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

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

河東之地,淡淡血腥之氣,自四面八方而來,無數屍體橫陳。

燕軍大營中,慕容恪等一衆軍中高層圍坐在一起,面上眼底滿是笑意。

概因河東戰事比他們預料的還要順利,頗有一種“我還沒有用力,你怎麼就倒下的感覺”。

魏軍士卒的戰鬥力並不弱。

魏軍士卒射出的箭矢很有力,那些守城的士卒扔出的石頭同樣勢大力沉,盔甲也稱得上精良,在小股軍隊相遇時,士卒的精銳程度也堪稱驍勇,貌似一切都沒有問題。

但一切正常的外表下,卻是魏國的河東戰事到如今,一戰未勝!

這到底有多不對勁,任誰都能看的出來,爲何會如此,只有一句話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慕容恪輕咳一聲,正要說話,營帳突然被掀起,慕容垂從帳外走進,龍行虎步。

十四歲的少年,身上卻滿是鋒銳之氣,見到他走進,營中慕容恪滿面笑容,其餘人則紛紛低下頭,彷彿被那渾身凜冽的殺氣刺的眼生疼。

在河東之戰的數月中,慕容垂大放光彩,迅速從只能領一支偏師的小將,成長爲燕軍先鋒。

衆所周知,先鋒通常都是一支軍隊中最強的,先鋒官有衝鋒陷陣、斬將奪旗的重責。

慕容垂能力壓一衆燕國胡漢大將,拿到這個殊榮,就是因爲他戰功卓著,讓人不得不服。

不僅僅是擅長小規模軍隊的指揮,他還頗有大局觀,能參贊軍務。

幾乎所有大戰的謀劃都有他的建言,這幅場景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到當初慕容恪在燕國軍的異軍突起。

慕容恪短短數年就成爲響徹天下的戰神,於是慕容垂藉着慕容恪珠玉在前的威勢,愈發讓人不敢直視。

之前慕容恪派慕容垂沿着汾水一路北上攻擊河東的各縣,他則一路南下進攻,既是補充軍用,又是打擊魏國軍隊的互相配合。

沒想到慕容垂竟然這麼快就回來了。

他見到慕容垂手中提着一個正在往外滲血的包裹,就知道慕容垂肯定是有驚喜在等着自己,於是給他墊話問道:“七弟,竟然這麼快就返回?”

慕容垂走進營中,臉上帶着振奮,直接單膝跪在地上,將手中用布包着的血淋淋的頭顱直接扔在地上,抱拳行禮,而後直接說道:“兄長,弟弟給你送禮物來了,這是魏國來救援河東的大將,汾陽侯曹導,他是魏國的輔政大臣,帶着三萬大軍而來,被弟弟知曉,而後在汾水西一戰擊潰,一路追殺八十多裡,殺了個血流成河,斬首超過兩萬,取下了曹導的首級,我軍傷亡,不過兩千餘人而已。”

慕容恪整個人都呆住了,不僅僅是他,營中所有人都是同樣的表情,慕容垂帶着五千騎兵、三千步卒北上,遭遇曹軍三萬人,竟然能取得這樣的大勝。

慕容恪可是剛說過,魏國士卒的戰鬥力並不差,只是主帥無能而已,但這種無能是相對於慕容恪的,而且是大兵團上的無能,不是小規模戰鬥無能。

慕容恪在短暫的呆愣後,立刻昂首大笑起來,他上前將慕容垂拉起來,坐在上首位上,先是仔細打量了一番慕容垂有沒有受傷,見到沒有什麼傷痕,這才笑着問道:“好小子,兄長真是沒有看錯你,爲兄這大燕戰神的稱號,看來以後就是伱小子的了。

說說,發生了什麼事情,竟然有這麼大的戰果,那關中來援的軍隊,你又是怎麼交戰起來的?”

