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爭名奪位多莠臣

自成放棄北京在北方一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而且迅速朝着全國蔓延,流寇自從崇禎十四年以來,除在洛陽慘敗給山東鎮外,可以說無往不利,但是在北京關鍵一仗上遭受到極大的失敗,如果不是李自成交出太子獲得了喘息,恐怕攻入京師的十多萬大軍就得灰飛煙滅,加上有洛陽大敗的心理陰影,流寇對山東鎮極爲恐懼,不少兵士將山東鎮看成了自己的剋星,就是各別高級將領口中不說,但心中未必沒有這樣的想法,流寇自從北京撤退後,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李自成無法之下,只好拿出大量的銀子犒賞三軍,反正李自成在北京的時候搜刮了數千萬兩銀子,拿出幾百萬兩犒賞還不成問題,李自成和牛金星等人是希望通過大量的犒賞,激發出這些兵士的兇性,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給了這些兵士利益,可以讓他們對更多的利益產生極度的渴望,而要想獲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須擊敗山東鎮這個絆腳石,李自成的這招很起作用,流寇大軍上下都對山東鎮咬牙切齒,因爲山東鎮動了他們的奶+,他們要不計一切奪回本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李自成退到了保定後就決定不退,保定離京師很近,隨時可以覬~京師,流寇大軍也正從四面八方朝着保定而來。田羽雖然奪取了北京,兵力不過十萬,控制的地方也不過京師和山東,至於關外,李自成早已經忽略不計了,他對韃子根本就漠不關心,因此還幼稚的認爲韃子會幫助他牽制住關外的明軍,自己的對手不過田羽率領的十萬左右聯軍,其中也就是三四萬山東鎮的兵力比較精銳,至於祖大壽等人的兵往高了說也就是和自己的精銳部隊差不多,李自成自己認爲山海關之敗完全是因爲自己太急躁,使得士兵的體力透支嚴重,被田羽打了個措手不及,當然李自成自己心中也曾任田羽的山東鎮是自己最強大的對手,尤其是火騎兵給了李自成很大的壓力。幸好火騎兵不是很多就是一萬多近兩萬的樣子,而且火騎兵也有弱點,那就是隻能射擊一次,射擊完成後與一般騎兵無異,只要能頂住山東鎮火騎兵的第一波火器攻擊麼勝負之數還是兩可之間,因此李自成決定守衛保定,等候援軍次北上攻擊京師,消滅田羽的山東鎮,那麼就再也沒有人有實力和自己抗衡,自己就可以安然的坐自己皇帝了。

田羽聽說李自成退守保定就明白了李自成打的主意只是現在擺在田羽面前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京師被李自成攻下後,損毀比較嚴重,李自成逃離北京的時候,燒燬了三大殿,大內一片狼藉重要的是大明官員損失嚴重,當然這是田羽的定義因爲一般正直的大臣和皇親國戚都追隨崇禎自殺,剩下的這些人多數都投降過大順田羽看來,爭名奪位的大臣多莠臣如周奎,作爲崇禎的老丈爺,竟然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將太子交給了李自成,還有前些時候,崇禎讓羣臣捐助軍資的時候,這位當朝的國丈僅僅捐助了不到一萬兩銀子,而李自成卻在這位國丈家中搜颳了數十萬兩銀子,這樣的人田羽能夠信任嗎?其他一些官員、皇親國戚也好不到哪裡去的,讓田羽看來北京城中無好人。不過田羽知道自己要想穩固新生的政權,就不能得罪這些人,現在只要委曲求全,等着天下大定,纔是秋後算賬的時候。

