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張獻忠的決斷

張獻忠在李自成攻下西安佔領京師的時候攻下了天府之國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四川偏處一隅,北有秦嶺,東有三峽,都是易守難攻的天險。蜀中又有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因此張獻忠在接到高夫人以李自成名義寫給他的信後,根本就沒有出兵的打算,在他想來,田羽雖然厲害,但是四川有秦嶺等天險,張獻忠有恃無恐。

張獻忠之所以沒有答應李自成出兵相助的事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張獻忠在四川遭受到大地主、官僚階級的抵制,統治並不穩固。張獻忠進入四川后開始的時候非常重視招攬四川地方人才,希望用這個措施來拉攏大地主、官僚階級,在李自成攻破京師,明朝滅亡之後的那一段時間,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紳,除了少數甘心充當朱明王朝殉葬品的人以外,大多數都轉到大西政權方面尋求保護。因此張獻忠進入四川的初級,社會比較穩定,那些大地主、官僚階級既有攀龍附鳳之心,又恐懼大西的兵威,使得張獻忠入川后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但是隨着田羽擁立太子建立永泰朝,這些大地主階級纔有了新動向,田羽兵力有限,兵力對付李自成還有些捉襟見肘,因此根本就無法他顧。田羽雖然無法分兵攻打大西政權,但是田羽派了很多“暗”字營兵士入川,聯絡那些原大明的官僚地主階級,在“暗”字營的組織和策劃之下,四川的反叛運動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

“暗”字營的兵士能夠在四川如魚得水,鼓動了大量士紳官僚反叛,也和張獻忠大軍的一些政策有關,雖然張獻忠採取了安排蜀人做官、開科取士等政治措施爭取當地士紳,但是一些基本的政策卻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他們看到張獻忠賊‘性’不改,他們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大明王朝覆滅的時候,這些人懼於大西兵威,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隨着永泰朝的建立和田羽節節勝利,這些官僚地主階級看到了希望,在“暗”字營穿針引線之下,壓抑的情緒一下子爆發出來。

田羽在保定對李自成發動了大戰,明總兵曾英也趁勢出兵攻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曾英擊敗大西軍重慶守將劉廷舉部,佔領了重慶。張獻忠雖然派出大將劉文秀率領數萬大軍對重慶發動了數次攻擊,準備收復重慶,但是最後以失敗而告終。重慶附近被明朝將領控制,同時川南也爆發了大量起義,大西政權的守備部隊節節敗退。眼見着自己控制的地域越來越小,張獻忠不得已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雖然面對叛‘亂’,武力鎮壓是必要的,但是張獻忠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隨着掃‘蕩’進展順利,張獻忠越來越依kao武力,同時張獻忠又做了一個極爲失誤的事情。那就是大慈寺屠戮士子事件。張獻忠看到官紳地主是反對大西政權的主要勢力,而生員們一般多是出身於這個階層,就在大順二年十一月藉口舉行“特科”,命令將各府縣生員一律起送成都,到齊後找了個藉口全部殺光。這次屠戮足足殺了五千多人,這些生員大多數都屬於官紳地主階層,這個事件使得反抗的‘浪’‘潮’越演越烈,而面對不斷涌現的起義,張獻忠遷怒於當地居民,派出軍隊不分良莠濫加屠殺。張獻忠的過‘激’行動,使本來就非常尖銳的階級對抗更加複雜化了,導致大西政權逐漸喪失民心。

當田羽在保定、密縣擊敗李自成的時候,士紳官僚階級看到了希望,將反抗運動推向了高‘潮’,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控制的地區逐漸縮小。張獻忠雖然依kao四將軍率領的強軍穩定住了成都的局勢,但是大西政權已經搖搖‘欲’墜,這個時候張獻忠自顧不暇,還哪裡會選擇出兵相助李自成,去惹田羽。張獻忠雖然沒有幫助李自成,這時候卻打起了算盤,川南已經糜爛,而且川南地勢險要,平定很難,因此張獻忠決定派出李定國、劉文秀率領大軍收復重慶,擴大自己控制的區域,同時一旦能夠攻破山城重慶,以這個山城作爲依託,阻止田羽大軍入川。