慕容垂興高采烈的說道:“兄長,弟弟按照你的命令,率領着八千兒郎一路往北走,所向睥睨,那些各個縣城中試圖向南去救援的軍隊都被擊潰。

於是他們開始固守城池,我知道自己人少,不能強攻大城,於是繞過那些堅城,攻克那些小城,就食於敵,在河東北部一通大擾,又佈下陷阱,讓他們襲擾我的糧隊,我則率領軍隊去攻擊這些出城的軍隊。

在交戰時,我抓住了一個魏國的細作,嚴刑逼供下,知道了魏國來援的軍隊將要經過的路線,又多方求證,證明是真的,而後我就在那裡設伏。

我知道大軍突襲不可能,於是將大部分軍隊都安置在撤退的道路上。

果然魏國軍隊出現,我靜靜地等待着他們人困馬乏,開始行軍修整的時候,突然率領一千精騎殺出,魏軍雖然三十倍於我,但不過是待宰的豬羊而已。”

聽到這裡,衆人就已經震驚莫名了,一千人衝三萬人的大營,單純的劫營還算是正常,但真的想要打下來,最重要的不是晚上,而是白天,這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慕容恪微微一笑,故意爲其他人問道:“七弟,一千人敢衝三萬人的大營,還不是夜間,你就不擔心被反殺嗎?”

慕容垂朗聲一笑道:“若是夜間劫營,魏軍定然防備森嚴,又有多少人能劫營成功,弟弟我不會去賭魏國將軍是個完全不通軍事的廢物。

之所以敢選在白日,是因爲弟弟早就考察過那一塊的地形,西邊是丘陵,東邊是河流,在那個時間段經常會升起霧氣,有這些霧氣在,效果和晚上是差不多的,完全可以殺魏軍一個措手不及,結果最後果真不出我所料。”

慕容恪環視周圍一圈笑道:“你們可明白了?

這就是普通將領和常勝將軍的區別,我這七弟雖然還小,但已然成就大器,此番河東戰罷,以後我大燕征戰之事,就可以交予他了。

七弟,你繼續說。”

衆人對慕容恪的言語都很是信服,軍中最是信服有實力的人,慕容垂的戰績就擺在那裡,從第一次參加戰爭,無論是大戰小戰,就沒有一場失敗過。

這是一個就連慕容恪都沒有達到過的成就,慕容恪是輸過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仗的。

慕容垂從小就崇拜慕容恪,現在得到慕容恪的認可,不知道有多振奮,又接着道:“我大燕兒郎神兵天降,魏軍倉皇逃竄,我在後面一路追殺。

然後他們就鑽進了我佈置的陷阱中,我讓軍士在山中燃起大火,又讓戰馬拖着樹枝來回奔跑,揚起無數的塵土,僞造出大軍無數的感覺,太陽也漸漸西垂。

魏軍驚慌到了完全沒有絲毫鬥志的程度,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就成批成批的死去。

兄長。

這些人中,至少有數千精銳甲兵,我事後在魏軍營中見到,其中有魏國禁衛的大量標誌,還有虎豹騎的一營,這一批軍隊是魏國精銳!”

禁衛、虎豹騎!

這兩個詞一出,營中又是一陣,魏國禁衛暫且不論,畢竟魏國皇帝已經許久不曾御駕親征,但是虎豹騎從始至終都是魏國最精銳的軍隊。

在魏國在長安建都後,所選擇的就是六郡良家子,完全按照先漢時的羽林衛規制所建立,雖然天楚和承洛這些大郡就已經被改名的改名,撤換的撤換,但傳統的六郡範圍還是存在的。

這下就連慕容恪也有些坐不住了,在又問了慕容垂幾個問題,比如斬首的數量後,他猛然間意識到,這一戰就算是不攻下河東,成果也遠遠超過想象。

他望向軍法官沉聲肅容道:“你立刻寫一封戰報到薊城,向陛下和太后報喜,同時請下旨意,爲慕容垂及其麾下封賞,振奮全軍士氣,爲慕容垂請封河東王,速速去。”

軍法官一振,見到慕容恪表情,連忙急匆匆離開,慕容垂有些愣神的問道:“兄長,怎麼現在就?”