李自成之所以能夠順利的攻下京師,逼死崇禎,不是大順軍多麼精銳,李自成的政策多麼深入人心。

什麼大勢所趨,天命神授,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都是狗屁話,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漢族地主階級的動向。大約從崇禎十六年冬開始,漢族地主中的許多人,已經看出明朝大廈將傾的前景。這些人已經意識到大明王朝已經不能夠確保自己的利益,因此他們在這個社會大動盪中倉皇四顧,迫切的尋求利益的新保護者。大明王朝已經岌岌可危,而大順王朝卻是如日中天,而且大明王朝的勢力構架運轉了已經二百多年,早已經穩定下來,這樣一來,許多新生的勢力要想出頭難上加難,因此這些人更是將希望寄託在了新生的政權之上,準備在這個朝代變革的年代,爲自己撈取更多的利益,使得他們投靠了大順政權,他們的支持使得大順政權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隨着大順政權的發展,一些原大明豪門也意識到大明已經保護不了他們的利益,如果再不轉向大順的話,自己的利益恐怕會被這些新生的勢力所取代,因

也開始投奔大順,憑着在大明王朝積累的勢力,很王朝獲得比那些新生勢力更優厚的條件,更多的利益,這也是李自成半年時間,席捲整個黃河流域,攻破北京的最重要原因。

幸好李自成和流寇的主要負責人,隨着自身地位的上升和封建文人的影響而開始逐步地向地主階級轉化,可是這種轉化還沒有達到質變的程度。李自成在北京的政策還是在維護農民階級的利益,在階級社會中,一個政權的政策總是要維護某些階級、階層的利益而損害另一些階級、階層利益的。李自成他們維護了農民的利益,自然威脅到了這些大地主階級。大順政權有兵員百萬,加上李自成建立政權的時候曾經承諾三年免徵,李自成當然不能食言以自肥,但沒有賦稅收入,如何維持上百萬大軍的軍餉問題呢?大順政權的財源就只能依靠沒收明宗室財產、接收所克城鎮官府的微薄庫存、對明朝官紳實行追贓助餉了。明宗室和官府的庫存並不能完全支持李自成大軍所需,因此追贓助餉成了重頭戲,而追贓助餉使得官僚地主階級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追贓助餉不僅象割卻心頭肉似的被迫繳出貪污盤剝所得的錢財,而且在追贓過程中刑拷相加,縉紳體面掃地以盡。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官僚地主階級的態度開始轉變,但由於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勢如破竹,使得他們無法選擇,只好飲氣吞聲。如果有一個強有力的勢力能夠確保他們的利益,這些人絕對會毫不猶豫的站到這個勢力陣營,田羽正要利用這種思想,將大明官僚地主階級牢牢地綁在自己這個戰車之上,以達到自己平滅流寇的目的。

田羽出於這個考慮,以永泰帝的名義下詔,凡投降過大順政權的官員一律不追究,官復原職。沒有投降大順政權的官員一律官升一級。這個詔書一下,原來投降過大順的官員莫不歡聲鼓舞,而那些沒有投降過大順的官員更是因禍得福,使得北京很快就恢復了正常態勢,不過田羽當然不能讓大權旁落,話語權落在了田羽的手中。

田羽安定北京之後,留王守仁部守衛北京,自己則率領大軍南下保定,攻打駐紮在保定的李自成。田羽之所以如此着急攻打李自成,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個就是李自成出京的時候運走了數千萬兩白銀,如果能從李自成手中奪回這些銀子,哪管奪回一部分,對田羽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田羽這段時間花銷很大,幾乎已經處在了破產的邊緣。因爲要拉攏官僚地主階級,不能將手伸向他們,而京師殘破,大明的庫存早已經被李自成搬空,因此田羽只好以最快的速度追擊李自成,希冀能夠奪回一部分銀子,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田羽出京之後,大造聲勢,而且田羽所採取的政策正符合這些大官僚地主階級的胃口,因此田羽的部隊得到了這些人的擁護,而反觀李自成,由於京師陷落,被田羽追擊,讓所有的官僚地主階級認爲時機已到,紛紛發動叛亂。他們殺害或拘捕大順政權地方官員,襲殺當地大順軍駐兵,不少地方都成功復辟,更有些地方的長官原本就是大明的官員,對他們來說復辟更簡單。

