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以默的無心之言似乎觸動了什麼開關。
接下來,是一陣比上次更厲害的‘乒林乓拉’的聲響,顯然又是有許多東西因爲撞擊而跌倒,甚至於可以肯定其中包括龍四海的身體在內。
顯然龍四海在作出決定之後一陣後怕,想到嶽文斌如果要對付他,再容易不過,完全不必串通大家來進行,所以他剛纔的想法十分可笑。
或者是因爲他很多疑,立刻想到他居然會答應了嶽文斌的要求,會不會是嶽文斌早已施展了巫蠱,操縱控制了他的理念的結果?別怪他會這樣想,連我在聽到了他突然答應嶽文斌的要求之後,也曾有過‘是不是嶽文斌終於施展了巫蠱’的意識。
一時之間連石苓人、劉耀勇和遊以默,也不能肯定情形究意怎樣,因爲龍四海的決定實在太出乎意料之外了。
只聽得嶽文斌懂得讀心術一樣笑了起來:"當然沒有──完全沒有,和西方的鍊金術師不同,大家不能用祂來求取金錢,不然本身會受到……極其可怕的傷害……雖然如果你終於不答應的話,逼於無奈,還是要使用,可是現在卻完全是你自己的潛意識,沒有用任何力量來影響你。’
嶽文斌的這一番話,聽得大家面面相覷,吃驚的程度極高,一時之間都說不出話來。
這番話之所以令人吃驚,首先是巫蠱的範圍竟然如此廣泛。
在龍四海和嶽文斌的對話中,他們誰也沒有提到‘巫蠱’這個名詞,不過誰都可以知道,他們是在懷疑嶽文斌有沒有對龍四海施展巫蠱。
我以爲就算是嶽文斌施展巫蠱,情形也應該是龍四海忽然得了甚麼怪病,生命受到威脅之類。
而今聽嶽文斌這樣說,巫蠱竟然有能夠影響他人潛意識的作用!這就相當駭人聽聞了!人的潛意識,由腦部活動產生,也就是說,巫蠱之中有控制,至少是影響腦部活動的功能!必須說明,人類的顯意識是以語言來進行推理判斷的,而語言本身就具有社會法理功能,語言的形成是由動物進化到人的一次革命性的轉變。而人的行爲,全部由潛意識決定,那等於說巫蠱可以操縱、控制人的行爲了!自從被卸嶺門劫持,我一向對控制操縱他人行爲這種事有極度的反感,所以在想到了這一點的時候,全身肌肉都有僵硬的感覺。
當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從意氣風發到安弱守雌,只能夠安慰自己,假如人不能夠改變世界,至少仍能夠改變自己,這期間有"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其結果就是"因"與"果"的關係……只有你自己可以讓你變成你想要的狀態;
這種‘巫蠱’當然和潛意識、腦部活動有關。可是那種有關的情形,並不是去控制、操縱或影響他人的腦部活動,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也從來沒有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過。所謂潛意識是介於顯意識和元意識之間的非元意識層次,埋藏着人們平常難以覺察的自胎兒、幼年、童年時期的記憶和各種人生欲求、哪怕是原始的邪惡爬蟲本能、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殘害他人的欲求和仇恨、所有意識創傷及情感衝動。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刺激和創傷都會在潛意識中留下印痕,甚至某些不符合王朝規範的邪惡意識和禽獸般的欲求,包括名、利、色、權的諸般貪慾以及人生緊張狀態的焦慮,也會透過表層的顯意識,被壓抑到潛意識的深層心理層次裡。孟子說過:“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
我們都知道一定有一種力量能夠控制操縱影響他人腦部活動,這種力量必然存在,在人類史上有太多例子可以證明有這種力量的存在。那些成功學鼓吹,如果你瞭解自己的潛能,你就會無往而不勝。只有一點說對了,要學會把握從意識到潛意識的轉變。而現在的我知道了,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關係屬於玄學,但就像是精神依附於肉體,這也和神經系統之間的關係有關。交感神經系統對應潛意識,腦脊髓系統對應意識。交感神經系統的中樞位於胃後部的神經團節,按照老碼頭所述,被稱爲"腹腔神經叢"。它是一個渠道,通過這個渠道我們的潛意識可以控制身體的各項機能。