他還記得慕容恪說過,要在徹底擊敗魏國,打下關中後,給他封在關中,怎麼現在就要先封在河東?

他的功勞雖然大,但提前封賞,以後肯定是有影響的,慕容恪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帳中都是慕容恪的親信,都是太原王府的幕僚,以慕容恪的地位,當然是開府的,他也不避諱,直接對慕容垂說道:“你這一戰,讓爲兄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首先就是你拿到的魏軍消息這件事,很詭異,如果是一兩個人知道大軍行進,爲兄認爲是正常的,但你又抓了幾個人,都知道,這不正常,這麼重大的軍機要事,怎麼可能傳得到處都是?

這隻能說明,這是有人故意傳給你的,這個人不是我們的細作,也不可能是其他國家的細作,最有可能就是魏國中的大人物。

爲兄猜測,極有可能就是曹承嗣!”

軍事上慕容垂是個強者,但陰謀詭計上,他就有些轉不過彎來了,疑惑問道:“兄長,魏國中的大人物爲什麼要做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這對他有什麼好處?”

慕容恪輕聲道:“好處就是能夠除掉曹導這個政敵,至於親者痛、仇者快這個俗語是怎麼出現的?

就是因爲這種事在歷史上層出不窮,就是因爲這種事屢見不鮮,太多了根本就數不過來,那些人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都可以出賣,甚至就連國家都可以直接賣掉。

戰國末年,齊國貴族直接投降秦國,這種事是正常人能做出來的嗎?

七弟,你一定要記住,不要用自己這個正常人的思維去思考那些人的所作所爲,這會對你形成束縛。

況且,主使者大概只是想要給曹導添堵,讓他不要那麼順利的得到勝利,或者讓他經歷一些失敗,但他萬萬沒想到,曹導會遇到你這個天生的戰神,直接一戰打沒了那麼精銳的一支軍隊。

可謂是人算不如天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倒誤了國家大事。”

慕容垂聞言恍然,慕容恪又道:“從這件事上,就能夠看到魏國中的傾軋的確是特別嚴重,這對我大燕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們有機會能夠挑起魏國中的內鬥。

再加上魏國精銳剛剛遭遇了大損失,如果我們能夠將魏國精銳全部覆滅在河東中,我大燕極有可能,可以直接越過黃河,進攻關中。

如果我們能夠得到魏國貴族的帶路,甚至於直接攻滅魏國,也不無可能,面對這種巨大的機會,爲兄怎麼能不改變計劃呢?

將你封在河東,奪取河東後,這裡就是我大燕進攻關中的根基之地所在,你就是攻取關中的主帥,你說這計劃該不該改變?”

慕容恪這番話說的衆人熱血沸騰,那一副美妙的前景,簡直讓人心潮澎湃,更別說作爲這個計劃的主要成員,慕容垂。

他是這個計劃的主角,天大的重擔壓在他的肩頭,但是天大的榮耀也在等着他,他忍不住摩挲起腰間的利劍,一股凜然的殺氣已經從他的身上升起。

“但是冊封的聖旨必須要經過陛下和太后的同意,這很難通過,他們對殿下一向都有偏見。”

從帳中末尾傳來了一道聲音,那是一個文士,見到衆人望過來,文士繼續說道:“陛下和太后最可能做的,是改封大元帥您爲河東郡王。”

帳中沉默,慕容垂握緊了劍柄,慕容恪捏住了慕容垂的手腕,而後搖了搖頭,魏國中傾軋嚴重,燕國中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只不過是自己大權在握,而魏國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出現一個可以掌握一切的人而已。

……

燕軍趁着魏國首批援軍大敗,新的援軍還沒有到來的時間,猛攻河東諸縣,各大縣城都相繼陷落,河東的失守在大部分人看來都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魏國朝堂收到了曹導全軍覆滅的消息,這個毀滅性的宛如最嚴寒的北風拂過只穿着單衣的人羣,將魏國所有人都震驚的不淺。

包括始作俑者曹承嗣。

慕容恪的猜測沒有錯,這件事的確是曹承嗣做的沒錯,但他絕對不會想到,三萬大軍會全軍覆滅,那其中可是有數千甲士的,那是魏國最精銳的軍隊。

居然就這麼沒了,曹承嗣也覺得有些慌張莫名了。

大朝會,朝廷之上,面對着滿朝文武,曹承嗣大聲道:“曹導無能,喪軍敗國!