這樣的情況可以說讓李自成兩頭爲難,派兵剿滅這些復辟的勢力吧,會分散兵力,影響與田羽的決戰,如果不剿滅復辟的勢力,讓很多人以爲流寇已經到了窮途末路,越來越多的府縣走上了復辟的道路。李自成手下將領、謀士也分成兩派,一派以老八隊爲首,堅持在山東鎮趕到之前返回西安,恢復實力,再反攻京師。

而另一派則是以新投入大順政權的勢力爲主,堅持守衛保定,以圖擊敗山東鎮,反攻京師,這也難怪,老八隊都是陝西人,對他們來說京師再好也不如陝西實在,而這些新投入大順政權的勢力,圈子都在京師附近,一旦退回西安,他們將會損失所有以前積累的資本,這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他們極力的鼓吹山東鎮兵力不足,可以一戰,李自成則左右搖擺不定,對於他來說,能夠再次奪回北京,更能賦予大順政權的正統性,但是他又不能不考慮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八隊的意見。李自成的態度曖昧,雙方就爭持不下,等李自成下定決心退回西安的時候,田羽大軍已經到了安肅,喪失了退回西安的良機。(,

第50章 清風寨第290章 丹心似鐵第249章 試探第124章 說服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28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304章 張獻忠的決斷第203章 高地第131章 創意戰爭的起源第136章 無力迴天第58章 父代子死第7章 又升官了第239章 無奈之君第177章 機關算盡亦徒然第114章 城破第171章 居卑而後知高危第180章 世外蓬萊今何在第242章 秋季攻勢第233章 玩弄鼓掌之上第117章 第一次海戰第232章 際遇勿求太齊第90章 刁蠻郡主第94章 爭第297章 潼關鏖戰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301章 神出鬼沒第311章 阿濟格授首第306章 大西覆滅第26章 掛彩了第191章 勿疑弓影爲長蛇第299章 避重就輕第108章 風起雲涌第312章 目標,盛京第6章 牛刀小試第95章 立威第66章 慶都大潰第292章 青山埋忠魂第217章 環環相扣第36章 滿目瘡痍第1章 初遇闖王第115章 失之交臂第261章 窮途末路第269章 風雷雨電之初陣第185章 平臺面聖受隆恩第223章 再見祖大壽第183章 鬆錦大戰第91章 火星碰地球第280章 利器深藏第43章 逃跑縣令第278章 大變革第187章 心中悟生殺之機第129章 崇禎的抉擇第277章 忍字的最高境界第114章 城破第39章 破軍第139章 新年伊始第175章 自古禍不單行第39章 破軍第29章 招兵買馬第128章 明代的“勞斯萊斯”第70章 玩火,我是行家第248章 禍起蕭牆第311章 阿濟格授首第45章 宦官奸人第169章 人生得意需謹慎第108章 風起雲涌第268章 牛刀殺雞有成無敗第247章 疾風知勁草第15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5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02章 風雨鏖戰刀影寒第285章 令人崩潰的戰爭第136章 無力迴天第237章 小人物、大計謀第76章 擒多爾袞者賞銀一兩第52章 火併劉黑虎第26章 掛彩了第176章 疾風驟雨第102章 誕生日第162章 功不成志堪憐憫第231章 致命的疏漏第110章 英雄遲暮第142章 人生識字憂患始第222章 識真脫得幻乾坤第16章 虎癡王六第295章 易釵而行第45章 宦官奸人第311章 阿濟格授首第300章 戰爭迷霧第19章 東虜肆虐第84章 大功告成第248章 禍起蕭牆第142章 人生識字憂患始第291章 “義”往無前第254章 家賊難辨又難防第83章 與蠻子鬥智其樂無窮第287章 一行而墮終身之名第136章 無力迴天第267章 爭名奪位多莠臣第154章 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