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首鼠

方孝孺高坐馬上,雙手拿着美利堅海軍制式的雙筒望遠鏡,架在眼前,透過樹林間的縫隙,仔細觀察着山坡下的河南巡防營。

武昌是長江襟喉,全國要衝,號稱九省通衢。這二十幾年來,又經張之洞苦心經營,大興實業,漢陽兵工廠、漢冶萍鋼鐵公司等等俱是清朝絕無僅有的重工業。若是武昌真的落入了革命黨人的手中,只怕,就不僅僅是洪楊之亂那麼簡單了。

所以,清朝當即調兵遣將,將袁世凱在小站所練的北洋新軍悉數召集,編爲三軍,以一軍守衛都城,另兩軍南下武昌,集結完畢之後,利用京漢鐵路,不過四十多個小時,便能兵臨武漢城下。

北洋新軍集結,需要時日。清朝新建的陸軍部,便令河南巡撫寶棻,就近急調張錫元領河南巡防營兩營兵馬爲先鋒,進逼武漢。

這就是爲什麼蔡濟民、熊秉坤和方孝孺諸人,不等整軍完畢,便急率一路兵馬北上的原因。

他們要搶先擋住滿清的兵鋒,儘量不將戰火燒到武漢,以免毀了這個中華的工業重鎮,文化新城,讓張之洞在武漢二十餘年的心血,白白花費。

方孝孺仔細的觀察着山坡下的河南巡防營。他知道自己這一路兵馬的干係有多大。另兩路雖然號稱經略,其實沿路都有會黨中人接應,充其量有驚,卻是一定無險。可自己這裡卻大大不同,自己這一路兵馬北上,面對的,將會是滿清的精銳之旅。倘若稍有不慎,便是戰敗身死,滿盤皆輸之局。

徐少斌騎在馬上,護在方孝孺身側,警惕着留意這四周的動靜。武昌舉義之時,徐少斌正在方孝孺的那一路兵馬之中,跟隨着方孝孺經紫陽橋王府口沿路廝殺,直從總督督署後門殺到前門,兵鋒所至,無堅不摧。

那一夜間,方孝孺指揮若定,刀馬嫺熟,又能身先士卒,愛兵如兄。讓徐少斌這個軍中勇武之士,發自內心的無比敬佩。

這一次方孝孺出來觀察敵情,他便主動請纓,隨護在旁。

他們北伐軍,與河南巡防營遭遇,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天了。這三天來,雙方都刻意低調,儘量誰也不打擾誰。

剛開始時,熊秉坤還以爲張錫元有意投降,便派了使者,前去遊說。那張錫元果然十分痛快的答應了。但只是將投降的時間,一拖再拖,直拖到了第四日,朱崇禎的嚴令到來:

“二十五日前,必下武勝關!失期,斬!”

方孝孺放下望遠鏡,仔細的想了一會兒,也不招呼,便默默的打馬回營。

你道張錫元爲何不顧陸軍部嚴令,一再拖延,甚至還不惜用出假投降這種招數來?因爲他也知道,自己的營中,有革命黨;但是他偏偏不知道,這革命黨究竟是誰,到底有多少。如果貿然開戰,營中突然跑出個人,大喊一聲:“清軍敗了!”那就是淝水之戰了。要是突然有個人,調轉槍口,給他一槍,那麼,他自己就爲大清盡了忠了。可官做到他這個位置的,又有誰,會想着盡忠?除非腦袋已經沒了。

無奈之下,張錫元只好選擇默默的等待,等待着北洋新軍的到來。他清楚,如果說大清還有一支軍隊,是純粹的沒有革命黨人的,那一定是北洋新軍了。因爲北洋新軍,是袁世凱,不,應該說是那個人的私軍。

這一日,張錫元像往常一樣,仔細給對面的武昌漢軍寫了一封信,內容依舊和前兩日的一樣,說些糧草官爵之類條件,告訴漢軍,自己不日即降。實際上他已經知曉,駐紮在天津的北洋新軍第四鎮,已經快到信陽大營了。這種手段,他已經用不着了。張錫元看着天色已經黃昏,便叫過自己的衛兵,將信送到對面的武昌漢軍中去。