真是我曹氏的恥辱,此戰失敗,就是那曹導剛愎自用,明明無甚能力,卻自傲自大,結果導致了這一場大敗,可憐我大魏的將士啊,白白死在了河東那片土地上。”

無論如何,先將這口鍋甩出去再說,曹承嗣做的手腳很乾淨。

而且不得不說,曹導三萬人沒打過慕容垂一千人,還被追着殺,還逃到包圍埋伏圈裡面,一環接着一環的中計,這的確是曹導自己有問題,全軍覆滅的鍋他逃不了干係,和曹承嗣五五分鍋沒問題。

現在曹承嗣大義凜然的活着,曹導已經死了,說不了話,他的兒子和屬下,要麼死在了那一場大禍中,要麼就被曹承嗣批的根本擡不起頭來。

魏國太后等到曹承嗣說完後,還是穩不住心態,帶着慌張的問道:“諸卿,如今我大軍在河東覆滅,河洛守軍正與樑國交戰,河東大軍節節敗退,爲之奈何啊?

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燕國奪取我河東之地嗎?

失去了河東,燕軍豈不是就要隔着黃河與我三輔相望,那長安豈不是時刻處於燕人的鐵蹄之下了?”

這倒是魏國太后有些杞人憂天了,就算是丟掉河東,關中還不至於那麼簡單就被攻陷,光是糧道的問題就不容易解決,在沒有水路運輸的情況下,糧草每向前運輸百里,所需要耗費的資源就會翻幾倍。

萬里之遙的糧草供給,甚至可能十成的糧草在路上就被吃掉了九成九,漢武帝當初打匈奴,號稱黃金鋪路打贏的戰爭,絕不是一句虛言。

若是這麼容易就能攻克關中,那慕容恪就不至於還要讓慕容垂先鎮守河東,再緩緩圖之了,不過如果汾水之戰這樣的戰爭再來兩三次,徹底打掉魏國所有的可戰之力後,那即便是慕容恪這種求穩的人,恐怕也會尋求一戰滅掉魏國了。

眼見朝堂上有些混亂,曹承嗣站出來朗聲道:“太后不必太過擔憂,曹導無能卻不代表我大魏其他人都無能,他大軍雖然全軍覆滅,我大魏還有另外一支軍隊,幸好臣早就有擔憂之心,沒有將軍隊全部交予他一人。

現在還有我大魏還有另外一支主力,有將近一萬披甲的精銳正前往河東,還有數萬輔兵隨同前往,這麼強大的力量,一定能夠守住河東,絕不會讓燕國有進入關中的危險。

太后,我大魏關中天險,四塞之國,乃是天下最安穩的所在。

當初戰國時,諸國一同進攻秦國尚且不能攻入,現在區區一個燕國,不必擔憂,沒人能攻進我大魏關中。”

魏國太后,一介深宮女流之輩,也不是呂后那種能執掌天下的政治家,在這個時候,只能相信曹承嗣,而且曹承嗣說的信誓旦旦,條理分明,有理有據,不得不信服,另外一支軍隊的存在,也讓不少人漸漸放下了心。

偌大一個魏國,的確是不至於因爲一場戰役的失敗就分崩離析。 畢竟魏國已經建立數十近百年,經歷六代君王,遠遠不是那種成立一代人的國家所能相比的,這種建國長久的國家,自然有正統的慣性所在,不搞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就算是出兩個昏君,依舊是穩如泰山。

曹承嗣走出皇宮,這次他算是不敢搞什麼小動作,生怕會再把一支軍隊坑死,不過他依舊會時刻關注着河東的戰事,如果戰事向好的方向變好,他就要搞些事了。

待他回到府中後,就得到了一道極其重要的消息,那就是關於慕容恪爲慕容垂要封賞的事情,魏國細作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曹承嗣得知此事後,知道自己的機會表現得機會來了,“慕容恪啊慕容恪,你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太過於忠誠於國事,讓你忽略了自己嗎?