李定國與劉文秀率領七萬.大軍從成都出發,水陸並進,朝着重慶進發。重慶的明軍守將曾英聽到這個消息後,連忙加緊了重慶的佈防,曾英和劉文秀打過,知道劉文秀的厲害,至於李定國更不用說,勇冠三軍,號稱大西第一猛將,又有十三萬大軍(大西實際七萬,對外號稱十三萬),曾英不由對守住重慶產生了擔憂。

曾英手下雖然有五六萬大軍,但.是真正的戰力也就兩萬出頭,上一次能夠擊敗劉文秀的反擊,完全是因爲重慶易守難攻,並且在劉文秀攻打重慶未下之際,大西政權和大順政權起了摩擦,打了起來,劉文秀不得不放棄收復重慶,全力應付李自成部的賀珍大軍。

曾英自知不得劉文秀和李定.國,又捨不得放棄重慶,因此連忙上疏永泰,希望永泰能夠派出一支援軍支援自己,永泰接到上疏後,非常高興。曾英收復重慶,曾經一度擁兵自重,雖奉永泰朝爲正朔,但卻成一個體系,已經有了軍閥的雛形,現在曾英上疏求救,永泰想着一箭雙鵰,既解決大西政權,又解決掉曾英這個軍閥,因此永泰將洪承疇等一衆閣臣召集起來,商議如何增援曾英。除了田羽率領的三十多萬大軍,永泰手中現在的軍隊數目不過三十多萬,而且大部分是新軍和守備部隊,這些軍隊守備還可以,如果讓他們上戰場,恐怕根本就無法抵擋大西的‘精’銳,至於京營,在孫傳廷的訓練下倒是有了幾分戰力,但是京師距離重慶萬里之遙,恐怕即使派出去,不用等京營趕到重慶,恐怕曾英早就成了一堆白骨。商議來,商議去,最後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隻有田羽率領的大軍能夠解決四川問題,因此永泰下詔給田羽,希望田羽能夠分出一些人馬入川支援曾英,解決大西政權。

田羽接到永泰的詔書的時候,恰逢潼關大戰結束,.整個大順政權已經傾覆在即,因此田羽派出了四萬多騎兵南下,協助曾英守禦重慶並打擊大西政權。大西政權兵力較弱,因此田羽選擇了陷陣營、忠貞營和“義”字營。“義”字營首領高冉升擔任這支部隊的主將,陳王庭和紀達協助。

高冉升覺得雖然自己將失去親身參與剿滅大順.政權的機會,但是這次自己擔任主將入川也有機遇,那就是平滅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因此最後患得患失的接受了田羽的命令,率領四萬多大軍從陝西入川。

曾英聽說田羽派出四萬多騎兵支援自己,心中.大定,將重慶佈置得如同鐵桶一般,劉文秀和李定國率領七萬大軍攻擊了近一個月仍沒有攻下重慶。曾英爲了鼓舞士氣早就將田羽派出四萬多騎兵支援重慶的消息傳了出去,因此劉文秀和李定國也偵知了這個消息,他們看到一個多月也沒有攻克重慶,便心生退意。

張獻忠接到劉.文秀和李定國聯名寫給他申請退兵的書信後,不由暴跳如雷,隨着劉文秀和李定國大軍出動攻擊重慶,成都的守備力量大大削弱,而張獻忠的屠殺政策也使得四川百姓離心離德,各種暴動、起義接連不斷,成都百里之內尚還好一些,百里之外百姓皆與張獻忠爲敵,張獻忠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劉文秀和李定國的身上,他如何能夠接受劉文秀和李定國退兵的請求,因此張獻忠給劉文秀和李定國下了死命令,一定收復重慶。張獻忠在詔書的最後連書寫了七個殺字,可以想見張獻忠已經偏‘激’到了何種的地步,在強大的壓力面前,張獻忠的思想已經扭曲,到了變態的地步。

