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誰監查誰

寒冬臘月不用在總兵府前頭吹冷風,而是能坐在暖和的大廳中,這對於商人們來說不啻是莫大的德政。而德慶樓的東家掌櫃以及上上下下的夥計也同樣異常興奮,儘管忙得連奔帶跑四下裡照應,甚至熱得前胸後背都是汗,但這是完全值得的。

那位小張大人隨手一指,這天大的好事情竟然落在了並不起眼的德慶樓身上。日後自家的酒樓坐實了宣府第一的名聲,生意可不是蒸蒸日上?

儘管多了第二次機會,但由於有更多的商人趕到此地,再加上擔心有人只出價到時候卻交納不了糧食,因此張越藉口德慶樓中座位有限,特意將開中之日往後延遲了三天,又用巡撫大印發出榜文,規定每個商戶必須繳納五百石糧食的保證金。

之所以是糧食,是因爲永樂朝雖然鑄過一些錢,但主要並不是在民間流通,而金銀又不是官方貨幣,寶鈔形同廢紙,因此哪怕麻煩,他也不得不索性用上了糧食這一如今最急需的商品作爲抵押。若商人成功拍下鹽引,則到時候這五百石糧從應納糧中抵扣;若未能拍下者,則官府於明年秋後加一分利償還;若拍下不買者則直接沒收保證金入官。好在趕來的商戶都有所預備,於是,宣府四大倉再次出現了瘋狂解糧入庫的場景,那情形蔚爲壯觀。

所以,今天再次主持開中的張越卻沒有多少緊張。他可以料想得到,有了上次的例子,這一次商人恐怕都乖覺了,價錢自然會更高。

將兩淮兩浙和長蘆鹽分成存積和常股,他是搬的後人智慧,只不過這原本是用來應付大明鹽政窘境的法子,眼下被他加以改頭換面。以往是直接定好開中價格,然後爲了籌糧,根本不管是否預支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鹽場出產。如今卻由戶部將每歲各鹽場預計出產按照一定份額分派到各個衛所,覈定開中數量和底價,然後由商人競價價高者得,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守支。而每歲留出三成的存積份額,就可以應付大規模軍事行動時的開中。

但是,這些都得建立在邊患不多的基礎上。換言之,要不是爲了資給邊鎮鞏固邊防,直接實行鹽商專賣制度也可以,何必搗騰那麼多名堂?而且,如果邊患太多頻繁開中,商人必定會把在鹽價上吃的虧轉嫁給百姓,所以歸根結底卻還是得看軍隊的。

“大人,時間到了!”

聽到身後牛敢的提醒聲,張越便站起身來。他此時所處的位置乃是正中的高臺,因此這一站自然是四面光景盡收眼底。老調重彈地說了些俗套話,他便沉聲宣佈開始。眼見幾個特意挑選出來的書吏四下轉悠,從商人手中將一份份文書收好後直接貼在了正中的白板上,又看到那些商人個個臉色緊張,甚至還有人用帕子擦汗,他便不露痕跡地瞥了一眼太原府王家的方向。只見那個面色蠟黃的老者和別人一樣面色潮紅,彷彿完全沒有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有了上次的例子在,這一次的價格可謂是再次一路飆升,頭一個報出來的價格竟然是三石五斗。在這種從未有過的高價刺激下,原本氣定神閒的幾個大商也有些受不住了,寂靜的大堂中漸漸響起了嗡嗡嗡的聲音。

更讓人心驚肉跳的是,三石五斗之後的價錢仍是居高不下。報出一長串名字之後,方青掐着手指頭算了算,發現被認購的鹽已經達到了四萬引,而價格卻仍在兩鬥以上。即便張越答應他的兩千引鹽乃是在正項以外,他也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氣。

即便與會的商人們都吃夠了守支的苦頭,這也太瘋狂了!但這也怪不得商人們,一斤鹽可以賣到三百文,一引鹽四百斤也就是十二萬文錢,若是買米至少可買百多石,利潤極其豐厚,但再高的利潤也抗不住數十年排隊苦苦等候輪支,誰不願意出高價買現貨?

原本納糧的倉鈔不能轉讓,因此鹽商只能守支到底,如今既然定下了寄名轉讓的制度,不少暫時交不出五百石糧的商人也都在德慶樓外頭等着消息。這官府限定的日期是明年二月前必須完糧,若是裡頭的價高了有人報了卻吃不下來,他們豈不是能夠合夥分一杯羹?於是,那底樓大堂前緊閉的兩扇黑漆大門纔開了一條縫,一夥人就蜂擁而上圍攏了去。

見人人都嚷嚷着問底價是多少,那個出來張貼榜文的書吏頓時後退了一步,緊跟着才輕咳了一聲,神氣活現地挺起了胸膛:“都聽好了,這次的最高價是三石五斗,最低價是兩石七鬥!”