那我可不會和你客氣,這是你自己送過來的刀,不殺死你,又怎麼能夠對得起你呢?”

……

從河東離開的使者沿着幷州一路向薊城而去,一路上都幾乎沒有任何阻礙,慕容恪在太原經歷了數年,最大的功績就是在幷州修整道路,以及剿匪。

河東戰事是現在燕國的頭等大事,源源不斷的戰報都匯聚到薊城中,任何有關於河東的消息,都是第一時間被遞到皇宮中,慕容恪離開朝廷後,留在這裡的自然不可能是他的政敵,依舊是他的政治盟友。

通常有關於慕容恪的信件,很快就會有答覆,但是這次的信件,卻被積壓了一下,慕容恪的政治盟友不知道信中寫了什麼,一時間有些惴惴不安。

皇宮中,皇帝年紀還小,未曾親政,太后看到這封信後,可謂是勃然大怒,完全不顧忌左右的宦官和宮娥道:“予要封賞兄長,慕容恪不允許,現在他卻爲自己的弟弟謀求這樣的大位。

予的親族對國家有功勞,慕容垂呢,憑藉兄長的功勞,竟然要這麼高的地位,慕容恪自己立下功勞,但卻不要,反而要讓給慕容垂,他這是想要做什麼?

國家的軍功制度難道是能夠這樣去敗壞的嗎?”

皇帝在太后身邊,將信件看了一遍,同樣帶着慍怒之色,罕見的對慕容恪表露出了不滿道:“王叔實在是不應該這樣做,國家的軍功制度不能隨意的破壞,七王叔該自己去立功,他是祖父的親兒子,如果真的有大功,就算是封賞一個親王,也是應該的,但不能這樣去做。”

殿中的官宦和宮娥面對暴怒的太后和慍怒的皇帝,早就都趴在地上,大氣不敢出,只覺一陣森寒的感覺遍佈殿中,恐怕他們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待在這裡。

燕國太后和皇帝,根本就不相信慕容垂立下的戰功,都以爲是慕容恪將自己的功勞讓給了慕容垂,畢竟慕容垂現在才十四歲,誰能相信他能陣斬兩萬餘魏軍,還有數千精銳甲士。

太后根本就不想將河東這種重要的大郡封給慕容垂,更別說親王,她從內心中,還是在記恨慕容恪當初阻礙她給自己親族封賞。

皇帝倒是知道,慕容垂是正兒八經的皇子,不要說河東郡王,就算是親王也沒有絲毫問題,不過皇帝自己也不想給慕容垂封賞河東,讓慕容垂領一個遼東差不多了。

燕國遼東早就是空架子而且現在的遼東也不可能同日而語。

或者說現在所有的州郡都不可同日而語,正如魏國將河洛那一塊封爲州,樑國將南陽那一塊化爲州。

州已經從曾經的十三州那種龐然大物,變得可大可小,有的州甚至沒有一個郡大,因爲那個州在以前就是一個郡。

現在許多的州郡比原來小了很多,其中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個原因和爵位有關於,從郡公和郡王這兩個爵位開始普遍出現,就註定了郡一定會變小。

畢竟曾經的列侯只不過是一個縣而已,現在怎麼可能將王公的封地給到一個郡,那就只能變動郡的大小,將郡變成只能容納兩三個縣的小郡,然後再封郡公和郡王,那就沒事了。

正如漢朝時的楚王、樑王、趙王等王國,實際上只相當於一個郡,和邦周時期的王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同樣的道理。