劉文秀和李定國接到張獻忠的詔書後,沒有辦法,只得執行張獻忠的命令,對重慶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攻擊。在劉文秀和李定國大軍的猛烈攻擊下,重慶成了一座死城,每天傷亡的將士數以千計,由於劉文秀和李定國大軍圍城,城中糧食等物資價格開始飛漲。曾英雖然收復重慶已經有一年多,但是連年的戰‘亂’,使得重慶附近十室九空,本來就是艱苦度日,現在重慶被圍了一個水泄不通,城中的困難可想而知。隨着劉文秀和李定國圍城的時間越來越長,重慶的存糧告罄,普通百姓不得不以樹皮、野菜度日,就是富紳的日子也很難過。隨着戰死的將士越來越多,重慶發生了大面積的瘟疫,城中街道上到處都有倒斃的百姓,曾英怕瘟疫向着軍隊蔓延,派出五百士兵將屍體拖到城北焚燒掩埋,不久,五百焚燒屍體的兵士也被傳染上了瘟疫,使得曾英不得不放棄焚燒掩埋屍體,這樣一來,瘟疫更加肆虐起來。

這天,曾英率領部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又擊退了劉文秀和李定國大軍的數次攻擊,眼看着士氣越來越低,兵士人數越來越少,曾英心情不由非常沉重,望着遙遠的北方嘆息着說:“國公爺,你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夠到達重慶呢?再晚上幾天,恐怕重慶就會‘玉’石俱焚了。”V

第316章 馬踏連營第217章 環環相扣第16章 虎癡王六第236章 007的商業頭腦第271章 虎豹騎第138章 黨同伐異第153章 臨大節達生委命第129章 崇禎的抉擇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第43章 逃跑縣令第189章 知心能幾人第220章 風捲殘雲第177章 機關算盡亦徒然第298章 博弈第345章 能耐能耐能忍耐第218章 各逞心機第76章 擒多爾袞者賞銀一兩第293章 牛刀?第210章 孤膽英雄第107章 撈到寶了第41章 血性第310章 奏凱還京師第113章 逼上梁山第28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85章 平臺面聖受隆恩第256章 細微之事敗全軍第246章 勸君莫話封侯事第200章 苦樂無二境第22章 力爭第135章 奕戰如棋第83章 與蠻子鬥智其樂無窮第103章 崇禎的信任第29章 招兵買馬第53章 英雄惜英雄第7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05章 講武堂第232章 際遇勿求太齊第49章 困境第95章 立威第149章 縱使有錢難買命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10章 完美計劃第303章 黑旗第296章 兵鋒西指第77章 標槍、又見標槍第261章 窮途末路第265章 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第15章 南原血戰第201章 潛伏第261章 窮途末路第257章 血肉身軀歸泡影第273章 龍戰於野第67章 長使英雄空遺恨第311章 阿濟格授首第211章 熱血沸騰第137章 水師歸來第259章 用計需連環第203章 高地第218章 各逞心機第47章 陣破第49章 困境第199章 憤怒的皇太極第10章 完美計劃第189章 知心能幾人第226章 堅持、再堅持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181章 滅寇雪恥太匆忙第317章 各勝一籌第254章 家賊難辨又難防第123章 柔情第197章 筆架山血戰第264章 慟哭六軍俱縞素第290章 丹心似鐵第261章 窮途末路第135章 奕戰如棋第25章 追擊第316章 馬踏連營第59章 方正化第225章 兵戈鐵馬第31章 神槍嶽晟第285章 令人崩潰的戰爭第10章 完美計劃第259章 用計需連環第262章 摧枯拉朽第135章 奕戰如棋第224章 翻雲覆雨第175章 自古禍不單行第243章 孔有德的悲劇第226章 堅持、再堅持第163章 嘆豪傑空逞英雄第175章 自古禍不單行第1章 初遇闖王第303章 黑旗第96章 囂張第204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225章 兵戈鐵馬第296章 兵鋒西指第55章 伏擊第117章 第一次海戰第313章 三岔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