儘管人羣中吵吵鬧鬧,但這個大嗓門的聲音大夥兒卻聽見了。縱使有沒聽清楚的,旁邊人無不在重複着那兩個驚人的數字,一時間,整條大街都彷彿炸開了鍋似的,三五十個不得其門而入的商人有的驚歎,有的拍巴掌,有的搖頭嘆氣,有的咬牙切齒,對面幾個剛剛供人歇腳的小茶館幾乎都空了,人們彷彿只有站在寒風裡頭才能讓灼熱的腦袋清醒下來。

德慶樓斜對面的一間廉價小茶館中還有那麼三四位客人,只是那人聲鼎沸的場景也影響到了這個僻靜的地方,就連夥計也在門口探頭探腦瞧熱鬧。于謙坐在靠櫃檯的一桌,這時候拿起茶盅一口喝乾了已經淡而無味的茶水,臉上卻露出了躊躇之色。這時候,旁邊一桌兩位客人的議論聲也隱隱約約傳了過來。

“那位小張大人還真是好本事,翻手爲雲覆手雨,這次籌糧恐怕得是上次的三倍左右!”

“原本是京衛還要開中繼續籌軍糧,這次恐怕是用不上了。其實看皇上的架勢就該明白的,開中一次六萬引淮鹽就已經是大手筆,一下子又加了六萬引……嘖嘖,這不是明擺着讓小張大人把事情做到底麼?那幫商人還真像是見了肉的惡狼,要是齊心些,價格怎麼可能會擡的那麼高?”

“商人重利,怎麼可能齊心?你聽說了麼,北邊韃靼聽說正在起內訌,不少部酋之類的頭頭都對阿魯臺抗拒我大明天朝心存不滿,所以打發了特使向我朝示好呢!要我說,指不定不用皇上親自出徵,韃子就不攻自破了!”

“這事情我也聽說了,據說人如今不在總兵府,而是在小張大人那裡……”

聽到這裡,于謙頓時更是眉頭緊鎖,撂下幾文茶錢在桌子上,旋即站起身出門。他在茶館門口略一駐足,瞧了瞧那邊人頭攢動的情形,繼而就在心裡深深嘆了一口氣。這一次加上前一次,張越已經籌集到了約摸十五萬石的軍糧,按照之前兩次北征的消耗來看,差不多夠大軍使用一個月,大大減輕了從南邊轉運的負擔。問題是,這鹽價水漲船高可會牽累百姓?

儘管如今人尚住在客棧,但于謙是試御史,自然也去見過都察院派駐宣大的巡按御史,所以他這消息即便算不上十分靈通,卻也不至於閉塞。此時此刻,他更感疑惑的是,倘若是韃靼部酋派了特使過來,自當第一時間立刻上報朝廷,怎麼會是民間先有了傳聞?

帶着這疑惑,他便安步當車地走回了自己投宿的客棧。剛剛拐進那條小巷,他就注意到那座不起眼的小客棧門口赫然站着好些騎馬人,不禁心中詫異。等他快到的時候,卻只聽一聲叱喝,那些人卻都轉向了他,旋即竟是圍了上來。

要不是有人提醒,陸豐壓根就忘了當初除了他和張越,還有一個于謙也跟着來到了宣府。此時此刻傲慢地端詳着面前這個年輕人,他忽然挑了挑眉:“於御史不是在開平麼,什麼時候悄悄回到了宣府?你先前已經建了功,這次回來也好歹得和咱家和小張大人打個招呼,怎麼也算有緣不是?還是說,於御史這回乾脆是盯上了咱們,所以打算暗中監查?”

來宣府的一路上,于謙和同行的陸豐統共也只說過不到十句話,這會兒對方咄咄逼人地質問上來,他不禁皺了皺眉,旋即才拱手道:“回稟陸公公,開平糧儲已經檢視完畢,下官奉劉總憲之命暫時留在宣府協助柳巡按,至於監查二字,下官作爲試御史,原本就是本分,談不上什麼暗中。宣府官員若有不法事,下官自當一應奏聞!”

陸豐原還不當一回事,此時聽於謙竟然如此說,不禁勃然色變,忍不住狠狠捏着手中馬鞭的柄,旋即便冷笑了起來:“好,好,果然是今年剛剛中了進士,年輕氣盛得很!但是你別忘了,都察院確實管着監察百官,可你還不是正式的御史,而且要說監察,都察院怎麼都蓋不過錦衣衛和東廠去!你就好好監察吧,到時候看是誰監察誰!”

撂下這番狠話,陸豐就狠狠地在馬股上抽了一鞭子,當先疾馳而去,其他人連忙拍馬跟上。于謙望着這一行遠去的背影看了一會,並沒在意這十幾匹馬揚起的土兜頭兜臉灑了自己一身,良久才轉過身拍打着身上的塵土。一擡頭,他就瞧見自己的書童大寶一手牽馬一手提一個大包袱站在拴馬石前,那客棧赫然是下了門板,透過縫隙還能看到裡頭晃動的人影。

“公子,那掌櫃太可惡了,吃這些錦衣衛一嚇就說這裡容不下您這樣的大人物,硬是收拾了行李把小的趕了出來!”

“人家是良善百姓,怎麼惹得起錦衣衛?”于謙不以爲然地搖了搖頭,隨即開口問道,“咱們在這裡住了好幾天,房錢飯錢可曾結清?”