燕國太后發泄了一通後,又望向了手中的信件,有些遲疑起來,現在慕容恪領兵在外,而且他聲望卓著,尤其是他不是給自己邀功,如果駁斥的話,那就實在是太難看了,燕國太后實際上對慕容恪是有些畏懼的。

慕容恪從來都非常恭謹,沒有絲毫其他權臣的跋扈,但越是這樣,太后越感覺害怕,她總覺得慕容恪是那種內心懷着奸險的人,平日裡雖然是好好先生,但是一個變動就會率領着兵馬衝進皇宮,將她和皇帝處死。

慕容恪這種地位的權臣,流言蜚語自然是不會少的,姬昭當年攝政的時候,也有流言蜚語,一直到他東征回來,證明了自己隨時都可以推翻周康王的天子之位,這種流言蜚語纔算是停下。

因爲姬昭已經用事實證明了,天子之位,他是真的不想要,而不是不能要。

慕容恪並不在乎這些,他以洛文王爲榜樣,可謂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他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江河萬古會證明他的赤誠之心。

燕國皇帝很聰明,他見到自己母后遲疑的樣子,知道了她在想什麼,於是說道:“母后,太原王的信件,還是應當回覆的,就放在大朝會上討論吧,這麼大的事情,總要讓朝臣們知曉。”

這算是不是辦法的辦法,從內心深處,太后知道自己是不能拒絕的,冥冥中有種感覺,告訴她不能拒絕,否則會迎來不幸之事。

此事暫且壓下,等到大朝會再討論,下一次的大朝會還在四天之後,太后在梳妝時依舊心緒不寧,於是召自己的族人進宮來,將此事說於他們聽,想要得到一些意見。

太后兄長,在如今的燕國中也算是位高,但卻沒有什麼權力,因爲他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二代,被慕容恪所不喜,曹承嗣重點攻略的人中就有他,對曹承嗣來說,這是個相當好操縱的人選。

太后兄長聽罷就抱怨道:“慕容恪不過是個胡…,咳,他不是先祖爺親生的皇子,也不知道爲什麼敢這麼猖狂,此慕容可不是彼慕容,真是讓人惱火。”

他本來想罵慕容恪是胡人的雜種,但好懸收了回去,在燕國中是不能說這話的,上一個說這話的皇孫現在還被貶爲庶人呢,眼見是沒有機會起復了。

而且他自己身上也有獨孤氏的血脈,就大哥不說二哥了,太后沉聲道:“我可不是來聽你們來抱怨的,現在該怎麼辦,總要商量出個對策,我前些時日給慕容恪提了給你們官位之事,但是緊接着就爆發了河東之戰,導致現在還沒能落實,反倒他先和予來要位置了,真是讓人憤慨。”

太后現在所言的就是她對慕容恪最大的不滿,在她看來,偌大一個燕國,自己一個兒子做皇帝,另外的兒子封王不過分,再給親族封一些公侯,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慕容恪卻不同意還用那些大道理壓她,說什麼現在燕國疆域不夠大,人口不夠多,如果全部都封給諸王和諸公侯,再加上士族隱匿的戶口,那朝廷可以使用的兵卒就會特別少,那樣對國家社稷是不利的。

這就讓她很是憤慨,自己不過是給兒子們要封地而已,這有什麼不對的,而且偌大一個燕國,怎麼可能封幾個王就沒有土地和人口了。

況且封了王之後,她的兒子們依舊可以率領大軍給大燕作戰,又不是封過去之後,就不算是大燕的子民了,現在早就不是邦周時期的那種裂土封疆了,就藩而已。

所以太后就覺得這是慕容恪故意針對她,尤其是發生了慕容垂這件事後,她就更憤怒了,原來你慕容恪不是不願意封王,你是不願意給外人封王,給你自己的弟弟封王的時候,非常捨得。

河東郡啊!

一個河東郡比一個幷州還要富庶,比一個幷州的人口還要多,地理條件也優越到了極點,這麼好的地方一封,再加上慕容恪的太原郡王,慕容垂東可進幷州成割據之勢,西可進關中,成西秦之勢,可謂是得天獨厚,你慕容恪安的什麼心?

