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燕青旁邊的副將撕下面巾,衆人都吃了一驚,正是夏侯霸。夏侯霸是曹宇侄輩,但年齡相去不遠。二人年輕之時曾經認識,這一次見面不由感慨,夏侯霸先跪拜燕王,曹宇急忙扶起,二人抱頭痛哭。城樓上其他曹氏親貴,故將也都不免傷心下淚。良久,夏侯霸方道:“我和燕將軍這次來奉了漢皇旨意,有意化解曹劉兩家恩怨。事情可以細談,請燕王先接受糧車,我們的人馬宿營城外便好,另外有份給燕王的見面禮,我軍襲取壺關,活捉了鍾會大將史文恭。也一併押在城下。”話音未落,旁邊文鴦騰的站起,只恨的雙頰顫抖。曹宇道:“那便是文鴦去接受糧車,史文恭隨你處置。”文鴦衝燕青二人拱下手,鐵青着臉下城去了。
入夜,曹宇和燕青,夏侯霸交談良久,燕青告辭後,曹宇請來天子曹芳,和夏侯霸見面。夏侯霸見到曹芳,跪地請罪,曹芳泣道:“朕是天子,都有出逃流亡之日,何況愛卿。”讓曹宇趕緊扶起夏侯霸,夏侯霸謝了,三人落座。曹宇便把燕青傳達的漢皇要旨說了一遍:“曹劉兩家共滅司馬昭,自此修好,不計前嫌;魏主永駐鄴城,永享天子尊榮;一切用度由大漢支付,仍可擁有禁軍保護;太祖曹操等宗廟陵寢,永遠供奉。”曹芳沉思良久,問曹宇道:“叔父如何看?”曹宇看着夏侯霸道:“若論眼前,單憑我等休說滅司馬昭恢復社稷,便是自保也難。然而我等乃武帝之後,豈能將四世之江山拱手相讓?日後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夏侯霸道:“燕王的話,其實我自從投奔蜀國,也夜深人靜之際再三自問過,但所謂日月星辰各有所歸,我大魏已經遠非太祖所在之時,請問陛下和燕王殿下自問比武帝如何?我大魏宗室被司馬氏殺得精光,剩下的不是趨炎附勢,便是懦弱無能。哪還有夏侯惇、曹仁這等人才?我大魏忠良毌丘儉、王凌、諸葛誕、王經等人已經先後遇害,哪還有張遼、荀彧這樣的文武輔弼?陛下這次四方下旨勤王,響應者僅僅田老將軍一地,而若不是吳蜀在外牽制,怕是早就敗給鍾會了。”
夏侯霸見曹芳和曹宇低頭不語,又道:“昔日漢室衰弱,尚有十八路諸侯肯以擁戴之意來輔助,今日大魏的形勢更是不如意了。實際上從曹爽專權,逼太后移宮開始,我魏國便已經分裂,自司馬懿濫殺宗室,把持軍政,實際和董卓專權何異?陛下早被關在深宮裡,朝廷和各地軍鎮也早就換了司馬師的心腹。只待時機成熟,除掉陛下不過一杯鴆酒。何來四世之江山?如今天佑陛下逃到鄴城。陛下若趁此機會答應漢皇之請,尚可爲大魏保留下宗室血脈,如何說見不得祖宗。見不得祖宗的只有曹爽、司馬懿那般奸佞!”說罷夏侯霸不免流下淚來。
曹芳聽罷,又復沉吟。拭淚嘆道:“忠言逆耳利於行,自古如此,朕從幼年登基,曹爽和司馬懿爭權,從那時起朕早就是傀儡而已。處境與漢獻帝何異?夏侯將軍說的,其實朕如何不明白,不敢想而已。罷了,如今請轉告蜀主,我們目前都按他說的來,緊緊守住鄴城,糧草由蜀軍提供。只要他劉禪言而有信便好。”曹宇,夏侯霸聽了,跪地接旨。
次日羅憲聽了燕青回報,不由大喜。原來那羅憲大軍用了高原胡馬行軍,果然迅捷。最後幾日沒了糧食,兵士們便以炒麪和馬奶充飢。只十五日便殺到壺關,守將史文恭毫無防備便被擒捉。上黨官員也只得投降。羅憲就命夏侯霸守住壺關。供應鄴城糧草和兵士。自己帶大軍去打晉陽。長安的劉禪和衆臣僚、將士們聽說宿敵曹魏肯歸降,自然是歡喜連天,士氣大振。
公元250年元月 蜀漢再興十三年;東吳赤烏十三年。建業吳皇宮
吳主孫權自兩宮之變後,立孫亮爲太子,自己性情變得更加暴躁多疑。身體也每況愈下。得知諸葛恪配合蜀軍連下上庸,洛陽,壽春本來也很歡喜。年底時得到消息,魏主曹芳已經暗中納降蜀主劉禪。不由嘆息道:“天下三分,如今只剩吳蜀和司馬餘黨了。只是西蜀一家獨大,如何是好?”正彷徨間,宮外忽起大風,江海涌濤,平地水深八尺。人報吳主先陵所種松柏,盡皆拔起,直飛到建業城南門外,倒坐於道上。孫權因此受驚病倒。自問不治,又召集太傅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至榻前,囑以後事。囑訖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壽七十歲,後人有詩曰:
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
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害怕以後受制於他,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矯詔除掉他。不過此事被孫峻發覺並告訴了諸葛恪。諸葛恪假意邀請孫弘一起討論事情,在坐席之間把他殺了。然後發佈孫權死訊,爲之治喪。與羣臣擁立孫亮爲帝,大赦天下,改元建興元年;諡孫權曰大皇帝,葬於蔣陵。
蜀國大使宗預遣人報入長安。劉禪接報,心中知道孫權比三國曆史提前一年去世了。便把費禕、廖立、姜維等重要文武召來議事。費禕道:“如此,可一面遣使節去東吳致哀,一面試探諸葛恪意思。如今司馬昭已經四面楚歌,正是吳蜀夾擊剿滅的最好時機。”廖立笑道:“哪能棋都讓你走了?那東吳向來是魏強聯蜀,蜀強聯魏。如今我漢軍勢不可當,諸葛恪必不安分。”姜維道:“吳若有動靜,無非是上庸、函谷、永安這幾路來襲擊我軍,我們早有防備也不來怕他。”
劉禪道:“不是怕他不怕他,而是吳蜀聯盟維持的越久越好,無論如何先滅掉司馬昭,若容他苟延殘喘,只怕天下重回三國狀態。”劉禪此言說罷,三人一齊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