大寶早知道于謙的脾氣,此時見他發問,遂連忙解釋道:“全都結清了!那掌櫃原本說不要,可小的知道您一定不肯,所以一共算給了他一百六十文錢。”

既然結清了房錢,于謙就沒有多說什麼,當下也不上馬,卻是轉身順着小巷往外走去。陸豐那番話嚇不着他,自從他決定接受楊士奇的推薦進都察院,便有了寵辱不驚的心理準備。只不過,就算陸豐手握錦衣衛,可如今正值宣府多事之秋,又怎麼會偏偏注意到他?

轉遍了整個西城,于謙主僕愣是沒找到一個可以投宿的客棧。倒不是陸豐發話讓人留難,而是那些大客棧幾乎都被趕來宣府的商人們給包下了,於是衆多小客棧就給其他的販夫走卒佔滿了,除了十文錢一夜的大通鋪,一百五十文錢一晚的上房,要找一間客房竟是比登天還難。眼看天色漸晚,滿心不高興的大寶乾脆攔在了于謙身前。

“公子,要不咱們去找小張大人,或者去找柳巡按,總得先把這一宿對付過去再說!這文武不相統屬,總兵府不能去求,都是文官,總該互相幫一把纔對!”

于謙倒是想去見見張越,順帶問清楚之前剛剛聽到的傳言,但一想到自己如今還肩負劉觀的使命,他便打消了這個主意:“那就去找柳巡按吧。”

張越卻不知道于謙正因爲被逐而在四下尋找住處,日落時分,他方纔從總兵府出來。儘管他如今這個頭銜是巡撫宣府地方贊理軍務,和總兵府不相統屬,但他自忖年輕,再者武安侯鄭亨老成持重幫助尤多,因此這樣的好消息,他自然第一時間登門稟報。想到鄭亨剛剛又驚又喜的模樣,他不禁微微一笑,捏緊了那張記載着確切數字的紙片。

穿過總兵府門前的牌坊,繞過那道照壁,他看見牛敢和張布牽着馬迎了上來,便快步走了上去,沒邁出幾步就聽到斜裡傳來一個嚷嚷聲:“大人,好消息!”

張越連忙轉過頭,看見是今早出去辦事的趙虎,不由得笑道:“看你這激動的樣子,什麼好消息?”

趙虎也顧不上什麼禮節規矩,死活把張越拉到了一邊,旋即壓抑着聲音說:“皇上把壽光王打發去鳳陽皇陵守陵了!壽光王不服氣,跪在乾清宮前嚷嚷出了不少漢王的陰私之事,結果被雷霆大怒的皇上下令杖責。據說皇上親自監刑,也不知道打了多少杖,總之連那青石路面都給染紅了!”

他一面說一面興奮地舔了舔嘴脣,隨即又壓低了聲音說:“袁大人遞了消息來,說是皇上彷彿有些回心轉意,大概很快就能把杜大人放了!”

張越如釋重負地噓了一口氣,眼中旋即閃過一絲狠戾的光芒。自從這麼一個驕橫恣意的皇孫惹上他開始,已經有多少年了?算計過他的朱瞻坦已經死了,那麼這次也該朱瞻圻嘗一嘗什麼叫做一擊致命了!

第89章 順路蹭飯第425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856章 好人惡人,幕後黑手第351章 春宵苦短,童言無忌第123章 奉旨管家第60章 重逢日的追問第272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768章 彈壓,算計,劫餘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47章 強撐之下的軟弱第852章 驚訊第272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200章 衆望所歸的代價第478章 敵襲和第一場雪第189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583章 無悔無憾第373章 痛斥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563章 何謂盟友,何謂親友第68章 信物第798章 卯上了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429章 賀喜,道謝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917章 天下公心有幾人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537章 如火一般的激情第148章 名次和發榜第364章 波瀾的微動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641章 見微知着,有備無患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804章 應變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408章 趁機第676章 針鋒相對第133章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819章 請纓,交接第871章 棄子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856章 好人惡人,幕後黑手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732章 鴻門宴第6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858章 再進宮第922章 歲歲太平年年盛世第33章 後會無期第512章 底牌,溫情第511章 圓滿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534章 喜形於色爲哪般第911章 鐵心第272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66章 教訓之後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904章 提督武學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238章 官與賊第447章 猜忌和隱忍第389章 事泄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632章 世英名第74章 朋友第517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上)第530章 名聲的作用第383章 惡意善意第787章 驚聞驚見第859章 虛張聲勢第741章 心異第489章 我聽小張大人你的!第742章 賢父請外援,深夜搗黃龍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24章 避難的都是難兄難弟第606章 不好對付的老大人們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835章 雪中送炭第34章 重逢之日悲喜多第398章 好,你很好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422章 大雨中的午門激辯第294章 情義第476章 最原始的刺刀第191章 日久生情第435章 沒完沒了第74章 朋友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564章 女婿,連襟第278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千古艱難唯求存第446章 大公大私第716章 賣家求榮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