雖然太后沒有將這些話明着說出來,但她內心中就是這麼想的,懷疑,深深的懷疑,對任何可能奪取皇位的人都抱有懷疑。

見到太后是真的憤怒,她的兄長拱火道:“太后,不如向河東傳令,說是前些時日卜卦,說現在妄動刀兵,對我大燕的國勢不利,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大燕的國運,然後將慕容恪召回來。

這樣慕容恪不能繼續在河東立功,慕容垂的功勞也可以分給幾個人,或者將河東郡王的位置縮小一些,總之不能讓他們佔據河東郡。

現在魏國在河東郡苦苦支撐,不堪一擊,誰去都能夠獲勝,等到將慕容恪叫回來,臣願意率領大軍去征討河東郡,一定能夠立下大功,到那個時候,倒要看看慕容恪還拿什麼來阻礙我們。

而且太后你還能將皇次子和皇三子封在河東,一個封晉王,一個封河東王,再加上一個我家的郡公,倒要看看區區一個太原郡王,能夠掀得起什麼浪花來。

待過幾日的大朝會,臣會找人反對這件事,太后不必擔憂。”

不僅僅他一人,太后身邊親近的宦官也適時的助攻,慕容恪這個人在政壇上有些人品好,自然就會招惹一批人,這甚至都不由他自己能夠決定。 Wшw ▲тt kān ▲¢ ○

燕國太后本就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她這種人實在是太過於多見。

很輕易的就能夠相信謠言,很輕易的就會被調動情緒,很輕易的就會認定一個事實,很輕易的就會相信那些貌似有邏輯的話,這種人,在任何時候,就只會是那些聰明人的炮灰和工具,去完成一件又一件別人想要利用的事。

在這些聲音中,燕國太后已經有些無法理智思考了,她最後的顧慮還是慕容恪的積威,讓她最後遲疑的說道:“還是等朝會上看看其餘大臣如何說,大戰一起,不是那麼容易停下來的,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裡懂這些呢?”

話雖然這麼說,但她的精神早就已經動搖,這一點自然被其他人所掌握,奸計將要得逞的目光出現在所有人眼底,還帶着一絲絲的陰狠,慕容恪啊慕容恪,你不是天下無敵嗎?

你不是驕傲至極看不上我們這些人嗎?

等到你身陷囹圄的那一天,我倒要看看你還怎麼擺出你那副臉,用那些蔑視的眼神望着我。

陰影落在皇宮中的每一處,無論是魏國還是燕國,傳說中皇宮是天下最輝煌的所在,但細細看去,卻只能從這裡看到無數的骯髒和陰謀。

……

大朝會的時間終於到來了,本來羣臣以爲就是一次比較正常的大朝會,從河東戰事開始,基本上大事都是圍繞着這場戰爭,直到慕容恪的那封信在朝會上大白於天下。

羣臣先是振奮於慕容恪又在河東取得了如此大捷,但緊接着就被慕容恪後面的封賞所震驚,如果這份功勞真的是慕容垂打出來的話,羣臣認爲這個封賞是很正常的。

慕容垂畢竟不是慕容恪這個僞宗親,他是正兒八經的慕容燕國建立者燕武帝慕容承光的兒子,先帝的親兄弟,當今皇帝的叔父,僅僅憑藉這個身份封王就沒有問題,立下戰功封個大郡的王,也算是合理。

在燕國中,血脈和戰功最關鍵,這本就是一直以來的規則。

但朝堂上一半臣子卻低着頭不說話,他們實在是太明白爲什麼太后和皇帝要將這件事拿到大朝會上商議,這分明就是不願意給,但是又不好直接拒絕,所以得有人給他們找理由,然後他們再以有人不同意爲由拒絕。

但這件事誰敢接?

