封在了那裡。”

“一個是彰德府,一個是開封府,對了,“不是還有順德府嗎?”

聽到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張越卻是已經坐在那兒緘口不言,楊士奇心中打定了主意,便擺擺手打斷了衆人的議論,因笑道:“這事情既這麼定了,回頭還是報請皇上御決,我們就不用越俎代庖了。話說回來,弘文閣經筵雖說不錯,可吵吵嚷嚷聽多了畢竟也煩。皇上過些時日會召諸臣於文淵閣賞書畫,你們可都回去預備預備。”

這事情張越倒是曾經聽說過一??論消息靈通,他這衙門時常有司禮監的宦官過來,或是辦事或是取東西傳口信,所以早就知道了。他的書法功底歸根結底雖只是精擅楷書,但和毛筆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又算是沈氏的半個弟子,行書草書自然也還拿得出手,至於說畫,他也會幾筆水墨山水仕女花草,所以哪怕只當個湊數的也合格了。所以見其他人興致勃勃地詢問起了箇中詳情,他少不得也打點精神討教一二。

一衆人在楊家用了晚飯,又談了一會文章詩詞,不一會兒就到了時辰,楊士奇便站起身笑道:“明日還要上朝,只得早些散了。異日得了假,大夥兒再聚不遲。”

都是至交好友,楊士奇便只是送到書房門口,而長子楊稷則是將衆人一一送到了門外。如今天氣雖有些轉暖,畢竟還冷,衆人都是套了騾車。杜家和楊家近的很,張越順道將岳父送回了家,這才往自家趕去。

他才進家門,如今從莊上調回來幫着高泉管家的連生就迎上前來:“少爺,小方少爺傍晚就來了,在家裡等了您老半天,小的原想去衙門找您說一聲,他卻不讓,後來還是老爺出面把人叫了過去,又在家裡用的飯。這會兒老爺還留着人在書房說話呢。”

這都幾時了,方敬居然還在?

張越記得離開楊府的時候就已經是戌正時分,早過了一更三點的夜禁,平時方敬過來,絕不會逗留到這樣竟,這個憨厚的小子就算自己不在乎別人的說法,也不願意讓別人說張家的不是。所以。略一思忖,他便想到了某些不好的事情上頭,又問了連生兩句就加快了步子。進了二門,他先讓人去杜綰那兒說一聲。旋即就趕去了父親的書房。

如今張越在京城爲官,一家人總算不用像從前那樣分隔兩地,所以致仕的張綽生活悠閒了許多,白天或是出門訪友,或是打理產業。或是遊覽帝京名勝,三間書房用得少了,而且還改了個極其瀟灑的名頭,叫做逍遙居,平日只用四個書童打理。這會兒張越到了門前,一個披着厚厚氈毛斗篷的書童正攏着手在檐下等着,一見他連忙扯起喉嚨向裡頭通報了一聲。

“你可總算是回來了。”張越一進門。正中坐着的張綽就笑道,小方在這裡足足等了你幾個時辰,事情還是我好說歹說,他纔算是開了口。我已經讓人去告訴了你媳婦,她使人去辦了,不至於出事。”

不至於出事?那麼就是說還有可能出事?

儘管父親說話用的是閒適的口氣,但張越卻不幹小瞧,若有所思地看着方敬,他就直截了當地問道:“可是和你大哥有關?”

方敬略一躊躇,隨即點了點頭:“大哥是昨日來的,原本說是明日便走,今早上到家裡來對我說了些話,原本還要給我買宅子,被我勸住了。後來我急着出門去小書院,請他在家裡坐一坐,等我辦好事回來再說話,誰知道他突然就走了,後來,又有人往家裡送了四匹綢緞來。說了些奇怪的話

聽方敬一五一十把事情原委說完了,張越心裡漸漸有了數目。見方敬那不安而又愧疚的樣子,他便笑着說:“不用這麼緊張,你大哥的事情要是不解決,我不會把你和青兒的婚事定下來,大堂伯和大伯孃那麼謹慎的人,哪能出面爲你提親?那事情的由頭露在外面,原本就是給人去抓的,這次我倒要看看是誰這麼好興致。放心,這不礙事。”

當初張綽把女兒許給了方敬,這關節自然要打探清楚,所以別人不知道,但張綽自然知道這事情已經給張越使了招數抹平。只不過。看到方敬那如釋重負又起身百般感謝的樣子,他不禁又是好氣又是好蕪

那個死心眼的小子!他剛纔說了這許多,方敬仍是憂心仲仲將信將疑,如今張越只說了這麼一句。他竟是完全相信了,他這個當長輩的就這麼不可靠?

早已經作了祖父,如今卻又想着當岳父的張掉重重咳嗽一聲。隨即站起身着着張越說:“既然已經夜禁,小方就不要回去了,讓人到外頭收拾一間客房你住着,明天一早正好去小書院。越兒,那些事情你再留心些,一次性處理周全,別再落下什麼讓人有機可乘的地方。”

以:繼續求那個年終評選作者的免費票一??機械鍵盤俺不指望了,只希望能繼續掛在前一百,別被擠出去了一。匯

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713章 人心,有心第743章 小人物的廝殺第493章 問女何所思,望夫不曾閒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266章 朋友,兄弟,嫡庶第846章 煞星到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第624章 冷麪紅顏第33章 後會無期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846章 煞星到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477章 不進長城非好漢第593章 射柳之戲,兵事之旨第741章 心異第411章 東邊打雷西邊晴第247章 塵埃落定?風雲再起第491章 雪夜裡的火光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441章 出人意料第22章 日益壯大的逃難行列第43章 禮物的奧妙第829章 雪上加霜,枝繁葉茂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59章 新環境,新起點第43章 禮物的奧妙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296章 奉旨寫札記,夫妻共參詳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115章 再一次的臨危受命第858章 再進宮第894章 不利第513章 大振人心,大快人心第565章 黑吃黑?第849章 夜驚心第507章 赤裸裸的條件第168章 窮進士變身貴公子第259章 文武之間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788章 無法無天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第4章 人爭一口氣第652章 伯侄籌謀第871章 棄子第81章 更大的疑問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127章 貧賤婦遇貴千金第52章 兄弟一股繩第193章 準岳父的心思第365章 誠夫婿無心覓封侯,敏夫婿欣聞驚喜脈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49章 家族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747章 名聲和學生第61章 貴賤之間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846章 煞星到第223章 不分彼此第807章 勸諫有方第6章 學堂首日第298章 師生長談,親戚鬧心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620章 求醫不爲問藥第700章 樹倒猢猻散?樹倒算總賬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909章 家事難淨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307章 麒麟服和天子劍第860章 膳單奧妙,兒子傳話第260章 識大體知進退第853章 暗示,明悟第399章 死,活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710章 爲虎作倀,痛心疾首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458章 黑臉,白臉第371章 親族第181章 香火錢和老和尚第740章 商機無限第809章 莊田,分曉第883章 痛飲従今有幾日,上元節舉家觀燈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244章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第593章 射柳之戲,兵事之旨第264章 立場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