眼看着衛兵遠遠的消失在視線之外,張錫元苦笑着搖了搖頭,正要轉身回自己的帳篷,遠處突然“嘎嘎”的傳來幾聲烏鴉的叫聲。

“真他媽的晦氣!”聽到烏鴉的叫聲,遠處傳來四五個兵丁的亂罵。

張錫元也“呸”的一聲,一口濃痰飛出,落在地上,“叫什麼叫!”

這一次不知怎的,衛兵回來的有些晚,還喝的醉醺醺的,說武昌漢軍那裡,知道協統不日便降,十分高興,都開了酒罈在那裡慶祝,許多人都喝的大醉。連衛兵都有許多喝的醉了。

張錫元聽完心中一動,北洋新軍不日便來,那領兵的蔭昌,倘若知道自己這幾日的所爲,恐怕有些交代不過去。若是今夜趁着武昌漢軍酒醉,偷一把營,建上一功,將來遇到蔭昌,也好應付。

心中想完,張錫元便叫來兩營的管帶和自己的心腹隊官,如此這般的安排了一番。說到得意處,幾人就着燭光,嘿嘿的笑了起來。

說來也巧,這夜真的是個美好的夜晚,烏雲遮月,秋風呼嘯,真真的適合殺人放火。

前半夜無話,單說快到了子夜時分,河南巡防營中,一陣悉悉索索,不一會兒,便見一隊人馬,約有五六百人,人銜枚,馬裹足,悄悄的出了營地,向遠處的武昌漢軍襲去。

這一幕,何其眼熟,簡直活生生就是三國的翻版,真真的讓人可嘆可笑。真不知道,這千餘年來,這中華大地上,究竟變化了什麼!

這一路人馬,由張錫元的心腹愛將趙何明引着,一個個槍彈拿的足足,都想着趁着戰事,好好的撈上一筆。軍中的規矩,打仗期間,可是不禁搶掠的,這一點,倒是古今中外,都一樣一樣一樣滴。

這趙何明,一身武勇,這幾日早就悶的發慌,恨不得立即便拿下對面武昌漢軍,建立平叛第一功。他早就打聽清楚,對面領兵的,不過是幾個正目。幾個正目,能有什麼本事?

便就在他騎在馬上,得意之時,忽然路邊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很顯然,不是烏鴉,但是什麼,卻一時想不到。

其實也不用想了。

因爲這幾聲鳥鳴之後,大路兩邊,沙草翻飛,遠處樹影之中,枝條嘩嘩作響,緊跟着不遠處,一絲火光突現,緊跟着便化作一溜火光,飛昇上天,在空中炸裂開來,卻是一朵美麗的流星!

流星雖然極其絢爛,不過轉瞬即逝。但有些東西,消逝後,還會再來,比如槍口的火光,比如擦身而過的子彈。雖然人們很希望,它們消逝之後,就不要再來,但卻常常事與願違。

趙何明一見旗箭煙花爆起,心知不好,馬上大叫一聲“不好!”緊接便是一聲“快跑!”他自己撥馬便想向後跑去。

哪裡來的及!

只見路邊沙土草根之下,猛然翻出無數人影,忽然火光一閃,緊接着就有無數飛火,在夜空中一劃而過,“砰”的一聲,碎裂在巡防營衆人之中,那火彷彿瘟疫一般,哪怕是濺上一星半點兒,都會迅速燃燒開來,不到一會兒,便有數十人被燒的滿地亂滾,慘叫連連。

因着這火光,大路之上,亮的如同白晝一般,今夜河南巡防營中前來劫營的所有兵丁,都在這火光之中,被隱身在暗處的武昌漢軍,看了個清清楚楚。於是漢軍衆人便如打靶一般,連連扣動扳機,不過幾個呼吸之間,河南巡防營便死傷慘重,那領軍的趙何明,早在第一輪槍聲中,便被數槍擊中,栽倒在地,不一會兒,就被亂奔的衆人,踩的面目全非。