那些在太后和慕容恪之間中立的官員是萬萬不會趟這攤渾水的,無論是誰都是他們得罪不起的,還是看着雙方鬥法就好。

實際上這種朝會上的大事,也就是一次各派系力量的展示,慕容恪一方的官員當然是贊同這個提議,理由也很簡單,先不說這本就是慕容垂應該得到的,就說這筆大封賞到了前線,可以大大鼓舞士氣,對戰事的進行是有極大好處的。

但這個時候,太后的人出列反對道:“陛下、太后,臣有一言,還請諸位靜聽。

自古以來,有論功行賞一說,但都是在戰後進行封賞,又有多少是在戰前就進行封賞的呢?

河東戰事還沒有結束,這個時候就封賞遼東郡王,臣以爲是不妥當的。

雖然這麼說有長他人志氣之嫌,但臣還是要說,如果後面我大燕遭遇失敗,遼東郡王遭遇失敗,那封賞給他的河東郡王,要不要收回?

堂堂郡王之位,在短短時間之內,封賞又收回,這難道不是對郡王之位的褻瀆嗎?

這難道不是視國家制度爲兒戲嗎?

臣以爲,不能封賞,待戰後再計算所有的功勞一同封賞,這是臣的一點淺薄之見,卻滿是拳拳之心,還請陛下、太后親鑑。”

燕國太后眼中滿是驚喜,沒想到自己的兄長竟然能找到這麼伶牙俐齒的人,這番話有理有據,真是個極好的臺階可以下。

慕容恪一方的官員見狀自然不可能認輸,況且這番話中當然是有極大破綻的,自古以來,在戰時就封賞的比比皆是,尤其是爲了激勵士氣,多的是直接在陣前發軍餉,這根本就不能稱爲兒戲。

至於封王又奪爵,這種事難道還少嗎?

有功賞,有過罰,這不僅僅不是兒戲,反而更能讓人對國家制度產生敬畏之心,就算諸侯王都要遵從這個條例,更不必說其他人,可以有效震懾燕國中的其他權貴。

但他們剛想張口就被有備而來的另外一個人打斷,是監天司監正道:“太后,臣夜觀天象,有熒惑星西移,這是不祥之兆啊。”

太后心中暗道:“來了,來了。”

面上卻裝模作樣的高聲問道:“不祥之兆?可有解釋?”

監天司監正躬身肅容道:“啓稟太后,臣測算後,熒惑星往西移動,應在了此番和魏國的大戰上,臣卜卦後,得到的卦象是,在河東的這一場戰爭,就算是最後勝利,對我大燕的壞處也極大,會給我大燕迎來災禍,甚至會影響我大燕的國運。”

“什麼!”

殿中已經是一片譁然,太后難以置信的問道:“你確定嗎?真的會影響我大燕國運?”

監天司監正依舊是肅容道:“臣不能確定,但卦象上是這麼顯示的,臣只是因爲,應當使太后和陛下知曉,於是告知。”

太后直接站起身,環視衆人道:“卜卦事大,立刻向西徵大元帥,太原王慕容恪發金令,率領大軍,回返薊城!”

回返薊城!

殿中一時寂靜!

————

魏有承嗣,故有汾水之敗,幾至喪國;燕有奸後,故有金令催迫,未竟全功,自古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蓋君者,國之大也。——《帝範》

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781章 有生死令如山如淵!第240章 給韓信賜字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133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948章 誰纔是主角?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199章 項羽第275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804章 卷終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973章 洛氏錢行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192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84章 定計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209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353章 太學第20章 齊侯向西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670章 我周氏!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268章 昭公,救命啊!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856章 最後一擊!第665章 第一次諸夏大戰!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313章 宮中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426章 迎立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77章 吳越合一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360章 朝貢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226章 備戰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616章 我於人間全無敵!第126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427章 選帝!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賢臣孰重?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977章 唐六世後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387章 大戰第299章 相父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799章 世上從不曾有尊貴!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349章 陵邑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255章 洛新見洛陵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132章 衛鞅第208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132章 衛鞅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312章 長安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282章 洛辰第325章 借富貴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