和古人不同,我們大都知道大腦是承載人意識的器官,負責接收人所有的想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腹腔神經叢是接收大腦的意識,把意識變成爲潛意識、或者習慣,再作爲習慣傳遞給外界的。因此腹腔神經叢被比作"身體的控制中心",因爲他是分配身體能量的中心點,能量經由神經,被分配到身體的所有部分,然後又被散發道周圍的大氣中;這就是名人所謂氣場。
但在丹道之中,情緒是重點。當腹腔神經叢積極工作的時候,會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身邊的每一個人傳遞生命、能量、活力,人的感覺會愉快,精力會充沛,而所有接觸到他的人都會很快體會到這一種愉快舒服的感覺,所以,一個人散發的氣場能量如果非常強烈,那麼這個人往往會被認爲是"有魅力的人","有影響力的人";而所謂‘理念起變化’,一般是指情緒的忽然背叛這種行爲。一個理念通常代表一個被強化,且蓄滿能量的情緒模式。由於它蓄勢待發的能量,一開始並不容易保持足夠的力量以便觀測。它想要掌控你,而它通常都會得逞,除非你有足夠的理理念力量。如果你因爲缺乏足夠的理念力量,而潛意識很容易被拖進跟這個情緒的認同裡,這是常態,這個情緒就暫時變成了“你”。你的思考和情緒之間,往往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它們彼此餵養。理念模式以一個情緒的形式,爲自己創造了一個放大了的映像,而情緒使用它的震動頻率,繼續豢養這個原初的理念模式。理念在情境、事件、或者被感知爲情緒肇因的人身上,把能量餵給了情緒;情緒再把能量反饋給理念模式,如此周而復始。
那些狂熱追求世界末日的卸嶺門徒,他們實際上是現實的敗犬,這種抗拒是披戴了力量面具的軟弱和恐懼。顯意識把你純淨、天真和力量的本體視爲軟弱。顯意識視軟弱爲力量。因此顯意識便持續地存在於抗拒模式,譬如用血腥來掩飾其實是力量的“軟弱”。人從動物的人進化爲社會的人,必然保留有禽獸的動物本能,動物在長期生存鬥爭中形成的求生本能、繁殖本能及貪婪殘忍乃至殺害同類近親的野蠻本性保持在遠古記憶中,但既進化爲人,其大腦皮質有了元意識,受社會法理規範的約束,形成了顯意識的心理層次,具有正常人的個人意識和人格。
這樣,一些法理層次和道德水準較高的人,則注意保存和提升完美的人性,而一些品質惡劣的愚昧之徒,則往往衝破顯意識的堤防,如貪殘的禽獸一般違法亂紀,喪失人性。這種力量可以使人完全喪失原來的潛意識,而接受這種力量的操縱和支配。
據弗洛伊德和榮格的心理學理論,人的潛意識中埋藏着人在受壓抑和挫折時形成的情結Complex,乃至與生俱來的心理原型所謂具象具現Archetype,它們屬於個人元意識和集體元意識的深層意識結構。
在正常情況下,顯意識的元意識和社會道德規範猶如意識的堤防,又是代表現實的人類社會規範審視潛意識層次的監察官,及時將那些不合規範的邪惡意識壓抑下去,防止其引發危害人類社會的行爲。然而人在社會生活中,並非完全脫離潛意識單靠表層的顯意識形成自我的個人意識,而是經常受到潛意識中各種情結的干擾,潛意識中心理又分不同層次,包括個人元意識的情結和集體元意識的原型……譬如東方的龍圖騰等意識層次,隱藏着巨大的生命能量和精神內驅力即弗洛伊德所謂Libido,潛意識以自己的心理規則影響着表層顯意識的活動。
愛、喜悅和和平,是存在元意識的深層狀態,或者更貼切的說法是:與存在的內在聯繫狀態的三個面向。在這種狀況下,它們沒有對立。這是因爲它們源自於意識之外的緣故。情緒則另當別論,它是貌似對立的顯意識——潛意識——二元意識的一部分。它受制於對立法理。簡言之,就是有好必有壞的意思。因此在一個無明的、意識認同的情況下,往往被誤稱爲喜悅的,其實只是痛苦享樂的交遞循環裡,短暫的享樂罷了。享樂不同於喜悅的內發,它總是向外攀援而來的。同一個事物,今天帶給你享樂,明天卻讓你痛苦,或者是離你而去,讓你在匱乏中痛苦。而那被稱之爲愛的,也許能帶給你一時的歡樂和刺激,可是它畢竟是一個上了癮的攀緣,在極度需求的情況下,可以瞬間由愛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