這樣的仗,還如何能打?槍聲中,巡防營的各位,便雙手舉槍,大聲喊道:“大家都是漢人,漢人不打漢人!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這幾聲大喊之後,槍聲果然便稀了,不一會兒,居然就停了。只聽見黑暗中一個聲音冷冷的說道:“想投降的,就把槍放到路邊,去另一側,抱頭蹲下!”

聽到能夠活命,衆人哪裡還想許多,連忙將手中的槍遠遠丟開,連子彈匣也都解下,扔在了一旁。

卻說張錫元自趙何明領人出發,就再也睡不着覺,本以爲是興奮過度,細覺來,卻是有些心驚肉跳。於是,他便穿戴整齊,踱步到了營外,向南方仔細看去。過不多時,遠處便火光升騰,不過奇怪的是,倒是沒有什麼震天的廝殺之聲。

張錫元原以爲是自己得計,卻忽然看到遠處一支旗箭煙花在空中炸裂開來,開出一朵好燦爛的流星!看到這流星,張錫元便一聲慘叫,連忙迴轉營中,直奔着馬廄而去。

這時候,還不跑,等什麼!

還是那句話,哪裡來的及。只聽營門外一聲大喊,便有無數個火把油松扔了進來,隨着這火把油松一塊進來的,卻是數十個手**。

巡防營中登時便由靜轉動,那剩餘的人,在睡夢中驚醒,還沒等清醒過來,就聽見遠處奔雷也似的馬蹄聲席捲而來,還有無數的人在大喊:

“繳槍不殺!”

不過喘幾口氣的功夫,便有幾人,一把拽下門簾,端槍而進,衝着尚未穿好衣服的衆兵丁叫道:

“繳槍不殺!”

第六節 星火第二十五節 秋涼第五十九節 斬黃第五十三節 秣陵第四節 流血第五十節 國史第九節 雲動第三十九節 景山第五十八節 鍾英第十六節 志大第四十六節 塞翁第五十九節 斬黃第五節 承天第三節 雲起第三節 故人第十五節 紐約第二節 祭烈第四節 死活第十四節 截江第三十七節 解甲第九節 傳訊第六十二節 聚飲第十五節 紐約第十二節 國士第一節 聆訊第四十六節 塞翁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十七節 民變第六節 星火第四十三節 之巔第一節 故地第二十四節 結業第二十一節 銅爐第二十節 亂平第四十三節 之巔第一節 聆訊第十六節 志大第四節 賭劍第三十一節 談局第四十九節 遷族第五節 風物第二十八節 洪清第十五節 海軍第五節 風物第十二節 十年第五十二節 之貉第二十節 園遊第十三節 傳檄第十三節 傳檄第十節 有晴第十七節 黃雀第十三節 送葬第五十節 國史第十九節 螻蟻第三節 後繼第十七節 父子第三十二節 爭功第六節 星火第二節 陳詞第三節 後繼第一節 風起第二十二節 仇讎第六十二節 聚飲第五十二節 之貉第四十節 技擊第三十六節 趁虛第四十七節 清華第一節 風起第十八節 唐策第七節 養士第三十三節 鼎屬第三節 故人第二十七節 同船第三節 雲起第十四節 截江第五十九節 斬黃第六十一節 分權第十四節 日俄第十七節 黃雀第四十節 技擊第十三節 傳檄第六節 棉鐵第四十五節 牢獄第二十三節 首鼠第四十三節 之巔第十八節 唐策第五節 承天第七節 養士第一節 來島第三十節 芥蒂第二十六節 錦瑟第三十節 芥蒂第五節 夜話第二十四節 結業第十九節 火烹第十七節 民變第二十節 亂平第一節 風起第七節 厲兵第二十四節 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